生之道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作者 ︰ 老螃蟹

「蠱毒門」的山谷中,面色慘白的杜言修拭去嘴角一抹鮮血,他笑了,這種笑容既冰冷又苦澀,辛酸無奈加上說不出的痛楚,此刻杜言修的心情只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了。

「逸風宗」對弟子的培養始終是要求德才兼備,而且一定是以德為先,所以「逸風宗」門下弟子道法修為或者參差不齊,不過每個出師弟子的道德修養肯定都是到了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的程度方可獲得許可行走天下。正因如此,違背自己堅持的信條去開啟不應該使用的東西,不,也許是根本不應該存在這個世間的東西,作為當事人的杜言修要承受的精神壓力遠超常人理解的範疇。

或者這就是命運吧!令人無奈,卻又無法回避的選擇,往往就是命運的安排。

雙手托舉著小巧的錦盒,口中念念有詞的杜言修開始給錦盒上面的重重禁制逐一解封,旋即一道沖天而起的劍氣洞燭九霄,威壓發散千里,天空中漫天飄散的雲彩都未能逃過劫難,被劍氣切割成無數碎裂的白色斑塊逐漸散入茫茫蒼穹。

「好強的劍氣,究竟什麼東西?難道」

響鼓不用重錘敲,光是瞧著杜言修一副一本正經又鄭重其事的架勢,然後稍微聯想一下這件東西出場的派頭,白痴都知道肯定不會是好惹的東西。身為「七耀聖宗」第二高手德仇天方好歹也是一代名家,即便沒吃過豬肉,總看過豬走路不是。

世人皆言你最親密的朋友不一定是最了解你的人,但是你的仇人一定非常了解你的一切,這話講得沒錯,「逸風宗」有什麼牛黃馬寶藏著掖著連身邊住了幾百年的鄰居都不知道,互相攻殺幾百年的大仇家「七耀聖宗」卻不可能沒有耳聞。

須知「逸風宗」有三件鎮山之寶,即是「真黃金樹」、「碧瀾靈秀峰」和最後一件根本沒有外人知道的鎮山法寶「誅仙劍」。

當世修行者所用的法寶大多是秦漢時代以後修真煉制的寶物,每一件法寶的煉制過程和其身世來歷基本都能理順清楚。更古老一些的上古時代,神魔混跡人間之時遺留的法寶本就數目不多,加上日後「昆侖」挑起的「正仙與妖仙之戰」和後世歷次修真大戰的洗禮,能傳世者如鳳毛麟角,遺失者不可數記。到了現在,即便是超月兌塵俗的修行者,究其一生也很難看見一兩件真正上古時代留存下來的法寶。

不過稀少不等于沒有,能夠得到舉世公認的上古法器人間界的確還有幾件。譬如華夏修真傳承範圍內的「軍魂戰旗」、「軒轅劍」、「天魔刀」、「刑天斧」和傳說中虛無飄渺的「誅仙劍」,上述每一件法寶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驚世駭俗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無論悲喜,都是屬于它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于世界東方的華夏古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與那已經遙遠到不可追尋的神話時代就是被這些歷經千年萬年歲月風霜的法寶伴隨著一路走到今天。

「軍魂戰旗」和「軒轅劍」由于各自承載的文化內涵過于深厚,它們的作用也不在局限于僅僅成為修行者的法寶,而是一躍躋身成為華夏民族的神器之一,接受無數後人的頂禮膜拜。其余幾件上古法器,各有流傳次序,但他們有一個共通的特性,沒有足夠的實力妄圖駕馭這些神器等級的寶物下場只有一個,死!或許對于自不量力者而言,單純的死去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結局了。

神秘的「誅仙劍」其制造者因為時代太久遠的原因,早就沒人清楚了,甚至連神話中都不曾提及「誅仙劍」的來歷。後世的小說家將「誅仙劍」附會到與「昆侖」交戰的另一方「金鰲島」一方的首腦通天教主身上,殊不知「誅仙劍」漫長的歷史淵源豈會是從短短三千年前商周時代開始的。

「逸風宗」收藏「誅仙劍」時至今日中間經歷了差不多八百年的光陰歲月,「逸風宗」的歷代祖師長老們無一不是見識廣博才智卓絕的高人,他們窮數百年之功遍尋天下道藏典籍,四處尋訪洞天福地的隱士高人,卻始終沒有一個關于「誅仙劍」如何煉制產生,而此劍又是出自誰人之手的可信答案。

之所以「逸風宗」數百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去尋找「誅仙劍」的來源,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逸風宗」想要毀滅這把帶來不祥與不幸的劍。

說「誅仙劍」是一柄不祥之劍並非危言聳听,從古到今死在這把劍下的修行者何止數以萬計,更可怕的是,這把「誅仙劍」在殺死一個人的同時,吸收了死者的怨念與痛苦借以增強自身的威力。

換言之,這柄劍就是人類常說起的那種魔劍,即便是出自兩位太古魔神之手的「軍魂戰旗」和「天魔刀」也是人類可以控制的武器,但是「誅仙劍」完全不同,擁有自我意識的它要反過來控制持有劍的人類,追求殺戮生命,吸收更多的怨念和痛苦來增強自己的力量。

綜上所述,冠以魔劍之名,這把邪異的「誅仙劍」的確當之無愧。在歷史上「誅仙劍」惡名昭彰之時,往往便是人間界生靈涂炭血肉橫飛的戰亂時代,正如「牧野之戰」前夜的修真大戰一樣。

昔日遠古的「昆侖」一脈持天下修真牛耳,領袖群綸真可謂一時間風光無限,縱然有「昆侖」挑起「正仙與妖仙之戰」的過錯在先,但是「昆侖」近萬年打下的根基也不會是在一朝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的虛無幻像。可惜那個時代十分不幸地迎來了「誅仙劍」的再一次出世,當時持有這柄「誅仙劍」的異類修行者心靈為魔劍的邪異力量所侵蝕,于是誕生了令修行者們到今天仍然要談虎色變的古陣「誅仙陣」。

與一般陣法借用天地元氣布陣不同,「誅仙陣」的核心就是很簡單的以作為陣眼的「誅仙劍」催發帶動與之配合的三百五十九柄仙劍和代表四方四靈、南斗、北斗的諸般法器共同運轉。凡入此陣者無可當其鋒銳,任憑你修為多高,道法多深,只一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化為一灘血水。

以修行者的能力無法抗衡「誅仙陣」的強大威能,整個陣法的布置已經到了奪天地造化的程度,「誅仙陣」破壞了人間界的天地元氣環流,違背了超自然法則當中關于人間界力量的限制性規定,等到有能力干預事態發展的東方天界發現大事不妙急忙中途插手破陣之時,「昆侖」已然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稱雄數千年的「昆侖」自此一蹶不振,此戰之後不到兩百年,「昆侖」秘境就化為一片荒蕪的土地。

雖然時間的久遠抹去了太多的歲月記憶,不過也許說幾個關于「誅仙陣」比較可信的數字能夠給人留下更直觀的印象。

《抱樸子-群仙列傳昆侖篇》當中記載,「昆侖」極盛時期正是商周相交的年代,當時「昆侖」上仙五十,散仙八百,各色修行者有飛天遁地、移山倒海之大能力者可達萬人以上。這是當年修真大戰前的統計數字,即便有些水分在里面,總能說明「昆侖」的這個鼎盛時期的繁榮景象確有其事,並非後人憑空想象杜撰而來。

然後是下一項統計數字,《列子海內篇昆侖秘境尋幽》。牧野之戰後,東海有仙人前往「昆侖」探望故舊,然彼時「昆侖」修真總數不足五百,世人知曉其名號者不過二三人而已。仙人尋友不得,問于童子,童子答曰,諸位仙師泰半隕于「誅仙陣」中,死傷無數。仙人乃歸于東海仙山,與友人慨嘆道自此「昆侖」日漸衰敗,恐百年後再無人知曉「昆侖」地處何方,遙想「昆侖」昔日繁華鼎盛之景不可復得,甚惜之。

粗粗算下來,僅是死在「誅仙陣」之中的「昆侖」修真便已不下數千人,且不乏宗師級的修真高手和長生不老的散仙,故此說當年一戰是絞肉機一般的殺戮戰場亦絲毫不為過。事過千載,「誅仙陣」卻仍然是一個在修行者交往圈子當中的禁忌話題,到底「昆侖」一脈仍未徹底斷絕,誰知道那一家的祖宗是「昆侖」死剩下的古仙人所傳,要是因為言語不慎莫名其妙地觸了別人的霉頭那可實在不值得。

破例使用「誅仙劍」,也是仇天方把杜言修逼急了,正所謂狗急跳牆,杜言修想不跳牆野不成了。「逸風宗」拿這柄「誅仙劍」跟防賊一樣小心,雖然名列「逸風宗」的鎮山法寶之列,不過「逸風宗」對這柄惡名昭彰的「誅仙劍」從來沒敢放心過。

「逸風宗」的門規規定,反是動用「誅仙劍」必須征求全體「逸風宗」弟子同意,加上宗主批準才可以從收藏「誅仙劍」的秘洞里面拿出來。如果臨陣對敵使用,沒有宗主的許可「誅仙劍」絕對不許解封。

應該說「逸風宗」的祖師們把規矩訂的十分嚴謹,可惜他們沒有足夠的遠見,如今當世「逸風宗」的弟子除了那個純屬于掛名性質的張治國,正式的「逸風宗」門人只剩下杜言修老哥一個,那麼他一個人想清楚了,基本就等于是符合了前面征求全體同門意見的要求。而臨陣對敵使用「誅仙劍」需要宗主許可這一條,很抱歉,好像目前只剩下一個人的「逸風宗」如果非要找一個人來當宗主,那麼大概只能選杜言修了,也等于是白費。

估計「逸風宗」的歷代祖師曉得目前這種狀況,一定是哭笑不得,誰叫「逸風宗」門人凋零到這個地步,怨天尤人也是沒辦法。即便如此,杜言修仍然有觸犯門規的地方,「逸風宗」的門規明確寫有「凡動用‘誅仙劍’者,事後必要面壁十年懺悔殺戮之過」。上面這條規定看起來好像是強人所難,實際很有存在的必要性,「誅仙劍」既然是一柄侵蝕心靈的魔劍,那麼曾經使用過這柄劍的人自然會收到負面影響,面壁十年就是要祛除持劍者心靈之中沾染的魔障。

現在杜言修實在是走投無路了,仇天方的實力勝過杜言修一倍有余,就算他一開始沒有偷襲,公平較量之下杜言修還是會輸的很慘。上次回「逸風島」秘洞之時,吃了虧的杜言修拿出「誅仙劍」本就是有以防萬一的想法,但是真的會用派上用場,他的確沒有心理準備。

存放「誅仙劍」的錦盒乃是千載寒山冰蛛的絲線所織就,功能鎮定心神,兼有阻隔外界天地元氣進入的功能。錦盒表面遍布的符咒分別是每隔十年「逸風宗」就要固定增加的禁制,唯恐稍有不慎就叫這柄魔劍逮到機會咸魚翻身,忌憚甚深。杜言修現在要做的就是破解自家祖師封禁「誅仙劍」的禁制把這柄魔劍的威力釋放出來,他想到自己即將面對「誅仙劍」,心中的惶恐不安尤要勝過和仇天方對峙的壓迫感。

「歷代祖師保佑,弟子杜言修我要解封了!」

有些神經兮兮的杜言修口中喃喃自語的樣子看得仇天方直發毛,「逸風宗」和「七耀聖宗」結仇以後行事愈發低調,現在「逸風宗」內部是什麼情況,仇天方心里也沒有底,會不會打了小的引出老的呢?不過現在仇天方擔心這個問題有點遲了,「誅仙劍」歷來出鞘便是無血不歸,遭人偷襲身受重傷又月兌身不得的杜言修的確是被逼急了,既然要用到「誅仙劍」他根本就沒打算留下活口。

默禱了半天轉回頭,面色不佳的杜言修冷眼看著仇天方,說道︰

「咳咳,老家伙,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千萬別怪我心狠手辣,這可都是你自找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生之道最新章節 | 生之道全文閱讀 | 生之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