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去種田 正文 第十二章 書聲朗朗

作者 ︰ 易月半

諸葛均除了按照黃敘的說法下令郡田曹準備稻麥輪作事宜,同時派遣人手前往荊南桂陽購買稻種,他也沒忘記把自己從華佗那里要來的醫學寶典給派上用場。

就在這初平四年的秋天,南昌城內一處寬大的宅院內,一陣童稚的聲音開始在晴朗的秋空下回蕩。這里匯集了來自南昌附近的孩子,他們有的是豫章郡本地的孩子,有的是來自北方的流民的兒女,甚至還有少數孩子是之前諸葛均處斷豫章反亂時留下的有罪官吏大戶的遺孤。

漢朝並非是完全不重視教育的年代,按照《四民月令》的記載,當時的學校也分小學、太學,而小學本身又按年紀分別,就這類似于我們現在的小學和初、高中。大約八、九歲的孩子就會入學學習識字和計數,十二三歲的孩子就開始學習《孝經》、《論語》;而再大一點,過了十五歲,在漢代那就不上小學了,應該去讀太學,在那里學習《五經》

但是在這漢末實情又是如何呢?漢末政治**,官學的教育質量就開始降低,就連京都洛陽的太學都是時辦時停;而各地方州郡的郡學那就是名存實亡,連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鄉南陽郡的郡學都已經停辦多年了。等到黃巾亂起,從此天下戰火不斷,戰爭與奪地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人民們要不忙于逃命,要不就在埋頭耕作求存,更有的甚至在殺戮與被殺戮中掙扎,別說官學了,就連私學也要一定的條件才能維持下去。

因此在這種條件下,教育往往為世家們所壟斷,于是世家子弟們更加興盛,一批批躍上歷史舞台,世家主宰政權的分量原來就不輕,如今更是越來越重。而低層的官吏和人民受教育的質量就越來越低,甚至出現很多郡吏拿筆寫字都困難的現象。

諸葛均作為一個穿越者,當然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在他看來,若作為長期戰略發展來看,提高人民的教育素質那是很重要的。光是忙著打仗種田,忽略了下一輩的培養那可不行。要知道教書育人那也是播種啊,而且運氣好種出來的還是參天棟梁呢。這個想法自從他在壽春陪著兄長諸葛亮讀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醞釀了,而進入南昌之後更進一步變得清晰起來。

在三國中後期,荊州地區為什麼能給提供了那麼多的人才?這自然和北方中許多人才流亡荊州自然有關系,但同時也和荊州地區司馬徽、龐德公等人開辦的私學以及劉表本人興辦教育,開經立學的政策是有著月兌不開的關系的。就說說諸葛亮、龐統這兩人吧,若不是因為有了良好的教育環境,能成為日後的人才麼?還有那位徐庶,眼巴巴地往荊州留學,還不是為了圖個好教育麼?

既然劉表能在自己地盤養出人才,難道我諸葛均就不能學著做?咱不要諸葛亮、龐統這樣的人才,只要能勝任一般官吏的人才來填補官僚體系,能具備一般技能的人才去填補手工制造業,能讀書識字的農民兄弟回去想法子改善農業。總之,不求高精尖,就從改善底層著手,這難道還不行麼?

因此自從在刑場對劉壹下令征集錢糧準備後,諸葛均就已經開始著手恢復豫章郡的官學。只是一開始興辦官學他才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對于諸葛均最想要改善教育程度的底層人民來說,他們對諸葛均的好意其實不大領情。原因很簡單,在我們樸實的農民兄弟們看來,這與其送孩子去讀書,還不如留他們在家里多干點活,這樣還能多點收入。除非你要招收幼兒入學,幫大家照顧孩子,那或許還能考慮下。

問題是諸葛均開辦的可不是幼兒園。他希望面向的對象起碼也是小學生,最好能是中學生的年紀,這樣才能在不久之後就派上用場。雖然他派遣官吏宣揚學習文字知識的重要性,又說會傳授工業技術,但反響並不好。來上郡學的多數還是那些原本就在求學的儒生以及一些落魄世家子弟。

如果按照漢末的情況,其實一般來說郡守這樣也就滿意了。但諸葛均的野心不止如此,他希望能通過逐漸擴大的教育傳播,一點點從根基處改變整個豫章郡的現狀。當掌握知識的權利由世家轉向廣大人民,當選撥人才的範圍極大擴展——那該是怎麼樣的一副前景?

于是諸葛均前思後想,又宣布了另外一條消息︰日後郡內選擇新的官吏,有很大一部分將會從郡學生徒中經過考試擇優錄取。這下子來讀書的人的確多了。但諸葛均沮喪地發現,多出來的居然是城內那些世家的子弟們。本來他們嫌棄郡學初辦,教育質量甚至還不如自己家的薪火相傳,可如今听說還有這麼好的機會,一個個都削尖了腦袋往里鑽。至于農民兄弟們,倒是有一些膽大的也開始送子弟來上學,可那人數少,而且多半還是家里比較有錢的。

這下子諸葛均呆住了。看起來在眼界高低和抓住機會這兩方面,世家的確超過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農民啊……這該怎麼辦呢?

眼珠子一轉,諸葛均索性下令,能進入郡學的農民學生,郡學免費為他提供吃住;若是成績達到三公子劃分的標準,郡學將會提供不錯的獎學金!果然這漢末的農民兄弟們都很講求實惠,一听還有這種好條件,有吃有住,學得好了還能往家里賺錢,那誰不去啊?雖然很多人依然保持觀望,但是膽子大一點、心思活一點的就都搶著把孩子送來了。南昌的郡學很快就陷入了飽和狀態,諸葛均只得宣布,今年到此為此,來年再行擴招。同時他心里惡狠狠地補了一句︰如今我雖然賠錢辦學,但等到你們食髓知味,欲罷不能的時候,咱再來看誰賺誰的錢!

作為一個見識過前世教育賺錢之彪悍的穿越者,諸葛均對自己將來能夠回本很有信心。

這教育的傳統依然按照漢朝的來,只是諸葛均別出心裁,在小學中分出了中學,由十二歲到十五歲的孩子就讀。于是就分出小學、中學、郡學三級,至于太學,那可是在京都,如今那邊兵荒馬亂的,誰能去讀啊?

三級學校中,諸葛均最重視的是中學和郡學。郡學里就讀的幾乎都是十五歲以上的少年,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本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學問根底的,如今來讀一方面是為了加深學問,另一方面也是求一個出身。這幾乎是諸葛均很快就可以到手的官僚人才資源,日後如何用他們改善這豫章郡的官僚網絡,那就是一個關鍵的命題了。

那麼他們還要讀《五經》麼?讀,自然是要讀的。諸葛均還不想被那幫子儒生戳脊梁骨。但是他卻別出心裁,選了一些積年的老官吏來講課。這些人其實未必精通《五經》,那可要教什麼?結果三公子手一揮,不懂《五經》,難道連官府公文格式,上下交流禮儀,豫章郡縣民情你們也不懂麼?懂這些就成,把這些給我教了!對了,如何貪污受賄,私相授受之類的歪門邪道你們要是敢教了,那我可饒不了你們!啊,還有,順便把之前本公子處置那些人是如何罪大惡極,下場是如何淒慘也一並宣導一下,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你們懂吧?

這一下,官吏老師們都懂了。于是豫章地理民情、官府應用文寫作、各項收支計算等等東西就迅速轉換了來上課的少年們的思維。學生們也就都明白了︰哦,原來官是這麼做的啊?而諸葛均特別提拔的幾位思想道德課官吏們上課的時候更是激情四射,聲嘶力竭地宣揚以諸葛府君、三公子為代表的諸葛家的偉大。

于是有一天,諸葛亮去上完郡學回家,就很不好意思地對諸葛均說︰「均弟,原來當初你在南昌城如此英明神武,為兄和你一比,那真是自愧不如啊……」諸葛均當場就把嘴里含的一口蜜水給噴了出來。

順便一說,諸葛亮讀的是郡學,他是天才跳級生。而步騭和衛旌兩位也在里面讀書。諸葛均則是兩頭跑,有空閑他就去上幾節課,有時在郡學,有時在中學。這除了他本人努力之外,也另有一個小九九︰都說人生四大鐵,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分、過髒,一起嫖、過娼。扛槍目前是沒指望了,貪、贓——誰敢貪本少爺的豫章郡我砍了他!嫖、娼——年紀太小不提倡。那麼看來現在最優先的還是同窗啊。

在郡學和中學里,除了中規中矩讀書的儒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主攻的方向不是儒家經典,而是別的東西。比如《氾勝之》十八篇、《四民月令》;比如《華佗青囊經》;比如《許商算術》、《杜忠算術》、《九章算術》;比如諸葛均下令,由郡中官吏記錄整理的那些老經驗工匠、農民們的技術書;甚至還有商賈經商的經驗書!

如果說之前跟隨官吏們學習的是諸葛均用來改善豫章官僚系統的後備軍,那麼這些人在諸葛均眼里則是改變整個豫章格局的新鮮血液。他們或許將會成為豫章官僚體系的擴充和發展,也或許會落入基層民間,用他們的本事去推動那里民眾的生活發展。

這些人將會是諸葛均刻意播種的一粒粒種子,他們將會走上和傳統儒生不同的道路。雖然如今他們基本上都是覺得讀書做官無望才來學習的,但日後他們所開闢的天地卻未必會遜色于他們那些做官的同伴。或許歷史不會記錄下他們的名字,但必然會書寫他們為歷史上科學的先驅、工業的先驅,商業的先驅。而這些名號的響亮與否,則取決于他們能否在這漢末的科技工商的荒野上破土而出,由幼苗成長為一株株棟梁之才。

不過那些前景還很遙遠,諸葛均目前依然必須依靠那些世家子弟和儒生們來撐持起豫章郡的局面,即使在郡學中,成績優秀的學生依然是落在了世家子弟們的頭上。這是受過不錯的教育,而且經由父輩們拓寬了眼界和官場見識的一群少年人。他們的干勁、野心和實力都不是剛起步接受教育的農家子弟們可以媲美的。這是一個諸葛均不得不接受的現實,這個現實讓他在把對于農家子弟的獎勵標準放到了一個比較低的水準上時,心里滿是苦澀。

是的,現實是不容易改變的。然而那不代表不能改變。時間,只要給我時間,咱們走著瞧!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平等的教育,農民子弟並不會輸給你們這些官二代、富二代!諸葛均如此想著,把目光投向了三級學校中的小學。

那里,從相對接近的起跑線上起步的農民子弟和世家子弟正在一起接受小學教育。郡學世家獨霸,中學世家佔優,那麼這小學呢?我相信在相對公平的環境下,決定一個人前途的是他的勤力與否,而不是家族背景。諸葛均冷笑著想。

「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勉力務之必有喜,請道其章︰宋延年,鄭子方。……」

仿佛是回應諸葛均的期待,小學里誦讀啟蒙文字《急就篇》的朗朗童音傳入了他的耳中。那聲音雖然猶顯柔弱,卻又是那麼認真而固執,便如同諸葛均心中那一絲希望,雖然目前還不得升騰展現,卻已經是堅韌不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三國去種田最新章節 | 回到三國去種田全文閱讀 | 回到三國去種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