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去種田 正文 第十一章 農業天才

作者 ︰ 易月半

黃敘在樊阿的照顧下來到南昌後,諸葛均就請華佗為他診治。這孩子天生體虛,加上這些年的庸醫誤人,一直拖延了治療的時間,是以病情就顯得有些復雜。華佗先設法穩住他目前最危險的癥狀,然後針灸藥物齊下,緩緩為他一點點減輕病癥。目前雖然已經大致控制住了病情,但他卻還無法下床行動,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顧。

如今華佗一個人要照顧三個重病患︰諸葛玄、薛果、黃敘。而且因為之前一直發生醫療的意外,如今華佗是絲毫不敢大意,每天都周旋于三處,檢驗傷處病情,每次煎熬藥物都要親自過目才放心。華佗的兩個弟子里面,吳普被他派回老家辦事,樊阿如今除了要跟隨諸葛均,更要負責郡兵里新培育的醫療兵,因此都沒辦法協助他。

在這種情況下,華佗倒是產生了多收幾個弟子的想法。但他還沒付諸行動,這天在為黃敘診斷時,諸葛均卻找上門來向他求教。原來這段時日諸葛均著手料理郡中的農務,漸漸發現郡中農村的醫療條件落後,農民們對于衛生常識的意識也很低,這就造成了疾病往往難以治療,卻容易擴散,形成瘟疫。而且病人死亡率高,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更易夭折。這時諸葛均忽然想起應惜兒當日說的華佗為人接生死嬰的故事,又想華佗乃是一代醫術大家,這些方面都很精通。若是能請他將技藝傳授與人,然後讓這些人散入鄉間開診所行醫,豈非有利民生?

本來諸葛均還擔心華佗會珍惜自己的獨門技藝,不肯傳授。誰知華佗听了竟然一口答應。原來當日華佗在船上听了諸葛均言道「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心中登有所悟,明白自己的醫術實是濟世救人的另一條門徑。而當他這是听了諸葛均的想法後,也覺得自己既能廣收門徒,把自己一門醫術傳于一郡,來日說不定還能惠澤天下,實在是一件好事,于是便欣然答應。只是他如今手頭事忙,要立刻一一親自傳授是不行的,就取出一卷書交給諸葛均,要他命樊阿以此為教材教導學生。

這本書乃是華佗的畢生心血,在諸葛均的前世他被曹操所殺前心頭頓悟,想要把這本書交給一位獄吏流傳後世。可那位獄吏膽子小不敢收,華佗也不多說,就要了火默默將其燒毀,從此不傳于世。如今華佗的命運因為諸葛均而改變,他的這本大作卻就能真正面世,而且惠澤我漢家百姓,這就是後話了。

諸葛均受了這書,見它還沒有名字,忽然想起前世的華佗故事,便將其命名為《青囊經》。這種小事華佗自然不會和他計較,也就一笑由他去了。從此《華佗青囊經》就進入了諸葛均新建的豫章郡學校的教材之中,成為我國醫學典籍中必修的名著。

輕易解決了醫學教材的問題,諸葛均心頭大為歡喜,就坐下來陪著黃敘閑聊。黃敘一直體弱多病,形容看來比真正年紀小,其實他今年已經快十九歲了,若能多撐兩年倒就能滿足黃忠為兒子取字的心願。他身體弱,因此倒是臥床休養的時間居多。這樣為了打發時間,也就養成了黃敘喜愛看書的習慣。

諸葛均和他閑談了一會兒,發現這位少年記性極好,閱讀面也廣。而且難得的是,他的閱讀並不拘泥于那些聖賢書籍,甚至可以說他對此反而涉獵不多。黃敘喜愛的是一些比較實用的技術書籍,尤其是偏向農業的。比如說《氾勝之》十八篇、《四民月令》等農業書籍。他在閱讀時關心的也往往是農業技術方面的問題。非但如此,據黃敘說他以前身體稍好的時節,就常常出門和荊南一帶的老農們討論農作之法。

二人談著談著,諸葛均就把自己最近想要的稻麥輪作技術順口也說了出來。黃敘沉思片刻,忽然笑道︰「三公子說的這種技術,敘倒是仿佛有點底細。」

諸葛均听得一奇,心想那些豫章老農和流民都沒有听說過的物事,你一個臥病的少年人居然知道?于是便問道︰「阿敘,本朝原來已經有了稻麥輪作麼?不知道是什麼情形呢?」這阿敘卻是江南一帶對少年人親近的叫法,比如呂蒙就被叫做阿蒙。但一般是稍長的人對年輕人叫法。只是諸葛均身份遠較黃敘為高,黃敘如今無字,此時諸葛均這麼叫卻是表達對他的親密。

黃敘用枯瘦的手支撐著身體,瘦削的臉上一雙黑白分明的眼楮閃爍著明亮的光芒︰「本朝尚書張衡曾經寫過一篇《南都賦》,其中文辭敘雖然記憶不多,惟有幾句涉及農事,正是敘心頭所好,因此一直記得︰其水則開竇灑流,浸彼稻田。……冬稌夏穱,隨時代熟……這里的徐為稻,穱為麥,說的應該就是稻麥種植的事情。」

諸葛均听了細細一想,不由得好生失望︰「可是這雖然有稻有麥,卻未必是種在一塊田里。想來多半也是和我豫章郡一般,水田種稻谷,旱地種宿麥,一年兩收。但這種做法水田卻依然不能種麥啊。何況張衡這辭賦說法也很簡單,具體詳情依然不得明了。」

黃敘微微一笑︰「初時敘也是這般想。但後來就想,難道說這水田之中,真的沒有辦法再種麥子麼?敘體弱臥病,閑來無事,惟有讀書痴想。一日讀到我朝武帝時期搜粟都尉趙過創建的‘代田法’,忽然若有所悟。」

這‘代田法’諸葛均似乎听過,但是具體是什麼又想不起來,于是就請教黃敘。黃敘因此簡單地對諸葛均說了一下。

原來漢武帝早年連年動兵,搞得民力疲敝,晚年就積極提倡農業,任命了趙過為搜粟都尉。這趙過卻是一個農業天才,他創建了好幾種提高農業產量的辦法,其中一種名為「代田法」,乃是在一畝地里挖溝建壟,卻將種子播入溝中。這樣溝中的種子和幼苗就不受風吹,而且還能得到更多的水分。日後每次鋤草,都將溝旁高壟上的泥土給一起鋤下去,用來培養禾苗。隨著禾苗一天天茁壯,溝也就一天天填平,高壟也一天天削低,最後到了夏天又恢復成平整的田地。等到第二年要播種,又將原來的高壟之處挖做溝,原本的溝卻堆成壟,反復使用。這樣作物扎根極深,又可抗旱,一畝地可以多收一石到兩石,實在是北方種植的一大有利發明。

諸葛均听得入神,不覺模著自己幼女敕光滑的下巴道︰「這趙過真是好生厲害!可這技術既然是北方種植所用,和我們南方的稻麥輪作又能扯上什麼關系呢?」

黃敘猛地支起身子,臉上閃過一抹因為激動而產生的病態潮紅︰「當然有關系啊!三公子你仔細想想,北方種植作物于溝中,為的是什麼?抗風,防旱!因為溝底利于蓄水,比較潮濕!所以趙過人為地挖溝起壟,為的就是這個!那麼反過來,我們南方既然多水,那麼首先考慮的自然就是干旱、水比較少的地方!在代田法里那里是相對干旱的地方?」

諸葛均猛地一醒,在黃敘的榻上一擊掌叫道︰「壟上!」

黃敘剛才一口氣說得激動,病弱的身子有些禁受不住,又跌了回去,不斷咳嗽起來。諸葛均連忙搶前一步將他扶起,緩緩為他拍擊背部。黃敘緩過氣來,這才笑道︰「三公子所見不錯。按照敘的看法,若要再水田種麥,首先便要放水干燥而經過翻整,然後挖開土壤,建立溝壟。宿麥則種植于壟上,而下面的溝則用來泄水。」

諸葛均听得大為贊賞,說道︰「這法子和趙過反其道而行,一北一南,卻都有其道理。阿敘你頭腦真是靈活。」

黃敘謙讓道︰「這不過是敘愛好農事,又喜歡瞎琢磨罷了。不過若單純按照趙過的法子反其道而行,卻還不夠。」

諸葛均皺眉問道︰「這又是為何?」

黃敘分析道︰「若只是按照趙過的法子,江南多雨,溝中雨水積滿,依然會影響宿麥。北方擔憂的是天旱而非暴雨,所以趙過不太會考慮這個,但既然我們是在南方種麥,那可就不得不小心了。因此挖溝之外,更要將耕種好的壟留下余地,用鋤頭挖開,使得溝與溝都能連接,方便泄水。然後再田的最外側開出引水的低溝,水一旦超量就開出缺口讓其流出,壟上的麥子自然就沒有水患了啊。而等到麥子收割完畢,就如‘代田法’一般,平田施肥再耕,然後放水,種稻谷,這就是稻麥輪作了!——總之,其實稻田種麥,訣竅無非八個字︰開田做溝,溝溝相連!」

「開田做溝,溝溝相連!」諸葛均在心中回想這八個字,覺得越想越對路,忍不住展顏笑道︰「阿敘你這法子從‘代田法’推陳出新,真是妙極!我這就下令去執行。」

黃敘見他風風火火地說去就要去,連忙阻止道︰「三公子且慢!」一路說卻又一路咳嗽。諸葛均見他如此,忙又坐下為他拍背,然後好言問道︰「阿敘,你為何攔著我?」

黃敘苦笑道︰「這稻麥輪作不過是敘的一己之見,豈能立刻大舉推行?」

諸葛均這才知道黃敘誤會了,忙笑道︰「均也只是想要命人擇田地試做而已。倒不是魯莽就要推行全郡。」

黃敘這才稍稍放心,點了點頭道︰「三公子,這一田稻麥輪作,需要考慮的是時間問題。因為收稻就要種麥,收麥就要種稻,時間上是很緊的。敘如今仔細想來,有三個地方需要抓住︰一是集中人力。在收割種植交接的關鍵時刻集中人力突擊,搞好組織分撥人手,才能更快地完成這些事項,不至于耽擱時間;二是加快翻耕播種收獲的速度,這涉及農具的改進。以敘的愚見,若能多備更好的鐵具,減少木具,增加耕牛,即使不把農具形式改變,速度也能提高很多;三是準備好育秧的秧田。如我朝《四民月令》說的‘五月可別稻’——屆時直接移栽到大田,可以避免一定的時間沖突。」

諸葛均仔細听著,其中幾個地方又反復詢問黃敘,最後索性請他將其全部寫出,然後收好準備交給郡田曹按照上面的注意事項種植試驗田。這時候他倒不急著走了,又和黃敘談論農事的方法。諸葛均見黃敘在農事一道既有天分,又很勤力,雖然年輕但是有的見地還勝過之前請來的老農,心中大為稱奇,心想原來這世間不止有孫策這樣軍事政治少年天才,也還有黃敘這樣的農業天才。

他心中一轉,又把自己關于二季稻種的想法和黃敘說了。本來諸葛均倒也不抱希望,不想黃敘听完後,低頭深思了片刻,忽然抬頭笑道︰「這稻種嘛,敘仿佛也有一點苗頭,不過卻不是十拿九穩。」

諸葛均這下子可是又驚又喜,心想你真了得!這種東西你也有法子,難不成兄弟你是自我國農業大學穿越來的?連忙追問究竟。不過這次倒不是黃敘又有什麼好主意,而是他之前听過一個傳聞︰在荊南四郡中的桂陽郡,郡治郴、縣的城南六里,縣西北之處有一個溫泉。這溫泉的下流有田數十畝,十二月種下去谷子,明年三月就可以收獲,一年能熟三次之多!

黃敘住在荊南的長沙郡時日很久,他又留意農事,因此偶然間听到了這個稀奇的傳聞。這一年三熟,其中自然是必須利用溫泉地理。但是黃敘卻想到這桂陽彬、縣冬天濕冷,並非如同春夏一般的氣候,若只是依靠地理,稻種本身沒有一定的耐寒特性,要做到一年三熟想來也是不成的。豫章雖然天氣較桂陽郡要冷,到底還在江南,若引入此類稻種,慢慢栽培習慣豫章的天氣,說不定雖然不能一年三熟,但一年兩熟也是可以的。

諸葛均大喜過望,心想這荊南四郡就是我的鄰居,而且地點說得這麼詳細,派人去找找也不耽誤功夫。他忍不住對黃敘笑道︰「阿敘,你可真是我豫章一郡的趙過!我諸葛均這次在壽春得你父子二人,真是受益良多。若是你提出那稻麥輪作之法試驗成功,那待你病情一好,我就請你為我豫章郡田曹,減免你黃家十年田賦,並且還要重重賞你!」

黃敘听得眼前一亮︰「三公子不可失言。那田賦、賞賜也就罷了,但為田曹主理農事,卻是敘的夙願!」

諸葛均听得好笑,心說書呆子常見,這農呆子倒是少有,不過若非如此黃敘也不會如此年輕就能懂得許多農業技術。他便笑道︰「如今成功了你就能為田曹,日後說不定也能如趙過一般,擔任搜粟都尉,開闢天下農業呢!」

黃敘听得興起,全然忘記了謙讓︰「若是真能如此,敘便是累死也是心滿意足!」

諸葛均和他兩眼一對,都覺得自己兩人區區少年,就坐在屋子里妄論天下事,真是人心不足,實在狂妄,都不由得一陣失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三國去種田最新章節 | 回到三國去種田全文閱讀 | 回到三國去種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