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均倒是完全沒料到自己的做法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議婚的對象,不過即使知道他也不會在乎蔡雅的看法。這場議婚從一開始就不是單純的男女婚姻問題,涉及更多的反而是豫章郡和荊州之間的一場博弈。說白了,這就是一場不對稱的政治外交。
如果按照古代婚禮的程序,在議婚的時候男女雙方當事人是不能見面的。這種事情本來應該由男方主動派出媒人,前往女方家中提說議婚的事宜,而女方答應後,才算是完成了議婚的第一步,也就是所謂的「納采」。這個詞的意思是女方的一種自謙,表示男方此時除了自家女孩子也還有其他的選擇權。
換句話說,這古時議婚根本就不該女方主動提起,而且按規矩從頭到尾就輪不到男女當事人出面,自然也不需要如今諸葛均就動身前往襄陽。按照規矩,諸葛均親自上場那都是迎親的時候了,而且以豫章和荊州的身份、關系,就算迎親他也應該只去兩家地盤的邊界上迎接蔡家女子才對。
但事情一涉及現實利益,人們卻未必就能按照規矩行事。雖說古代一般是男尊女卑,但是女方身份地位高過男方,因此導致選擇權完全反過來的事情,卻也不是沒有。而到了亂世,由男方提婚這種常規就更常被打破,比如諸葛均前世的歷史記錄上,他的兄長諸葛亮的婚事就是由老丈人黃承彥主動提說的,而劉備的婚事其實也是孫權一方主動提出。也就是說,這種事情會隨著當事人的家世、性格、政治利益而改變。
而諸葛均的遭遇和那兩位又大有不同。劉表雖然提說議婚事務,但其實前提是建立在蔡家要先看過諸葛均,並且同意議婚的基礎上。換句話說,雖然議婚的事情是由劉表代女方提出,其實他卻不保證能成功,這事情也不算女方主動來提婚。
荊州方面的意思是︰不管諸葛家願不願意,只要不想得罪荊州,那就得低著頭去求婚,順便把諸葛均送去給人家過目。至于成不成,那要看蔡家的意思——雖然本來沒這種規矩,可如今這根本就是一場大勢力壓迫小勢力,強迫中獎的游戲,而且諸葛家還沒有退出的權利。如今這所謂納采,取決權根本在于蔡家是否看中諸葛均,而諸葛家只要不想和荊州翻臉。卻就沒有另外選擇的權利。
因此諸葛均根本就沒心思去考慮蔡家的女孩子會想些什麼,他想的都是如何確保自己一行人的安全,以及如何在不得罪劉表的前提下全身而退。
于是在進入荊州之前,台面下的暗斗就已經悄然展開了。
首先是諸葛家利用新開闢的商路網絡制造輿論,放出諸葛均將要前來求婚的消息。這一招卻是諸葛均受《三國演義》劉備去東吳娶親的啟發,針對的就是劉表這種愛面子的名士。所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你劉表堂堂「八及」之一,總不能連臉都不要了,把為求親而來的老友佷子給害了吧?
然而不曾想,一石激起千層浪,劉表那邊的效果還沒有出現,襄陽城內卻隨之涌現了別的謠言。開始有人在暗中散步諸葛均年幼學淺、無德無才、荒唐不堪等等說法。諸葛均人還沒出豫章郡,名聲倒先在襄陽城里臭了。
看樣子這襄陽城的水果然不淺啊……諸葛家和蔡家的婚事可能讓某些人物在暗中不滿了。負責襄陽事務的呂岱和步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卻是南轅北轍,大相徑庭。
步騭提議散布三公子的正面形象闢謠,畢竟謠言所傳不實,即使不能完全抵消,但多少也可以緩和襄陽人們的看法,讓蔡家將信將疑,不至于對諸葛均印象太壞。而呂岱卻主張,索性推波助瀾,加大謠言的力度和夸張程度,要搞就把事情搞大!而且其中一定要把三公子的外貌給抹黑,能說多丑說多丑,絕不能說得帥了。
諸葛均一開始也為呂岱的建議而驚訝,不過仔細一回味就琢磨出來了。
首先,凡是謠言都有個限度,這是因為人們的心理也都有個承受的極限。你說的過頭了,別人反而會懷疑你,因此造謠生事的高手那都是七分真三分假,讓你真假難辨。其次,負面形象那也是一種形象。在諸葛均前世的網路上就專門有這麼一種人,出乖露丑吸引旁人的眼球,最後人氣爆紅。這的確也是一種出名的方式,大家都會好奇啊,這麼奇葩的人世上真有麼?于是打醬油的圍觀者自然而然就會多起來。
而呂岱的建言最厲害的卻是最後一著。當半信不信的群眾被吸引過來以後,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對謠言最直接的反擊。只要一看,謠言就不攻自破。于是連帶著其他關于諸葛均的謠言也都會被人們懷疑,甚至醞釀出在荊州有人刻意對他不利的氛圍。這樣一來諸葛均就將以一個被迫害者的姿態在襄陽登場,吸引注意力又招人同情。
而什麼謠言是一眼就能看穿的呢?那自然就是外貌了。
見識過後世網絡紅人厲害的諸葛均最後還是用了呂岱那以毒攻毒的法子。因此蔡雅的猜測卻並不全對。在對諸葛均不利的謠言中,那些對他抹黑最為夸張的部分,其實往往都是諸葛家自己散布的。尤其是那些關于容貌的傳聞,連諸葛均自己都在心中吐槽︰你們這宣傳的根本是前世星爺片子里的如花嘛。
也正因為這暗中的輿論操作較勁,諸葛均在第一次進入這漢末襄陽城的時候,感覺自己簡直受到了前世那些明星大腕一般的待遇。襄陽人民凡是有空閑的,幾乎這一天都跑到了城門口打醬油。大家都想要圍觀一下如此奇葩的諸葛家三公子究竟是那路妖魔鬼怪轉世投胎來禍害人間女子。
當然,諸葛均也沒有辜負襄陽群眾的期待。他全身上下收拾的干淨利落,以前所未有的整齊姿態和無辜表情端坐在去掉四壁的牛車之上。托之前宣傳的奇葩形象反襯打底,外加諸葛家的優良遺傳基因扶持,在襄陽人心目中諸葛均的第一次登場形象竟然很不錯。很多年以後談論起來,襄陽的老人們大都還記得那個在冬日的斜陽下,坐著牛車緩緩入城的少年那清秀的模樣。
這一次荊州和豫章的交涉,雖然實際上是豫章郡和荊州之間的一次政治外交,可是名義上卻又是諸葛家和蔡家的議婚,而諸葛均更是以劉表老友佷子的身份拜訪荊州,因此荊州方面對這次來訪的定性是屬于私人性質的,自然不可能擺出官方的大規模陣容前來迎接。負責前往襄陽城館舍接待諸葛均一行人的是劉表的次子劉琮,以及蔡瑁的妹婿,黃承彥。他們都和蔡家有親,因此算是女方的迎賓使者,同時劉琮也算是代替父親迎接故友之佷,其中自然也有考慮他和諸葛亮、諸葛均年紀接近,容易交往說話的因素。總之,這樣就算兩方面都兼顧到了。
這兩位都是漢末三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因此見面時諸葛均少不得要仔細打量一番。
劉琮讓諸葛均很有些失望。他看來可能已有十四、五歲的年紀,容貌卻並不如何出眾,並沒有繼承到父親劉表的英俊形象。單就諸葛均和他短短數句交談來看,這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少年人,性子似乎不如何強硬,屬于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的類型。這樣的劉琮全然不符合諸葛均心目中那個清秀聰慧的少年形象。于是諸葛均不期然間想起了曹操在前世歷史上的評論︰「劉景升兒子,真犬豕也!」——這句評論雖然有些過分了,但如今看來曹操應該也不是信口開河。
不過知人知面不知心,對劉琮還是要再留意一下才好。畢竟既然穿越了,歷史就不再是歷史,而是現實。在現實中因為小看人而陰溝翻船的風險是很大的。何況曹操人家那是牛人,牛人心目中的「犬豕」對一般人來說那未必就真的好對付。
在心中自我警戒一番後,諸葛均又把注意力投向另一位歷史名人,他兄長前世的岳丈,黃承彥。
這位沔南名士在後世之所以出名,更多卻是因為他女婿和女兒。尤其是那一句「莫學孔明擇婦,正得阿承丑女」,更是引發了不少爭議。不過諸葛均之所以對他特別注意,乃是因為歷史記錄他對自己女兒的描述︰「黃頭黑色」。
一般來說人們都因此認為孔明老婆黃氏很丑,不過諸葛均的想法就特別一些。所謂黃頭,不就是黃色的頭發麼?所謂黑色,不就是皮膚黝黑麼?這兩種特征要放在諸葛均前世,你能說那是丑麼?那些染發的,曬太陽的,是不是統統都不知道美丑了?老外的金發美女,黑人美女,難道還少了麼?
何況古代人的審美觀和諸葛均前世那也不一樣。比如諸葛均前世男人看了老外的白富美流口水,女生看了金發帥哥眼楮冒星星,可你要擱漢代,一個老外要撞上見識少膽子小的,搞不好人家就會給你來一句「鬼啊!」,然後扭頭就跑。因此在諸葛均看來,黃氏未必是個丑女,只不過容貌可能不太符合古代的審美觀。就不知道她是不是看起來像老外?如果是這樣,或許她家有外國人的血統?
既然看不到這位不知道日後會不會依然變成自己嫂嫂的黃氏,那就先看看他父親長相如何吧。諸葛均仔細一看,黃承彥的容貌倒說不上特別帥,可也不丑。而且他為人爽朗,說話常常帶笑,屬于那種不拘禮節的陽光型男人。諸葛均再仔細一想,包括他老婆在內,蔡家的三個女子,分別嫁給他、劉表、劉琮三個權勢人物,按理來說蔡家的女人應該也都不會是什麼丑陋的人物。要這麼推斷下去,按照遺傳,黃氏本人的五官應該不會丑,估計還是那「黃頭黑色」的模樣導致古人對她外貌的偏見。
不過如今仔細一看,黃承彥的外貌根本就是標準的東方男子的類型,而蔡家就更不可能扯上胡人的血統了。這麼想來黃氏應該不會有老外的基因。那麼為什麼她會是黃頭黑色呢?諸葛均此刻倒覺得自己可能有了一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