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柏林的戰役,這注定是對蘇軍所有將領來說,都充滿誘惑力的戰役,毫無疑問,無論是誰,只要在這場戰役中有著出色的指揮表現,那麼他的名字,就將和這場戰役一同載入史冊,永遠的被世人所牢記。
朱可夫也是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名字為後人所牢記,也希望自己能夠被載入軍事歷史的史冊之中,而且相對于別人來說,他的這種願望也更加強烈,畢竟他現在就是蘇軍整個西線戰場的總指揮官。
為了能夠萬無一失的贏得這場戰役,朱可夫事前做了周密的部署,同時,他還得到了來自于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情報系統的全力協助。當他從莫斯科返回西線戰役總指揮部的時候,大量來自柏林的諜報組織,就已經將大量關于柏林附近地域德軍防御部署的情況,遞交到了他的面前。
在經過了前一階段蘇軍的殘酷打擊之後,此時的德軍已經瀕臨絕境,他們手中可以動用的兵力已經呈現出徹底的嚴重不足,不過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法西斯,仍舊沒有放棄抵抗的打算,他們要將這場根本沒有希望獲得勝利的戰爭,繼續進行下去。
在經過了西里西亞工業區戰役的大規模慘敗後,德軍大本營迅速作出反應,他們一面在柏林附近地域大肆征集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甚至是一些還沒有成年孩子抑或是已經垂垂老矣的老人,把他們匯編到所謂的「國民沖鋒隊」以及「希特勒青年團」之中。從而組建出一支看似規模龐大,但是實際上作戰力有限地部隊。另一方面,德軍收編從波蘭境內潰敗下來的原A集團軍群殘兵敗將,再將手中僅剩的預備役部隊,包括所有的步兵部隊、裝甲部隊、炮兵部隊、特別預備隊以及軍事院校在校生,把他們補充到作戰部隊中去。從而臨時組織起兩個作戰軍群「維斯瓦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
在做好了兵員上的準備工作之後,德軍大本營開始將主要的精力投放到構築防御攻勢上來。頗令德軍指揮高層感到尷尬的是,此時柏林東線地域上,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防御區域可以建立牢固的防御工事了。奧德河的丟失,使得德軍失去了抵御蘇軍進攻地最後一道屏障。而今,他們唯一能夠做的。似乎就是臨時拼湊出一些防御地帶,以脆弱地抵抗蘇軍的推進了。
就這樣。到十一月初地時候,德軍開始在柏林以東的附近地域集結兵力,到戰役發起之前,德軍總共在這一帶地域拼湊起了大小四十八個步兵師、九個摩托化師、六個裝甲師,總數約一百萬的大軍。與此同時,在柏林城內,德軍還預留了八個步兵師。配合兵力達二十萬的守備隊加強防御。他們在奧德河、尼斯河之間構築了三道其各自縱深達四十公里的防線,至于說柏林城的圍廓防御工事,則主要依托環城鐵路來構建,同時還在市區內設置了大量的街壘防御陣地,甚至在臨街房屋地窗戶上都修築了堅固的射擊孔,使整個柏林城變成了一座巨型掩體和射擊陣地。
毫無疑問。德軍的準備還是相當充分的,而這對進攻的蘇軍來說,就意味著進攻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強。如果不能制定出有效地進攻計劃並為此調動充分兵力的話,那麼這場戰役要想在短時間內獲勝,也並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經過審慎地考慮,以及最高統帥部的方面的指示,以朱可夫為首的西線總指揮部做出了一系列的預估和計劃,最後,才拿出了一套既兼顧到各方面利益,又能夠最有效的足夠戰線的計劃。
按照蘇軍西線最高指揮部的決議,朱可夫、梅列茨科夫、羅科索夫斯基三位將軍決定在十一月中旬最後發起這場戰役,而參加戰役的部隊,則包括了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以梅列茨科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以及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這三大方面軍將承擔起進攻柏林的全部任務。
不要小看此時的這三個方面軍,為了策劃這場戰役,三大方面軍的指揮官們,都在本方面軍內做了很大的調整,他們幾乎都是匯集了本方面軍全部精銳的強大軍團。在這種情況下,3個方面軍的強大兵力,就足足包含了共計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1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約250萬人,42000門火炮和迫擊炮,62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架作戰飛機。單從兵力上看,柏林地域的德軍防御部隊,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
按照朱可夫等三位將軍的安排,戰役一旦發起,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將作為先頭部隊,一舉突破突破奧德河東、西兩岸防線和附近若干地段,從東面向柏林發起攻擊。而以梅列茨科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則前出到尼斯河東岸的南部直到蘇台德山麓,從南面向柏林發起攻擊。至于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則前進到奧德河下游,從北面攻擊柏林。
這樣一來,三路方面軍就形成了三把利劍,從三個方向上,對柏林實現了戰略上的合圍攻勢,以期在最短時間內突破德軍柏林外圍防線,並對柏林市區構成正式壓力。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作戰計劃,而且也是對德國法西斯的最後一戰,是旨在結束歐洲戰事的最後一戰,是將要轟動全世界的戰役。
為穩重起見,同時大概也是為了能夠討好楚思南這位國家第一領導人,三位將軍在制定出了全面的作戰計劃之後。首先是將計劃發回莫斯科,提交給楚思南審核,以獲取他地同意,同時,三位將軍還聯名向楚思南提出邀請,邀請他在戰前前往西線,蒞臨指導整場戰役的進行。
三位將軍興致勃勃,他們甚至決定要在攻克柏林之後,邀請楚思南一起前往德國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帝國大廈,並在那片廢墟前留下一個合影。以茲紀念。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按道理來說。任何人都不會拒絕這個很有誘惑力的建議的。戰勝者啊,什麼叫做戰勝者。這就叫做戰勝者,能夠有機會在敵國的權力中心象征建築前留下自己的合影,這是足以炫耀畢生的舉動。
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楚思南,竟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朱可夫等人的提議,按他地話說,那就是前往柏林之事可以免了。不過雖然楚思南本人不打算前往柏林。但是他的妻子,身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書記地吉爾尼洛娃,卻對這件事情頗感興趣,因此在回電中,楚思南告訴朱可夫等人,當柏林戰役獲勝之後。吉爾尼洛娃將作為他的代表前往柏林。
按道理說,作為一名出身軍旅的領導人,楚思南本人應該對這種能夠為自己迎來無限風光與榮耀的事情。頗為上心才對,而且從實際上看,他也曾經指揮過對德戰役,同時,蘇德戰場上扭轉敗局的契機,正是在他的指揮下才出現的,因此,他原本就有足夠地資格前往柏林,以一個勝利者的身份出現在那里。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甘願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呢?
不為其他,就因為按照戰爭的時刻表,十一月中旬的時候,楚思南有一個對他來說,更加富有意義的地方需要去,那就是日本。
就在西線戰場上烽煙四起、戰鼓正隆地時候,亞洲戰場上最後一個戰點日本,也並不平靜,毫不客氣的說,就在歐洲戰事進入最後階段的時候,日本本土地戰役進展,也到了最後的關頭,從明治維新之後,便一直立足于軍事強國的日本帝國主義,即將走到風燭殘年的最後關頭了。
在十月初的頭一個星期時間里,從九州島發動攻勢的美英以及東南亞諸國盟軍,先後克取熊本、福岡、北九州等地,佔領了整個九州島。在這之後,盟軍兵分兩路,在強悍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支撐下,向四國島、本州島南部地區,發起了新一輪的搶灘登陸作戰。
十月中旬,美英盟軍西線作戰部隊,通過傘兵配合登陸艦只作戰的方式,在本州島南部重鎮下關,登陸成功,僅僅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就將兵鋒送抵到了廣島城下。與此同時,進攻四國島的盟軍部隊,則在八幡登陸成功,並相繼攻克高知、安藝等地,並先後殲滅島上日軍整整六個師團。
經過這一階段的戰斗,美英盟軍先後擊潰、全殲日軍本土防御部隊近十六個師團,從而在根本上削弱了日軍最後剩余的有限力量。十月二十二日,為了進一步加快戰役進展,打通前往東京附近地域的通道,盟軍指揮部下達了一個龐大的戰略轟炸計劃,從二十二日上午八點四十分開始,到二十四日下午五點二十分,規模龐大的十八個轟炸機編隊,從台灣島的五個空軍基地以及數艘航母上數度起降,對日本本州島上的福山、岡山、神戶、大阪等城市,實施持續不間斷的大規模轟炸。其間,日本工業重鎮大本、神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城內各類建築設施損毀百分之七十以上。最倒霉的是,正在神戶視察軍工的國務大臣星野直樹,也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大轟炸中被炸死,他所乘坐的專車,被一枚從天而降的炸彈掀翻在路面上,並隨即燃起了大火,而星野則在這場大火中被燒成了干肉。
就在盟軍從南面向東京快速推進的同時,由崔可夫將軍所指揮的蘇聯紅軍,也在快速的將戰線向南,向東京方向推進,按照楚思南的要求。紅軍的部隊,一定要搶在盟軍之前,進佔東京。
與蘇軍在對德戰場上地遭遇不同,在這里,日本的軍隊似乎更加注重對南線地區的防御,他們把主要的精銳兵團,都抽調到南方,去抵御以美英為首的盟軍部隊的進攻,而在蘇軍的正面戰場上,卻基本都是一些由老人和孩子組成的低檔次軍隊。其實。日本方面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安排,未嘗沒有他們自己的考慮。
時至今日。戰敗已經無可避免,對于這一點。即便是被所謂武士道精神沖昏頭腦地日本軍國主義者,同樣能夠看得出來,他們的垂死掙扎雖然還在進行,但是也不能不為自己地將來做一番更加細致的打算。
對于美英為首地盟軍,日本的軍國主義者們並不抱有任何幻想,那是仇人,絕對的仇人。偷襲珍珠港、奪取英國在亞洲地區的全部殖民地,這些作為從根本上來說,已經將盟國得罪透了。如果戰後日本的局勢由這些國家來主導,那麼毫無疑問,他們這些人絕對的不到任何好果子吃。與此相反,再來看看蘇聯。在日本的高層看來,蘇日之間除了曾經地日俄戰爭之外,似乎並沒有什麼化解不開的仇怨。而且兩國之間還曾經簽署過互不侵犯條約、友好條約之類的一攬子協議。而現在蘇俄之所以會對日本宣戰,一方面是因為美英盟國的敦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原本就對東亞地區抱有很大的野心。因此,從這方面看,即便是最後戰敗投降,向蘇俄一方投降所能夠領受到的待遇,也要遠比向美英投降來地豐富。正是出于這一點考慮,日本高層在布置防御方面所作出的安排,才會更加向南線傾斜,從而將主要的作戰兵力,部署在了南線。
毫無疑問,日本高層如此地布防安排,為蘇軍崔可夫兵團的快速難進,創造了最為有利的條件,因此,從十月中旬開始,蘇軍登陸本州島北方地域的部隊,明顯加快了戰場推進的速度。
按照崔可夫的作戰計劃,登陸本州島的蘇軍部隊,兵分三路,西路方面軍從津清半島出發,沿本州鐵路線一路向南進攻,經秋田、酒田、新瀉,一路從西側迂回包抄東京附近日本守軍;中路方面軍沿北上川南進,從正面進攻日軍本州守軍集結地仙台;東路方面軍沿海岸線南下,從左路進擊仙台。按照戰役部署,中、東兩路蘇軍方面軍將在仙台會師,而後沿東京抵達仙台的鐵路干線南下,直取東京。
十月二十二日,中路方面軍的兩個裝甲集團軍撕裂仙台正面日軍防線,隨即突入仙台市內,同駐守市區的三個師團陷入混戰。同日夜,東路方面軍沿仙台灣海岸線南進,繞過仙台,一舉截斷了仙台日軍向南撤退往福島的通道,從而完成了對仙台日軍的全面合圍。
就在二十二日夜,崔可夫將指揮部遷到了南遷,同時下達了新一輪的作戰命令。匯合起來的兩路蘇軍,對仙台被圍之敵采取了圍而不打的戰術,同時,抽調主力快速難進,搶在日軍後續部隊來不及完成集結之前,突然奧羽山脈,出現在了日軍福島防線的後方。
蘇軍部隊的快速閃電進擊,一舉打亂了日軍的防御作戰計劃,當蘇軍進攻的鋒芒突入福島市區的時候,日軍的防線甚至還沒有正式構築起來,負責該市市區防守任務的兩個師團,還在距離福島數十公里之外。
自福島戰役之後的一個星期時間里,日軍吃足了閃電戰的苦頭,他們基本上就是被蘇軍的裝甲部隊追著**打,一道道防線,還沒有來及組織起來,蘇軍的坦克就已經碾了過來,並將這防線撕個粉碎。
在裝甲洪流與大規模炮火的洗禮下,缺乏補給、兵員也嚴重不足的日軍部隊,顯得脆弱而不堪一擊,由武士道精神所武裝起來的血肉之軀,遠遠不是炮彈與裝甲履帶的對手,一場場旨在阻擋蘇軍攻勢的自殺性反擊,除了換來自己的血肉橫飛之外,起不到其他的任何效果。
十月二十六日,就在美英盟軍的部隊越過赤石山脈,進抵到東京遠郊的時候,蘇聯紅軍的進攻前鋒,也已經攻克了東京的門戶所在宇都宮,他們距離東京只有不到七十公里了。
面對即將到來的東京進攻戰役,崔可夫躊躇滿志,他知道,徹底擊敗日本的時機已經到來了,如今,蘇聯紅軍在東京遠郊的東、北、西三個方向上構成了合圍之勢,一百五十余萬大軍陳戟待戈,只要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撲上前去,將仍舊負隅頑抗的日軍帝國主義軍隊碾個粉碎。
作為蘇軍中的高層指揮官,崔可夫自然知道一點,那就是楚思南對戰勝日本這個問題相當重視,因此,在攻克了宇都宮,並徹底殲滅了仙台日軍之後,他向莫斯科發了一份電報,邀請楚思南前來日本。
與朱可夫等人所遭遇到的境遇不同,崔可夫的邀請很快得到了楚思南的回應,這位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在肯定了崔可夫前一階段的軍事指揮之後,一口應承,將會在最短時間內乘機飛赴日本,從仙台取道前往戰役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