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貴公子 第一卷 潛龍在淵 第五十五章 軍心民心(上)

作者 ︰ 會飛翔的魚

台州雖然在江南,還臨海,但冬天還是很冷,所以富戶家里冬天一般都會燒炭火。不過燒炭火經常會發生死亡事件。雖然這時大家都明白燒炭火時要開窗戶通風,但是開窗戶後冷風也會進來,因此通常窗戶開得都不大,所以每年冬天都還是會發生炭火致死事件。

幾年以前,趙永泰在家里換用了後世川貴地區盛行的小鐵爐。這種小鐵爐的爐芯比蜂窩煤略大,可燒煤或者蜂窩煤。當然,此時沒有蜂窩煤,不過那個東西好弄,只是最好是在產煤地制作,台州附近沒有煤礦,所以趙永泰沒有搞。小鐵爐有鐵管做的煙囪,所以不用擔心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問題,還可以燒水。另外,鐵爐的爐面做成方桌或者圓桌形,可以在上面吃飯。最好的就是吃火鍋,大冬天的,圍在熱乎乎的火爐前吃著香辣的火鍋,真是爽快極了。如果還能有冰鎮啤酒的話,用四川話來說︰那就不擺了!

自從溫室大棚建起來後,吃火鍋就成為可能。不過最開始幾年因為產量太低,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同時大冬天的有青菜吃就不錯了,誰還會去講究吃法。所以就連趙永泰自己都沒有想起來弄火鍋來吃。直到他弄出小火爐後,才終于把這道美味兒想起來。當然,此時也不會有什麼火鍋底料,不過將那些常見的調料放到一起熬,味道也不會差太多。而且吃火鍋其實吃的還是氣氛,大家熱熱鬧鬧的在一起搶菜吃,味道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當然了,味道也不能太難吃。

最開始是趙永泰偷偷模模地在自己的小院里搞,伙同了趙業、舒雅還有院里另外兩個小丫頭一起。本來看到滿鍋里都是紅彤彤的辣椒,幾個人說什麼都不敢吃。不過看到趙永泰一個人吃得很香,雖然吃得滿頭大汗,但神情無比爽快,再加上那味道聞起來確實很香,幾個人也就忍不住誘惑嘗了一下。入口的時候確實很辣,直辣得滿頭大汗,但是辣過之後整個人確實感到神清氣爽,食物的滋味兒更是回味無窮。因此幾人也就忍不住越陷越深,也成為了這種吃法的簇擁。

隨著他們隔三差五地吃一次,這種吃法也就漸漸被府中其他人知道了,最後甚至連父母和祖父母都知道了。不過他們吃不了這麼辣的,也不應該吃這麼辣的,所以趙永泰又將這種吃法分成了幾個辣級,也就是放辣椒的多少了,另外還多加了一種清湯型。這樣大家也就可以自己選擇可以接受的類型了。為了保證火鍋的歷史淵源,同時也是趙永泰不清楚此時四川是否已經有了火鍋的吃法,趙永泰將這種吃法的來歷解釋為了向一名川菜廚師學的。至于說是誰?什麼時候?靠!你查戶口啊!愛吃不吃,這麼多廢話!

其實冬天吃火鍋最大的好處就是保證了菜食的溫度。雖然從廚房里送出來的菜都是有食盒承載,但是一般等上到桌上時也都只有溫溫的溫度了,再加上一般從上菜到上齊,再到正式開吃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最後吃到嘴里的一般都是些涼菜了。火鍋邊燙邊吃的吃法,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自己還可以選擇吃脆的綿的,硬的軟的,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另外,辣椒和花椒還有驅寒祛濕的效果,對風濕也有好處。

在回到台州的第二天,趙永泰一大早起來就安排趙業準備晚上的火鍋。雖然昨晚的接風宴比在朝鮮時要豐盛不少,特別是大量新鮮蔬果,更是朝鮮所沒有的。但是趙永泰在這種儀式性的宴會上從來就沒有吃好過,十六歲以後更是經常會被灌酒。昨晚還差點兒被那些前來敬酒的人灌倒,所以他一般都不參加這種宴會,反而是躲在家里悄悄地弄好吃的。

安排完後,趙永泰就由張鐵柱幾人陪著去了海衛的營地。自從張鐵柱成為趙永泰的親衛隊長之後,就領著親衛們住進了趙府。趙永泰出門的時候就會跟從,讓趙業頗有微詞,這以前都是他的專職。

趙永泰此次來海衛營地,是為了同劉成梁一起去慰問那些,在這次與荷蘭艦隊激戰時犧牲和受傷的隊員或家屬。雖然之前商行已經對他們按規定進行了撫恤、安排。但作為衛隊的組建者,趙永泰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親自再去看一下。不過如果只他一個人去,那收買人心的意味就太明顯了,所以他決定拉上劉成梁等海衛的高層一起去。

劉成梁等的家人都會老家過年了,所以他們頭天參加完宴會後就回營地休息了。只等安排完營地的事兒後就直接回老家了。現在趙永泰找來要求一起去慰問傷亡者及其家屬,幾名艦長沒怎麼猶豫就欣然同意了。一方面是趙永泰的邀請本來就很難拒絕,另一方面這件事本身對他們也有好處。雖然明末時士兵的地位不高,但水師由于同坐一條船的原因,所以水兵們的地位待遇還是要稍好一些。再加上他們來到海衛這幾年,發現這里同水師完全不同,如果沒有隊員們的支持,他們在船上完全可以做一個擺設。另外趙永泰對護衛隊員們的支持態度也讓他們認識到,在這里想像在官軍中一樣欺壓手下是行不通的。如此一來,為了能讓他們自己的位置穩固,甚至獲得升遷,獲得隊員們的認同也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這里雖然有諸多的不便、不同,但是這里的待遇以及氛圍卻也讓他們還是願意堅持留在這里。這里不會有上官搶奪功勞、克扣軍餉,同時這里卻有廣闊的上升空間以及沒有阻礙的上升通道。相比于以前在水師里混的日子,他們漸漸覺得在這里過得更開心。特別是這次回來後,他們明顯感覺到其他人包括他們家族的人,對待他們的態度都有了微妙的轉變︰少了幾分鄙夷,多了幾分尊重。這可以說是他們活了這麼多年以來頭一次有這種感覺。

而且他們在昨晚的宴會上得到了消息︰因為這次他們作戰英勇,商行將會對他們進行嘉獎。而且當他們听到其他幾艘船的艦長們得到的獎賞時,繞是他們也算是大族子弟,當時也都听得眼楮發直。好一會兒才清醒過來,然後跟那些人重新確認︰「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吧?」對方笑笑︰「要不,等獎賞發下來了,確定是這麼多的話,你分我一半?」這位一听,頓時不干了︰「我靠!你這比搶劫還容易啊!」同時心里忍不住想到︰他們只參加了對荷蘭的那場,我們後來還打了一場哪!那獎賞肯定更多了。靠,分你一半我不是虧大發了!到時候老婆指不定會讓我跪多少天的搓衣板了!

按照海衛登記的資料,幾人的馬車最先來到一名陣亡隊員的家里。這名隊員名叫王福貴,是第一批擴充時招進護衛隊的,老家是河南,算是最早幾批來台州的遷移戶。家里父母尚在,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兩年前娶妻生子,此時兒子才一歲多。根據商行出台的護衛隊員親屬優先規定,其父母都在永和農場里做一些不費力的活計,妻子進入紡織坊做工,二弟進了玻璃坊做工,三弟學堂生一年級畢業後也進入了商行做賬房學徒。小妹年齡最小,還在學堂就讀。其一家人現在的收入總和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這還不算王福貴的薪餉。

台州的物價雖然這幾年一直都在逐年上漲,但是有永和坐鎮,每年的漲幅都不大。因此,王家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比以前好了幾百上千倍。其他護衛隊員家里的情況跟王家差不多,也就是人多人少的問題,其直系親屬,只要能做活,商行都會合理安排一份兒。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護衛隊員們對家里放心,對商行忠心。遇到事情的時候想到的事保護商行利益,這也就是保護他們家人的利益。因此,護衛隊員們從開始到現在,不管訓練再辛苦,都沒有人退縮。遇到戰事的時候,就算是害怕,也還是沒有人退縮。因為這已經不是他們自己一個人的事情,還關系到他們的親人。

其實,在戰斗的時候,護衛隊員們更多的是想到父母家人日常的諄諄教誨︰是商行,是趙家給了我們新生,給了我們好日子過,這天大的恩情值得用生命去報答!護衛隊組建了這麼久,又是火槍又是火炮的,就算是再純樸的人現在也不會認為護衛隊只會做看家護院的事,上戰場是他們及他們的家人早就做好的準備。對于給了他們新生的商行,就算是用生命來報答,這些純樸的百姓也並不覺得是一件很難決定的事。這與其他地方的人實在活不下去了才選擇入軍籍完全不同,他們有想保護的東西,有奮斗的目標,因此,所能發揮出的戰力也就完全不同。

其實這也是明末官軍戰力越來越差的重要原因︰當手下的兵士們整天都只是想著怎麼能吃飽,怎麼能夠活下去,那這支軍隊的戰力也就可以想象了。打順風仗的時候,大家想著能上去搶一把,還能「勇往直前」;一旦戰事不順,想讓他們拼死戰斗,除非是他們完全看不到活路的時候。

(新人新書,求大家收藏推薦支持!謝謝大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貴公子最新章節 | 明朝貴公子全文閱讀 | 明朝貴公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