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年4月9日,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從城出發去迎戰入侵的蒙古人,波蘭國王已被那些入侵者擊敗敗,現在他的部隊是波蘭唯一的一支能抵御蒙古人的軍隊。正當他騎馬穿過城市時,一塊大石頭從聖瑪麗教堂的頂上落下,差一點就擊中了他,在場的人都把這視為不祥之兆。亨立在兩星期前才知道,一支蒙古軍隊打敗了由他表兄波蘭國王布萊斯五世統帥的波蘭斯拉夫聯軍,並把克拉考燒成一片白地。他現在正焦急地他的內弟國王溫斯萊斯一世所率的50,000援軍。由于他不能確定這支援軍何時能到達,同時也擔心蒙古人在他坐等援軍時會得到增援,為了早日和援軍匯合,他決定在這一天離城向援軍可能出現的地方開拔。他的軍隊有由波蘭騎士,條頓騎士和法國聖殿騎士組成,另外還有臨時征集的步兵,他的總兵力是三萬人。他將面對的是一支由成吉思汗的孫子貝達爾和重孫凱都率領的二萬人的蒙古大軍。事實上,這一支蒙古軍隊不過是一支偏師,它的目的是為了掩護蒙古大軍主力入侵匈牙利。
1236年,一支十五萬人的蒙古大軍由成吉斯汗的孫子拔都和蒙古老將速不台率領,征服了俄羅斯,一支被蒙古人打敗的游牧民族,古曼人,共二十萬人逃到了格爾巴阡山西部,向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尋求保護,為此,他們同意改信天主教。貝拉覺得一下有那麼多人該信天主教,有助于提高他在歐洲各國間的威望,更何況古曼人還能提供他四萬名善戰的軍人,于是他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不幸的很,他的這個決定給了蒙古人入侵的一個絕好的借口。1240年12月,拔都給貝拉送去了一個最後通牒,「我听說你接受了古曼人,而他們是我們逃亡的奴隸。你必須撤除你給他們的保護,否則,我將因此視你為敵。你要知道,他們是住帳篷的民族,因而容易月兌逃,而你們是住在房子里的,定居在城鎮中的民族,你們能跑到哪里去!!!」貝拉拒絕了這個通牒,他馬上派人高舉著相征著緊急狀態的血劍,跑遍全國,召集人馬準備作戰。匈牙利和鄰國的貴族們接到這個信號後紛紛趕來。其中一個是奧地利大公弗雷德利克,一直以來,他和鄰國匈牙利關系並不好,在此大難臨頭的情況下,他似乎仍然只對歐洲各國間的內斗感興趣,在他看來,蒙古人雖然要打過來了,可未必會打到他頭上,可匈牙利一下子得到了那麼多古曼人,實力必然大漲,那可不行!于是他突然襲擊了古曼人,殺死了古曼人的大汗,驚怒之下,古曼人離開了匈牙利,投奔保加利亞去了。當貝拉派人責備他時,弗雷德利克發作起來,我是來幫你打仗的,現在你對我這個態度,老子就回去了,于是他帶著軍隊回國,準備坐觀成敗。可笑的是,當蒙古人入侵匈牙利時,戰爭的起因,古曼人,已不在匈牙利了。1241年2月,七萬人的蒙古大軍離開俄羅斯踏上了征途。這支軍隊三分之二是輕裝騎兵,其余是重裝騎兵。它的統帥是拔都王子,他的主要助手是老將速不台。他們很清楚,歐洲的君主們雖然相互間爭斗不休,但他們之間畢竟有著由婚姻和血緣關系組成的紐帶,一但遇到了共同的強敵,他們是會團結對敵的。所以,蒙古人兵分二路,貝達耳和凱都率二萬人于1241年3月,從北部侵入波蘭,其目的是切斷匈牙利從該方向所能得到的增援。蒙古軍主力五萬人,又分兩路,翻越戈爾巴阡山脈,侵入匈牙利國境。
在1241年,波蘭全境由四個諸侯統治,波蘭國王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四大諸侯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就是西里西亞公爵亨利。在蒙古人的入侵面前,諸侯們未能及時做出反應。蒙古軍隊于3月3日和3月18日二次擊敗波蘭國王的軍隊,3月24日,攻陷波蘭首都克拉考並將之焚毀。數日後,蒙古軍隊兵臨西里西亞首府布里斯勞城下,猛攻數日不下,由于不想頓兵于堅城之下,蒙古人解圍而去。這時,蒙古人得到情報,溫斯萊斯的援兵離亨利的軍隊只有二天的行程了,如果任由他們二軍匯合,蒙古人就的處境就會十分危險(八萬對二萬)。唯一的辦法是在波蘭兩軍匯合之前,將之各個擊破。一但下了決心蒙古人的行動十分迅速,當四月九日,亨利的軍隊到達了維耳斯達特,一個被小山所還繞的平原時,他發現蒙古人已在那兒等著他了。一發現蒙古軍隊,亨利便把他的軍隊分為前後相接的四個集團,亨利親自統帥最精銳的的第四集團,該集團由來自西里西亞的騎士組成,當時歐洲最善戰的騎士,來自法蘭西的聖殿騎士也在該集團中。在敘述維耳斯達特戰役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蒙古和歐洲軍隊的不同點。
自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各國一直沒有所謂「常備軍」存在,一旦戰爭爆發,國王會召集貴族騎士構成軍隊的核心,再加上征發來的由平民構成的步兵(通常只受很少甚至根本沒受過軍事訓練),就構成了一只軍隊,一旦戰爭結束,軍隊也就解散了。在戰場上,來自同一地區的騎士組成大小不一的單位,其長官則由其中出身最高貴的騎士擔任。蒙古軍隊要有組織的多,它由人數相同的十人隊,百人隊,千人隊和萬人隊組成,軍官則由經驗豐富,戰功卓著的軍人擔任。一個蒙古軍官在戰場上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他總是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蒙古的高級軍官一般不直接參加戰斗。歐洲的指揮官們總是出現在戰場上最顯眼的地方,這是因為在歐洲人看來表現個人的勇氣和取得勝利同樣的重,這使他們容易在戰斗中受到傷害,而更糟的是這使他們由于專注于眼前的戰斗而無法兼顧全局。但對于蒙古人來說,勝利就是一切,他們的目標是以最小的代價消滅最多的敵人,因為以一支孤軍遠征萬里,他們無法承受太大的傷亡和輸掉任何一場戰役。他們的戰術更象一個獵手,用速度,技巧和謀略把獵物誘入陷阱,最後在盡量不傷害自己的情況下,殺掉獵物。蒙古軍隊和歐洲軍隊都依賴于騎兵作戰,但他們間的相同點也就到此為止。歐洲騎士服務于某個君主,他的唯一職責就是從事征戰。他往往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近身搏殺的訓練,他的主要武器是長矛和寬劍。騎士一手持矛(另一手持盾),並把矛的後端夾在肋下,在向前沖刺時,不但用上手的力量,還借助于馬的沖力和騎士本身的重量。騎士用的寬劍十分沉重,我曾經見過一把這樣的重劍,本人並非一個體弱的人,但我發現我用一只手只能舉起它,而要將之揮動,非用兩只手不可!可以想象,當它在強有力的手中大力砍殺時,會造成怎樣可怕的傷害。在防守的方面,騎士會穿戴全副精致的盔甲,盔甲可以重達70磅以上!他的馬必須經過精心的挑選和訓練,才能經受的住一個騎士加上他的盔甲的重量。蒙古軍隊完全由騎兵組成,與歐洲騎士不同的是,蒙古士兵們主要依賴于他的弓,而盡量避免近身肉搏。他的防御能力主要取決于他的速度和機動性。他們的防護裝備只是一個金屬頭盔,和主要由皮革做成的甲冑。當然,蒙古軍隊中也有一些重裝騎兵,但以歐洲標的標準來衡量,他們的盔甲仍是十分輕便。蒙古人的主要武器是他們的弓,其射程可達300碼,蒙古人的箭法十分準確,他們可以在高速疾馳的馬背上準確地命中目標。每個蒙古兵攜帶60支箭和數張弓。蒙古人騎的馬個頭很小,不過耐力極好,並且十分敏捷。每個蒙古士兵都有至少二匹,甚至三,四匹馬,在行軍和作戰中,他可以輪流騎不同的馬以節省馬力。這使得蒙古軍隊的機動能力極高,一天之內可以行軍50甚至60英里,是歐洲軍隊的數倍。
1241年4月九日,在維耳斯達特平原上,互相面對的就是這樣兩支完全不同的軍隊。
蒙古西征(2)
兩軍擺下陣勢後,亨利公爵首先下令其第一集團發起攻擊,但敏捷的蒙古騎兵很容易就避開波蘭軍隊的前鋒,迅速迂回到他們的側面和背後,向他們發出一陣陣箭雨。迫使他們退回原地哼利見此情形便下令全軍出擊。這一次功擊看上去很成功,蒙古人的隊形一下子被打散了,他們開始漫無秩序地撤退。興高彩烈的波蘭騎士們緊追不舍,竭力地企圖追上去進行肉搏戰。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一個蒙古騎兵忽然離開了他的隊伍,向波蘭軍隊的行列馳來,他大聲用波蘭話叫著︰「你們中計了!快跑!快跑!!」歷史學家們從來不曾搞清這個人的身份,很可能他是一個被蒙古人征發的俄羅斯人。不管怎樣,亨利僅把這件事看成蒙古人的詭計,他繼續驅使他的部隊向前追擊。這一次,蒙古人停止了逃跑,返身迎戰,一陣激烈地肉搏戰後,蒙古人又一次敗退了,波蘭人在後緊緊追趕,勝利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不知不覺間,波蘭騎兵已把他們的步兵遠遠地拋在後面,而他們原來嚴整的隊列也因快速追擊而變得凌亂不堪。就在這一瞬間,原本好象在倉惶逃命的蒙古軍隊突然散開,迅速迂回到波蘭騎兵的兩翼,剎那間箭象雨點一樣射向他們,還有一隊蒙古騎兵則繞到了波蘭騎兵的背後,將早已準備好的柴草點燃後拋在地上,這些柴草燃燒後產生的濃煙擋住了後面波蘭步兵的視線,使他們完全看不到前面發生了什麼事,那些缺乏訓練的步兵由于不知所措,原地停了下來。這使得蒙古人能全力先消滅波蘭騎兵。那些波蘭騎士們遭到從四面八方射來的箭矢的功擊毫無還手能力,當蒙古人發現波蘭人的盔甲能有效地抵御箭矢的功擊時,他們立刻改而先射倒波蘭人的馬。這在波蘭人的隊伍中引起了極大的混亂,中箭的馬狂嘶亂跳,互相沖撞踐踏,那些落馬的騎士由于笨重的盔甲而行動遲緩,往往立刻死在亂馬的踐踏之下。
這時揮舞著馬刀和長矛的蒙古重裝騎兵沖入波蘭人中間,放手砍殺,只殺得波蘭人尸橫遍野。在一片混亂中,只有法國聖殿騎士們表現出了崇高的勇氣,他們肩並肩地抵抗蒙古人地猛攻,雖然情形已經絕望,他們仍希望能通過他們的苦戰,使盡可能多的同伴能夠逃生,他們就這樣抵抗了一段很長的時間,直到全部戰死為止。
消滅波蘭騎兵後,蒙古人立刻轉而攻擊波蘭步兵,把他們也消滅了。
在這場戰役中,波蘭人有二萬五千人陣亡,其中包括了亨利公爵本人,蒙古人割下的戰死的波蘭人的耳朵竟裝滿了九大口袋!消息傳遍了全國,波蘭人為之顫栗,各路援兵馬上撤入各個堡壘,再也不敢向蒙古人挑戰了。而同一時間里,更激烈的戰斗在匈牙利展開了。
在維爾斯達特戰役的同一天,匈牙利國王貝拉率七萬大軍離開首都,迎戰入侵的蒙古軍主力。當他的軍隊到達了河畔的莫合平原時,他發現一支蒙古軍隊已搶先一步佔領了河上唯一的橋梁。
謹慎的貝拉首先下令在平原上建起了一座軍營,然後才于4月10日下令向那支蒙古軍隊發起進攻。由于必須死守橋梁,那些蒙古人等于被剝奪了他們所最擅長的機動能力,所以雖然他們拼死抵抗,最終匈牙利人成功地奪取了橋梁,那隊蒙古人幾乎全滅。貝拉驅兵過河,在河東岸成功地建立了一個橋頭堡。拔都和速不台一但發現這個情形,他們一刻也沒猶豫,拔都率二萬人從正面迎擊貝拉,而速不台率三萬人于4月11日凌晨,秘密地從河下游一個地方徒涉過河,迂回匈牙利人的後方。正面的戰斗進行了相當一段時間,未分勝負。但當早上7點,速不台的人馬突然出現在匈牙利人的右翼,而拔都也立刻猛攻他們的左翼,匈牙利人抵擋不住了,不過他們仍能有秩序地且戰且走,退回軍營,緊緊追趕的蒙古人立刻把軍營團團圍住。對于匈牙利人來說很不幸的是蒙古人在亞洲和中國人長期的戰爭中,已經學會了攻城術,他們隨軍總是攜帶大量工匠以制造各種軍用品,他們有足夠多的攻城機械可供使用。在以後的幾個小時里,匈牙利的軍營受到了雨點般從蒙古人的弩機和拋石器發射的投擲武器地襲擊,蒙古人甚至還用上了中國傳來的原始的大炮。當時的歐洲人對這種火器一無所知,所以它不但在匈牙利人中造成了傷亡,而且沉重地打擊了他們的士氣。這時,一些匈牙利人發現在一道營門外的蒙古人很少,而且防範也很松懈,于是有幾個膽大的匈牙利兵試圖從此突圍,他們很輕易的成功了。這使更多的人跟了上去,當有數百人從此突圍後,整個軍營都知道了,于是不等命令,整支軍隊都毫無秩序地從該處沖出了營門,這時蒙古軍隊出現了,在隨後的大屠殺中,六萬匈牙利人倒在了戰場上。貝拉要比亨利幸運,他逃過了這一劫。他在倉惶中逃向了奧地利。在匈牙利被戰敗後,奧地利必定是蒙古人下一個目標,奧地利大公弗利得利克本該拋棄和貝拉間的恩怨,聯手對付共同的敵人的,可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這個時候,大公對發一筆橫財的**還要勝過對蒙古人的恐懼,他下令拘留了貝拉,直到從匈牙利王室敲詐了一大筆贖金並迫使貝拉割讓了三縣土地,才釋放了他。貝拉繼續逃亡,一直逃到亞得里亞海上的一個小島上才敢停留了下來,幾年後,他死在那個小島上。
大獲全勝的拔都和凱都的軍隊匯合,兵勢更猛。整個歐洲都在蒙古軍隊的鐵蹄下顫栗。在各國間流傳著各種有關蒙古人的傳說,有人甚至任為蒙古人並非人類,而是地獄中的惡鬼。正當歐洲各國以為大禍臨頭時,蒙古大汗窩闊台病死了,根據蒙古法令,一旦大汗死亡蒙古王子大臣們必須趕回蒙古推選新的大汗。所以,就象來時一樣的突然,蒙古人迅速地從東歐撤退了,這一撤,他們在沒有回來。他們給歐洲所留下的是恐怖的回憶和一個名詞︰「黃禍」。
所征服的大帝國,從中心騎馬向四方奔跑,據說東南西北都要奔馳一年才到邊界。他把這個大帝國分給四個兒子。長子術赤的封地,在今日蘇聯的鹼海、頓河、伏爾加河一帶,稱為「欽察汗國」。因為那時候這些地方叫做欽察。
術赤是長子,但不得繼承大位,封地又遠,所以怏怏不樂,後來就生病了。成吉思汗派他去征討里海、黑海北方諸地,術赤沒有很快的出動,成吉思汗很不高興。
後來成吉思汗征伐了西域回蒙古,沿途幾次叫術赤來相會。術赤生了病,不能來見。那時有個蒙古人從術赤的領地到來,成吉思汗問起術赤的病況。那人說大王子身體很好,行前還見到他帶了大隊人馬在打獵。成吉思汗大怒,便率兵去征討問罪,派窩闊台與察合台作先鋒。大軍剛要出發,術赤的死訊由快馬傳到。成吉思汗十分悲痛,問起死因,才知他生病已久,那次行獵的其實是術赤的部將。大汗要將傳假訊的人捉來治罪,那人卻已逃走了。術赤死時四十九歲,有十四個兒子。長子鄂爾達,次子拔都。鄂爾達自知才能不及弟弟,兄弟倆又友愛,所以將繼承父位的權利讓給了拔都。察合台的長子叫做莫圖根。成吉思汗在他的眾多孫子之中,最鐘愛莫圖根。在攻打花剌子模時,有一次圍城,莫圖根被敵人射死。
成吉思汗很是悲痛,城破之後,把全城的百姓都殺光了,為孫兒報仇。
那時察合台還不知兒子已死,旁人都不敢告訴他。有一天,成吉思汗和幾個兒子一同吃飯,假裝大發脾氣,說兒子們都不听話,對察合台尤其惱怒。察合台很是惶恐,說道︰「我如不听父王的吩咐,甘願被父王處死。」成吉思汗道︰「我不論甚麼吩咐你都听,是嗎?」察合台道︰「是。兒子決計不敢違命。」成吉思汗道︰「那麼你听我吩咐。你的兒子莫圖根已經死了。我叫你不可悲傷。」察合台大驚,拚命的忍住眼淚,裝作並不悲傷,安安靜靜的吃完了飯,才獨自到野外去放聲大哭。察合台脾氣暴躁,但很會辨別是非,軍中如果有甚麼爭執,疑難不決,由他來判斷,總是十分公平。窩闊台能夠繼承大位,察合台擁立的功勛最大。窩闊台繼位後,遇到甚麼大事,總是派人去徵求二哥的意見,對他十分尊敬。
察合台的封地在新疆、阿富汗、蘇聯烏孜別克共和國一帶,稱為「察合台汗國」,地域也十分廣大。
窩闊台的領地「窩闊台汗國」在今蘇聯中亞細亞巴爾喀什湖附近。他是蒙古的共主,統治蒙古本部和中國北部,所以作為特別領地的「窩闊台汗國」,地域就很小了。窩闊台做了十三年大汗,死時五十六歲,因酗酒得玻他個性光明磊落,寬大溫和,曾公開檢討自己,說︰「我繼承父皇的大位以來,做了四件好的事情。
第一,征服金國;第二,成立了驛站,因而數萬里之間交通便利;第三,在許多沒有水的地方開掘了水井,使得百姓有豐富的水草,繁殖牲口;第四,在所征服的各城各地設立治民官,讓眾百姓能安居樂業。但我也做了四件錯事,第一,我繼承大位,受命統治萬國,但我時時飲酒大醉;第二,我強娶叔父斡赤斤所屬部眾中的女子,這是不合道理的;第三,我誤信讒言,殺死了父親手下的功臣朵豁勒忽,他是忠義人,我十分後悔;第四,我下令構築圍牆,圈定兄弟們的牧地,以致兄弟們發出怨言。」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小兒子,也最得他鐘愛。成吉思汗出征,經常叫拖雷陪在身邊,稱他是「伴當」。成吉思汗死後將大部份精兵猛將都交了給他,因此四個兒子中,拖雷這一系兵力最強,勢力最大。拖雷為人英明,很得人心。成吉思汗逝世時,察合台和窩闊台都領兵在外,只有拖雷在蒙古本部,所以軍國大事都由他決定,稱為「監國」。
蒙古習俗,國主由親王大將共同推舉,這個大會叫做「庫里爾台」。成吉思汗雖有遺命要窩闊台繼承,但根據傳統習慣,還是要召開「庫里爾台」來正式推舉。大會中王公、駙馬、眾大將都極力推舉拖雷。窩闊台也不敢接任大位。拖雷卻主張尊重父皇遺命。會議一直開了四十幾天,始終不能決定。最後在拖雷堅持之下,斡赤斤和察合台也都贊成擁戴窩闊台,窩闊台才得到庫里爾台的承認。兔兒年(辛卯,一二三一年),窩闊台大汗親征金國,攻破居庸關,佔領了許多城市,忽然得了病,說不出話。巫師卜佔之後,說道︰「因為殺害金國百姓太多,所以山川神靈作祟侵害大汗,必須由親族中一個人代死,否則病不能好。」拖雷說︰「我答應過父皇,一心輔助皇兄,我願意代皇兄死。巫師,你念咒罷。」巫師就念了咒,給拖雷飲了神水。拖雷說︰「請皇兄照料我的孤兒和妻子。」不久就死了。拖雷代死之後,窩闊台的病果然就好了。
蒙古人對拖雷都十分欽佩。窩闊台更加感激,曾說他將來死後,要將大位傳給拖雷的長子蒙哥。
窩闊台做大汗的第七年,俄羅斯諸部起來反抗。窩闊台听從察合台的意見,命令諸王、駙馬、萬戶、千戶各派長子出征。因為每個長子麾下都是兵眾將廣,所以實力特別強大,總兵力大約是十五萬人。這次西征稱為「長子遠征」。
拔都是術赤的繼承人,是長子中的長子(其實是次子),由他做統帥。察合台部派長子莫圖根(已死)的長子不里統軍,窩闊台部由長子貴由統軍,拖雷部由長子蒙哥統軍。統軍的是長子,但別的兒子也有不少參加遠征。
大軍西征,勢如破竹,平定了欽察、北俄羅斯、南俄羅斯,攻克莫斯科、基輔等大城。
在征服俄羅斯等十一個國家之後,拔都決定分兵三路西征,于是搭起大帳設宴。在宴會中卻發生了一場大爭吵。拔都是長兄,又是大軍統帥,宴會還沒有開始,便拿起酒杯來先飲了幾杯。察合台的孫子不里、窩闊台的兒子貴由十分不滿,吵嚷起來。不里罵道︰「拔都為甚麼先飲酒?他自以為是元帥,其實是個生胡子的婆娘,早就該將他踏在腳底下。」貴由︰「這是個帶弓箭的婆娘,我們二人早就該用棍子狠狠的打他一頓。」還有一個大將附和二人。大吵之後,宴會不歡而散。他們為甚麼罵拔都是「婆娘」?拔都很會打仗,對待部下將士很好,人人叫他為「賽因汗」。「賽因」在蒙古話里是「好」的意思,說他是「好王子」。
不里和貴由對部下卻很凶,他們覺得拔都婆婆媽媽,不夠威風,像個女人。更重要的原因,是察合台系和窩闊台系的王子們心中對術赤系的王子都瞧不起,總記得術赤並不是成吉思汗的親兒子。拔都派人去稟告了大汗。窩闊台很是惱怒,等貴由回來朝見報告戰況時,痛罵他︰「听說你在出征途中,把有的人都打了,把軍人的臉都丟光了。你自以為征服了俄羅斯,就可對兄長不敬嗎?其實那又不是你的功勞。」把他送去給拔都處份,把不里交給察合台處份。
拔都自然不敢當真處份大汗的兒子貴由,但這場怨仇互相結得很深。拔都和貴由、不里兩人爭吵後,兵分三路。北路軍察合台部隊,由察合台的另一個兒子貝達爾任統帥,攻打波蘭。中路軍術赤部隊,由拔都自己任統帥,攻打匈牙利。
南部軍窩闊台部隊,由大將速不台及窩闊台另一個兒子合丹(貴由的弟弟)共任統帥。北部軍擊破波蘭大軍,打得波蘭王布萊斯狼狽逃命,渡過奧得河,在莘爾斯達特大平原上和波蘭日耳曼聯軍遭遇,一場大戰,波德聯軍全軍覆沒。貝達爾命部下在戰場上割下敵軍的耳朵,收集在一起,共有九巨捆之多。這是世界史上有名的一個戰役。中路軍和南路軍也都節節勝利。北、中、南三路軍隊在多瑙河畔會師,只殺得歐洲人尸骨如山,藍色多瑙河變成了紅色多瑙河。拔都大軍一路打到亞德里亞海的威尼斯國邊界,一路打到離維也納三十里的地方,正要征服全歐洲,忽然接到窩闊台大汗逝世的消息,于是拔都下令班師。
這次西征一共打了六年,嚇得歐洲人心驚膽破,稱之為「黃禍」。拔都班師回到俄羅斯,在自己汗國都城中駐守。從東到西,幾萬里的大片土地都是他的勢力範圍。他統治的欽察汗國,歐洲人稱為金帳汗國。俄羅斯侯王在金帳前戰栗听命,達四百年之久。當元朝在中國的統治結束後,金帳汗國仍然統治著俄羅斯。
直到十六世紀中葉,俄國彼得大帝興起,蒙古人在俄國的統治才衰退而消失。
拔都的哥哥鄂爾達讓位給拔都,所以拔都將東方錫爾河一帶地方分給哥哥,鄂爾達一系建立了「白帳汗國」。拔都的弟弟昔班(術赤第五個兒子)西征有功,拔都也分給他一片領地,建立的汗國叫做「青帳汗國」。這兩個汗國都遠不及金帳汗國重要。
(窩闊台的長子)
窩闊台死後,皇後和諸王大臣召開「庫里爾台」。幾次召拔都來參加,拔都始終不來。大會決定立窩闊台的長子貴由接位。貴由作了大汗,便要統兵去征討拔都,朝中大臣極力勸阻,才打消了這主意。這是聰明的決定,如果出兵,多半打不過拔都。
貴由喜歡喝酒,手足有痙攣病,接位後第三年春天就死了。
(拖雷的長子)
短命的貴由死後,王公大將開「庫里爾台」大會推舉大汗。大會的地點是在拔都所管轄的地方。會中王公大將都推舉拔都。在成吉思汗的許多孫子中,拔都年紀最長,兵力強盛,西征的威名很大,仁慈而得人心,何況大會在他勢力範圍之內舉行。然而拔都不肯當大汗,極力主張由拖雷的長子蒙哥接位。拔都很精明,知道自己如做大汗,別的三系會聯合起來反對,自己寡不敵眾,一定抵擋不住蒙哥在西征之時和拔都很合作,堂兄弟間感情很好。察合台系的不里、窩闊台系的貴由聯合起來反對拔都,拖雷系的蒙哥卻一直支持統帥。庫里爾台大會尊重拔都的意見,推舉蒙哥當大汗。這時朝中大權是在貴由的皇後海迷失手里。她想叫自己的兒子做大汗,派人去對拔都說︰「大會議向來是在東方蒙古本部舉行的,這次在西方開,不合祖宗規矩,而且許多王公大將都沒有參加,會議的決定不能算數。」拔都說︰「那麼明年在東方再開大會好了。」
到了明年,拔都派自己的弟弟統領大軍,護送蒙哥到蒙古本部開會,自己駐在西方作後援。開大會之時,窩闊台與察合台兩個系統的王公知道爭不過拔都和蒙哥,都不到會。拔都傳下命令︰哪一個不遵大會決定,國法從事。術赤和拖雷兩個系統的兵力很強,兩系聯合,窩闊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力量及不上。蒙哥做大汗的決定,在東方的大會中又通過了。國家大權于是從窩闊台系轉移到了拖雷系的手里。窩闊台曾經說過將來要讓蒙哥做大汗。但窩闊台的性子隨隨便便,說過的話不大放在心上。他養了幾頭小獵豹,沒有女乃吃,就叫人牽了一頭母牛來,讓小獵豹吃母牛的女乃。窩闊台有一個小孫子,名叫失烈門,就說︰「爺爺,你叫小豹吃母牛的女乃,這頭母牛自己的小牛就沒有女乃吃了,不是要餓死麼?」窩闊台很感動,說道︰「失烈門這話很對。你很有仁愛心腸,將來可以繼我的位做大汗。」
所以失烈門一直認為自己有權繼承大汗的位子。失烈門不是貴由的兒子,是他的佷兒。蒙哥做了大汗,失烈門和貴由的兩個兒子都不服。貴由的兩個兒子在車中藏了兵器,想發動政變,結果被破獲了。蒙哥把這三人送到荒僻地方去監禁起來,後來都殺了他們。察合台的孫子不里和貴由交好,曾在宴會中一起罵過拔都,也參與了貴由兒子佷兒的政變密謀。政變失敗後,蒙哥將不里送去交給拔都。拔都就把他殺了。
蒙哥英明果毅,善于處理政務,他滅了大理、征服今西康、西藏、印度支-那一帶土地,派兵遠征,攻克今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遣兵攻朝鮮、印度,擄掠了大批百姓和財物回來。他做了九年大汗,在攻打四川重慶時而死。
(拖雷的第四子)
蒙哥的胞弟忽必烈接任大汗,滅了南宋,統一全中國,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忽必烈做了二十年大汗後征服中國,統治了十五年,到八十歲才死。他治理國家的本事,是蒙古所有大汗之中最好的。他曾派兵去攻打日本、緬甸、越南等國。
攻打日本的大軍十余萬人,乘船在海中遇到颶風,全軍覆沒。蒙古兵天下無敵,但不懂海戰。征日本的大軍在陰歷八月初一出發,那正是颶風季節,只要遲得兩個月出發,日本人一定也給蒙古人征服了。蒙古兵從成吉思汗興起到忽必烈去世,一百年中只打了一個大敗仗。不是敗在敵人的手里,而是敗給了颶風。元朝在中國統治了八十九年,一共十個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孫。
(拖雷的第六子)
拖雷有十一個兒子,其中兩個做皇帝,那是長子蒙哥,四子忽必烈。第六子旭烈兀也是大大有名之人,他比忽必烈小兩歲。蒙古人有三次大西征。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率領,第二次是拔都率領,第三次西征的統帥是旭烈兀。忽必烈九歲時,成吉思汗從西域凱旋回來,忽必烈和七歲的弟弟同去迎接祖父。成吉思汗率眾打獵,忽必烈射死一只兔子,旭烈兀射死一只野山羊。蒙古人的習俗,兒童第一次射殺禽獸,要將獵物的血涂在長輩的手指上表示敬意。旭烈兀握住成吉思汗的手涂血,出力很重,成吉思汗怪他太粗魯。忽必烈卻捧住祖父的手輕輕涂拂,成吉思汗很是歡喜。這件事顯示兩兄弟從小就性格不同。
蒙哥做大汗的時候,里海、阿母河一帶的回教徒木剌夷教派行凶作亂,派遣刺客到處殺人。蒙哥派六弟旭烈兀西征,將這個實行暗殺政策的教派滅了。旭烈兀又再西行,攻破回教大教主哈里發的總部巴格達。
旭烈兀在巴格達城中,見到大教主哈里發的宮殿華美之極,一座又高又大的藏寶塔中珍寶堆積如山,感到十分驚異,把哈里發叫來,說道︰「你積聚了這麼許多金銀財寶,到底用來做甚麼?你為甚麼不把財寶分給部屬,叫他們為你出力死戰,保住你的性命和巴格達?」哈里發不知道怎樣回答才是。旭烈兀道︰「你既然這樣喜歡財寶,這許多財寶我就都還給。」于是把哈里發關在藏寶塔里,不給他飲食,對他說︰「這些財寶都是你的,你要吃便吃好了,沒有人來干涉。」
哈里發對著滿塔的金銀財物,但寶石珍珠是不能當飯吃的,困頓了七日就死了。
旭烈兀再派部下的漢人大將郭侃西征,攻打天房(今沙烏地阿拉伯),天房蘇丹投降。郭侃再渡海攻富浪(今地中海中的塞普魯斯島),島上的蘇丹也投降。
那時蒙哥去世的訊息傳到,旭烈兀便停止西攻。
旭烈兀在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一帶建立一個大汗國,稱為「伊兒汗國」。伊兒汗國包括了中東當代所有的石油出產國家,邊境與埃及相接。埃及抵抗蒙古人入侵,各地回教難民紛紛涌到,所以埃及就成為回教的文化中心。旭烈兀曾向東羅馬帝國國王求婚,要娶他女兒。東羅馬王不敢拒絕,但知道蒙古男人娶很多妻子,不舍得把公主嫁給他,于是送了自己的私生女兒瑪麗亞給他。瑪麗亞到時,旭烈兀剛逝世,旭烈兀的兒子阿八哈就娶了她。阿八哈瞧在妻子的面上,對待天主教徒很好,不加虐待,又和教皇、法蘭西等國建交,互通使節。
拖雷的第七個兒子叫阿里不哥,當大哥蒙哥大汗逝世時,四哥忽必烈在攻打中國,六哥旭烈兀在西征,他自己在老家蒙古的和林大本營留守。他得到一批王公大將的擁戴,立為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上都開平立為大汗。
兩兄弟爭奪大位,擁護阿里不哥的王公大將較多。但兩兄弟領兵打了幾仗,弟弟打不過哥哥,連戰連敗,終于投降。忽必烈問他︰「你倒平心而論,到底是該你做大汗,還是該我做?」阿里不哥說︰「以前是該我做,現今當然是你該做了。」他意思是說,我是根據蒙古祖傳的規矩,由王公大將開「庫里爾台」推舉的,你是用刀槍弓箭打出來的。成吉思汗女兒很多,其中一個叫做阿剌海別吉,最有本事。她先嫁汪古部酋長的兒子,丈夫死後,改嫁丈夫的哥哥的兒子,丈夫又死,改嫁趙王孛要合。成吉思汗西征,四個兒子都帶兵隨行,派這個公主留守老家,稱為「監國公主」。這位監國公主處理政事很有見,經常判斷得很對。
監國公主的辦公廳有數千名女官和侍女,奉她命令辦理政務。那時在東方負責攻打金國的大將是木華黎,遇到軍國大事,都要向監國公主請示。
成吉思汗另有一個女兒布亦塞克,成吉思汗將她許配給宏吉剌部的酋長。那個酋長嫌她相貌太丑,不肯娶她,成吉思汗就將這酋長殺了。宏吉剌部是蒙古各部中專出美女的地方。那個酋長平生美女見得多了,竟連大汗的公主也感到不能忍耐。成吉思汗的妻子蒲兒帖就是宏吉剌部人,他的許多媳婦、孫媳也都是這部的女子。到了忽必烈時,更定下規矩,每兩年一次,到宏吉剌去選妃嬪和宮女。
曠古未有的蒙古大帝國,到成吉思汗的孫子手里才建成。但基礎是成吉思汗奠定的。無敵于天下的蒙古軍隊的一切軍事制度和軍事技術,也是成吉思汗一手建立的。
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國後,采用牙老瓦赤、馬思忽惕的建議,對河中地區進行了恢復治理。西遼人成帖木兒作為術赤的代表統治著河中地區。在阿姆河以南地區,成吉思汗令諸子各留一部分軍隊受成帖木兒的指揮。由于蒙古人佔少數,無力予以控制,使社會秩序一片混亂。呼羅珊地區,在戰爭中受害最嚴重,更無法收拾。窩闊台即位時,整個伊朗地區的騷亂尚未平息,又發生了札蘭丁的復闢活動。
札蘭丁逃到北印度後,組織了1萬余人的武裝力量,圖謀復興。但他一面遭到蒙古軍的追擊,一面又遭到當地人民的反對,在北印度沒有能建立牢固的根據地;另一方面,從伊朗傳來消息說,他的兄弟該牙思丁雖自立為算端(君主),但大部分軍隊依然擁護自己,希望他能回到本土復興。由于這些原因,1223年,札蘭丁離開北印度向伊朗東南部的馬克蘭進發。因氣候惡劣,許多軍卒死于途中,他只帶領所余的一部分軍隊來到伊朗南部的起爾曼省的首邑泉瓦昔爾城。當時,統治起爾曼省的是八剌黑•哈只卜。八剌黑是西遼人,他與八吉達大主教結盟,得到大主教賜給的忽都魯算端稱號。八剌黑•哈只卜體面地把札蘭丁驅趕出境,使其向伊朗南部的法兒思省進發,然後又前往波斯伊拉克首邑亦思法杭,1224年到達伊朗西北部的剌夷城,該牙思丁讓位于札蘭丁。1225年,札蘭丁佔領阿塞拜疆首府帖必力思。1226年三月向格魯吉亞進兵,佔領其首府第比利斯,札蘭丁在格魯吉亞境內進行了大肆燒掠。札蘭丁用兵格魯吉亞時,八剌黑•哈只卜從起爾曼省向伊拉克進攻,札蘭丁急帶兵回奔起爾曼,格魯吉亞人民乘機收復了第比利斯;阿塞拜疆又遭到敘利亞阿由比王朝的武裝侵襲,阿美尼亞(阿塞拜疆的附屬)南部的阿黑剌忒被佔領。札蘭丁聞知,又從亦思法杭馳奔阿美尼亞,在阿黑剌忒境內進行了殺掠。這時,魯木(小亞細亞)的塞爾柱突厥王朝和阿拉伯締結了共同反對札蘭丁的同盟;綽兒馬罕帶領蒙古軍也同時襲來,使札蘭丁處于四面楚歌之中。
窩闊台即位後,令綽兒馬罕(雪你惕部人)率3萬軍隊去波斯,整頓社會秩序,征討札蘭丁。同時他又頒布了一道旨意,命汪古部人成帖木兒為副統帥;諸地區的長官和八思哈親自出征,受綽兒馬罕指揮。據拉施特《史集》和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記載,綽兒馬罕首先來到呼羅珊,對叛逆者進行鎮壓,其結果反而使呼羅珊呈現一片騷亂狀態。他攻佔一些地方,置八思哈鎮守,但另一些地方尚未俯首臣服。叛軍和突厥人在四方出現,給百姓制造騷亂;同時亂民和暴徒佔了優勢,使一個已經平定和歸順的地區,在災害和動蕩下,重陷混亂。"篾力克寶合丁堅守速魯克城堡予以頑抗,當綽兒馬罕離開呼羅珊,前往剌夷(今伊朗境內)和帖必力思時,又有札蘭丁部下哈剌察發動的騷亂。他們活動在你沙布兒一帶,騷擾呼羅珊諸地,綽兒馬罕派往各地的八思哈被殺,表示願意歸附于蒙古軍的人也同時被抓。綽兒馬罕遂派成帖木兒和怯勒孛剌前去鎮壓,哈剌察敗走呼羅珊,逃往昔思田堡,後被鎮守阿富汗西北部地區的蒙古副統帥塔亦兒把阿圖八所鎮壓。窩闊台汗命成帖木兒為呼羅珊諸地的總督。1235年成帖木兒死,畏吾兒人闊里吉思繼任。
蒙古帝**事長官綽兒馬罕自剌夷西行,于1230年末抵達阿塞拜疆,札蘭丁聞訊,驚慌失措,于當日半夜蒙古軍襲來時獨自逃走。綽兒馬罕率軍繼續向伊拉克進軍,到達底格里斯河兩岸。因軍卒不能適應當地的炎熱氣候,又轉向高加索山南地區,進攻阿美尼亞和小亞細亞。1240年,阿美尼亞國王到蒙古帝國政治中心和林都城拜見窩闊台大汗,窩闊台命其仍統領原故地。1241年,綽兒馬罕逝世,拜住那顏繼任其職。因高加索山南地區事態基本穩定,拜住上台後,主要用兵于小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第二年蒙古軍攻下今土耳其中部的西瓦斯城,塞爾柱王朝向蒙古軍求和,願納歲貢40萬金幣;敘利亞北部的阿勒坡亦求和納貢。下半年,蒙古軍開始向報達(巴格達)邊境進襲,首先摧毀了可兒別剌城。報答哈里發木思丹昔兒-必剌黑派遣粘思丁•阿兒思蘭-帖斤前去援助。蒙古軍得知後,決定撤軍。但蒙古軍的侵襲,使阿拔思朝的哈里發非常吃驚,他動員全國人民進行聖戰,在報達城周圍修築溝渠,架起投石機,做好迎戰準備。蒙古軍在報達城州區,大肆搶掠燒殺。哈里發木思丹昔兒出報達城,召集貴族和平民誓死奮戰。最後,蒙古軍在以札馬剌•忽失帖木兒為統帥的哈里發軍隊的打擊下,敗退
旭烈兀西征,是蒙古軍的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的主要目標,是征服里海以南的亦思馬因派和報達(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哈里發。
亦思馬因派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支,源于阿里後裔、第六代教長的長子叫亦思馬因,故稱亦思馬因派。此派傳教者哈散撒巴于1090年從塞爾柱突厥人手中佔取了阿剌模忒堡,並以此為中心,在里海以南山區險隘處築百多座城堡,作為據點,形成一個獨立的宗教國。
蒙哥汗即位後,曾派遣拜住那顏帶軍隊前去守衛伊朗。拜住到伊朗後,親眼目睹了亦思馬因派和報達哈里發在當地的暴行,遂派使回報于蒙哥汗。另據《出使蒙古記》所載,蒙哥汗繼位後,曾有400名阿昔新人,化妝進入蒙古汗國境內,準備陰謀刺殺蒙哥汗。為此,蒙哥汗決定派其弟旭烈兀率大軍前去征討。
大軍出發之前,封禁了從別失八里(今新疆維吉爾薩爾護堡子)到呼羅珊(今阿母河以南,興都庫什山脈以北地區)、格魯吉亞的所有牧場和草地,不準任何人在這一帶打獵,並在深流巨川上搭起橋梁。由各地百姓每人交出1塔合面粉和1皮囊酒作為軍糧。蒙哥汗詔諭旭烈兀︰一切事情均要遵守成吉思汗時期頒布的法令;對反抗者要堅決鎮壓,凡順從者要賜予恩惠。並命令旭烈兀摧毀從忽希思丹到呼羅珊築起的堡塞。1252年八月,切地布花率領先頭部隊12000人出發。次年三月,渡過阿姆河,向忽希思丹發動進攻,佔領其大部分地區。五月開始圍攻作為亦思馬恩派的據點之一的吉兒迭苦黑堡,用了兩年時間才將其攻克。
附圖︰1253年蒙古人在大征戰途中
1253年十月,旭烈兀率軍隊開始西征,第二年九月,駐營于撒馬爾罕附近的迦尼-吉里草地。1256年初渡阿姆河,駐營蘇布爾罕。六月,經徒思,到達尼沙布兒附近。1256年九月,逼近亦思馬因派諸堡,並開始進攻。旭烈兀遣使勸諭亦思馬因派教主魯克納丁•忽兒沙毀堡投降。忽兒沙遣其弟請降,但要求緩期一年出堡。旭烈兀拒絕之,決定分三路進攻。右路軍由布花帖木兒和闊闊額里該統率;左路軍由涅古迭兒-斡忽勒和切地布花那顏統率;中路軍由旭烈兀親自統率。軍事布署後,旭烈兀再次遣使對忽兒沙說,只要忽兒沙能臣服出迎,其罪惡可予以寬恕。忽兒沙同意毀掉諸堡,只請求完整地保留亦思馬因派的古老城堡阿剌模忒和柳木別薛兒;他本人緩期一年出降,只讓吉兒迭苦黑和忽希思丹的堡主出降。對于忽兒沙的答復,旭烈兀甚為不滿,決定于十月三路大軍同時發起進攻。首先圍攻忽兒沙的宮府麥門底司堡,十一月,忽兒沙被迫出降,蒙古軍夷平了該城堡。接著,旭烈兀命令忽兒沙遣使諭降忽希思丹境內的尚未投降的50余座堡塞的塞主,結果90余座城堡被毀,至此,亦思馬因派的100余座城堡全被毀掉。戰爭結束後,旭烈兀派兵送忽兒沙去蒙古帝國都府哈剌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北)面見蒙哥汗,並下令殺盡亦思馬因派所有人。忽兒沙至哈剌和林,蒙哥汗拒見,下令將其送回波斯,途中被押送士兵所殺。
旭烈兀于1257年三至四月自哥疾寧(今阿富汗加茲尼)移駐哈馬丹,準備進攻報達哈里發。拜住那顏奉命亦從阿塞拜疆前來援助。當時,報達哈里發是阿拔斯王朝(建立于750年)的第三十七代哈里發謨斯塔辛。旭烈兀進兵前夕,謨斯塔辛的長子阿合馬殺死莫哈穆德之婿阿里,引起國相阿勒迦密的反對。于是,阿勒迦密秘密派人向旭烈兀請降,並致書說︰"哈里發國勢衰弱,促其從速進兵報達"。1257年九月,旭烈兀遣使至報達勸告哈里發毀城出降,遭到哈里發的拒絕。哈里發致書說,如欲進攻報達,只敗無勝。于是旭烈兀決定攻打報達。十一月,右路軍從西部進攻;左路軍由羅耳邊境進攻;中路軍從乞里茫沙杭、火勒汪進攻。旭烈兀到達額塞德城後,遣使召哈里發來營,而哈里發則以蒙古須退兵作為面見旭烈兀的條件。此時,左路軍已佔領了羅耳大部分地區;右路軍也渡過了小達曷水(通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渠)。由于1258年決堤放水,哈里發統帥哈剌辛豁兒和1萬余名士兵被淹死,副掌印官艾伯克率領殘軍退入報達城。蒙古三路大軍進抵報達城郊後,在底格里斯河兩岸築堡、修渠,封鎖了報達城的水陸交通。一月三十日,三路軍同時向報達城發起進攻。中路軍用炮石擊毀了阿只迷門(東門),同時向城內射進書信一封,宣布不殺害法官、律師、司教和阿里家族人。哈里發遣其子及內政官欲見旭烈兀遭到拒絕。二月十日,哈里發只得出城投降。三天後,蒙古軍進入報達城,沒收了哈里發500年所積蓄的金銀財寶,斬殺了哈里發及其家族。旭烈兀任命阿里把阿圖兒為報達城長官,原國相阿勒迦密仍守其職,達篾干人法合魯丁為內政長官,尼贊木丁為大斷事官,亦勒哈那顏、哈剌布花率3萬騎兵鎮守城內(內蒙古社科院歷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
報達的陷落使敘利亞舉國震驚。敘利亞算端(國君)納昔兒派其王子與國相到旭烈兀行營請求臣服。旭烈兀將使者遣回,要納昔兒納土歸降。蒙古軍繼續西進。1259年九月,旭烈兀兵分三路,進軍敘利亞,先後攻佔美索不達米亞北部諸城,渡過幼發拉底河,進向阿勒波。1260年一月,旭烈兀率軍架炮攻克了阿勒波城。接著敘利亞其余城市相繼不戰而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守將也向旭烈兀獻城。四月,蒙古軍佔領了大馬士革。納昔兒棄城逃奔埃及(一說被蒙古軍俘獲)。戰爭尚未結束,即傳來了蒙哥汗的死訊,旭烈兀決定班師回朝,令切地布花率2萬兵卒,繼續攻略巴勒斯坦和埃及諸地。1260年,切地布花遣使勸告埃及國王(算端)忽都思投降。忽都思原為突厥人在埃及建立的馬木魯克朝的丞相,國王馬合謀死後,忽都思繼承王位。他收容了從敘利亞逃亡到埃及的札蘭丁臣僚及部隊,在他們的支持下準備與蒙古軍決一死戰。他們不僅殺死了切地布花的使者,並率兵出征。切地布花便親自率軍迎擊,兩軍戰于利利地區(阿音札魯德)。蒙古軍隊遭到埃及軍團的伏擊,切地布花戰死,蒙古軍幾乎全軍覆沒。埃及軍乘勝進擊,佔領了敘利亞地區。切地布花的妻室兒女和親族全被俘獲,各地區的蒙古官員被殺,留在敘利亞的一般蒙古居民退到魯木地區(幾十年之後,伊利汗國最負盛名的合贊汗痛快地回敬了埃及和敘利亞)。
旭烈兀回到波斯後,得知忽必烈已即大汗位(忽必烈在漢地以非正統手段奪得了汗位),且與幼弟阿里布哥發生了汗位之爭(大部分蒙古王儲選舉阿里布哥為大汗),就決定留居波斯,不再東返蒙古本土。忽必烈將阿姆河以西直到波斯的國土封給他為領地。旭烈兀于是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了伊利汗國(也叫伊兒汗國)。伊利汗國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至小亞西亞,南抵波斯灣,北到高加索及金帳汗國(欽察汗國),都城為桃里寺(今大不里土),以蔑剌哈(今馬臘格)為陪都。伊利汗國名義上和中央有藩屬關系,但實際上擁有獨立地位,並隨著蒙古帝國的分散而進一步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帝國的輝煌與失敗:艾因賈魯之戰蒙古鐵騎首嘗敗績!!!!!!!
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馬木留克蘇丹忽都思率領十二萬大軍從開羅出發,前往敘利亞去同蒙古軍隊決戰。這幾年來蒙古的西征大軍在旭烈兀的統帥下,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卷波斯和兩河流域。兩年前巴格達陷落,阿巴斯哈里發帝國的末代君主、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穆斯塔西姆被蒙古大軍生擒處死,阿巴斯帝國滅亡;僅僅七個月前,阿拉伯人在亞洲最後的重鎮大馬士革陷落,至此埃及馬木留克政權成為伊斯蘭世界碩果僅存的一支武裝力量。忽都思知道整個伊斯蘭世界現在正站在懸崖邊上,而力挽狂瀾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生死存亡系于此戰,倘若失敗,則這個世界上的伊斯蘭政權將不復存在。
此次東征時機選擇的相當好,幾個月前,蒙古大汗蒙哥在中國死于釣魚城下,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和阿不里哥為爭奪汗位而發動內戰,而旭烈兀率領十幾萬大軍東歸以助其兄一臂之力,只留下部將怯的不花率領兩萬軍隊鎮守大馬士革。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這正是決戰的天賜良機,于是立刻將蒙古使臣斬首示眾,然後征發舉國之兵,準備前往敘利亞同怯的不花決一死戰。出征之前,忽都思派信使去聯絡十字軍在巴勒斯坦的據點,建議拋棄前嫌,合力抗擊蒙古入侵。十字軍騎士們因為剛剛被怯的不花擊敗,已經喪失斗志,拒絕了忽都思的提議,但也保證不會阻攔馬木留克大軍借道巴勒斯坦北上。
馬木留克騎兵全部是重騎兵,頭戴精鋼打造的頭盔,身披鎖子甲。馬木留克騎兵的盔甲比歐洲騎士的全套行頭輕便很多,但防護效果並不差。武器裝備包括一張強弓,一支長矛,一柄鋒利的大馬士革彎刀和一面盾牌。馬木留克強弓的尺寸比蒙古強弓還要大,射程遠,穿透力強,不足點是射速稍慢。坐騎是世界聞名的阿拉伯純種馬,身高腿長,沖刺速度驚人,耐力也不錯。但是,馬木留克騎兵基本上是一人一馬,因而機動性遠遠不如蒙古騎兵。
馬木留克軍隊的戰術和蒙古軍隊也差異明顯。馬木留克軍隊打仗時通常先采取守勢,騎兵們排成整齊的隊形,用強弓一波接一波地齊射打擊進攻的敵軍。馬木留克騎兵箭術高超,能夠在相當遠的距離上準確射中敵人。等到敵人被弓箭齊射大量消減,陣形散亂以後,馬木留克騎兵才發起攻擊。這時馬木留克騎兵會以嚴整的隊形沖向敵陣,接近敵人時先施放一撥弓箭,然後沖入敵陣,以長矛或馬刀與敵人格斗。馬木留克騎兵的刀法相當出色,而享譽世界的大馬士革彎刀更讓馬木留克騎兵如虎添翼,在近距離格斗中勢不可當。
決戰的地點在艾因賈魯附近有一個大約六公里寬的山谷。雖然忽都思手下的馬木留克騎兵不足五萬,他以伊斯蘭聖戰的名義召集北非所有穆斯林部隊,最後組成一支十二萬人的大軍。這些應召而來的輕騎兵來自埃及月復地和利比亞沙漠的游牧民族,他們由於消息閉塞,對蒙古人的軍威一無所知,因而士氣反倒比馬木留克軍隊高昂。忽都思大軍借道十字軍控制的加沙地區,向敘利亞進發。怯的不花此時的可用之兵包括兩個萬人隊的蒙古騎兵,和一些敘利亞地方部隊。亞美尼亞國王海屯此時已經回國,但留下兩千鐵甲騎兵助陣。這樣艾因賈魯戰役中參戰的蒙古軍隊約為二萬五千人。
蒙古軍隊經過數十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已經患上了「勝利病」,其癥狀就是驕橫狂妄,輕敵冒進。蒙古軍隊的野戰能力威名遠揚,旭烈兀西征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阿拉伯人被蒙古軍威所鎮攝,不約而同地選擇固守堅城,避免野戰,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蒙古軍隊大大低估了阿拉伯軍隊,特別是馬木留克騎兵的野戰能力。怯的不花是旭烈兀麾下的頭號悍將,在艾因賈魯戰役開局顯得盲目自信。他領軍倉促上陣,並率先發動進攻。
拜巴爾軍團的任務就是佯裝退卻,將蒙古軍隊引誘進忽都思設下的陷阱。這一萬馬木留克騎兵稍作抵抗,就向山谷內撤退,而蒙古軍隊緊追不放,沖進山谷。如果怯的不花細心的話,他應該能發現後撤的馬木留克騎兵秩序井然,根本不象是戰敗的模樣。可惜怯的不花和他手下的蒙古將士一樣,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毫不起疑地闖進忽都思的包圍圈。拜巴爾軍團迅速回歸本陣,這樣馬木留克陣營的全貌展現在怯的不花眼前。五萬馬木留克騎兵排成六公里長的陣線,中間厚兩邊薄,呈內凹的新月形,目的是充分發揮弓箭的密集火力。忽都思在中央指揮全局,拜巴爾統領右翼。部署在兩側群山里的七萬北非輕騎兵這時也沖了出來,形成對蒙古軍隊的三面包圍。
發現自己被包圍以後,蒙古軍隊出現了短暫的慌亂,僕從的敘利亞部隊更是逃離了戰場。怯的不花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他迅速判斷戰場上的形勢,立刻命令蒙古軍隊的兩個萬人隊以亞美尼亞鐵甲騎兵為先鋒,向馬木留克陣營薄弱而突出的兩翼突擊。怯的不花親率一個萬人隊,向馬木留克陣營的左翼猛撲過來。沖鋒的蒙古軍隊遭到來自前方和側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齊射,損失慘重,蒙古士兵體現出高度的戰術紀律,不顧傷亡向前沖擊。馬木留克陣營兩翼的士兵看到蒙古騎兵舍生忘死,迎著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齊射沖了過來,有些蒙古兵身中數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膽戰心驚。眨眼間蒙古軍隊就沖到跟前,亞美尼亞鐵騎組成的前鋒以楔形突進馬木留克陣營兩翼,而蒙古輕騎兵跟在後面飛快地放箭,重騎兵則拔出馬刀左劈右砍。本來就缺乏信心的馬木留克騎兵逐漸喪失斗志。拜巴爾統領的右翼還能勉強支撐,而左翼面對怯的不花親率的蒙古騎兵,受到極大的壓力,已經開始潰散。兩翼士兵戰斗意志的動搖象傳染病一樣擴散到中央,整個馬木留克陣營都開始後退,局勢危在旦夕。
忽都思絕望地看著自己的大軍已經接近崩潰。千鈞一發時,忽都思氣急敗壞地將頭盔摜到地下,親自沖進蒙古軍陣中,揮舞著大馬士革彎刀大力砍殺,所向披靡,至少有十幾個蒙古兵喪生在他的刀下。忽都思孤注一擲的英雄行為喚起了馬木留克騎兵的勇氣,他們只猶豫了片刻,就狂呼著沖了上去,用彎刀同蒙古騎兵進行激烈搏斗。事實證明,馬木留克軍隊先前的敗退純粹是怯戰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們恢復了自信心,立刻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蒙古輕騎兵實在不擅長于近距離格斗,和馬木留克騎兵較量刀法時佔不到任何便宜。
這一場混戰從清晨打到下午,馬木留克大軍的人數優勢漸漸發揮了作用,蒙古軍隊傷亡漸增,開始現出敗象。怯的不花的隨從勸他撤退,但他妄圖扭轉戰局。怯的不花親率自己的衛隊發動反沖鋒,結果身中數箭而亡。失去主帥的蒙古軍隊軍心渙散,開始奪路而逃。馬木留克騎兵追出十二公里,在一個叫貝珊的地方將蒙古殘軍團團圍住。蒙古士兵全部下馬,用盾牌組成環行防線,以強弓精準地射擊敵人,給馬木留克軍隊造成相當大的傷亡。蒙古士兵弓箭用盡以後,被馬木留克騎兵沖破了盾牌防線,全部力戰而死。
怯的不花大軍覆滅的消息傳到大馬士革,留守的蒙古將士馬上逃之夭夭。沒過幾天忽都思就率領大軍勝利開進大馬士革。城里的穆斯林立刻反攻倒算,大肆撲殺基督徒和猶太人,搞得大馬士革一片腥風血雨。可憐伊斯蘭世界的救星忽都思還沒能享受幾天勝利果實,就被他的得力干將拜巴爾暗殺,這樣拜巴爾就成為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的新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