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大帝 正文 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

作者 ︰ 大石浪

說起後世這個東瀛島國,現在還很落後,屬于原始部族的後期。由于有大海相隔,接受大6文化比南方的撢人還晚。從文化上來說,撢人還有簡單的記事符號,倭人沒有。

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看,文字的出現是有里程碑意義的。否則,只會哇哇亂叫,同類能相互交流,與鳥獸有什麼區別。

說起來,這個種族的名稱還是漢人幫助起的。秦以來,漢人把那里的人稱為倭人。他們自己本來是沒有名稱的,就認可了漢人的說法。與外界交往時總算有個名稱了,慢慢以倭人自居。

倭人的社會結構也很簡單,把人分成四等,王、大人、下戶和生口。王就是部族領,大人是協助王的管理人員,下戶是部族的主要成員,而生口是部族之間相互戰爭俘虜來的。倭人甚至沒有從原始部落過渡到奴隸社會,因為他們還沒有開始大量使用奴隸從事生產勞動。

一直到幾百年後,大6文化進一步傳入倭人諸島,他們才知道漢字的字意還有褒貶之分,知道這個倭字不好,就用了一個「和」字。和字就是從倭字來的,是他們選擇了一個音相近的褒義字。所謂的大和民族追根尋源就是大倭民族,還是漢人幫助起的。

牛弘知道,倭人現在盡管還比較平靜,但如果歷史照著本來的軌跡運行,六七年後,倭人諸島上的三十幾個部族就會打起來,陷入上十年的你爭我奪,一片混亂。最後公推雅馬陀部族的一個叫卑彌呼的女祭司為王。這個卑彌呼有點本事,把倭人慢慢整合起來,從此倭人進入彌生時代。

對于這樣一群原始的島民,牛弘甚或提不起興趣來派兵去征服。說老實話,三韓人都比倭人達多了,起碼已進入了城邦社會。從目前來看,控制倭人諸島對大漢帝國幫助不大,那里的土地有限,不象南方一樣,可以成為糧食基地。

但從長遠來看,還是有意義的。大漢帝國如果能照現在這個樣子展下去,將產生巨大的社會變革,長期的技術封鎖是不現實的,大漢帝國的展必將帶來人類的共同進步。幾十年後,人類就有可能進入海洋時代。到那個時侯,倭人諸島可以作為大漢這個中央帝國東邊的海上屏障。

牛弘認為,從文化入手,讓他們對大6文化認祖歸宗,以後再慢慢把他們納入帝國的經濟圈,更能有效地控制倭人。

當然,不能讓畸田和武田兩人就這樣單獨回倭人諸島。牛弘讓光祿寺安排一個官員和幾十個虎賁一道同行,一是保護他倆,要不然倆人一回去說不定讓別的部族抓去當生口就麻煩了。二是熟悉一下倭人諸島的情況。

光祿大夫劉儵還蠻好玩的,他認為倭人諸島幾乎屬于蠻荒之地,所以派了個光祿寺級別最低的官員前往。那人叫鐘繇,是光祿寺的侯補郎。

鐘繇是潁川長社人,鐘家是潁川的豪族。建寧二年,鐘繇被潁川推舉為孝廉郎,獲得了做官的資格。潁川多才子,這話一點不假。但鐘繇正好踫上了帝國國家機構縮編,連潁川的大儒荀爽也沒官做,不得已轉行搞技術。所以盡管鐘繇有才,也有家庭實力,但還是沒官做。

這鐘繇也是死腦筋,不願意轉行搞技術什麼的,只想做行政官員。還好鐘家有錢,沒官做還是先在洛陽呆了下來。交結名士,慢慢建立自己的人脈。鐘繇偏愛書法,就拜蔡邕為師,研習書法。誰知不到一年,他的書法越寫越好,在洛陽慢慢有了名氣,在書法方面把老師蔡邕都壓下去了。

帝都洛陽還有一個書法迷,帝國書局局長,太尉張奐的小兒子張昶。經人牽線,鐘繇拜訪張昶。張昶看了鐘繇的書法後,大呼神妙,再也不敢自稱洛陽書法第一人了。兩人的書法風格不一樣,張昶專攻草書,鐘繇則喜歡隸書和楷書。可以說兩人各有千秋。

本來張昶是瞧不起楷書的,認為那楷書沒有美學價值。自從看了鐘繇寫的楷書後,張昶認為楷書也足于成為一種書法流派。慢慢的兩人成了好朋友,看到鐘繇當官沒著落,張昶就幫他活動,終于弄了個光祿寺侯補郎的差事。別看這麼個小小的侯補郎,一般豪族的子弟還真進不去。

在帝國的各個機構中,光祿寺屬于難進的部門,能進光祿寺的大多數是高官子弟。當年徐晃盡管成了明星,要不是被辰兒看中,還真進不了光祿屬下的宿衛部隊。

不管級別如何,怎麼說也是大漢帝國的使,在外面代表大漢帝國。為了穩妥,劉儵讓鐘繇臨行前進宮見牛弘。

鐘繇中等身材,見了牛弘後不卑不亢,給牛弘的印象是個四平八穩的人。

牛弘告訴他,這次出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那里倭人的情況。倭人愚昧未開化,教化要慢慢來。要把挑選倭人男童到大漢帝國學習文化作為一種天恩來宣揚。具體事宜可以讓畸田和武田來辦,現在倭人不懂漢話,很難與他們交流。

鐘繇表示不負使命,盡力把事情辦好。

鐘繇和畸田武田一行人二月下旬離開帝都洛陽,三月底從大漢帝國的樂浪郡進入三韓,再東渡倭人諸島。只要有大漢的關文,帝國的使在三韓是暢通無阻的。

有了一回就不愁二回,現在只要牛弘在建章宮過夜,暹兒黛兒就來侍寢。不過這個侍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侍寢,只相當于給牛弘暖被窩的,使得這幾個月牛弘的床上分外暖和。牛弘覺得有趣,也不點破,兩人誰也不甘落後,就這樣僵持著。

建寧五年四月二日,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天一大早,馬鈞就進宮見牛弘,報告蒸汽機試驗成*的消息。這可是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牛弘為此召集帝國高官開會,研究布暑這項技術在大漢帝國的推廣。馬鈞和田豐也參加了會議。

牛弘覺得有點奇怪,當馬鈞介紹了蒸汽機的研制情況,和蒸汽機產生的強大動力時,帝國的高官一點也不感到意外。看來這幾年的展已經讓他們有太多的驚異,現在變得見驚不驚了。

牛弘還沒有談推廣的事,太尉張奐率先表示,張家紙業肯定要用蒸汽機。現在張家紙業在帝國各地的造紙作坊就遇到了動力的制約,規模不能做大,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有了蒸汽機後,效率可以更高。

盧植表示,盧家的產業門類較多,沒有張家集中。需要用到蒸汽動力的地方很多,肯定也要造蒸汽機。

連原來比較低調的劉寵也說,他家現在有飼料加工作坊,也要用蒸汽機。

「還有嗎?」牛弘笑著問道。牛弘心想,帝國的高官沒有落伍,是帝國展的倡導和積極參與。

「微臣慚愧,微臣家沒有辦作坊。」參議段潁說完,大家都笑了起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加油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靈大帝最新章節 | 漢靈大帝全文閱讀 | 漢靈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