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大帝 正文 一五一章 兩個倭人

作者 ︰ 大石浪

盡管今年相對暖和,一月份洛陽的天氣還是比較冷,後宮各個屋內都在用炭盆烤火。皇宮里每年起碼有兩個多月需要烤火取暖,還好用的是木炭,要是用煤,肯定會把房子弄得漆黑。

與現代不同,大漢帝國的森林資源很豐富。山上都是高大粗壯的樹木,一些人為了開墾土地種糧食,甚至采取燒荒的辦法,把成片的森林付之一炬。有一次與太傅盧植閑談時,牛弘才得知這一情況。

牛弘說,那樹木長起來多不容易,付之一炬太可惜了。樹木是上天賜給人的財富,不加珍惜是會遭天譴的。

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太傅盧植漸漸能很快領會牛弘的意思。太傅這個職位說白了,就是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太傅盧植制定了一個法令,限制墾荒時付之一炬的方式。先要把樹木砍伐下來,再進行開墾。在規劃的行道旁還要留一些樹。同時為這些砍伐下來的樹木找到出路。大的樹木可以造房子,做家具,硬質樹木乃至硬木的樹根可以燒炭,樹枝可以用來造紙。

當然,大漢帝國現在的紙漿需要量還不是很大,大量的樹枝一般還是被人當作柴火燒了,但這總比白白地燒掉強。

炭的用處就大了,開始主要用于金屬冶煉。煉鐵,煉鉛等都是用木炭還原成金屬的。帝國兩會後,用煤煉出來的焦炭逐步取代木炭,用于金屬冶煉。這樣一來,木炭就多了起來,北方一般大戶人家冬天取暖也用上了炭盆。

當然,牛弘的本意還是為了保護環境。要是樹木成片成片地毀掉,中原的天空就就會象後世一樣變得灰蒙蒙的了。

參議段潁這些時變得沒了精神,人也胖了起來。有些人玩了一生,精神很好,另一些是勞累命,一閑下來就要生病。段潁就是屬于這種人。段潁知道,現在向天子要事做很難開口,自己已經是帝國三公級的高官了,要是開口要事做有變相要權的嫌疑。北征檀石槐大功告成後,天子明擺著是給個高官他養老的。

還是同是河西名將的老伙計張奐了解他。一天,張奐來見牛弘,提起這事。

「陛下,段潁是賤命,現在沒事情做會生病的。」張奐笑著說道。

「是朕疏忽了。」牛弘說道。

這當然是牛弘隨口說的,只給官爵不給事是牛弘的有意安排。北征檀石槐後,段潁在朝中的威望壓過張奐。政治這個東西就是這樣,一旦軍事目標達成,軍事上的主戰派就沒有用了。狡兔死,走狗烹,雕鳥盡,良弓藏。牛弘作為皇帝,要對天下負責,而不是對某個人負責。

牛弘這樣說,希望傳到段潁耳里,讓他心里好受點而已。

「容朕想想,太尉會知段潁明天來見朕吧。」牛弘對張奐說道。牛弘知道,張奐來找自己肯定不是自作主張,而是受段潁所托。現在兩冤家成了好朋友了。

肯定不能讓段潁插手軍事和邊境事務。要不然,因為理念不同,會跟張奐和周異起沖突。其實段潁人不壞,就是脾氣不好。

在帝國各部門中,現在田豐的科教府最忙。除了科教本身的政務外,還負責築橋修路。要不就把築橋修路這一攤子交給段潁管起來。

有了想法後,牛弘就把太傅盧植和科教府卿田豐找來商議。

田豐這一段時間確實忙壞了,听了牛弘的想法笑起來了。

「陛恤微臣,微臣感激。」田豐說道。

牛弘還有一個想法,現在乘機搭一個架子起來,負責大漢帝國的交通建設。包括6路和水路,如築橋,修路,開鑿運河等。先不另外成立部門,給段潁的參議府配幾個具體辦事的官員,把這事管起來再說。另外,把平南護撢校尉劉虞那兒的路橋槽劃到段潁手下來管理。現在潘岳把那條從零陵到永昌的路修得差不多了,接下來還是讓他在南方修路,由段潁來規劃協調。

太傅盧植沒有異議。這事就這麼定了。

「田愛卿,洛水大橋修得怎麼樣了。」牛弘問田豐。

「橋拱已經全部築好了,現在正在抓緊修築橋面,春耕之前可以基本完工。」田豐說道。現在凡是要大量召集民夫的工程,一般都選在農閑時來實施。農時是不能忱誤的,那是莊稼人一年的生計。

「做好與段潁的餃接,不要影響質量和進度。」牛弘囑咐道。

豐回道。田豐知道,現在盡管把路橋這一塊劃歸段潁來管,但洛水大橋田豐可是要負責到底的。

晚上這消息就傳了出去,段潁得知終于有事情做了,人也來了精神,第二天一大早就進宮來見牛弘。

「還是陛下了解微臣,謝陛恤。」段潁一開口就謝牛弘。

「別忙謝,修橋鋪路可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你得給朕修扎實了。」牛弘說道。

下。」段潁滿口承諾。

剩下的事情只需段潁與盧植商議就可以了,又不是新設部門,不需要專門下詔。

二月中旬,大漢帝國牧區都護使周異送來奏報。

只見那奏報上寫道︰「尊陛下旨,鮮卑公主已回掉。送來兩個倭人,不省是否有益。」

牛弘心想,東渡控制倭人諸島還早。不過現在可以了解一些情況,做些準備工作。于是,牛弘就讓信使把倭人帶進來問話。

兩人是檀石槐從三韓買來的倭人,他們很會捕魚,所以一直在檀石槐部族捕魚。在檀石槐部族捕魚的倭人共有七八十人,這兩人因為漢話講得最好,所以被周異送來帝都。

兩人個子比中原男子略矮,相貌與漢人沒什麼兩樣。據他倆自我介紹,一個叫畸田,一個叫伍田。

兩人知道的情況不多。他們來自三韓東面的一個大島。

據他倆說,倭人居住在東北西南走向的一排島嶼上,他們居住的島嶼與中部的島嶼間有海峽。他們的部族稱為雅馬陀,是倭人三十幾個部族中最大的部族。近百年來,倭人各部族組成了松散的聯盟,以雅馬陀部族為尊。

島上沒有文字,只有語言。他倆的名字是漢人根據音用漢字注的音。

倭人信奉太陽,認為太陽威力無比,具有主宰一切的力量。要是出現日食,倭人就會驚惶失措,找個自己認為最安全的地方躲起來,害怕受到傷害。

兩人還說,在檀石槐部族,他們讀過漢人帶去的《漢境志》,才知道倭人跟漢人是一個祖先。他們的祖先是在大漢的江南。

兩人表示,大漢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願意為皇帝陛下效勞。

牛弘听了開心地笑了起來,蔡邕妙筆生花編了那本《漢境志》還有這麼大的威力,看來文化這個東西比武力更強大。武力只能從上征服,文化能從心靈上控制。

既然願意,牛弘就任命畸田和伍田為大漢帝國教化使,任務就是協**化倭人。牛弘給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回倭島,讓倭人挑選二百個八到十歲的男童來洛陽讀書。那三十幾個部族都有份,具體由他倆根據部族的大小分配名額。

兩人一听當了漢人的官,高興得連忙向牛弘叩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靈大帝最新章節 | 漢靈大帝全文閱讀 | 漢靈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