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唐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經濟之道(上)

作者 ︰ 為的是

我在貼身太監陳靖的引帶下,走向內府前的靖安堂。陳靖是在我大婚的前一天,牛貴兒特地向我薦舉的心月復太監,我見他頗為伶俐,便被我任為內府總管,而原先的親隨孫六則任為天策府的外府總管。行至永寧門的時候,我命令侍立門前的親衛召請李泌和郭子儀、岑參前來商討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問題。大唐要想強盛的話,除了要有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之外,還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強大的經濟實力,這三個因素是相輔相成的!我絕對不能忽視其中的任何一點,我必須要緊抓經濟!

當我來到靖安堂的時候,李泌和郭子儀正埋公務,處理著案幾上的文書。听到我的腳步聲,抬頭見及我的到來,二人不由微微一怔。相顧一眼,連忙起身見禮。李泌更是高興地說道︰「殿下勤以務政,一至于此,我大唐臣民何其幸也!」我微微一笑,調侃道︰「在長源看來,美女即是英雄。本太孫見賢思齊,豈敢不深加戒惕!」心中卻泛起王可君嬪從之中那兩個視我若是無睹的美人,尤其是那頻頻目視李泌的嬌俏女子。其實,作為李訖來說,不論外貌氣質,還是學識談吐,他絕對稱得上是濁世偉男子。我想,做為一個合格的君主,也應該關心一下自己得力臣僚的終身大事了。

郭子儀聞聲已知我意,當即正要再敲連鼓,說動李泌,李泌卻轉顧左右而言道︰「微臣正要問于殿下,此前,臣曾向殿下進言,請殿下挑選四名得力的宮中執事,出為監軍,不知殿下是否選撥停當?」因為我現在還不知道那個嬪從的姓名來歷。而且這種事情也是急切不來的,況且李泌如此提出自己的問題,必定有他的其他用意,所以。我神色一整,點了點頭回道︰「前者所說的監軍人選,本太孫也早已備好,只是等待時機下派而已!」按照大唐律法的規定,監軍原臨時差遣性質的官職,代表朝廷協理軍務,督察將帥。隋朝時,是以御史為監軍事,而到至玄宗皇帝時,他老人家開歷史之先河,更規改制,始以親信宦官為監軍,基本上各個軍鎮都有。

李泌接著言道︰「如今殿下新掌國政,何不此為名,調召原來的監軍回京,另派心月復前往各鎮?」我暗暗戒惕。自己難道真是貴人多忘事,抑或是沉浸在暫時的順暢如意中,怎麼沒有想到以親政的契機安插監軍?在反省之後,我暗自思量了一下,如今我所面臨的刺手問題就是三藩事務。李泌此言確是合乎情理,正該盡快地三藩之中嵌入釘子,即便到時揮不了拉攏分化敵人勢力的效用,也能稍微起到監察牽制的作用。想思及此,我的心念隨之一動,我曾命範陽軍鎮的老領導裴寬秘結範陽軍鎮的將領,不知道現在進行的效果如何,便轉而吩咐我的隨身太監陳靖。去召請左相裴寬過府議事。

而後,我吩咐李泌擬旨宣召各鎮監軍回京,李泌欣然領命。大唐監軍的調派並不隸屬于中央的三省六部,而是皇帝的派出親信,只完全听從皇帝的指令,由于玄宗皇帝把權力全放任于我身上,現在的我就相當于皇帝,所以我既可以不通過名義上的皇帝——玄宗皇帝同意,也可以不經過負責具體政務的六部的審核,直接下令由天策府傳達這條召調的諭令。

「臣啟殿下,據臣等多方考察,在朝大臣們所薦舉的賢士中,王昌齡、高適、皇甫冉、元結、劉長卿及白孝德等人確是治世良才,望請殿下能加以任用!」針對我剛頒行的政令而來,李泌再次奏道。我沉吟了一下,王昌齡、高適、白孝德等人自不待言。皇甫冉與劉長卿俱是「大歷十大才子」中人,才識也可想而知。而元結更是個人才,雖然在七五三年前的科舉中,他屢試未中,但是他仍然關心國事,多次上書指責朝廷官吏,陳述民眾疾苦,在安史之亂時,更曾組織義軍抗賊!安史之亂後,元結身任道州刺史,當時有詩稱贊他說︰「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現在我初擔國政,既要立信樹威,又必須招攬賢才,以為國排難為我分憂。如今,有這幾個同樣是名標清史、人品可信、才堪任用的人才自動地送到我的面前,我何不直接分派他們職司呢?如此一來,一則,可以立竿見影地向天下人證明我勵精圖治、任人唯才的決心;二則,由此立樹榜樣,如此一來,天下賢士良才,必然聞聲來歸!同時,也給那些皓窮經的酸儒們一個震動——我需要的,不是搖頭吟賦傷物悲秋,而是治國平天下的真才實學!

思索至此,我開口言道︰「莫若令王昌齡為門下侍郎,協助長源處理門下省事務;高適任天策府判官之職,總掌軍法軍紀;劉長卿為戶部侍郎,負責規劃統一貨幣之事;皇甫冉為禮部侍郎,暫掌禮部事務;白孝德官封金吾將軍,掌管皇宮護衛事務;元結任監察御史,監察百官功過。如何?」這個方案絕對是任人唯才、量才使器了,高適等人完全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高適、劉長卿、皇甫冉、白孝德和元結的官位屬正四品,而王昌齡更是三品的高位!我對于這六人的任命,即便是李泌、郭子儀也為我不拘一格而又果斷的任人度所震驚,要知道,大唐雖從太宗皇帝時,就提出任人唯才的口號,但是所用之才,基本上都是經過血火斗爭淬煉出來的,很少在沒有建樹的情況下,被委以重任大責。而且晉魏以來的中正九品制雖然消亡,但是它的觀念卻還殘留在人們的心中,還沒有完全消失。

而大唐的官制相當嚴謹,在一般情況下,尋常官吏不知要經過多少努力,才能通過考課官升一級。所謂「考課」,就是在一定的年限內,考察自中央至到地方的各級官吏,在其任職期間執行朝廷政令的具體表現,並依其不同表現,區別不同等級,予以升降賞罰。在天寶以前的鼎盛時期,也就是玄宗皇帝還勵精圖治的時候,中央集權制進一步加強,對官吏的選擇和考察也更加重視,考課也就更為嚴謹。每年都需經過一定的考課,稱為小考每隔三年舉行一次大考。其中,名目有「四善」「二十七最」之多。三年的總考課成績可以導致,「諸食祿之官,考在中上已上,每進一等,加祿一季;中下已下,每退一等,奪祿一季;若私罪下中以下,公罪下下,並解見任,奪當年祿,追告身!」由此可知我的這一系列的任命會在人們心中留下什麼樣的震撼!而我在沒有完全了解這些人的品性的情況下(他們當然這麼認為了),直白地提任毫無功勛可言的人以高位,甚至更委以「統一貨幣」這個何等艱巨、何等重要、何等敏感的的重任,因此,李、郭二人縱是智謀通神,也被我的舉措震驚一時。

我的心念由官吏的「考課」想及選拔人才的「常科」科舉,便轉而向李泌說道︰「長源,本太孫深以為先前科考中常科所試的內容,殊不合實用。請長源斟酌改制,使我大唐選撥人才的科舉制度,更臻完美實用!」李泌聞言,回過神來,深以為然地點頭應是︰「微臣領命!殿下此舉確實是造福士林的好事,由此,不僅可以招攬到真正的可用之才,而且或能革除酸儒們的書呆之氣!」郭子儀也頗為贊同地點頭稱好。

這時,岑參奉召而入,還沒有來得及向我行禮問安,我就一振精神向他言道︰「子明來的正好,子明為人精細,又曾在劍南掌管物資供應,且月前一路行來從安,見聞頗廣,應該能提出幾點充盈國庫、民眾富足的方略建議,我們君臣正可探討一下!」我心里暗想,算算行程,杜甫和楊炎也快該到京了,要是這二位在眼前的話,今天關于經濟建設的話題,一定探討得更加深入!

岑參聞得我的言語,頓時默然思索。思索之下,他也忘記了見禮。良久,岑參輕吁了一口氣,目光一掃,向我躬身說道︰「微臣倒思得幾點富民之道,還請殿下和長源、子儀看看是否可行︰其一,自殿下創建制茶之法,及授于南詔以來,飲此新茶之風,迅傳由南方長江流域漫延到北方黃河流域,自鄒棣諸州,漸至京邑,南茶北運茶道大行,但因供不應求,價格異常昂貴。臣想,以前飲用湯茶之時,茶之名品繁多,殿下何不在這些地方設立茶作坊?」岑參話語至此,見我神情有些猶豫,一思之下,知道我是顧及南詔茶行的利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振大唐最新章節 | 重振大唐全文閱讀 | 重振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