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的純真年代︰青果 50、開張大吉

作者 ︰ 揚州顧堅

貨進回來了。大家一商議,要我把攤子擺在長征菜場那邊。汶河路北端接著問月橋,過了橋就進入北門外大街,進入北門外大大街約二百米,右側,就是長征菜場。這樣,潘明寬在荷花池,春英在鳳凰橋,我在長征菜場如果把三個攤點連成線,我應該處在一個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點上。三個興化人互為犄角,賺揚州這邊人的錢。

汶河路南北長五六里,溝通城南和城北。與汶河路北端相交的是東西走向的鹽阜路。鹽阜路和泰州路一樣,是五十年代拆除古城牆改建而成的環城路。城牆外面自然有護城河,至今保留完好,濠溝深深,東起古運河,西連瘦西湖,兩岸遍生雜樹,每到黃昏無數麻雀棲息林間,嘰嘰喳喳,如開萬人###,也算是古城一份獨特景觀。

那麼長征菜場這邊自然就是城腳跟了,和荷花池那邊的景況相差不多︰不甚規則的老街道,兩邊陳舊的民居。家家院子里都種植著各種觀賞花木,有的還疊起山石、栽起石筍,打理得如同微縮版園林。另外,如果打這邊曲折如腸的街巷里路過,常常從有些人家傳出悅耳的樂聲,像古箏、琵琶、楊琴、二胡、笛子;還有咿咿呀呀的戲曲,如揚劇,京劇,淮劇,越劇,黃梅戲。後來我才慢慢知道,揚州歷史上就沿襲著一種習俗︰「園林多是宅」,「千家有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侍花弄草,賞玩山石盆景,熱愛音樂戲曲,成為揚城文化傳統,浸婬于尋常百姓之家。如今我在長征菜場這邊擺攤,置身于城北大片密集的原始民居之間,當然就更接近這種老揚州的文化氣息。

長征菜場圍牆外面長著十幾棵樹,倒是尋常樹種︰槐樹,楝樹。來這里設攤的商販把攤子擺在樹檔之間。我第一天來這兒擺攤,寶根特地跟過來幫忙,替我在鋼絲床腿上綁竹竿,和我一起把各種貨品往攤子上整齊地擺布陳列,有種鄭重開業的意思。我心里當然很興奮,從這天起我才算正經八百地做生意,是個地地道道的小商人了。因為全部是新貨,在擺列的時候就吸引了不少路人,賣出幾樣東西,早早地開了張。寶根說一天當中頭筆生意很重要,賺多賺少不要緊,哪怕不賺錢,爭取早點開張,圖個順遂;有時候開張不順一天都磕踫。他預言︰「你今天生意肯定好!」

這天生意確實不錯,營業額六十多塊錢,算算也有二十幾塊錢純利了。我做生意厚道,不好意思跟顧客「熬價」,有點賺頭就出手了。看到顧客買完東西笑眯眯地離去,我心里非常滿足。顧客是來送錢給你用的,顧客都是朋友,可不能瞎「宰」人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青梅竹馬的純真年代︰青果最新章節 | 青梅竹馬的純真年代︰青果全文閱讀 | 青梅竹馬的純真年代︰青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