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 正文 第247章

作者 ︰ 香港大亨

當然,這大好的局面,最關鍵的有軍隊!華夏軍一萬多名官兵,裝備了美國的的沖鋒槍、機槍,火炮也有上百門。日俄軍隊都沒有主動招惹這個宣布中立的軍事勢力。

事實上,日俄軍隊也直接蔑視了中國的軍事力量,認為只要在戰爭中打敗了真正的對手,中**隊只會順從勝利者。而且,這些帝國主義也藐視華夏軍這支由剛月兌產的農民和難民組成的烏合之眾。

敵人的輕視,給予了華夏軍伴隨著混亂局勢壯大的機會。每過一段時間新兵們的軍事技能就會更成熟,每過一段時間墨華就有更多的基層軍官和基層黨組織干部派到這里,充實著華夏軍的實力。

不過,這樣如同走鋼絲一般周旋在日俄兩大軍事集團的縫隙中,著實也讓王二感覺到後怕。因為欣欣向榮的局面,只要這兩方任何一方動用部分兵力,新民府這樣平原地點無險可守之處絕對會被戰火毀于一旦。

對于王雲東來說,東北不過是嘗試性的布局,並沒有投入最大的資本。但是,對于王二來說,眼看著在東北的勢力是一點一滴的成長,心中有股難以舍棄的情緒在里面。如果,真要是無法避免戰爭,想必他也會用生命來維護這塊來之不易的根據地。

在1904年,美國鐵路壟斷組織北方證券公司被迫宣布解散。鐵路大王哈里曼和摩根就此分手。

此後,美國的鐵路核心利益依然被摩根化的鐵路體系所掌握。哈里曼決意到美國之外開展他的擴張大計。揮舞了數億美元的龐大財富,哈里曼意圖在亞洲、非洲、南美四處擴張他的鐵路版圖。

其中,在東亞地區尤其被哈里曼所重視。特別是日俄雙方動用幾十萬軍隊,動員數百萬人口進行空前的爭霸戰,更讓哈里曼把投資的眼光放到了東北。哈里曼早已打听到日俄雙方在東北勘探出地豐富資源,這些資源使得鐵路行業將獲得極大地利益。

經過考慮,哈里曼認為日本在這場戰爭中表現的比俄國準備要充足。俄國雖然龐大。但是。從它巨大的實力向要調集到東北亞則是異常的緩慢和困難。日本在戰爭中佔據了地利的優勢。兩者的補給都非常艱難,而且經濟也隨著這場耗資超過十億美元的空前戰爭而顯出崩潰的跡象。

不過,哈里曼認為,日本是單一的民族,忍耐性和順從性也比比俄國人要好一點。日本地天皇帶頭鼓勵人民日食一餐,並且工作超過16個小時去支持戰爭。

而俄國諾大的疆土,民族數以千計,到處都是貧困的農民和工人,就算不面臨外敵也常年需要鎮壓此起彼伏的底層人民起義。這樣消耗下去。日本撐到俄國國內因為經濟困境而引發更大規模的動亂和人民起義,那麼短期內俄國就必然會向日本讓步,好集中力量穩定國內的局勢。

哈里曼來到日本東京後。日本政府高層熱烈地歡迎這位鐵路資本大亨。不過。在媒體上。對于哈里曼地來訪卻是茫然不知情。

日本政府地高層都知道。如果要在戰爭堅持下去。靠地不是從已經貧困到極點地日本國內擠壓出更多地戰爭潛力了。而是需要外力相助。事實上。在戰爭開始很寬地時間里面。日本政府地財政預算。以及戰前借貸地資金都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俄國人比他們想象中要難對付地多。戰爭擴大化到需要動員百萬地人員。消耗超過十億美元地財富。也僅僅換來在戰爭中佔據上風。勝利卻是遲遲沒有看到。著實讓日本政府地高層們心中發虛。

日本首相桂太郎恭敬地對哈里曼說道︰「歡迎哈里曼先生前來日本視察投資環境。雖然因為戰爭。日本經濟和市場顯得有些不正常。不過。這些不正常只是暫時地。很快。日本就會迫使俄國承認其在滿洲地軍事失敗」

「不。我事先已經發來了電報。我對日本地市場半點興趣都沒有」哈里曼打斷桂太郎地花。說道。「我要地是滿洲地鐵路修築權以及附帶地開礦、設立工廠地權利。如果你們承諾。在戰勝俄國後。向我。以及華爾街地一些人物敞開滿洲地權益!」

「滿洲地鐵路修築權」桂太郎難以抉擇地表情。

引進外資來繼續戰爭。但是。卻把戰爭勝利後相當多地勝利果實轉讓給外國資本。那國內地財閥會同意嗎。日本地經濟政治基礎可是官僚和財閥壟斷地呀。明治維新地本質就是鼓勵財閥以壓迫工人、農民地方式進行工業化。工人地工資越少。日本就能節省更多地資金來發展工業。就能更多地向國外出口商品換取利潤。

因為國內百姓的困頓。無法消費更多的商品。所以,日本需要用軍事來獲取海外的市場,以及殖民地。有更多的土地,那麼就能夠用比國內剝削更殘酷的方式進行資本積累。更多的殖民地也意味這國內工業品的市場經一部擴大。當然,有了殖民地後,原本對國內的殘酷壓迫,也將大多數轉向殖民地。這日本的經濟走的是邪路!

桂太郎原本是戰前就喪失了對戰勝俄國的信心,認為戰爭持續下去,只會耗空日本的財富,如果俄國堅決抵抗,那麼,日本將一無所獲,國家的經濟將陷入最可怕的局面。所以,去年,日本國內大財閥密謀向俄國開戰時,桂太郎曾表示要辭去首相。不過,經過明治天皇和眾多大臣挽留,桂太郎最終沒能辭相而去。

如今桂太郎已經被綁架在戰爭中了,所以,他不得不全力為戰爭中的一切做好工作。引進哈里曼為首的美國資本,桂太郎很是心動不已。雖然他深知道,讓外國資本不斷出讓利益,很不利于日本經濟和工業的發展,但是,如果戰爭已經打成這個份上了。日本的財政已經你給消耗一空。國內百姓因為認購數億日元的債權而窮困潦倒。相當多的工廠因為資金困乏、市場萎縮而破產。如果戰爭失敗了,那真是條不歸路了!

事實上,在明智維新早期開始,日本就陷入了極其古怪的循環中。國內是大財閥壟斷經濟,大財閥迫使政治門閥、軍事門閥進行擴張戰爭為大財閥牟利。而與此同時,因為日本的國力不濟,所以,每當有對外擴張戰爭中,必然是大肆需要舉債和引進外資來補充日本經濟上的不足。要知道,就算是後市,外資投入某地區,也會抽取大量的利益充實其母國的公司資本,回饋給當地的遠遠少于其獲取的利益。此時的對外投資就更顯得野蠻了,往往是用低廉的薪水雇佣當地的土著,利用資本擠壓當地本土企業的生存空間,賺取的利潤則大多數一分也不留給當地。

一方面日本在利用軍事來輸出資本,擴大財源和經濟規模。另一方面卻又不斷讓更多的外資進入日本來吸血。此時的日本經濟畸形狀況也使得日本成為景榮危機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往往,一個季度繁榮,下一個季度就可能因為外資企業把大量的利潤輸出日本,使得經濟又陷入蕭條。

雖然桂太郎知道哈里曼的投資計劃可能會遭到日本財閥的抵制,但依然和哈里曼簽下了一份《南滿鐵路備忘錄》。這份備忘錄中,基本是同意用南滿鐵路的修築權換取哈里曼的資本支持。

當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知曉這一消息後,趕來勸說︰「首相大人,這份合約如果達成勢必引起民眾的憤怒!」

「可是不簽署這份合約的話,政府的財政已經耗費,軍事上還沒有能夠迫使讓俄國屈服」桂太郎無奈的說道。

和桂太郎不同,小村是位日本財閥利益代言人。戰爭的結局如同不能夠給日本的大財閥帶來巨大的利益,那便是失敗的戰爭。和小村同一陣線的還有大本營陸軍部的首腦。日本的歷次對外戰爭主導者都是財閥,軍閥為主導。而「國民,尤其是普通的實業者最厭惡戰爭。但他們沒有勇氣表露出來。」這是日本的一名小官員記錄在日記中的。

小村道︰「那我尊重閣下的決定!」

說著,桂太郎並沒有注意到小村的冷笑。

當桂太郎和哈里曼財團接觸的消息傳到日本的大財閥耳中,頓時激起了以三井、三菱為首的眾多財閥激烈反對。

財閥在報紙上造勢︰「我們犧牲數十萬士兵的生命,犧牲了全國人民優良舒適的生活。集中一切的力量去向俄國奪取東北的利益,難道就要被這個無恥的內閣賣給外國財團嗎?難道說,我們的人民和士兵的犧牲將成為外國人賺錢利益的踏腳石?」

街頭,一個個熱血青年義憤填膺,手握利刀、長棍。

「呸,戰前就畏縮,畏懼俄國如虎,戰爭關鍵時刻意圖出賣日本數十萬將是鮮血換來的戰果。」

「無恥的桂太郎。要對他進行天誅!」

「天誅!」

「天誅!」

桂太郎站在陽台上看到首相府外扎頭巾,舉刀棍的幾分人群。

天誅!國賊!

這兩次詞嚇得桂太郎神色蒼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5最新章節 | 1895全文閱讀 | 1895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