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 第五章 除夕

作者 ︰ 珞瓔璇璣

進入臘月之後,宮中過年的氣氛濃郁了起來。蘇采女的事漸漸被人淡忘,一個本身地位低微的女子,又觸犯了龍顏,其下場可想而知。那事之後,皇帝對德妃心存芥蒂,日益冷淡。皇帝每次去儲秀宮,都只是看望大皇子,待不長時日。德妃使盡渾身解數,皇帝都不為所動。淑貴妃一時更為受寵,皇帝大半時日,都在朝霞宮度過。

往年除夕,皇帝都在慈寧宮舉行家宴,今年按太後的意思改在坤寧宮。一向寂靜的坤寧宮歌舞升平,群鶯燕燕。皇帝坐在正方的寶座上,太後居右側,芊雪居左側。鎮北大將軍君旭和安王君祈位列殿下兩側,其余妃嬪按等級尊卑依次坐開。

宴至中旬,太後興致極好,喚來兩個小皇子和兩個小帝姬承歡膝下,稚子天真,皇帝受到感染也格外開懷。

見皇帝興致不錯,德妃款款行至殿前,欠身道︰「臣妾私下編排了歌舞,想為皇上助興。」

皇帝本有些不快,大皇子在皇上懷里女乃聲女乃氣地叫道︰「父皇,兒臣也想看--」皇帝方才點了點頭。

德妃施了禮先行退下略做準備。淑貴妃含笑道︰「妹妹真是體貼,一會定是要艷驚四座了。」德妃冷冷地看了淑貴妃一眼,「論體貼入微,還是比不上姐姐。」淑貴妃得意一笑,看著德妃退了下去。

皇帝舉杯向著君旭,笑道︰「皇兄多年鎮守北關,邊關苦寒,朕敬你一杯。」

君旭聞言起身,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皇上國事操勞,還望皇上保重龍體。」皇帝頷,在看向坐在另一側的安王君祈,安王痴笑得看著皇帝,在宮女的攙扶下站了起來,十一歲的身子比同齡人瘦小的多,看上去不過**歲的模樣。皇帝對這個不幸的弟弟素來十分疼愛,不顧禮數,一直將他留在宮中。太後示意道︰「將祈兒扶上來,讓哀家看看。」安王就被兩個宮女攙著上去。

安王來到太後跟前,也不知跪拜,憨笑著望著太後。太後輕撫著安王的臉龐,感慨道︰「一轉眼,祈兒也都十一了。這孩子真是可憐,天天吃藥也不見好轉。哀家真希望他能像尋常的孩子一樣長大……」

「唔--唔--」安王看到芊雪髻上的步搖閃閃光,搖搖晃晃地就朝芊雪撲去。太後來不及阻攔,安王就撲到在芊雪懷里,小手抓著步搖,開心的朝芊雪笑著。那笑容如和煦的春風,又帶著幾分天真。芊雪雖是第一次見到安王,就打心底里喜歡上了這個稚女敕的孩子。

芊雪拔下頭上的步搖放在安王手中,手指一踫觸到安王,就感覺那皮膚涼得驚人。芊雪好生憐惜,將自己從不離手的暖爐遞給安王。安王抱著暖爐痴痴地笑著,稚氣地喚了聲「姐姐--」

太後和皇帝均是一驚,安王從小到大基本上很難說出完整的話來,太後喜道︰「祈兒終于能開口說話了,真是上天保佑。」皇帝也很高興,對芊雪說道︰「祈兒與你頗投緣,今後有空多去看看他。」

「知道了,皓哥哥。我會把他當自己弟弟一樣疼。」芊雪溫柔地看著君祈,任由他冰涼的小手緊緊地抓著自己的衣袖。

一陣樂聲響起,眾人紛紛看向殿門口。

只見十六個妙齡少女伴著樂聲,扭動著縴細的腰肢輪番登場。眾人屏息凝視,想看德妃究竟要獻上什麼花樣。唯有太後心一緊,臉色沉了下來,右手緊緊地拽著靜月。靜月一看台下,臉色大變,好半天才緩過神來。其余人均不知這場變數,注意力都傾注在剛上場的十六個女子身上。

她們個個都裝扮成菩薩佛仙的模樣,頭垂以數辮,辮尾用金絲束起,戴小巧的象牙佛冠,冠上瓖嵌金珠,身披若隱若現的纓紗,下著大紅色瓖金邊的短裙,上穿金絲小襖,肩上有雲霞般的披帛,垂落到地上。

德妃手持杵鈴立于其中,其余十五名少女都拿著佛器「加巴刺般」。德妃嫵媚一笑,「臣妾為皇上獻上《十六天魔舞》。」

樂聲再起,德妃搖動杵鈴,翩翩起舞。德妃每搖一次杵鈴,隊形就變幻一次,放眼望去如行雲流水,千奇百變。少女們身姿輕盈,舞動起來雲帛飄逸,華彩非凡。樂聲大作時,她們急地旋轉起來,流光溢彩,似要凌空而去,遺世獨立。

眾人看得如痴如醉,這般驚艷的舞蹈,空中聞所未聞。太後望著舞群中的德妃,思緒回到了八年前的盛夏--

那時,她還是敬嬪,而「她」,是皇上最寵愛的惠妃。「她」入宮四年,盛寵不衰。「她」長袖善舞,宮中的樂舞都由「她」一手編排。每每宴會,皇上都會讓「她」出場,「她」從不讓皇上失望,永遠都是舞群中最耀眼的明珠。

那年盛夏,「她」亦是獻上編排了半年之久的《十六天魔舞》,穿得更為妖艷,舞步一起,那曼妙的**若隱若現。「她」嬌笑連連,宛如摩登伽女攝人心魄。皇上沉醉不已。

而她,在皇後的指使下,打斷了「她」的舞蹈,她指著「她」,高聲大喝︰「前朝末帝沉迷《十六天魔舞》,不理朝政,荒廢國事,亡國時還帶著天魔舞隊逃往邊疆。你如今是要以此媚惑皇上,亂我天朝嗎--」

一時間,仇視「她」的人紛紛起身附和,「她」百口莫辯。「她」專寵數年,在宮中樹敵萬千,又自恃甚高,仗著皇上的寵愛連皇後也不放在眼里。皇後領著所有妃嬪齊齊跪下,請求皇上懲治著禍國的妖女。

皇上猶豫不決,「她」見皇上如此,仰天大笑,淒楚地望著皇上,「你曾說過,讓我今生為你而舞。我以為,你是懂我的。我以為我不僅僅是你的妃子,還是你心中的紅顏。沒想到,你竟為她們的一句話就想殺了我。你記住,這輩子,你負了我,你們君家負了我--」

「她」轉身沖向廊柱,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她」香消玉隕。「她」那一躍,輕紗飛揚,如彩蝶般凌空而去。

不如歸去……不知歸處……

「她」的死,讓皇上痛心了好久。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女子伴著月色起舞,用那驚天的舞姿搏君一笑。皇上至此以後再也沒有專寵任何一個女子。皇上終于明白,盛寵之下,便是瞬間的毀滅。

她始終無法忘記,「她」望著皇上時明淨的雙眸,沒有對權勢的渴求,只有對廝守的向往。「她」用煙花般短暫的生命,換來帝王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皇上駕崩時,她守在左右。皇上彌留之際,在人世說出的最後兩個字,是「她」的名字。她掰開皇上的手,皇上的手心里捂著兩個小巧的銀鈴。皇上第一次看到「她」時,「她」腰間掛著銀鈴,迎著紛飛的柳絮盈盈起舞。

掌聲雷動,將太後從記憶里拉了回來。太後看了一眼皇帝,皇帝神色痴迷,動情地望著德妃。德妃脈脈含情地望著皇帝,皇帝難免動容,之前的怨氣消失地無影無蹤。皇帝正欲下殿,就听太後正色道︰「天氣這麼冷,德妃穿得少,趕緊下去更衣罷。」德妃不敢反駁,行了禮,默默地退了下去。

淑貴妃見太後突然待德妃如此冷淡,心中大喜。剛才德妃跳得旖旎艷麗,素來不甚好漁色的皇帝都被吸引地如痴如醉。淑貴妃心里捏了把汗,幸好有太後出面,才壞了德妃的打算。此時子鶯偷偷地遞來一個紙團,淑貴妃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十六天魔舞,禍國殃民。」淑貴妃幡然醒悟,憶起前朝舊事,臉上浮起獰笑。表妹,這可是你自找的,不能怪姐姐了……

「剛才德妃妹妹的舞真是美倫美奐,臣妾敬皇上一杯。」

皇帝邊飲邊道︰「朕亦是從未見過如此舞蹈。」

淑貴妃優雅地坐下,淺笑道︰「這《十六天魔舞》臣妾倒有些听聞,據說前朝--」

「媛媛,你喝醉了,下去休息罷。」太後開口打斷了淑貴妃的話,語氣中帶著不可抗拒的意味。太後以往從未對淑貴妃說過重話,淑貴妃委屈地紅了眼楮,在子鶯的攙扶下退了下去。場面一時有些尷尬,太後咳了聲後對芊雪說道︰「今兒除夕,皇後也表演個節目湊個熱鬧。」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芊雪不知所措,幸好青鸞反映極快,在芊雪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芊雪頓時眉開眼笑,拉著皇子帝姬們就去了偏廳做準備,說是會給大家帶來驚喜。眾人也都轉移了注意力,翹以盼。

不多一會兒,芊雪領著四個重新打扮的皇子帝姬們從偏廳出來。只見他們都穿著大紅色的小棉襖,繡著金色祥雲,滾邊是厚厚的純白貂毛,帝姬們梳著小巧的翅角望仙髻,額中點一朱紅丹蔻。四個孩子按從高到矮的順序依次排開,手里提著一個紅色的小燈籠,但都沒有點亮。

芊雪一擊掌,站在最左端的長帝姬就唱道︰

「蘆葦高,蘆葦長,

蘆花似雪雪茫茫。

蘆葦最知風兒暴,

蘆葦最知雨兒狂。」

緊接著大皇子唱道︰

「蘆葦高,蘆葦長,

蘆葦蕩里捉迷藏。

多少高堂名利客,

都是當年放牛郎。」

然後是小帝姬︰

「蘆葦高,蘆葦長,

隔山隔水遙相望。

蘆葦這邊是故鄉,

蘆葦那邊是汪洋。」

二皇子接著唱︰

「蘆葦高,蘆葦長,

蘆葦蕩邊編織忙。

編成卷入我行囊,

伴我從此去遠航。」

最後,四個孩子一起唱著︰

「蘆葦高,蘆葦長,

蘆葦笛聲多悠揚。

牧童相和在遠方,

令人牽掛爹和娘。」

稚聲稚語,將那悠揚的童謠唱的極喜人。芊雪再一擊掌,四個孩子依次拿出火折子點亮燈籠。透著光,燈籠里貼著的四個字顯了出來--「盛世太平」

四個孩子提著燈籠同時跪下,齊聲道︰「願皇女乃女乃福壽無疆,願父皇身體安康,願天朝盛世萬載。」

太後笑得合不攏嘴,「哀家的好皇孫……皇後真是有心了。」

芊雪欠身道︰「不過是雕蟲小技,只想討個吉利。」

皇帝走下殿,托起芊雪的手笑道︰「你真是讓朕驚喜,想要什麼賞賜,朕都允了。」

芊雪將四個孩子招呼過來,對皇帝說道︰「這都是皇子帝姬們的功勞,皇上要賞的話就賞給孩子們吧!」

四個孩子聞言,七嘴八舌地爭著討賞。太後看到這其樂融融的一幕,笑著說了句,「這才是母儀天下,那些艷俗的東西,終究難登大雅之堂。」

純熙三年的除夕家宴,在孩子們的鬧騰中平穩地度過。

家宴過後,皇帝在坤寧宮中留宿。德妃听聞後又哭又鬧,自己費盡心血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機會被太後一句話就化為泡影,對太後頓生很意。淑貴妃回宮後也是忿忿,追查那紙團的來路無果,只得狠狠地責罰子鶯。太後也是不得安寧,一回宮就暗地里派人追查德妃和淑貴妃,《十六天魔舞》重現宮中必有古怪,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是有人想替「她」出頭……

唯一平靜的地方,大概只有坤寧宮。

皇帝同芊雪在西暖閣守歲,長夜漫漫,皇帝問及芊雪民間過年的風俗,芊雪東拉西扯地將了一大堆吃食,皇帝听得無奈,擺了擺手,「朕想知道除了吃的以外還有什麼。」

芊雪托著腦袋想了想,突然興奮地叫道︰「放鞭炮--大年三十,我們都會在院子里放鞭炮,可熱鬧了。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八哥哥不小心讓炮炸傷了我,被罰跪了一個晚上,我還偷偷去給他送吃的呢……」

提到小時候,芊雪就滔滔不絕,講了不少趣事。皇帝從小在宮中長大,生性孤僻,第一次听人提起頑童之間的小事,听得津津有味。可芊雪講著講著就開始犯困,話說得語無倫次,身子也東倒西歪。皇帝拿她無法,只好將她摟在懷里。

天色漸明,第一道曙光照進西暖閣時,皇帝望著懷中的人兒,輕輕的說了句,「來年……朕陪你放鞭炮。」

純熙四年,迎著曙光,在人們各自做好的打算里緩緩到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未央宮最新章節 | 未央宮全文閱讀 | 未央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