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怎麼辦?皇帝和鄭貴妃商量,還是決定采取拖延的辦法。最後神宗皇帝宣布,朱常落、朱常洵和其他皇兒都是他的骨血,他無意于「廢長立幼」,但是他不能接受臣下的要挾,因為正宮娘娘王皇後還具有生育能力。他要求廷臣在一年之內不再以立儲一事打擾他,讓他平平靜靜的生活,他可以在1592年(第二年)冊立常洛為太子。皇帝已經妥協了,眾臣們不再鬧了,各位大學士才回到文淵閣繼續辦公。
在這一年里,群臣遵照萬歷的意見不再以立儲相催促,也不在上折子,大家都不再討論這件事,但是朝廷的氣氛卻讓人們感到幾分沉重。時間一長,就開始有人懷疑申時行為皇帝所利**,而在運用他的聲望引導京官,為皇帝的偷梁換柱爭取時間,是緩兵之計。申時行在為皇帝工作使他們擁護常洵做太子。按照申時行的**格極有可能,想當初,他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竭力討好皇帝,為皇帝修建陵寢奔走賣命,為了保住自己的官職,竟然不管親家的感受,也不替親家說半句好話,為皇命是從,現在皇帝的一年之約又未見神宗的親言,只不過是申時行一人傳達,所以難免會引起大臣們的猜測。神宗皇帝也在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對申時行又進行了多次封賞,規格之高都是史無前列的年春天,萬歷打算授予申時行為太師,這是文官的最高職餃,即使是張居正,也只是在臨死前才得到了這樣的榮譽。申時行哪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決辭謝,他知道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他不想學張居正做張居正第二。萬歷又提議賜給申時行以伯爵的俸祿,申時行再一次極其惶恐地聲稱他沒
有功德可以接受這樣的恩賜,這不是他不想要這些實實在在的榮耀和地位,這對于一個是名譽和地位,視高官厚祿為生命的人來說是相當具有**力的,但是申時行還沒有這個膽量,實在沒有這個勇氣去接受這些夢寐以求的東西。以上的提議雖然都沒有成為事實,但已經使申時行感到窘迫,在他的身邊開始危機重重,嫉妒之火已經燃燒。在朝廷的威望江河日下之時,皇帝的這些舉動,給他執行皇帝和百官的聯絡職務增添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他又成為輿論攻擊的對象。那一年的陽歷九月,福建僉事李琯參劾輔,說申時行主持的大峪山陵寢工程出了問題,按照他的情報,地基內已有水涌出。這位遠在數千里外的地方官,不惜冒著丟掉前程的危險來參劾輔,其目的不外乎公開警告申時行︰你雖然深得皇帝的信任,但是文官集團仍然有足夠的力量動搖你的地位,如果你不對全體文官負責的話,你就沒有好果子吃。
同年十月,工部的一位官員因為皇帝允諾的冊立太子的期限在即,立儲大典的各項開銷理應由他負責籌備,他就編造預算,呈請皇帝批準。然而,神宗皇帝的朱批使全體文官為之瞠目咋舌。
朱批說,他早已聲明不準臣下在一年之內催促他立儲,工部官員借編造預算為名而行催促之實,違反了他的命令,所以要把立儲延後。這是一種無賴行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作為皇帝拿著不是當理說,官員們聞之十分憤怒,一國之君竟如此的無賴。這種故意的節外生枝不禁使群臣深感憂慮,人君如此缺乏誠意,他將用什麼來維持皇帝的威信,統治國家?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身為皇帝如此的不講誠信,戲弄群臣如何能行?于是,他們聯名奏請皇帝收回這一朱批,並希望他親口許諾的明春立儲一事能付諸實現。朝臣們已經和皇帝標上了,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正在病中的申時行,內閣大學士的聯名呈請,由二輔許國執筆,但這份奏章仍然由申時行領餃。這場抗議聲勢浩大,規模空前,讓皇帝極為的震怒,也膽戰心驚,弄得坐臥不寧,寢食難安。軟骨頭的申時行在此時向皇帝妥協,申時行獲知皇帝的反應後,立即呈上一份揭帖,背叛了朝廷的大臣,向皇帝說明內閣的聯名奏章雖然列上他的名字,他事先卻並未與聞,是他們加上的。被孤立的皇帝猶如撈到一顆稻草,立刻有了精神,在朱批中感謝申先生對他的忠愛之忱,對他大加表彰。
「成也蕭何敗蕭何」。不知道皇帝是一種什麼心態,是故意還是一時疏忽,總之,可愛的皇帝辦了一件讓申時行極為難看的事情。因為大學士的揭帖系秘密文書,御覽以後向例是退回本人而不公布。事由湊巧,那天申時行不在內閣,太監往內閣送公文時,竟然把申時行的折子給了次輔許國,許國這個人也不地道,他一向與申時行不合,平時就處心積慮的相差申時行的台,拿到這個文書,竟然把他當成公文拆開並閱讀了全文,然後,他就毫不客氣地送交給事中辦公室抄錄公布。等到申時行現立刻向給事中索回原件時,其內容已經在文官中傳遍,已經晚了,聲討申時行的聲音已經如雷貫耳了,申時行成了出賣朋友的小人,是一個十足的兩面派。于是大臣們紛紛上書彈劾申時行,已為皇帝修建陵寢失誤為依據,要求皇帝對申時行嚴加懲處。以後,事態不斷的擴大,這回,萬歷皇帝把忠心耿耿的輔坑苦了。
萬歷皇帝懶散慣了,對任何事情都懶得考慮,事情都到了這一步,仍然沒有當回事。他只是當成一件普通的彈劾案來處理,按照規定降旨這個給事中降級調往外省處理,並命令申時行照常供職,不準辭職。心里很苦的申時行沒有辦法,他永遠沒有這個膽量不听皇帝的話,便決定遵旨回到內閣辦事,然而讓申時行也沒想到的是在,在許國的挑唆之下,文官們的情緒如火如荼,不可遏止,成燎原之勢,一個接著一個遞上了參劾申時行的本章,大有非攆走申時行之勢。申時行無法抵御這些道德上的控訴,他的威信已經掃地以盡,再也無法取得同僚的信任。現在的局勢明明白白的,申時行除了辭職以外,別無他途可供選擇。
此時,許國的野心已暴露無疑,他和申時行兩人又演繹了一場張居正對高拱的好戲,他表面上似乎與申時行同心協力,內心里對申時行的嫉忌無比,他故意公開申時行的秘密揭帖公布于眾,暗地里捅刀子使絆子,已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惜,他沒有張居正的哪個好命,不沒幾天,次輔許國也被人參劾,憤怒的皇帝批準他「回籍調養」,對他一點也不挽留,讓他丟盡面子。兩天以後,皇帝才接受了申先生的辭呈,準許申時行辭職了。
在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悲劇**的沖突中,沒有勝利者,斗爭的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國本之爭」是歷時十余年,惹起了許多的風波,使申時行等好幾個大學時相繼離職,黯然離去。朝臣們更是被打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被罷黔,被處罰的官員不記其數,文官集團受到很大的傷害。朝臣們有時激烈,有時暫時平靜,但是都小心翼翼,講究策略害怕一時意氣把事情弄僵反而不可收拾。萬歷也深受其害,無論他多麼寵愛鄭貴妃和常洵,這廢長立幼一舉決不會被廷臣所接受,他如果公開堅持自己的主張,最後勢必引起大規模的流血,而且流血之後也未必就能如願以償。他成了一個孤家寡人,始終得不到官員們的諒解,無法和官員們達成共識,只好躲進深宮不在過問世事,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只有這樣皇帝和官員不見面才不會生沖突。萬歷皇帝本身也不願意動不動就處罰官員,于是,這樣雙方就形成了暫時的僵持局面。
萬歷皇帝**格懦弱,遇事沒有主見,鄭貴妃到底是個女流之輩,愛子心切,她沒有武則天的雄韜偉略,在處理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歷拿不出好的主意,鄭貴妃也沒有很好的參謀參謀,致使萬歷皇帝在這個問題上犯了很多錯誤,一錯再錯,越弄越僵。他的第一步是冊封鄭氏為皇貴妃,位于皇後之下而在其他妃嬪之上,在這個問題雖然有人提出異議但是沒有引起多大的紛爭。既然皇子的母親被封為皇貴妃,皇後又沒有子嗣,子以母貴,常洵越常洛而立為皇儲就可以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如果萬歷皇帝一再堅持這個觀點,眾臣就是有意見也起不了多的作用。
萬歷皇帝的軟弱和愚昧還表現在,申時行等群臣要求冊封朱常落為太子時表現的十分猶豫,像個小偷,做事一點也不理直氣壯,先是無情的折磨朱常落又說這個事是皇家的私事,外臣不得干涉。後來又借口王皇後還有生育能力,不應過早冊立太子,凡此種種,既顯得皇帝沒有一點魄力,又讓世人產生一種皇帝不講信用的感覺,反倒把事情弄得越來越復雜了。
常洛並不天生即具有繼承大統的權利,他的幾個弟弟也同樣沒有這種權利。在沒被皇帝冊封以前統統沒有名義。立長而不立幼,只是傳統的習慣而不是法律,並非一定要這樣辦。明朝的許多皇帝並不一定就是長子,照樣越過前邊的皇子當了皇帝,這種事在歷朝歷代更是數不勝數明朝也屢見不鮮。太祖洪武皇帝的規定,嫡子有繼承皇位的優先權,可見皇子的地位決定于其母親的地位,而出生年月乃屬次要。常洛之母為恭妃,常洵之母則為皇貴妃,子以母貴的原則在祖訓前仍然大可商酌,所以萬歷皇帝要是有一定的魄力,堅持按自己的意見辦臣子們也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