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孀 第24章︰青霞出嫁了,婚車陷河中

作者 ︰ 韓詠明

因為雪下不止,劉耀德早在兩天前便帶著迎親隊伍啟程了,駐扎在安陽的劉家商鋪里靜候著,又因為路遠雪滑,迎娶這天的寅時一到,他便帶著九十輛轎車的迎親隊伍出了。每輛豪華的轎車上除了身著鮮衣的車夫,里面分別坐著身著鮮衣的男迎客、女迎客。其中最豪華最大氣的轎車里坐著一個身著盛衣而又女敕嬌嬌的壓轎男孩。

每輛迎親轎車前皆掛有一盞紅艷艷的喜燈,在寒夜里閃閃爍爍的晃悠著,眨巴著,朦朦朧朧的夜色中,活像一個個怪物的魔眼。

在紅艷艷的喜燈照耀之下,只見每輛轎車皆有三匹棗紅色或黑色的高頭騾馬駕馭,每頭騾馬皆披紅掛綠,脖系金色鑾玲,每輛轎車皆被裝扮的五彩繽紛,盡管是弦月朗星的夜里,每輛轎車仍張揚著主人的高貴、豪華和奢侈。

黑色的天幕慢慢散去,月兒也收起了最後的光芒。只眨眼功夫,霧茫茫的東方,便隱隱約約的露出一縷縷殷紅的光芒。似乎又是剎那間,紅日從霧茫茫的銀色地平線上噴簿而出,光茫瞬間四射。

九十輛轎車披霜著霧,如一條鮮騰騰的火龍,奔躍在蔚藍與銀色的天地之間。馬蹄奮揚之下,只見積雪飛濺,晨霧急散,如一條吞雲吐霧的火龍過雪原。

壯觀的轎車隊伍兩邊,皆有數個騎高頭大馬的年輕壯男。只見他們身穿鮮袍,揚鞭急奔,濺起千點雪,如趕火龍的雪原神士。

火龍奔騰之後的雪原上,便出現一條平坦而光滑的雪路。

一路上,馬蹄得得,脆玲  ,一進入將村地界,又伴隨著激動人心的鼓樂、悠揚的笛聲,和千頭鞭、大雷子、三眼銃的鳴響,火龍便浩浩蕩蕩地駛進了將村,龍頭伸出了村外,龍身貫穿將村,龍尾橫掃在村外的雪野中。

當最華貴最大氣的一輛轎車停在馬府門前時,這條鮮艷的火龍便緩緩停止了蠕動,

轎車一停,早已候在府門外的馬府執事便熱情地將娶親的主要男客、女客迎進府,由府里的執事們侍候著。

將家村早已轟動了,男女老少紛紛踏雪奔出家門,像看大戲一樣圍著娶親的轎車驚嘆不已。

馬府里地二十多輛裝嫁妝地轎車。便依次從後門駛出。順著早已清掃過雪地小道。繞道排在迎親轎車地後面。不太主要地男送客們。便乘坐在裝嫁妝地車上出府而去。

三聲驚天動地地催親炮響過之後。青霞身著爍爍閃閃地盛裝。頭上蓋著綴有鮮流蘇地錦紅蓋頭。被娶女客和送女客們左右挽扶著。簇擁著。踩著臨時用紅毯鋪起地小徑。走出了閨房。走出了後宅。

「上車前。別忘了哭。」隔著紅蓋頭。青霞地大嫂附耳小聲說。

盡管聲音很小。青霞還是听到了。于是。她便試著眨眼楮流淚。試著張嘴哭。可試了幾次。沒有一點哭地感覺。更沒有一滴淚可流。

管它呢。到時候只管干嚎。反正隔著蓋頭沒人看見。青霞想到這里。禁不住笑出聲來。

到了府門口。當青霞將要抬腳邁出府門地瞬間。心里無緣無故地猛然一沉︰邁出這個府門。便就是個出門閨女了。夫家地轎車就在跟前。一旦踏上婚車。將被載入一個陌生地世界。成了陌生男人地妻子。成了陌生婆婆地兒媳。成了陌生世界里地一員。再要跨進這個有父母有親人地家門。便只是走親戚了。而不是回家……

青霞想到這里,跨出去的一只腳又猛地縮了回來。

她猶猶豫豫,緩緩轉身,輕輕揭開厚重的紅蓋頭,想再看一眼這個生她養她的府邸,再看一眼這個溢滿她兒時、少時歡樂的家,再看一眼她的親人。

她透過身著鮮衣的人群,向更深處張望,見年邁的父母正站在人群後面不住地試淚,她的生母呼延氏也躲在父母身後,淚連連地朝這邊頻頻張望。剎那間,她便受不了了,猛地拽掉紅蓋頭,劈開人群,踏著紅毯小徑,撲向父母,跪倒在地,淚流滿面。

「喲,天仙呀!」眨眼之間,眾人看到了絞過臉、撲過粉、涂過脂的青霞,皆驚呼。

女兒只是一門客,再是父母的連心肉,卻必須要嫁人的。

青霞淚流滿面的辭拜了父母親人,這才重新蓋上錦緞蓋頭,被女迎客、女送客們攙扶著,簇擁著,出門蹬車。

馬府的男送客、女送客分別與劉家的男娶客、女娶客乘坐一起,陪送給青霞的丫環佣人也與送客們同坐。

而停在府門前那輛最華貴最大氣的轎車,卻是專供新娘子青霞乘坐的。

青霞坐在車正中的錦緞褥墊上,默默不語,她哭花的妝容,早已被隨車丫頭淑女給補好了。

緊把挨著青霞乘坐的轎車後面,一邊坐的是夫家的壓轎孩,女娶客——很可能是男方最親近的堂嫂。另一邊坐的是娘家的提燈孩——即青霞的親佷子。提燈孩子的面前放著一個用紅綢緞包著的金燦燦的小銅盆,小銅盆里放著一盞長明燈;說是長明燈,其實就是一盞燈而已。長鳴燈即長命燈,是娘家對出門閨女的祝願和希望。挨著提燈孩子坐著娘家的女送客——即青霞的大嫂。與別的轎車不同的是,她們的轎車門簾始終敞開著。

「送客們娶客們,進吉利圈了。」隨著喲喝聲,從馬府里走出一個穩重健壯的長者,只見他用鉗子夾著一塊燒紅的犁鏵,急步而出,身後還跟著一個端醋盆的年輕人。

「送客們娶客們,都趕緊進吉利圈了!」喲喝聲依次被坐在轎車上的人向兩邊傳送。

听到喲喝聲,還沒有坐車的送客、娶客們,著急慌忙地歸位。

手提醋桶的年輕人,便把桶里的醋,用細水長流的慢,慢慢澆在健壯長者用鉗子夾著的燒紅的犁鏵上。冰涼的醋一遇到燒紅的犁鏵上,只見白煙升騰之中,「刺刺」作響,酸味嗆鼻。

二人配合默契地繞著長長的轎車隊伍奔跑,小半個時辰之後,醋澆犁鏵水才把轎車繞了一圈,把所有的娶女客和送女客全部圈到吉利圈里了。

這是中原的風俗,這樣一繞,邪氣便不敢侵犯,這樣一繞,也預示著一路順風,吉祥如意。

此謂「燎轎」。

隨著驚天動地的炮聲和鑼鼓樂器的驟起,只見旌旗樂隊開道,長長的,壯觀的,如火龍似的迎親隊伍啟動了。

中原的風俗,男方娶親的車隊來回不能走同一條道路,以防一些妖鬼邪氣在來時的路上等車跟隨。

劉耀德早有準備,來時是繞遠道而行,這娶親回去走的近道,便是筆直的大官路了,盡管是積雪覆道,卻是順順當當。

天空是冰艷的深藍,地上是耀眼的銀白,冰藍與銀白相互交錯輝映,如夢似幻。天地之間除了藍天和白雪,便只剩下燦爛的太陽和火龍一樣的娶親隊伍了。

在閃耀著陽光的雪地上,火龍奔馳著,躍動著,積雪飛濺之中,像被風拽動的烈焰,燃燒著,奔流著,起伏著。

沿途每遇到墳、井、岔路、橋梁、廟宇、古樹、石碑等物,騎馬的火炮手便點炮鳴響,其他的騎馬人便急用紅毯遮住轎車,等所有轎車通過之後,便揚鞭追趕車隊。

從尉氏到安陽,從安陽到尉氏,官路兩邊看熱鬧的人是一個挨著一個,有離官路遠的人便帶著干糧,天不亮就從家里趕到這條娶親回來的必經之路旁。

每經過府縣、城鎮、村莊時,圍觀的更是人山人海,驚羨不已︰

「哎呀,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隆重排場的迎娶場面。」

「天哪!這麼多轎車呀!」

「咦,真中……看看人家的富貴,咱算白活了。」

「人家馬青天的姑娘可是睜著眼投抬的,是看準了富窩才來人間的。」

「呀呀呀!只想到很排場,沒想到會這麼排場。」

……

巳末,壯觀的娶親隊伍即將進入尉氏地界,當路過賈魯河時,卻「咚」的一聲,突然停了下來——青霞乘坐的花車被陷在冰雪混雜的河槽里了。

賈魯河,是以元朝一位姓賈名魯河的河防使的姓名命名的一條中等河流,自鄭州邙山源地起始,流經中牟、尉氏、扶溝、商水,于安徽境內入淮,是尉氏與開封的分界。

這條河是季節性很強的河流,在多雨的夏季,它像大海漲潮一樣是洶涌澎湃,波濤翻滾,奔騰湍急;干旱的冬春,又像山澗小溪一樣叮叮涂涂,細流涓涓,淺可見底。眼下正值隆冬,河灘上的瓜皮水被雪壓冰封,只有河槽中間約有四五丈寬的一股混雜著冰雪的淺流,在不知疲倦地淙淙作響。

河上原有一只破舊的渡船,因為冬季水淺,無法擺渡,此時正被積雪覆蓋著,冬眠似的擱淺在沙灘上。為了行路方便,附近的村民用歪歪扭扭的木棍,臨時搭起了一座只有二、三尺寬的荊芭橋。

根據河水的深度,轎車完全可以涉水而過。

怎奈萬事就怕趕巧,前邊的十多輛轎車皆順利通過賈魯河,唯獨青霞乘坐的轎車不偏不斜正好陷在河中央,這對于新娘來說,是多麼不件不吉利的事情呀。

如此一來,前邊的人夠不著拉馬頭幫力,後邊的人夠不著推車尾用勁,車夫又無法下車涉水,只不停地使著勁揚鞭喲喝。

隨著車夫的高聲喲喝,三匹騾馬奮蹄掙拉,怎奈轎車載重大,又經一番前挪後盤,左晃右搖的折騰,便陷得更深了。

青霞忍耐不住,輕輕掀起車簾的一角,只見白茫茫的賈魯河灘,男迎客和男送客們聚集兩岸,紛紛出謀劃策,指手劃腳,但仔細一听,卻都是些紙上談兵的空策略。

唉,青霞放下車簾,搖頭嘆氣。好好的一條大官路,卻硬生生的被這條河流一剪兩斷,當地官府怎麼坐視不見?劉家不是中原富嗎,生意遍布全國各地,為何不出資修橋?修了路橋,不僅僅是與他人方便,更重要的是與己方便,畢竟劉家的生意遍布全國,途徑這條路的足跡遠比他人稠密。

青霞正胡思亂想,一聲刺耳的啞嗓子覆蓋了眾人之聲,撕破了凝固的空氣,振驚著寂寞的白雪,撞磨著每個人的耳膜︰「郎齋弟,听哥的話,扔給車夫火鏈石,讓車夫點著火依次燒那三匹騾馬的**!」

一陣無奈之後,眾人果然照辦。

只听車夫一聲喲喝︰「車上的新娘子和女客們坐好了!」

駕車的騾馬便「 」的痛叫長鳴,轎車騰的一下,轉眼被豎起老高,又猛的向前一拱,呼哧一聲駛出了賈魯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遺孀最新章節 | 遺孀全文閱讀 | 遺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