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孀 第155章︰項城任總統,劉青霞從政

作者 ︰ 韓詠明

春節過後,舉國上下一片歡騰,河南人更歡騰——因為南北統一了,因為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了,因為袁世凱是河南人。這河南出了一位袁總統,做為河南人,怎麼不更加歡慶鼓舞呢。

陰歷二月初二的這一天,是中原大地的龍抬頭之日,加上清朝退位,南北統一,再加上總統是河南人,所以,家家戶戶的喜慶和歡笑,高于往年中的任何一年。家家戶戶的廚房里,擺放著蒸好的各種鳥獸饅頭︰搬藏(田鼠)、糧袋、喜鵲、蛇、刺蝟、豕;家家戶戶里的一家之主,也早已趕在天亮之前,用灶火里的草灰,在院子里撒滿了大大的圓圈,並在圓圈的正中央,放上一把五谷雜糧,用瓦片扣上︰此謂糧囤,喻年豐家富、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待天亮之後,雞出窩之時,再將糧囤里的片揭開,讓雞子歡快地吃掉糧囤里的五谷雜糧,因為二月初二,是人的節日,也同樣是家禽的節日。

少女媳婦們愛干淨,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早早地起床,忙完房廚房里的事情,便燒上一大鍋熱水,又洗頭又洗腳,又洗衣服,嘴里同時還念念有詞的唱吉祥豐收歌。家里的老年人不講究干淨,不為洗頭洗腳而忙碌,但在這一天決不閑著,而是拿起一根竹桿敲門楣,嘴里同樣念念有詞的唱喲︰「二月二,敲門頭,打的糧食滿囤流……」

家里的小孩子像老人們一樣,不講究干淨,不為洗頭洗腳而忙碌,但更不會閑著,而是手拿小木棍敲瓦片,嘴里更是念念有詞地唱喲︰「二月二,敲敲瓦,蠍子蛐蜒沒有爪……」

陰歷二月初二,是青霞的日,淑女早早就為此事做準備。于是,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河西大街的劉家老樓里,是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只是少了徐老掌櫃,青霞的心里,感到空落了許多。因為青霞~,做古的徐老掌櫃,從自己公公那一輩,就是劉家生意上的頂梁柱。公去世之後,他又輔佐自己地丈夫,起用一些有才能的年輕大掌櫃,把劉家的生意一下子推到了最鼎盛的浪潮。只可惜丈夫早早過世,再加上族人們的虎視眈眈,自己只能免強守業,卻沒有能力和心情,將劉家地生意再在原來的基礎上,給擴大繁榮。

青霞想到里,一點也沒有過生日的心情。但為了不影響家人們的興致,她仍然笑著,一直微笑著。

可就在青霞與家人歡慶生日和日的時候,護院執事忽然進來稟報說︰「大東家,齊巡撫帶著官府里很多眾人來了,現在門外候著呢!說是要給大東家遞送任職書。」

「府的任職書?」立時,所有地人,都驚呆了,個個如墜雲霧,個個模不著頭緒。任任書?那不就是當官的人的任職書嗎!當官呀!那可都是男人的事情,怎麼送到這里來了?再說了,這劉家老樓里的男人,自徐老掌櫃離世之後,前邊桐茂典里地掌櫃已被唐大掌櫃授任徐老掌櫃的次子接任,除此之後,都是些護店、護院和幾位帳房先生,可他們看上去都不是當官的料呀!這任職書從何而來?是不是送錯地方了……?

呆了好一會兒。霞緩過神來。急忙帶人出去。把送任職書地齊巡撫和眾官員迎接堂。

因為張端等十一人是被斬西郊。是這個齊耀琳下地命令。所以。青霞一直對這個齊耀琳巡撫耿耿與懷。盡管是笑臉笑迎。語氣和神情卻機械僵硬︰「齊巡撫和眾位官員光臨寒舍。青霞不勝榮幸。只是這任職書從何而來?又從何說起呀!」

「劉夫人。現在南北統一。成立民國。劉夫人這些年地義舉。和為共和所做地貢獻。全國人民有目共睹。于是。這南北一統一。北京女界便紛紛向袁大總統保薦劉夫人。讓您出任中國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因為袁大總統也久聞劉夫人地義舉和貢獻。听了女界地舉薦之後。大為感動。特任職書。授任劉夫人為中國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齊耀琳說著。從身後地隨從手里接過鮮紅而華貴任職書。畢恭畢敬地用雙手遞與青霞。盡管他從青霞地語氣和神態上看出了青霞並不是真心真意地尊敬他。但他全不顧及這些。仍然前躬後踞地帶著眾官員給青霞賀喜。恭賀她榮中國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

青霞之所以突然被女界公推為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是因為袁世凱暗中指使人授予地結果。

袁世凱之所以如此做。是他自內心地對青霞地佩服和尊重。這樣地佩服和尊重。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地呢?他袁世凱自己也說不清楚。盡管他說不清楚。但他卻知道。自從青霞在河南京官所集資創辦地豫學堂里捐資三萬兩銀子之後。他袁世凱地心里。便一直有青霞地影子。盡管那時。青霞去北京。他因為忙碌。只是匆匆見過青霞幾面。可是。他地心里。便再也沒有忘記青霞。之所以忘不掉青霞。是因為。在他袁世凱地心中。做為女人。都是小家子氣。都是視錢財如命地。都是守財奴。都是為錢財所困之人。可馬吉樟地小妹青霞。身為女兒身。她怎麼如此大氣呀!怎麼如此豪爽呀!這樣大氣豪爽地女人。怕是男人也自慚不如地;這樣大氣豪爽地女人。決不是一般地女人。既然不是一般地女子。那她以後。肯定還會有震驚世人地舉動和貢獻。

因為袁世凱當時如此這樣想,所以,便一直沒有忘記青霞。

因為沒有忘記,所以便一直關注。從那以後,凡是河南遞上去有關青霞的奏折,他袁世凱都特別留心;凡是青霞的所做所為,他袁世凱雖說不是一清二楚吧,也都知道個大概。比如說青霞出資築建了困擾當地多年的歇馬營官路大橋;比如說青霞在大災之年,開鍋造飯,施舍災民幾個月的飯食,不僅解災民餓死之虞,還解了當地官府之急;比如說青霞為貧苦之人創辦的養濟院,比如說青霞為孤寡女人創辦的寡婦村,這一切的一切,不僅是青霞地慈悲憫意,可同時也穩定了當地的治安呀!再加上青霞為當地所做的所有的公益貢獻,再加上青霞赴日本考察實業,再加上青霞創辦的河南第一所華英女校,再加上青霞被劉氏族人地欺凌……這一切的一切,盡管他袁世凱在當時是日理萬機,盡管他袁世凱在當時是遠在京城,但他

碌之中,都在遙遠的京城,關注著青霞的一切。

因為一直關注,所以便了解了;因為了解,所以,青霞在他袁世凱心里的位置,便越來越重,越來越重。基于這些原因,他才會在下野安陽之後,去一趟尉氏,名義上是路過,名義是順便看一下她創辦的女子學校,名義上是順便游覽一下尉氏名勝——阮籍嘯台,而際上,他袁世凱地內心深處,還是以拜訪青霞本人為主要目的的。

那次拜訪,更讓他袁世凱驚詫的是,青霞竟然在他袁世凱離開尉氏的時候,也是在他袁世凱由顛落魄在谷底地時候,還擔心到他下野之後的生活問題,贈送他三千兩銀子。當時,青霞那實心實意給他銀子時的誠肯態度,他一生都不會忘記。他當時如果不接收青霞所贈送的銀子,就感覺對不起青霞的誠心誠意,對不起青霞的一片誠心。

他袁世凱一生都忘不掉,他當時伸手接銀子的時候,心中地感動如山呼海嘯,如電閃雷鳴,如波濤洶涌……那是用語言難以形容的感動。當時,他袁世凱握著那三千兩票,就在心里暗暗誓,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償還這份感動,一定要償還!

可僅僅是那次拜訪,青霞的名字,青霞以往的公益貢獻,青霞的豪俠仗義,青霞地相貌,便在他的心里再也揮之不去了。再加上幾天之後,青霞資助大哥馬吉森二百萬兩白銀,競標六河溝新煤礦開權地事情,簡直讓他袁世凱目瞪口呆,簡直讓他袁世凱五體投地。在他袁世凱的心中,更是視青霞為天下獨一無二地奇女子,是任何男人都不及的奇女子。

現在,他袁世凱:于做了大總統了,終于可以報答那份感動了,終于可以給予心中地敬佩以封賞了。可是,怎樣的封賞才能般配得起她青霞豪爽仗義、慈悲憫懷、慷慨濟世呢?用錢嗎,青霞現在還是中原富,她缺什麼但決不會缺錢。那給予她什麼封賞呢!青霞在民國沒成立之前,不就被光緒皇帝尊封為一品誥命夫嗎!不就被宣統皇帝施予樂善好施的功德牌坊嗎。前邊有車,後邊有轍,她青霞做為女性,那我袁世凱能給她青霞封個什麼尊榮大氣的職餃呢!

所以,袁世凱基于這些原,經過考慮,便指使人讓在北京女界公推青霞為子參政同盟會會長。並且,致電青霞的大哥馬吉森,讓他通知因避武漢暴動而閑居在家的馬吉樟,進京任總統府內史(秘書)。

三︰

青霞的身,盡管已徹底痊愈,可再也恢復不到以前的健康上了,稍微著風受涼,便高燒、便咳嗽不止。可盡管如此,她在接到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的任職書之後,還是在忙碌生意的同時,抽出時間,為女子參政同盟會的事情而忙碌。並在心里,對袁世凱敬佩不止——因為袁世凱這樣的表現,充分彰顯了女子地位的提高,充分彰顯了男女平等,女人終于也可以參政了,這可是中國歷代所沒有的新鮮大事呀!

青霞正沉浸于女子參政會會長一喜悅之中,一個多月之後,河南都督張鎮芳,突然帶領著河南省府官員,河南商會會長、河南商界大賈等眾人,敲鑼打鼓、鞭炮齊鳴的來到河西大街的劉家老樓,授予青霞河南國民捐總理。

南都督張鎮芳之所以要授予青霞河南國民捐總理,是因為他同樣被袁世凱指使。因為袁世凱僅僅憑青霞資助她大哥馬吉森二百成兩銀子用以競爭新煤礦的開權這一事上,就知道青霞所擁有的財富是如何雄厚了。再加上民國剛剛成立,國庫空虛,百業待興。可是,既然國庫空虛,那這百業如何待興呢!無錢難辦趁興事,這可南地處月復地,四通八達,又是自己的家鄉。于是,袁世凱便指使河南都督張鎮芳,暗中操縱商界商會,成立一個國民捐,意欲動河南人民捐款,以解河南財政之空虛,緩國庫如洗之危急。

袁世凱之所以樣做,是因為他知道青霞豪爽仗義、慈悲慷慨的壯舉,所以,才故授意張鎮芳,操縱商界商會有威望人士,公推青霞為國民捐總理。讓青霞有了這個冠冕堂皇的官職餃,青霞就會帶頭捐款,這樣以來,就可以帶動河南商界更多的人捐助。如此一來,河南的百廢待興,就有指望了。

本來,他凱任總統之後,就一直有這樣地想法了,只是,他覺得一上來就讓青霞任國民捐總理,有點再露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想掏青霞兜里的錢才授予她國民捐總理的。于是,他便先授予青霞一個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之職。再說了,授予青霞為女子參政同盟會會攻,可是他袁世凱真心實意想給予青霞一個封賞的。至于讓青霞任河南國民捐總理,可與封賞她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無牽連,並不是有求于人,才先有禮于人的。

袁世凱之所以這樣做,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袁世凱也早就從小道消息里耳聞,青霞曾給河南同盟會和孫中山捐助銀之事,和青霞在日本捐助《河南》和《女界》之事。所以,他袁世凱對青霞任河南國民捐抱有很大地希望。再就是,革命黨並沒有給予青霞一官半職,青霞還那樣的慷慨資助;而現在,自己授予她青霞河南國民捐總理,並且,這個河南國民捐總理就是專門動河南人捐助的部門,那你青霞就更應該慷慨解囊了。再說了,現在也南北統一了,等于是捐給民國了,你青霞肯定是更樂呵呵的捐助了。

而河南大都督張鎮芳呢!也是河南項城人,又是袁世凱的表弟,現在又兼民政長,他也早就知道青霞的雄厚家底,被袁世凱略一提醒,便心領神會,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了。于是,他便立即開始行動,很快便把商界、商會地威望人士給動起來,輕而易舉便動員他們舉薦了青霞為河南國民捐總理。接著,就是此時此刻的敲鑼打鼓,來劉家老樓里給青霞下國民捐總理的任職書。

張鎮芳及眾人的到來,立時讓劉家老樓那寬闊龐大的院子里,擠擠撞撞、人滿為患。面對如此熱鬧、如此隆重地場面,青霞受寵若驚,她把張鎮芳及商界商會的代表和幾位重要官員給讓進客堂,又吩咐人在大院子里擺上桌椅,以應府那些隨從官員。

張鎮芳把河南國民捐任職書交,畢恭畢敬地遞給青霞之後,寒暄了

,話鋒一轉,言詞誠懇地說︰「劉會長,民國初建,可是,我們河南卻藩庫空虛呀!常言說的好︰不當家不知油鹽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我張某可是深有體會呀!呵呵呵!」

張鐘端的話音未落,隨同的官員和商界商會人士也紛紛表態言︰

「是呀!這萬事開頭難,更何況是建國初始,肯定是要度過一段艱難時期了。」

「有劉會長做我們的國民捐總理,她一定會帶領我們豫省的鄉紳和商賈們,慷慨捐獻,讓豫省早日走出建國初始地財政困境。」

「劉會長在中國商界和教育界,素有威名,我們早已是敬佩的五體投地。」

「這建立民國,乃國之幸,我民之興,我做為豫省公民,一定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策的出策,為我們豫省地百廢舉興,做出貢獻!」

「那是,有劉會長做我們豫的國民捐總理,那我們、豫省,先政上,就優于任何省份地。」

……

見眾人跟附和,張鐘端急忙趁勢打鐵說︰「我張某做河南都督,還望各位和劉會長鼎力相助呀!配合我張某演好大都督這個角色呀……」

青霞深為張鐘芳和眾人的熱心誠懇所感動,沒有城府和心機地她,並不知道這是給她戴高帽子,並不知道是想用這個國民捐總理的職餃誘使她拿出巨額巨銀,便立即爽快地說︰「張都督,還有各位,你們放心,我本人一定竭盡全力,不負你們地期望,並帶著咱河南國民捐和商會的同仁們,動員咱豫省的鄉紳商賈們,為振興咱河南而慷慨解囊……」

霞話音未落,外邊忽然傳來一片叫嚷和嘈雜,屋里人都大驚失色、驚惶失措,以為又是革命黨鬧事。張鎮芳立即站起,沖所有人擺擺手說︰「各位莫慌,各位莫慌,現在都民國了,哪有亂黨鬧事呀!」

經張鎮芳這一醒,眾人突然如夢初醒,這才想起來已經民國了,經南北統一了。于是,皆重負地長舒一口氣。但面容的驚惶失措,仍然凝固不散;面容上地迷惑疑慮,仍然濃重。

正在眾迷惑不解時,淑女從外邊帶過一個人,因為就是他在外邊大嚷大叫要進來的。

青霞一看,驚詫的大叫︰「沈先生,怎麼是你。」

原來,來人是沈竹白。

原來,沈繡白被青霞送出河南界,繞道天津,逃往上海。可到了上海之後,他才知道同盟會及孫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民國政府,並且,孫中山還是民國臨時大總統。于是,他仗著青霞給他的一千兩銀子,又立即奔赴南京,受到了孫中山和黃興的熱烈歡迎。孫中山知道了他冒著生命危險,偷偷掩埋了十一位革命同志地尸體之後,激動地稱贊他︰「真是南有朱執信,北有沈竹白呀!」

南北統一後,沈竹白拿著參議院的介紹信,回到了河南,被安排到豫省教育部任職。可是,盡管民國成立了,可他卻忘不掉為共和捐軀的十一位革命烈士。于是,他便向教育部部長提出,給十一位革命烈士立碑紀念,並給烈士家屬放撫恤金。可是,教育部部長,以給張鎮芳匯報為由,一推再推。沈繡白便拋開教育部部長,直接去面見豫都張鎮芳,可是,張鎮芳不是推萎,就是避而不見。

正在沈竹白為十一名烈士奔走呼吁立碑紀念和烈士放撫恤金的無門之時,他突然得知,張鎮芳將率領商會、商界和眾官員,敲鑼打鼓的來給青霞遞送河南國民捐總理的任職書時,便靈機一動,跟在他們身後,追趕到這里。深暗官府之事地他,剛追到這里來的時候,並沒有著急撞進來,而是先在外面靜等了一會兒,感覺著張鎮芳已經把國民捐總理的任職書遞送給了青霞,並把寒喧的話也說過了,才開始往里撞,外面的人當然不讓進,因為淑女認識他,知道他是革命黨,才把他帶令進來地。

此時此刻,沈竹白面對青霞的驚詫和詢問,立即把給為十一名革命烈士立碑紀念,以及給眾位烈士家屬放撫恤金的要求,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

青霞一听,真是一百個贊同,立即神情激動地要求張鎮芳︰「張都督,他們十一名革命烈士可是為共和、為民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大英難呀!這民國建立、南北統一,豈能讓英難的頭顱白拋、熱血白灑嗎?政府一定要為他們立碑紀念,這烈士的家屬,更是可憐,父母沒有兒子,妻子沒有丈夫,兒女沒有慈父,艱難地煎熬著沒有親人地歲月,官府更應該放撫恤金呀……」

眾人不知道沈竹白已經找過張鎮芳多次了,而張鎮芳是極不情願花錢為革命烈士立碑紀念,並給士一名家屬入撫恤金的。所以,見青霞如此贊同沈竹白的要求,立即附和,表示贊同︰

「應該應該!應該給他們立碑!」

「沈先生的提議很好!真虧他還記惦著!」

「給英難的家屬放~恤金地同時,英雄的子女有年齡合適地,可以安排在政府部門的。」

「政府是應該有所表示!」

「不但給他們立碑,還應該記錄在史,讓我們地子孫後代永遠記住他們,讓子孫後代知道這共和民國,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呀!」

……

而對青霞地要求,和眾人的贊同,張鎮芳也不好意思拒絕。因為他也耳聞青霞與革命黨的事,此時此刻的他,又是有求于青霞的。常言說︰有求于人,必先有施于人。于是,他當著有威望的眾位人士和青霞的面,便大手一揮,很爽快地答應了。並且,還對沈竹白的此舉,大加稱贊︰「沈繡白先生為英雄奔走呼吁的這種精神,真是可嘉,真是值得我們各位效仿。」

張鎮芳嘴里雖然稱贊沈竹白,但心里卻對他恨得咬癢癢。心想︰本來想從劉夫人這里掏錢的,可是,卻讓這個沈竹白利用這個場合給挖去了一批錢。

張鎮芳帶領商界商會和眾位官員離開後,外邊的護院突然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面如土色的向青霞稟報說︰「大東家,外面來了一位軍將,說是要見大東家。」

青霞和淑女看到護院的神色,立即預感到要出大事了,趕緊急步走出去。當她們看到來人之後,驚恐之中,淑女「啊」的一聲,當場昏厥過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遺孀最新章節 | 遺孀全文閱讀 | 遺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