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故事 第二十四集 重整旗鼓(下)

作者 ︰ 吳勇

回到家的許春林一時沒有工作,再加上過去的朋友、親戚、同事對他抱有成見,甚至歧視,他心里十分痛苦。剛回來時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已被嚴酷的現實擊得粉碎。

「你還是回礦里找個工作吧,總不能這樣整天無所事事。」這天在家里吃飯時,父母這樣勸他。

許春林受不了別人異樣的目光,他堅決地說︰「我不去!」說完,他悶悶不樂地走進自己的房間。

父母沒有再多加指責,他們知道兒子此刻的心情。心想,好在兒媳婦還有工作,一時半會還不缺吃少穿。

許春林除了白天在家里睡覺,晚上就閑著無聊和幾個朋友打牌。

昏暗的燈光下,他們打得正酣。一個牌友說︰「我們來點小刺激吧,每局二三十元,輸贏不會過千元。听過這句話麼︰打牌不來錢,炒菜沒放鹽。」

許春林起先也有點猶豫,感覺賭博的誘惑力實在很大,但他轉兒一想,自己當初不就是經不住誘惑而沉迷于賭海嗎?教訓還不夠慘痛嗎?他想起了監獄里的生活,想起了監獄民警的勸告,于是說道︰「算了,還是別來錢了!」

「喲,哥們兒現在學乖了?!」牌友笑道。

許春林不好意思了,他掏出香煙,準備散。

「什麼劣質煙,拿得出來嗎?」另一個牌友諷刺道。說著,還掏出一包上好的香煙,每人散了一支,卻唯獨沒有散給許春林,臉上的表情還十分傲慢,充滿了鄙視。

許春林的臉「騰」地一下漲得通紅,他感到了巨大的羞恥,內心的怒火在往外涌,可他無法作,心想︰人家憑什麼非要給你呢?誰讓你沒有工作又沒有錢呢?何況你還是個「勞改釋放犯」?

「哼!」他咬著牙離開,從此再沒打牌。

※※※

在八十年代末,就業難一直困擾著礦里的領導。不少礦工的子女,尤其是女青年一時找不到工作。

于是,礦里領導決定對經營不善的「玉席菜館」進行招標。

這天,許春林正在家里睡覺,一個徒弟氣喘吁吁地跑來,叫道︰「快,快去!招標已經開始了,飯店快叫別人招去了!」

正躺在床上的許春林聞言立即跳下床,他顧不上穿衣服就光著脊梁,穿著秋褲、拖鞋,一口氣跑到招標會場。

「為什麼不通知我!」許春林喊道,顯得十分生氣。

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人回答。

其實,人們的內心深處還瞧不起他。有人私下小聲議論道︰「他跑來干什麼?一個勞改釋放犯?」、「如果讓他干,還不把這十幾名礦工子女給餓死?」……

「現在投標多少?」許春林急切地問道。

「兩千二!」主持人回答。

「我出兩千八!」

兩千八百元,外帶十余名礦工女子的就業,許春林毫不猶豫地投標了!

其他人見狀紛紛都愣住了,心想︰照這個價格,已沒有什麼干頭了,這家伙是不是坐了幾年牢給坐傻了?

會場上的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

此時,礦里領導也意見不統一,招標會宣布暫停。

許春林神情沮喪地回到家里。他飯吃不下,覺睡不好。

妻子看在眼里,于是勸道︰「算了,不要干了,我們不要冒那個風險!平平安安過日子就行了。」

「我現在已沒有退路了,不干,誰能看得起我?」許春林賭氣似的說。

父親得知後,堅決不同意,一向老實本分的他最擔心的是兒子重蹈覆轍,他甚至說道︰「如果你再去開什麼飯店,我就與你斷絕父子關系!」

許春林痛苦萬分,他躲在沒人處,大哭了一場。

他感到那些光明、美好的希望似乎都徹底與他斷絕了關系。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衰老的車夫,吃力地推著一輛載重的車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到達目的地,他只是吃力地推著,一直到筋疲力盡的時候。

然而,許春林有著倔強的性格,他雖然個頭不高,卻渾身是勁。人們只要見到他眼楮一瞪,牙齒一咬,就知道他已經下了決心了。他想起了在監獄時黃指導員說的話︰「人生的道路並非平川縱馬、坦途漫步,總要遇到挫折,關鍵是如何面對。你要振作起來,正視現實……」

是的,我不能因此而氣餒,我的頭腦是清醒的,我要證明給別人看,我要重新站起來,我要實現自己的價值!

他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天天找礦里的領導,死纏硬磨!

這天,在上班的路上,他又找到了林礦長。

林礦長不耐煩地說︰「怎麼又是你?你跟著我也沒用!」

許春林笑吟吟地走上前,一邊遞上香煙,一邊說道︰「如果你還不答應,我就天天跟著你、纏著你!」

「你——」也許是被他誠摯的精神打動了,也許是被他的死纏硬磨弄煩了,林礦長只好說道,「行、行、行!就讓你干,我怕你了!不過丑話我可說在前頭,到時候干砸了可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喔!」

「那哪能呢,多謝礦長的支持!」許春林說著還立正敬了個禮。

林礦長呵呵笑道︰「真拿你沒辦法……」

※※※

「春林菜館」在一片鑼鼓聲中再次掛牌營業!

二次創業,許春林困難重重。先就是「服務人員比顧客多」這一特殊情況。這也是八十年代的特色。

面對店里「服務人員比顧客多」的特殊情況,許春林想出了點子︰他一方面讓服務員兩人一組、三人一伙到附近的街道擺攤設點,賣豆腐腦、小刀面、小籠包等吸引眾多的普通消費者;另一方面他又去西安、上海等地拜師學藝,並結合礦區特點自創了「五香甲魚」、「扣肉」等地方風味菜,吸引中、高檔消費者……奇特的經營形成了奇特的風景,一年後,小店的生意又紅火起來。

地道的菜肴和優良的服務不僅吸引了不少礦區的顧客,一些歸國的海外游子和來訪的外國客人也慕名而來。一位泰國老婦人在該店就餐回國後,寫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稱贊該店服務周到,佳肴味美。她還寫了一副對聯︰「名震兩淮大地,味壓百里煤城。」

許春林並不滿足于現狀,他的經營思想也逐步開闊。他在立足飯店經營的同時,廣泛收集全國各地的商品信息,把飯店的富余人員組織起來,搞外向型的經濟活動。

改革藍圖圖圖美,春林春色色色新。幾年後,也就是九十年代初,許春林將一幢閑置多年、面積達兩千多平方米的樓房租下來,裝修改造成一座大型的「春林大酒樓」。

這座氣派非凡的大酒樓,是以「逍遙浴池」為龍頭,集旅館、飯店、美容廳、健身房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行業,一次可容納三百多人住宿和洗浴……

開業那天,市人大和礦里的領導紛紛前來祝賀、剪彩。

※※※

許春林在當地出了名,前來酒樓找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

一天,那個曾經諷刺他抽劣質香煙的人,來到許春林的公司。他幾個月前下崗了,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我,我現在下崗了,希望你、你大人不計小人過……」他不好意思地訥訥道。

許春林看在是街坊鄰居的分上,並沒有給他難看,說︰「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只要你在這好好干,過去的事情就別再提了,我早忘了。」

「謝謝許總!」此人說著,還拿出一條軟「中華」香煙,羞愧地說︰「一點小意思,略表心意,請收下。」

「都是街坊鄰居,不必了。」許春林婉言謝絕道。

許春林不僅安排了許多下崗職工,還收留了許多刑滿回歸人員。

這天,一名中年男子來到他的辦公室,問道︰「許總,還認識我嗎?」

「哎喲,是黃老弟!好久不見,什麼時候出來的?」許春林認出來了,正是在監獄服刑時與自己一同在伙房做飯的黃勇,兩人見面分外高興。

黃勇是幾年前刑滿釋放的,一直還沒有找到工作。得知許春林生意做得很大,于是前來投奔。

許春林知道黃勇學了幾年的廚師,手藝大有長進,就安排他在餐飲部做了大廚。

黃勇也很能干,不久還升為餐飲部的經理……

※※※

在新世紀到來之際,許春林的眼界也更為開闊,他成立了「春生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使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步走上了正軌。

他在當地一時成了新聞人物,不少電台、電視台、報社報道了他的事跡。

一家報紙報道︰

為使消費者滿意,「春林大酒樓」在硬件上不斷更新,終于以一流的設施和一流服務,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今年,這家酒樓被上級單位命名為「文明經營單位」,市有關單位還授予「春林大酒樓」為「衛生先進集體」……

一家電台報道︰

許春林致富不忘教育,主動向附近幾所中、小學捐款獻愛心。他第一次捐款解決了百名學生的學雜費;去年春節,他又捐款解決了特困教師的過年問題;在‘六一’兒童節期間,他專門來到學校給學生作了講話,並給二十名品學兼優的困難學生頒了學習用品和每人五百元獎金,少先隊員們為他獻上了鮮紅的紅領巾。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許春林向學校捐款十余次,金額達三十萬元……

一家電視台報道︰

許春林致富後主動捐款修路為市民造福。最近,我市的「春林大道」就是由他捐款五十萬元建成的。作為市政協常委,許春林的公司還安排了許多刑滿回歸人員和下崗職工,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報告仍在進行。

許春林說道︰「春林大酒樓出名後,也有不少刑滿回歸人員慕名來到這里,謀求生活。對那些確有困難又積極肯干的我都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和支持。他們都能守法經營,逐步走上了正道,我收留和資助過的刑滿回歸人員有二十多人,我常跟他們講的一句話就是︰無論做什麼生意,決不能犯法!」

台下一陣熱烈的掌聲。

許春林繼續說道︰「雖然我回歸社會很多年了,但我經常來監獄,看望這里的民警,到今年,我已經來過十次了。我與他們有著深厚的感情,過去他們是我的管教干部,如今我們已經是朋友了!」

台上、台下的人都會心地笑了,大家熱情地鼓掌。

最後,許春林站起來,鏗鏘有力地說道︰

「各位服刑人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路難行,可路在我們腳下。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人生的航船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要遇到挫折。有困難怕什麼,戰勝它!跌倒了怕什麼,站起來!犯了錯誤,要吸取教訓,要走正道。只要信念不丟、意志不垮,就永遠是生活的強者!謝謝!」

台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大會結束,許春林起身告辭。監獄民警熱情挽留,許春林執意推月兌。

奔馳車載著他緩緩馳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監獄故事最新章節 | 監獄故事全文閱讀 | 監獄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