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故事 第二十五集 獄中之家

作者 ︰ 吳勇

入夜,第二監區周圍靜悄悄的,只有樹葉被涼風吹著,出輕微的沙沙聲。

陳方青躺在監舍的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入獄一年多來,雖然他極力抑制自己腦神經的運動,不讓自己去想兩個年幼的兒子,但兩個兒子那孤獨無援、舉目無親的身影卻不斷地闖進他的記憶,像毒蛇一樣纏繞著他,揮之不去,不得安寧。

今天,他又拿起兒子的照片,仔細端詳著,令他魂牽夢繞的往事又出現在眼前

※※※

九年前,陳方青伙同他人實施盜竊後,為了逃避公安機關的追捕,他帶上兒子大龍和小龍過上逃亡生活。

他下過煤礦,賣過水果和蔬菜。潛伏了幾年後,陳方青又帶著大龍和小龍輾轉到大連做小生意。

因為沒有戶口,找不到安身之處,一直在外潛逃的陳方青厭倦了漂泊生活。他天真地認為︰自己的盜竊行為已經過去近八年了,公安機關不會再追究了。于是他決定回老家,想過上平安的生活,雖然孩子的母親早已去世了。

可是這天深夜,幾名派出所民警破門而入,將睡夢中的他戴上了手銬。

陳方青從夢中驚醒,他沒有驚慌失措,因為這一切他既感到意料之外,又感到意料之中。該來的終究會來的,要躲躲不過。

他明白這一次是難逃法律的制裁了,今後許多年很難回家再和兩個年少的兒子見面了。在征得派出所民警的同意後,他把兒子大龍和小龍的照片揣在了身上。

臨別時,陳方青的眼角淌出渾濁的淚水,對12歲的小龍說︰「爸犯了罪,要坐牢,你去找在大連的大龍互相照顧,千萬不要像爸爸這樣去犯罪呀!」

說完,他被押上了囚車……

被判刑四年的陳方青曾經給家鄉的熟人寫過信,打听兒子的下落。

收到回信後,得知大龍和小龍到社會上流浪去了,很少回家。

陳方青思念兒子的心情越來越迫切。不久,他還听熟人來信說,兩個兒子正在尋找當年的舉報人,還要殺舉報人報仇……

听到這個消息,陳方青更加「坐」不住了,常常在夜里被噩夢驚醒,他仿佛看到了兩個兒子那悲涼的哭嚎和被警車押走的情景。

他決定鋌而走險,伺機月兌逃後尋找失散的兩個兒子。為以防萬一,他還為兩個兒子留下了幾頁遺書。

※※※

陳方青的異常情緒早被分監區民警所掌握。

清河監區領導十分關注此事,並為此作出批示︰希望盡快做好陳方青的工作,講明利害,同時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尋找兩個失散的兒子。

曹指導員決定先和他好好談談。

值班室里,曹指導員對陳方青說道︰「你的情況分監區的民警都知道了,為什麼這麼大的事也不向民警匯報?是不是在想糊涂心事?有事要請民警幫助解決才是正路!」

陳方青哭述道︰「可,可這事你們幫得了嗎?」

「你不說,怎麼知道幫不了?」指導員嚴肅地說,「這件事我們分監區民警和上級領導都十分重視,決定盡一切努力幫你找回失散的兒子。你應該主動配合,提供線索才是。」

陳方青一陣激動,沒想到監區民警還願意幫他尋找失散的兒子。他不無疑慮地問︰「你,你們真的願意幫我找孩子?」

見指導員那肯定的目光,他相信此話並非虛言。

于是,他拿出珍藏的大龍、小龍的照片,交給指導員,說道︰「這是我兩個兒子的照片,可能有幫助。」

拿著這張照片,指導員先找到清河監區張副指導員商量辦法,然後又與白湖監獄獄政科取得聯系。

獄政科先後給陳犯家鄉的鎮政府、村委會出多封機要信件,並向社會開通了熱線電話,尋找失散的兩個孩子。

這天上午,獄政科徐科長接到一個熱線電話,陳方青家鄉的一個婦女說︰「兩個孩子兩年沒回家了,有人看見他們在天都市要飯呢!」

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他們把尋找的範圍縮小到天都市。

然而,要從偌大的天都市找到兩個居無定所的流浪兒談何容易?

※※※

分監區民警徐平是個充滿熱情的年輕警官,他家就住在天都市,母親在一家商場當營業員。于是他主動要求,讓其母親幫助尋找大龍和小龍。

徐母來到一分監區。

她個兒不高,舉止大方,長得豐滿合度,倒退十年,她一定是個漂亮的女人。在了解了大龍、小龍的情況後,徐母又匆匆趕回天都市。

徐母覺得,自己僅靠兩張照片,要在茫茫人海的天都市找到他們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她把親戚朋友和身邊的同事都動起來,根據他們所住位置,每人劃分了街道和場所,分頭行動。

于是一張尋找大龍、小龍的大網張開了。他們在火車站、長途客運站以及洗浴中心、小吃部、小賣店、迪廳和旱冰場等輪番查尋。

然而2o多天過去了,卻沒有任何進展。

徐母焦急萬分,覺得再這樣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她想︰求助媒體也許是個好辦法。

于是,徐母在《天都晚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兒子啊,你們在哪里」的消息,並登出了大龍和小龍的照片。文中還引用了陳方青的話︰「大龍、小龍,你們到底在哪里呀?我在監獄服刑期間,听說你們離家出走,爸爸的心在流血。听警察叔叔、阿姨的話,快回家吧!」

徐母到報攤上一下買了5o份報紙,給親戚朋友和同事,讓他們拿著報紙分頭尋找。

這條消息在讀者中也引起了極大反響,一些熱心人紛紛打電話提供情況。

一天,一家小吃部的老板打來電話,說︰「我知道大龍在什麼地方。」

徐母高興不已,她放下電話「打的」來到這家小吃部。

小吃部的老板是個3o多歲的男子,他說︰「這兩個孩子常來吃東西,一定是他倆,我們等一會吧,他們就會來的。」

等到晚上十點鐘,一個13歲左右的男孩終于出現了。

徐母上前詢問,果然是大龍。通過大龍,又找到了在另一家小飯店打工的小龍。

原來,陳方青被捕後,無家可歸的小龍便流落街頭。12歲的他靠四處行乞度日,饑一頓飽一頓,經常遭到街頭小混混的欺負,被人打得渾身是傷。有一次走到鐵路邊上,想臥軌自殺。在自殺前的一瞬間,想到要和哥哥一起為爸爸報仇,于是又扒火車跑到了縣城。舉目無親的他白天撿破爛、打工,晚上則在一家銀行的門前過夜。

大龍不久回到家鄉尋找失蹤的弟弟。幾經周折,他們終于在縣城車站相聚了。小哥倆見面時淚如泉涌。兩人擦干了眼淚合計著來到天都市謀生。他們在天都市站撿過破爛,賣過報,還到洗浴中心當過服務員……

听了兩個孩子的述說,徐母感慨萬千。她一邊听,一邊流下了辛酸的眼淚。

這樣的事情她以前也曾听說過,她記得在報紙上還看到過類似的報道,沒想到今天自己真的踫上了。她不禁想到︰孩子的父親犯了罪,該抓。但警察在抓獲犯罪分子的時候,是否也應該人性化一點,對這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施以援手呢?至少不能不聞不問吧?難道就不擔心抓了大的,社會上又多了兩個小的犯罪分子嗎?

這樣想著,她又覺得自己可笑,自己不過是一介草民,這種事情哪輪到你來管呢?于是,她擦了擦眼淚,走出小吃部,撥打了熱線電話,把消息告知了白湖監獄獄政科。

獄政科徐科長高興地說︰「真辛苦你了,請您盡快把兩個孩子送到清河監區,安排他們和父親見面。」

放下電話,徐母對小哥倆說︰「明天早晨你倆在這里等我,然後我們一同去清河監區看你們的爸爸,不要亂跑,好嗎?」

小哥倆忙點頭答應。

次日一大早,徐母帶著新買的兩件羊毛衫打車來到小吃部。

可是,小哥倆卻不見了。

在小吃部老板的幫助下,最後在一家旅館里找到了睡夢中的大龍、小龍。

原來小哥倆知道第二天要見到爸爸了,心情激動,晚上邀了幾個在街頭混的把兄弟,推杯換盞,痛飲到後半夜,竟睡過了頭。

「咳!這小哥倆!」徐母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她打了一輛出租車,三個人向清河監區飛馳而去。

※※※

清河監區第二監區會見室。

陳方青緊緊抱著兩個兒子說道︰「兒子啊,這些年讓你們受苦啦!」

「爸呀!你知道兒子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麼?兒子想死都找不到怎麼個死法!」大龍滿月復委屈地說。

陳方青再次抱緊兩個兒子,不覺喜憂參半。喜的是,兩個失散的兒子終于找到了;憂的是,兒子雖然找到了,可以後怎麼辦?總不能跟著自己待在監獄吧?

陳方青不禁又陷入了痛苦的境地。

翌日,清河監區在會議室里舉行了有四十多名干工家屬參加的幫教會。

清河監區曹書記在大會上說︰「陳方青和兩個兒子終于在這里團聚了,再不能讓大龍和小龍流落到社會上。考慮到陳方青的刑期已不長了,只剩下兩年多,希望哪位家屬伸出手,收留這兩個孤苦伶仃的孩子。」

曹書記的話音剛落,多年前在一分監區退休的黃指導員夫婦站起身來,說道︰「我們願意收養這兩個孩子!等陳方青刑滿釋放為止。」

黃指導員雖已退休已多年,滿頭華,但說起話來依然聲音洪亮。他的兒女都已工作,且在外地,平時難得回來,家里只有老兩口,所以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徐母將兩個孩子交給黃指導員,囑咐道︰「要听爺爺、***話,啊。」

兩個孩子都很高興,手舞足蹈。因為他們不僅有了一個新家,並且還能經常去監獄看望爸爸。

一個月後,在分監區民警的安排下,已退休的黃指導員和老伴帶著兩個孩子來到第二監區會見室,看望他們的父親。

老兩口對陳方青說︰「孩子雖然有時淘氣,可能和過去一直過著流浪生活有關,不過,教訓他們幾句,他們還算是听話的!」

陳方青眼里含著熱淚說︰

「以前,我曾經想過,等我出獄後,該偷還偷、該搶還搶。如今,監區民警幫我找到失散的兩個兒子,還讓他們有了一個溫暖的家,這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如果我在監獄不好好改造,出獄後再不好好做人,怎能對得起監區民警和二老的恩情啊!我在這里誓︰我出獄後,即使窮得要飯,也決不會再干偷盜犯法的事!」

「有你這句話,我們也就放心了!」老兩口笑著說。

大龍和小龍盡情地嬉笑著,是那樣的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昨天的流浪生活仿佛與他們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監獄故事最新章節 | 監獄故事全文閱讀 | 監獄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