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故事 第十二集 愛恨網絡

作者 ︰ 吳勇

《新生導刊》編輯部。

吳記者正在編稿件,忽然電話響了,他拿起電話︰「我是吳記者,請問你找誰?」

電話那邊說道︰「我是清河監區的何龍,吳記者你好,我有一個好的新聞線索,想告訴你。」

吳記者說︰「噢,是何警官啊,你好,謝謝你的支持!」

何警官說︰「昨天我收到回歸人員李興銀的來信,得知他在天都市辦了一個網絡公司,很成功,不知你可有興趣采訪他?」

吳記者說︰「這很好,請你把他的地址和電話告訴我,我一定去。」

吳記者放下電話,然後直接打了李興銀的手機,約好了見面時間。

第二天上午,吳記者來到李興銀的公司。

這是一個普通的寫字樓,上到四樓,見門口寫有「天都在線廢品收購站」的牌子,吳記者走了進去。

李興銀正和幾個同事忙活著,見有客來,忙招呼道︰「您是吳記者吧?請坐。」

李興銀3o歲左右,修長的身材,面容給人一種不苟言笑的感覺。他先是客氣了一番,說︰「謝謝吳記者的光臨,我覺得自己做得還很不夠,今天你來采訪我,我還真不好意思啊。」

吳記者笑道︰「你就別客氣了,听說你以前是個大學生?如果不介意的話,能不能先談談這段經歷?」

李興銀打開了話匣子︰「咳,往事不堪回啊……」

※※※

李興銀跨進了大學的殿堂後,為將來能有個好的出路,對學習十分努力,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作為一名班干部,盡管學習成績不是最好,但他對工作十分負責,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和信任。他把全部精力和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因而在熟悉他的老師和同學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好同學。在父母和親友眼里,他是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然而,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最終令他眼花繚亂。

在他的周圍,許多同學都喜歡上網聊天、玩游戲,課余飯後常听見他們吹得津津有味。後來,他還現他們成雙入對地在校內校外談情說愛,李興銀的心里十分羨慕。

時間一久,李興銀感到了自己的落伍。

如今已是信息時代,自己卻既不會上網又不會玩游戲,甚至從沒有談過戀愛!他越想越覺得沒有面子。

他便開始培養自己的網絡興趣,向同學討教。

一位同學笑著說︰「你會打字嗎?」

李興銀說︰「會一點。」

同學就說︰「那就行了,上網還不簡單!」

周末的下午,李興銀懷著極大的興趣與同學鑽進了一間網吧。

網吧里坐滿了人,大都是跟他一樣的年輕人。在看了「新浪」「網易」的新聞之後,他第一次感受了網絡的奧妙與神奇。

同學說︰「這有什麼好看的,我來教你看夠刺激的!」

在同學的點拔下,他第一次登錄了**網絡,網頁上那些**果的畫面令他心跳加、血液沸騰。

回到宿舍,李興銀失眠了,滿腦子都是那些婬穢的畫面。他想,難怪有那麼多的人沉迷網吧不能自拔呢!有人把上網絡比喻成「電子海洛因」,一旦沾上了,就很難從中自拔,現在看來,並非虛言。

李興銀從此一而不可收,只要一有空就和同學一起鑽進網吧,每次都是他請客。

因為怕被人現,他們總是在最角落里上網,盡情在虛擬的世界里信馬由韁,尋求感官和心理上的刺激。

後來,他又申請了QQ號,上網聊天,並專找年輕的異性。

父母給的零花錢悉數落入網吧老板囊中。

由于時間和精力都耗在網吧里,他的成績在短短兩三個月時間里一落千丈。

※※※

這天,李興銀又在上網,被一個叫「乖乖妹」的網名迷住了。

李興銀用「俊哥」的網名與「乖乖妹」聊得很投機。幾次之後,李興銀很想跟這個自稱漂亮迷人、清純如水的妹妹展點「浪漫關系」,于是約定第二天在「阿里巴巴」歌舞廳見面。

李興銀站在歌舞廳門口等待,兩個花枝招展的女孩出現在他的面前,而其中一個女孩就是「乖乖妹」。

「乖乖妹」長得挺漂亮,而且十分時髦。李興銀心花怒放,當即把她們邀進一個包廂。

他們一邊唱歌,一邊喝著啤酒,「乖乖妹」還不停地打情罵俏。

李興銀的酒量根本不是這兩位以陪酒為生的「吧台麗人」的對手,他們喝至晚上12點時,李興銀便有些醉了。

「乖乖妹」向另一個女孩使眼色,然後也假裝醉醺醺的樣子,非要李興銀送她上廁所不可。

李興銀已喝得腦袋麻,醉眼蒙?,他懵懵懂懂丟下提包,扶起「乖乖妹」,搖搖晃晃地去了廁所。

等他倆前腳一走,另一個女孩提起他的皮包便溜出了包房,然後大搖大擺地走出了酒店的大門。

「乖乖妹」扶著李興銀一到廁所門口,就說︰「大哥,你去男廁方便吧。」李興銀順從地進男廁去了。

「乖乖妹」一見李興銀進去,馬上從女廁所鑽出來,迅閃出歌舞廳,打了一輛的士,消失在大街上。

李興銀歡歡喜喜地回到包廂,可在包廂等了3o多分鐘,兩個女孩一個也沒有回來。他這才記起自己的手提包不見了,里面有他的手機和多元現金,這是父母給他交學費用的。

李興銀這才醒悟︰被這兩個漂亮的網妹算計了,「乖乖妹」並不乖!

李興銀當即向派出所報了警,並告訴民警她們進入網上聊天室的號碼。

民警當即展開調查。可是,由于當地網吧林立,每天上網的人來來往往,而且利用上網交友引的治安、刑事案件極多,警方花了許多精力追查,結果收效甚微。

李興銀吃了啞巴虧,卻又不好意思跟同學們說,他于是決定進行報復。

這天晚上,他與一位網名叫「愛的咖啡」的女孩聊上了。

當第二次再與她聊天後,迫不及待的李興銀就約她在公園見面,女孩同意了。

第二天傍晚,他們在公園里見面了。

李興銀一見女孩那清秀的臉龐和苗條的身材,便想起了網頁上那些**果的畫面,罪惡的念頭涌上心頭。心想︰這次不能再讓她給騙了,要先下手為強。

于是,他毫無主題地與她閑聊幾句後,便謊稱道︰「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你到我的住處慶祝,可以嗎?」

女孩說︰「我們剛認識,還是下次吧。」

李興銀無奈,只好在路上閑逛。在路過一處沒人的樹林時,李興銀的心跳不斷加,他趁女孩不注意,一把將她推入樹林里,按倒在地。

見女孩被嚇得竟哭喊不出來,極力反抗不斷哀求,李興銀的膽子便大了起來,撕扯她的衣裙,將她**,然後倉皇逃離……

※※※

吳記者說︰「看來你是由被害者變成了害人者!」

李興銀苦笑道︰「那時候太年輕,不懂事,事情生後,一直很後悔,我為此付出了8年牢獄的代價……」

正說著,一名年輕人走了進來。

李興銀對吳記者說︰「這是我的朋友江東,大學剛畢業,今天是特地請他過來的。以前我在監獄服刑時,他還去幫教過我呢!」

江東笑笑說︰「那次是白湖監獄和本校舉辦的一次活動。」

吳記者很感興趣地說︰「還有這事?你一定要說說看!」

江東于是說道

※※※

一年前的一天,天都科技大學的1o名學生,走進清河監區第二監區一分監區,與服刑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在參觀了服刑人員的勞動和生活場所之後,在第二監區閱覽室一張大桌前,大學生和服刑人員面對面坐著,氣氛十分和諧。

一名服刑人員問道︰「在改造路上,我信心一直不足,表現時好進壞,常常患得患失,有時候還時常違反一些監規監紀。我不知道怎麼辦。」

一名女大學生說︰「學習和改造一樣,是沒有任何借口的,當服從是一種必須時,我們要以平和心態去迎接它。監獄的管理模式實質上了跟學校差不多,所謂養成自律意識,遵規守紀,再培養一技之長,相信在社會也會有用武之地的。」

李興銀當時坐在江東的對面,他問道︰「我出生8o年代,感覺與父母有無法彌補的代溝,不管我怎麼做,他們總愛說我錯了,我的心里很痛苦、甚至絕望。」

江東答道︰「犯人不一定是壞人,而是犯了罪的人。人的一生中,誰也不能擔保自己不犯錯誤,沒有過失,但犯錯甚至犯罪後,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進監獄服刑,只是對你過去違法行為的否定,而不是對你個人的否定。如果你總把葉子總放在自己眼前,那麼整個世界都被你心中的矛盾擋住了,如果你把葉子移開,你會現這世界有多麼美好。所以我們要學會與人為善,要敞開心扉,放開心懷,主動與民警、心理矯正師以及其他學員進行溝通。對于自己的父母,不是你與他們代溝深了,而是溝通少了。畢竟血濃于水,只要你用心改造,培植自信心,相信會改變父母對你的看法……」

李興銀又問道︰「我也曾經是一名大學生,但我墮落了,沉迷于游戲上網,最終走向犯罪道路。想想過去和將來,我感到很失落,但我想我不可能有所作為了。」

江東說道︰「我也曾墮落過,就在初三那年,也常常沉迷于上網,甚至打架。但墮落不能成為你麻痹自己的理由。我家境很優越。爺爺、父親、叔叔都擔任過醫院院長,但在我初三下學期生了改變。我的叔叔33歲就當上了院長,可謂前途無量。但由于忙于應酬,他常常在酒桌上愛跟人比酒量,時常一頓就喝三瓶白酒,但不幸的是他因喝酒過量患上了肝癌。叔叔的去世讓我有了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我開始思索男人到底應該比什麼,是比酒量?是比力氣?是比狠氣?都不是,男人要比的是責任,比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男人的肩膀不一定要多寬多厚多結實,男人的肩膀扛的不是空氣,而是責任。也就是這段時期,我完成從叛逆的男孩子到男子漢的過渡,那種過渡開始在我心中升騰,正因為如此,我告別了網吧,告別了我小混混生涯,重新揀起課本,奮讀書。其實在人生之中,挫折對男人尤其是對在座的學員來說是一個寶貴的財富。假如一個人總順風順水,他不可能體驗到生命的美麗。只要我們樹立信心,在心里面要求自己做一個男人,你就會戰勝挫折、戰勝困難,最終走向成功……」

李興銀說︰「你講得真好,給了我很大啟,謝謝你!」

面對面交流進行了一個多小時,臨走時,江東听說李興銀還有幾個月就要刑滿釋放了,于是就給他留了個電話號碼,並說︰「出獄以後有什麼事,需要幫忙的話,可以找我。」

李興銀高興地收下了,並向江東再次表示了感謝。

※※※

吳記者喝了口茶,然後對李興銀說︰「說說你的網絡公司吧,听說搞得很不錯!」

「哪里,說到網絡公司,還得感謝江東呢!是在他的提醒下,才辦起來的。」李興銀笑著說。

江東也笑了笑,說︰「不,不,我只是提了個建議,事情都是李興銀干的。」

吳記者問︰「現在辦網絡公司的特別多,他們都能賺錢嗎?」

李興銀說︰「是的,現在的網絡公司可謂多如牛毛,要想取得成功,關鍵是要辦出自己的特色……」

※※※

李興銀回歸自由後,沒有回到縣城的家,而是來到了天都市。

他想,自己以前在天都市上過大學,要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再加上天都市還有一門遠親,于是決定赴天都市展。

到天都市後,他租了一間舊房子,買了一輛舊三輪車,開始了早出晚歸、走街串巷收購廢品的生活。

剛開始,他不好意思大聲吆喝,也不好意思與人討價還價。收購廢品的收入僅僅能夠維持個人溫飽。

如何才能克服自己的缺點,走出困境呢?苦悶中,他忽然想起了大學生江東,于是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江東接到電話後,得知李興銀在收購廢品,就給他提供了一個線索︰「我校有一名大學生在求職無門的情況下,突奇想,開辦了一個網絡廢品收購站,生意非常紅火,不知對你可有啟?」

放下電話,李興銀想︰他能開辦網絡廢品收購站,自己為什麼不能也試一試呢?

對,我也開個網絡廢品收購站。

說干就干,他從親戚處借來元錢,申請了一個域名,正式開通了自己的「天都在線廢品收購網」。

網站開通的第一天,李興銀在電腦旁一直坐到凌晨,也沒有一個人前來點擊。

第二天,他出了兩百多條帖子,宣傳自己的網站。

帖子出後,66續續有一些網友開始回帖,有鼓勵的,有挖苦的,也有人留下了打算處理廢品的信息。

經過清點,他從中找到了5o余條有用的信息,然後按照最佳路徑編排好收購路線。

這一天,他竟然收購了多公斤廢舊書刊、余公斤廢舊金屬,還有其他一些廢品。

初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李興銀創業的信心。隨著網站開通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這個網站,信息量也越來越大。

每天晚上,李興銀都要坐在電腦前整理信息,安排第二天的業務。白天,他就蹬著三輪車按照自己編排好的路線進行收購。

隨著業務的不斷增多,李興銀明顯感到人手有些不夠了。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後,他決定擴大經營規模。

這時,他想起了曾在一起服刑的兩個刑釋人員,他們二人出監後也在天都市打工,現在為何不拉他們一把呢?

接到電話,二人喜出望外,立即動身趕來。

由于三人服務到位,信譽良好,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好。

在一次整理收購來的廢書報時,李興銀現了一張巨額存單,他立即通過網絡找到了失主,並將存單交還。

此事被媒體披露後,點擊網站的人數越來越多,許多企事業單位還主動上門要求他做他們的「廢品收購定點單位」……

※※※

說到這里,李興銀禁不住有點自豪地笑了,他說︰「我的經歷始終與網絡有關,真是愛也網絡,恨也網絡。」

吳記者笑道︰「對,我采訪你的這篇報道,題目就叫‘愛恨網絡’吧!」

江東接過話說︰「李老板生意越做越大,最近又開了一家‘興銀家具專賣店’,已經裝修好了,正準備開業,他準備接納更多的刑釋人員,為社會減輕一些負擔……」

吳記者說︰「那就讓我們一起預祝李興銀成功吧!」

李興銀笑道︰「感謝,感謝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監獄故事最新章節 | 監獄故事全文閱讀 | 監獄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