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故事 第四十一集 還我兒子

作者 ︰ 吳勇

這時節,百花還沒有長出蓓蕾,冬眠的萬物還沒有蘇醒,清河監區周圍枝頭的綠意也只有那麼一星點兒,若有若無,稍不經心就會以為盤旋在樹梢上的只是一些飄渺的輕煙。

清河監區正在舉行隆重的「服刑意識」教育大會。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服刑人員的改造,增強他們的服刑意識和改造意識而精心組織的,大會是在監區的操場上舉行的,清河監區三個分監區的民警和服刑人員參加了大會。

清河監區的領導和也全部到會,張教導員主持了會議。大會還邀請了兩名受害者的親屬來監區作報告,他們是張國勤、孟付芳夫婦。

三十多歲的孟付芳走上講台,作了言。她說︰

「我叫孟付芳,我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體貼入微的丈夫,也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兒子,在我的一生中,我沒有其他的願求,我滿足了。可是,幾年前,從農村來天都市打工的宋安軍拐走了我的兒子,從此,我的生活就處在一片黑暗之中,沒有了希望……」

台下,一分監區的服刑人員把目光投向了宋安軍。宋安軍慌亂地低下頭。

「自從我生了兒子,我就想,要將我從未得到的母愛加倍地奉獻給他。人們常說,享受和付出是同樣的幸福。因為我很不幸,在我五歲的時候,我的母親就離我而去。我從小是由我的外公和外婆養大的,一直將我撫養**。我想,不管每個家庭的條件怎樣,但是每個做父母的,他們的愛都是一樣的。我相信,宋安軍,你的父母也一樣地愛你。我原本以為,自己從小未能得到的母愛,在我做了母親以後,可以將它無私地奉獻給我的兒子。可是我沒有,我沒能做得到,就是因為宋安軍剝奪了我的權利!……」

※※※

孟付芳和丈夫張國勤在天都市做生意,辦了一個小廠,生意一直很不錯。

一天,一個中年人來到他們的廠。

見他樣子很狼狽,孟付芳問︰「你是誰,你怎麼了?有事嗎?」

中年人說︰「我叫宋安軍,我還沒有吃飯,外面很冷,我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工作,請老板能不能收留我。」

看到宋安軍這麼可憐,孟付芳的丈夫一句話也沒多說,就請他進來了,還讓他吃了飯。

夫婦倆都覺得,所有的人到這里來打工,都是離開自己的父母,離開家。既然來到這里,就應該善待他們,就應該把他們當成自己人一樣。所以,孟付芳想,他們是有緣的,因為有緣宋安軍才到自己這里來。

有一天中午吃飯時,孟付芳問其他員工︰「宋安軍怎麼沒有下來吃飯?」員工們告訴她︰「宋安軍牙痛。」孟付芳就去看望他,見他的臉好像有些紅腫,就說︰「你等一會兒,我去給你熬點粥。」不一會,她把一碗粥送到了宋安軍的手上。宋安軍很是感動。

不久,孟付芳因為急病住院動了手術。

出院的那一天,兒子買了一束鮮花送給她。兒子拿著那束鮮花說︰「媽媽,今天是母親節,文文來帶你回家。」

兒子叫張文文,只有四歲,很聰明、很可愛。看著兒子,孟付芳高興地笑了。

文文的個子還很小,卻要幫媽媽拿那雙皮鞋,可是,鞋很重,他拿不動。孟付芳就說︰「文文,媽媽來拿吧。」

兒子說︰「不要,文文是男子漢,會照顧媽媽的。」

兒子走到電梯前,欲開電梯。由于孟付芳剛剛動完手術,有些走不動,就對兒子說︰「文文,媽媽走不動了,休息一下吧。」

文文就說︰「媽媽你在這里等,爸爸一會兒會來接你的,要是爸爸不來,文文也會送媽媽回家的。」

雖然孟付芳在這次手術後,已經不可能再生育了,是不會再有自己的孩子了。但看到可愛的文文,她並沒有太往心里去。

回到家後,孟付芳給兒子買了很多的石榴,可兒子太小了,還不會吃,她就給他拿了一個碗,剝開了,用勺子喂著給他吃。

兒子只吃了半個,還有半個沒有吃完,她就把石榴放到冰箱里,準備給兒子第二天吃。

可是,沒有想到,第二天兒子就不見了。

他們找遍了廠里,找遍了天都市的大街小巷,仍不見兒子的蹤影。

他們還現,宋安軍也不見了。他們只好報了警。

當警方問他們有何疑點時,孟付芳說︰「本廠的職工宋安軍有很大嫌疑……」

孟付芳回到家里,打開冰箱,那半個石榴就一直放在冰箱里。孟付芳一直在想,兒子明天會回來吃的,他一定會回來的。這是她的一個希望,希望兒子把那半個石榴吃掉!以致過了許多天,石榴都霉了,她都沒舍得把它扔掉。

不管是哪里傳來消息,只要是有關小孩的,孟付芳都會去看一看、听一听。

一天,她從報紙上看到貴陽的福利院里,由于打拐成功解救了兩百多個小孩。拿著那張報紙,她的手在抖,因為,她看到那張報紙上有一個小孩太像她的兒子了,就以為是文文,也相信會是文文。

大年初二,她就買了機票去了貴陽。

孟付芳一個人到了貴陽,下了飛機,卻不知道該往哪里走。她叫了一輛出租車,到了市區就到處打听那個福利院。

找了一天,她終于找到了那個福利院。

走進福利院,看到里面都是小孩,兩百多個,大大小小,她有點眼花,也不知道該找哪一個。于是,她拿著那張報紙,指著那張照片,對福利院的人說︰「我就要找這個小孩,我就是這個孩子的媽媽。」

福利院的阿姨把那個孩子帶了過來。

孟付芳跑過去一看,卻不是自己的孩子,她很傷心。

孟付芳正欲離開,孩子卻抱著孟付芳的腿說︰「阿姨,你帶我回家吧,你帶我回家吧!」

看著可憐的孩子,孟付芳忍不住流淚了,她掏出了身上帶的所有的錢,留下買機票的錢後,剩下的全部買了東西,買了很多吃的和玩的,送給了這些孩子。

她想,這樣也許能讓自己替代那些母親為孩子們做一些事。兩百多個小孩,就意味著有兩百多個家庭,兩百多個家庭又有多少個老人在思念著自己的孩子啊!

路上,她的眼前不斷浮現那個孩子的身影,她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抱著她,讓她帶他回家。

上了飛機,剛剛坐下,她吃驚地現︰宋安軍正坐在她的前面,被兩名警察押解著。

孟付芳極力克制著自己,想等下了飛機再說。

但是,不巧得很,在飛機上有一對夫妻正好坐在孟付芳的旁邊,而這對夫妻也正好有個小孩。

看著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嬌的情景,孟付芳再也控制不住了,她快步走上前去,跪在了宋安軍的面前。

她聲淚俱下地說道︰「宋安軍,求求你,告訴我!文文在哪里,你快告訴我!你快告訴我!把文文還給我!把文文還給我!」

宋安軍做夢也沒想到,會在飛機上踫到孟付芳。他臉色蒼白,驚出一身冷汗。

乘客們都被這一場面驚呆了。

兩名警察問明情況後,將渾身無力的孟付芳扶了起來……

※※※

會場上鴉雀無聲,大家被孟付芳的言震撼了。

坐在台下的宋安軍不安地低著頭,此刻,他感到自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丟在了大街上。

孟付芳擦了擦眼淚接著說道︰

「我天天看著兒子的照片,我都會自言自語地說︰文文啊,媽媽真的很想你,真的很想你,不知道你想不想我們。

我想,如果我對你宋安軍不好,你可能會有你自己的理由,但是,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待你不錯。你到我這里來打工,我像待家人一樣一視同仁,不管你有什麼困難,總是想方設法幫你解決。我一直對你們說,在上班的時候,我是你們的老板娘,但下班了,我就是你們的朋友。如果你們有什麼困難,我一定會盡力幫忙的。我想不通,你為什麼不給我一個理由?一個可以說服我的理由?你告訴我,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呀!

世界上的每個女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權利,可以有一個家庭,有一個孩子,然而,為什麼我沒有?我沒有享受這個權利,我沒有享受這個天倫之樂的權利!宋安軍,你為什麼要剝奪我享受天倫之樂的權利?

如果你們在座的有自己的孩子,你們應該會知道,人生第一個大的生日,也就是人生成長中的十周歲生日。我的兒子今年剛好十周歲。如果他今天能在我的身邊,我會像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把生日操辦得讓他終生難忘。然而,可惜文文他不在我的身邊,我失去了這個機會。可是,作為父母來說,我們準備了一份禮物給他,我們將我們六年來的經歷和痛苦,寫成了一本書留給他,那上面記載著我們的血、我們的淚。我們希望他有一天能夠回來,看到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從來沒有忘記過他!只要我們在世一天,我們就會等他一天,不管過多少年,不管他將來是什麼樣子,他都是我們的兒子,我們永遠都會等他回來!希望他有一天能夠看到我們為了尋找他,是怎樣地努力,我們不希望他回來以後,都不認識我們了……」

※※※

這天,孟付芳早早地起來,站到鏡子前去梳理頭。這時,她看到丈夫張國勤站在她的身後,眼楮紅紅的,眼淚直往下掉。

孟付芳問︰「你怎麼啦,你怎麼哭了,你可是從來不哭的啊?」

丈夫沒有說話,從地上撿起一把頭說︰「你的頭掉了,你的頭都掉了。」

孟付芳的頭這幾年來就這麼長,六年了,都沒有長。她以前有很多的頭,烏黑亮,可現在再也不長了,因為她太想念兒子的緣故。

作為女人,孟付芳時常感到內疚,愧對自己的丈夫,因為她不能再給他生孩子了!

自從兒子出事後,丈夫張國勤一直在祈求菩薩,每天早上起來,都是三根清香、兩杯清水,對著菩薩默念,祈求菩薩能夠保佑兒子早日回來,祈求兒子能平平安安地活著。他已沒有心思做生意了,他先後去過宋安軍的家鄉廣西三十多次,鞋子都跑壞了好幾雙。

丈夫在廣西那邊,孟付芳在天都市,她每天等待的就是丈夫的一個電話,希望在電話的那頭能听到文文找到了,或是文文在那邊被人看到了,或是在哪里看到兒子了。一個電話已經是她生命的希望。

孟付芳的家里有五個老人,她的外公、外婆,她的爸爸,還有她九十多歲的女乃女乃。他們一見到她就問︰「文文現在到底怎麼樣了?到底有沒有把他找回來,什麼時候可以把他找回來?」

可孟付芳沒有辦法回答這些問題。

老人就是希望在他們的有生之年,能夠看到文文回來,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了。

孟付芳的外公身體一直很好,可是自從文文出事後,他的心髒就一直出問題,那天還送到醫院急救,差一點送了性命。

在醫院里,夫婦倆只能對他說︰「外公,你現在的唯一任務,就是把自己的身體養好,等著文文回來!如果文文哪一天回來了,看不到你,他會抱怨我們的。」

對他們一家人來說,看電視就是一種折磨。

因為,每當他們從電視上看到有兒童的那些鏡頭,他們都無法面對,總是不停地在調頻道,盡量不要看到有關小孩的那些鏡頭。

宋安軍被抓獲後,孟付芳曾邀請宋安軍的父母來到天都市,希望他們能通過見兒子一面,勸說勸說。

宋安軍的父親握著孟付芳的手,滿臉是淚地說︰「我對不起你,我兒子對不起你……」

宋安軍被關在看守所,按規定不能見面。宋安軍的父母為了見他,就跪在了看守所民警的面前。可是他們最後還是沒有見到兒子。

他們覺得沒臉再看到孟付芳夫婦,只好不辭而別。

孟付芳不死心,又去了宋安軍在廣西的親戚。宋安軍的每個親戚她都去找過。

到了宋安軍姐姐那兒後,姐姐告訴孟付芳一件事,讓她很意外,她說︰「宋安軍在外打工的時候,也曾經拐過一個老板的小孩,並把這個小孩帶到我家,向人家老板要了五千元才把孩子給了別人……」

孟付芳再次失望而歸。

走在路上,她真想去一個沒人的地方大聲地叫喊幾聲,把心中的壓抑全部都喊出來︰文文,你在哪里?你快點回來!媽媽在這里等你!

可是,她沒有這樣表現出來,特別是家人面前,她還要表現得比較堅強。她不希望她的感情,再給自己的家人帶來更多的傷害。因為那些老人比她更脆弱。

有一天,看守所的民警打電話告訴孟付芳︰「宋安軍要買一些東西,說天冷了,沒有衣服穿。你曾經說過,只要他需要什麼,你就會替他買,所以我們電話通知你……」

接到電話,孟付芳滿心歡喜地特地跑到市里,買了宋安軍想要買的所有的東西,有棉毛衣、棉毛褲,還幫他買了羊毛衫、被子,所有她能想到的東西,都幫他買好了。

她以為宋安軍真的會告訴她,可是他沒有。

她走進看守所時,宋安軍說︰「老板娘,我對不起你,我沒臉見你。文文賣給了一個四川人,我也不認識他,不知道他的地址……」

孟付芳再次哭得死去活來。

孟付芳和丈夫都是生意人。丈夫的事業心很強,他們的生活本來十分富裕,可是,自從兒子出事後,他們兩人再也無心做生意了。最後,小廠不得不關停。

廣西三十多次的來回啊,耗盡了他們家所有的財物。他們什麼都沒有了,兒子沒有了,錢也沒有了……

※※※

孟付芳掏出手帕,再次擦了擦淚流滿面的臉︰

「我在想,宋安軍,你入獄以來,對你來說是失去了自由,這也是對你無知作為的懲罰。可是你知道嗎,你被判了十二年,而我和我丈夫這輩子將有多少個痛苦的十二年要過?

我們兩人這些年來,已經不敢再提起孩子的事,確切一點說,只要能夠涉及到孩子的事和物,我們都要回避。我在想,為什麼我們兩個要享受天倫之樂卻是如此的困難?好比登天?這種生活還要熬多少個十二年呢?難道到我白蒼蒼的時候?還是要我們帶著期盼走進墳墓?宋安軍,你的善心吧,告訴我,告訴我文文在哪里!救救我們這一家!救救我家這些可憐的老人!救救我們這些人吧!你告訴我文文到底在哪里!好不好?你告訴我好不好……」

會場里一片躁動,人們面面相覷。

宋安軍的臉上已冒出了冷汗,他像是中了雷擊似的一動不動。此時此刻,他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他不敢抬頭,愧疚、不安的淚水順腮而下。他的手不住地抖動著,象樂師的手指在琴鍵上一樣……

「服刑意識」教育大會結束了。孟付芳夫婦被民警扶到一分監區的活動室休息。

不一會,幾名服刑人員在民警的帶領下來到活動室。

幾名服刑人員將勞動所得的三千元捐款和寫滿服刑人員真誠祝福的漂流瓶送到了孟付芳夫婦的手中。

一名服刑人員代表說︰「我們雖然是犯了罪的人,但真誠的祝願你們家能早日走出失去兒子的痛苦,重新獲得幸福的生活……」

孟付芳夫婦接過漂流瓶,說道︰「感謝清河監區民警和服刑人員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會帶著監獄民警的關懷和服刑人員的贖罪之情,繼續尋找兒子,以回報大家的關心……」

※※※

大會結束後,服刑人員的內心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更為自己曾經的犯罪而感到無比的羞愧。他們紛紛寫了心得體會。

一名服刑人員寫道︰

「參加了監獄組織的‘服刑意識’教育大會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無論是孟付芳夫婦六年來幾十次南下廣西所經歷的艱辛苦難,還是孟付芳女士泣不成聲的控訴,都不由得讓台下所有的服刑人員潸然淚下。

听完孟付芳女士的控訴後,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對她一家人噩夢般的遭遇抱有深深的同情,都不能不對拐走文文的人那喪盡天良的罪行激起憎惡和憤慨。誰都有親人,都有血脈相連的親情,假如這樣的事生在我們自己家中,或者生在我們的親友身上,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在譴責宋某惡劣行徑的同時,我不禁在孟付芳女士的控訴聲中開始深深地懺悔和反省自己。曾幾何時,我利欲燻心,竟然無情地剝奪了一個人寶貴的生命,同樣毀滅了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孟付芳女士的血淚控訴,讓我如此近距離地看到了自己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在敲擊著我的內心深處,使我看清了自己過去的惡行。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個罪犯,如果不能做到真誠地懺悔,不但不能改掉惡習,還會繼續迷失自己的未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監獄故事最新章節 | 監獄故事全文閱讀 | 監獄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