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故事 第四十二集 大漠逃犯(上)

作者 ︰ 吳勇

春天好象不管人間有什麼悲痛,又帶著它的溫暖與香色來到清河監區。對春意反應最敏銳的是道路兩旁的柳樹,那一溜溜隨風搖擺的枝條,露著淡綠,變得清新、柔韌了。

可是,鐘永仕的心情卻沒有隨著春天的到來而有所好轉。

雖然他在清河監區一分監區已經服刑了兩年,是大家公認的改造積極分子,去年,他被減刑一年之後又獲得記功兩次,今年又被評為「白湖監獄服刑改造積極分子」,從表面看來,鐘永仕積極改造,也的確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他內心的苦楚又有誰知道呢?

隨著一分監區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防範措施的步步到位,尤其是「十五分鐘一點名,三十分鐘一匯報,一小時一檢查」制度的落實,令他感到心驚膽寒。

由于鐘永仕刑期長,且是無親屬會見,他的責任民警將其列為重危分子,予以了全方位的監控。雖然鐘永仕每時每刻都沒有放棄月兌逃的念頭,但始終苦于無機可乘。

監獄民警在全方位的監控的同時也從生活中給予他關心,並經常與他促膝長談,有時談至深夜。給他講解監獄政策,傳授他做人的道理。

在心中,鐘永仕不得不一次次慨嘆監獄民警的苦口婆心,放棄月兌逃的念頭也在心里一次次閃爍。每當看到同犯的親屬來監會見,自己卻只能在心里無數次地喊著親人的名字,尤其是在每個節日來臨之際,思念的洪水便在心中泛濫成災,他的心在滴血。

鐘永仕今年三十多歲,初中文化,他瘦長的出奇,窄肩膀,長胳膊長腿,兩只手蕩在袖口外,象多長了一截。他不是沒有親屬,他有父母、哥哥和姐姐,可他不敢將自己的情況告知他們。

鐘永仕整日心事重重,沉默寡言,很少與同犯講話,在民警和同犯的眼中,他是一個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只會埋頭苦干的人。

曹指導員曾經找他談話說︰「鐘永仕,你是不是有什麼困難或難言之隱?要相信政府,有什麼困難講出來,我們會盡量想辦法幫你解決。」

鐘永仕總是搖著頭說︰「我沒什麼困難和心事,我從小就不善與別人相處,一個人孤單慣了。」

鐘永仕曾有幾次想說出真相,可走到民警值班室門前,他又猶豫著退了回來。

這天,一輛警車鳴著警笛駛進了清河監區。幾名公安局的民警將正在勞務加工現場的胡再躍戴上了手銬。同犯們都吃驚地看著,不知生了什麼。

胡再躍顫抖著,一步三回頭地走上了警車,嘴里嘟噥著一句話︰「終于來了,這一天終于來了,我知道遲早會有這一天的……」

很快,胡再躍的事情在一分監區傳開了︰胡再躍因為隱瞞余罪,被押回重審,等待他的將是嚴厲的懲罰……

適逢此階段,「嚴打」整治斗爭在全國各地打響。清河監區結合單位特點,密切配合,積極收集「嚴打」信息,及時編印下到罪犯手中,組織罪犯學習、討論,並開展了「反改造、反逃跑、反傷害」巡回教育大會,廣泛動員全體服刑人員開展檢舉揭和交清余罪活動,在罪犯中引起極大的震撼。

巡回教育大會上,站在主席台上的有月兌逃在外流竄五年多的罪犯吳xx、溪xx,有月兌逃僅五個小時就被抓獲的罪犯杜xx。特別是罪犯吳xx,已經嘗盡了第一次月兌逃的苦頭,可最後仍惡習不改,鋌而走險,又一次實施月兌逃,在逃竄途中因躲避追捕隊伍,跳下懸崖,幾乎喪命,最終落入法網。以短暫的「自由」付出了加刑四年和身體殘疾的代價。

鐘永仕感到十分震驚。前車之鑒,猶在眼前,他的心開始戰栗。一連幾天,他食不知味,寢不能寐。面對密不可鑽的監管制度,細想干部的諄諄教誨,目睹眼前活生生的事例,鐘永仕再也坐不住了。他做出了最終的抉擇,他堅定地走向了民警的值班室。

「報告!」

「進來。」

曹指導員和何警官正在和犯人談話,見是鐘永仕,何警官說道︰「是鐘永仕,有什麼事嗎?坐下來說吧!」

何警官不到三十歲,在清河監區甚至在白湖監獄也算是年輕的民警了。與一分監區其他民警都是法律專業大專畢業有所不同的是,他學得是中文專業。他戴著一幅金絲邊眼鏡,目光深邃,說起話來多少有點斯文。他喜歡寫作,常有新聞、通訊、散文等見諸報端,是清河監區小有名氣的「筆桿子」。

鐘永仕沒有坐下,而是一字一句地說道︰「我不是鐘永仕!」

「什麼?」何警官吃驚地看著鐘永仕。

鐘永仕繼續說道︰「我的真名叫呂先濤。我是一名在逃犯,是幾年前從新疆監獄逃出來的……」

曹指導員和何警官不由得互相看了看,示意他坐下來。

呂先濤坐下來,然後說道︰「我叫呂先濤,那是八年前的事……」

※※※

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浩瀚無垠,翻騰起伏,層沙疊浪。

這里殘留著在古老地堊紀形成的岩層,風化的沙丘覆蓋地表,偶爾暴露出一片犬牙交錯的岩石。沙粒嵌在石縫中間,保存了里面的空間和水分,生長出一簇簇沙漠特有的野生植物,如狗尾巴草、仙人掌、駱駝草。罕見的幾種植物艱難地生長在大沙漠深處,給無始無終的荒涼和沉寂點綴了一絲生氣。

七八月份,正值陽光照射北回歸線附近,是北半球自然界生命繁衍最興旺的季節。在這荒涼的大沙漠里,只有昆蟲、飛蚊在稀稀落落的草棵間跳來跳去,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的短促的光陰,寂寞地制造著一點活的氛圍。大漠里的炎熱和風沙竟不能禁止在一小片地區里出現的生命和生命的延續。

這是黃褐色的「死亡之海」,這是「死亡之海」中殘存的一點生命。

就在這翻騰起伏的沙海深處,一個孤獨的黑點在緩緩移動著。漸漸地,這一黑點變成了一個人影。他踉踉蹌蹌地走著,他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又跌倒。他就是呂先濤,一個已月兌逃十天的罪犯。

他受到干渴和饑餓的折騰,已經煎熬的虛弱不堪。他月兌逃時偷了一只南瓜帶在身上,但早在前幾天就已經吃光了。眼下已餓的昏,眼楮被沙漠折射出的光線刺的疼痛難忍。抬眼望著那茫無邊際的沙海和錯雜縱橫的亂石,心頭襲來陣陣沮喪和絕望,恐懼盤踞著他的心頭。

「唉,什麼時候才是盡頭呢?」他感到胸膛被填塞了一般難受,又好像里面空空蕩蕩,沒有了心髒,沒有了肺葉,只是淒淒惶惶,難受得要命……

※※※

幾年前,呂先濤因犯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投入到銅城監獄服刑改造。

入獄不久,銅城監獄就召開了調犯動員大會,宣布二十名刑期長的罪犯即將調往新疆改造。

當呂先濤听到調犯中有自己的名字時,思想一下子崩潰了︰新疆路途遙遠,條件艱苦,自己刑期又長,不知此去何日才是歸期啊?

為了減輕調犯的心理壓力,監獄領導深入犯群,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並專門安排六天時間讓他們與家人會見。

當時呂先濤的父母、哥哥、姐姐都前來探望,使他沮喪的心靈暫時得到了慰藉。父親說︰「兒啊,你就當是插隊到那里吧,過些年就會回來的!」

母親說︰「這回,可不能再干傻事了!」

呂先濤答應著,坐上了去新疆的專列。

開始的兩天,調犯心情比較穩定,監獄民警有組織地安排了豐富的文娛活動,車廂內有說有笑,氣氛還算熱烈。

但到了嘉峪關,由于高原反應,車廂內一部分罪犯出現嘔吐現象,並且越往西行景色越荒涼,內心深處的思想反差越來越強烈,月兌逃的念頭隱隱在呂先濤心中萌生。

經過三天四夜的顛簸,火車到站了。交接後改乘長途汽車。

呂先濤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窗外,思索著有朝一日可能月兌逃的路線。汽車最後駛過水渠,駛過哨卡,最後抵達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監獄。

投入新疆改造後,監獄方面從教育改造出,組織罪犯學習了《西部大逃亡》。雖然書中的主人公因為月兌逃結局無一例外地都十分悲慘,但呂先濤卻從反面展開遐想,從中似乎得到了一些「啟示」。

他反復思索︰要想月兌逃得逞,硬闖是行不通的,就算僥幸繞過第一道哨卡,也將葬身在數百公里的大沙漠里。因此,必須從長計議。深思熟慮後,他實施了月兌逃計劃的第一步取得民警的信任。

目標既定,他戴上積極改造的面具。認罪服法,安心改造;敢于揭、制止他犯的違紀行為;積極參加學習,成績良好;勞動中不怕苦,不怕累。

六個月後,呂先濤被安排到罪犯大伙房。

不久,他還當上了伙房里的組長,負責早、晚檢查大伙房、監舍的衛生,並負責兩頭豬的飼養和中隊大伙房油、米等生活用品的保管。

一年後,由于他表現積極,被依法減刑一年,他享有了外出采購物品、單獨活動的機會。

在這之前,呂先濤的耳朵里沒少灌進監獄民警的告誡,他也深知茫茫沙漠實難穿越。有幾個罪犯逃跑後,結果不是轉回來就是葬身大漠。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但是,為了逃離監禁,他已對生命在所不惜,他無所顧忌地投身于塔克拉瑪干沙漠死沉沉的黑暗里,鋌而走險了。

這天晚上,他趁同犯們在看電視之機,和早已約定好的罪犯鄭亮一起溜出了監舍。兩個人越過警戒線,帶著早已準備好的南瓜,在黑暗中漫無目標地狂奔著。

戈壁灘上的星空,幾顆星星輝映著,眼前一片漆黑。兩犯慌慌忙忙地奔走了一夜,天邊漸漸現出了魚肚白,那分明是東方。可是,他們這時已弄不清從什麼方向來,更不知朝哪個方向走才是逃命的地方。

他倆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呂先濤說要向左走,鄭亮堅持向右,一番爭執之後,還是誰也沒說服誰。結果,兩人把南瓜分了,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分道揚鑣,各奔「前程」去了。

鄭亮奔波幾日,轉了一大圈,結果又轉回了監區,被當場抓獲。

呂先濤卻向大漠深處走去。

※※※

茫茫無際的沙漠仍是死一樣沉寂,只有波瀾起伏的沙濤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

疲憊不堪的呂先濤仍在向著他心中的「聖地」走著。十多天里,他帶的唯一的干糧半個南瓜已經吃完了,饑餓和干渴使他難以忍受。

他松開褲帶,解下褲子,把小便尿在一塊凹石里,然後趴上去,喝掉,又舌忝干。這樣又忍了兩天。

接下來,能尿下的小便也越來越少。呂先濤感到干裂的嘴唇已經滲出了血,空空的肚皮已經不再叫喚了,卻像涂了辣椒似的燙。頭沉重得像只牛,而身體卻輕飄飄的,天旋地轉。

他走啊走,甚至說不上是走了,簡直就是連滾帶跌。忽然,他被腳下的東西絆倒了,重重地摔了一跤。

好半天,他爬起來,仔細一看,「媽呀!……」他驚叫一聲。一只白得耀眼的人頭骷髏在晃動著,兩只空空的黑洞仿佛正在向他獰笑。

好一個可怕的場景,令人毛骨悚然。

呂先濤嚇的冷汗浸透了脊背。他呆坐良久,腦中閃動著可怕的念頭︰「這地獄里的陰魂是誰呢?也是月兌逃犯嗎?我會不會也像他這樣死在沙漠里,風吹日曬,血肉干枯風化,只留下一個骷髏呢?」

呂先濤越想越害怕,抱著頭滾下了陡坡。

這一天,呂先濤走到一個小沙洲。雜亂的石叢中生長出一棵棵仙人掌。他用手扒出仙人掌,找來一塊石頭,砸開,用有刃的一面削去仙人掌上的尖刺,然後迫不及待地填進嘴里。

仙人掌海綿狀縴維里所含的水分真如甘霖一般甜美。呂先濤繼續劃拉著,忽然,手邊被一個涼涼的物體觸了一下,從身邊跳出來一只小動物。

他定楮細瞧,是一條蜥蠍。它連頭帶尾,長不過一掌。身體表面一層灰褐色的角質鱗,頭部除了一左一右兩只眼楮,頭頂還有兩只眼楮,俗稱「顱頂眼」。眼瞼一開一合正緊張地顧盼著。靠近頭部有兩條收縮起來的短短的前肢,支撐著沉重的前半身。短而細的尾巴在身後緊張地掃動。

這是蜥蠍中的一種,生長在戈壁山地里、岩縫中,以昆蟲、蜘蛛、蝙蟲為食,兼食零星植物。與蛇蜥、壁虎形狀習性不同,故它又叫「草蜥」。它的同種異類生活在亞熱帶平原上,往往長有四肢,故獲名「四腳蛇」。稱之為蛇並沒有錯。因為蜥蠍與蛇本是親屬,血緣關系很近。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蜥蠍和蛇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爬行動物。它的廣泛的地理分布和適應性,多種多樣的種屬(約三千八百種,蛇約三千種)以及龐大的個體數量說明了這一點。它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種動物,它的爬行的優勢可能從恐龍時代以來就一直保持著。

現在這條蜥蠍愣愣地呆在呂先濤的腳前,它驚異地看著突然來臨的「侵犯」,仿佛在疑慮眼前的這一龐然大物是敵、是友,為什麼騷擾了荒漠的安寧?

呂先濤也注視著,研究著這條活蹦蹦的動物,**辣的胃提醒著他,他先想的是能不能吃,吃了會不會中毒?

這條以「攝食」為主要營養方式的蜥蠍,它似乎還沒想到,自己就要變成這個更強大的「自然界消費者」月復中之食了,它驚奇地看著這個「大動物」抬起了一塊石頭,然後慢慢舉起……

「啊,不妙!」它仿佛意識到滅頂之災,正要跳起來,已經來不及了。轟然一聲巨響,它腦殼碎裂,嗚呼哀哉。

呂先濤這一石投得正準,擊中蜥蠍頭部。他驚訝自己這般虛弱,還有如此「神力」。揀起蜥蠍,放到眼前端詳,然後用有刃的石片砍去頭部,用手退去表層結實的鱗皮。

好一塊女敕女敕似透明的鮮肉!

他捧起來,湊進鼻子︰好香!口中流出的涎水直落到「蜥蠍」尸肉上。他再也忍不住這巨大誘惑,一把捺入口中,還未來得及咀嚼,就滑溜一下進入月復中了。

過了好半天,他用手順著咽喉往下直抹到小月復。胸口堵塞了很久才漸漸好轉。他又坐了一會,感覺肚里並無中毒癥狀,這才放下心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監獄故事最新章節 | 監獄故事全文閱讀 | 監獄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