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故事 第五十一集 異鄉守望

作者 ︰ 吳勇

太陽透過梧桐樹密密層層的葉子把陽光的圓影照射在地上,路上的灰塵也仿佛閃爍著黃色的光。正是酷暑的六月,潛江縣的街道上不透一絲風,蒸籠一般悶得人透不過氣。過往的車輛帶起陣陣塵煙,狗趴在地上吐出紅舌頭,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似乎要化開了。

這祖孫三人每天都穿行在潛江縣的大街小巷,七十多歲的老漢拉著一輛破舊的平板車,老伴兒跟在後面幫著推車,車上堆放著破爛,破爛上坐著一個的小女孩,這是他們的小孫女。

在潛江縣,許多人都知道這一家拾荒的祖孫三人。他們正是本書第一季「血淚探監」里曾經記述過的兩位七旬老人帶著一個十歲的孫女,步行二十八天,行程一千余里,一路要飯前往監獄探望服刑兒子的主人公。

那麼,這祖孫三人為什麼要遠離家鄉,來到離白湖監獄不遠的縣城拾荒呢?

※※※

自從去年他們來探監,監獄民警又送回他們祖孫三人之後,雖然監獄民警走訪了鄉里的干部,給予了他們適當的照顧。怎奈老兩口還是十分思念獄中的兒子。

不久,他們就得知,兒子馬平終日以淚洗面,一想起年邁的父母和淒苦的女兒,他就不能原諒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悲觀,消極,甚至對生活喪失了信心。

後來,馬平患上了虹膜炎,眼楮幾近失明,精神世界幾乎走到崩潰的邊緣。

針對馬平的思想變化和遇到的實際困難,曹指導員一邊與其談心,穩定其思想情緒,一邊將他的病情和家庭狀況向清河監區張教導員作了匯報。

在監獄警官的關愛下,在醫務人員的精心醫治下,馬平的眼楮終于恢復了光明。但心靈的創傷短時間內卻難以愈合。

得知兒子的近況後,馬老漢夫婦焦急萬分,馬上請人代寫書信進行規勸。信中寫道︰

「孩子,只因為我兒還活著,父母才沒有倒下。雖然你出了事,兒媳也走了,但任何時候,父母都不會拋棄你,相信我兒有了這次沉痛的教訓,一定會成熟。全家人都盼著你早點回來,你可要堅持住……」

父母一邊請人代寫書信規勸兒子,一邊想著今後該怎麼辦。馬老漢不願意看到兒子因此而一蹶不振。他們希望兒子能盡快從生活的陰影中走出來,希望兒子能早日回到他們身邊,因為兒子是他們今後的希望。

老伴說︰「我們去監獄附近打工,即使是拾破爛也行,這樣就可以守在兒子身邊,常去看他了。」

馬老漢說︰「行,我們就是討飯,也要陪伴兒子到出獄。」

※※※

冒著凜冽的寒風,七十多歲的老夫婦背著行囊,拉著馬平只有六歲的小女兒出現在離白湖監獄不遠的潛江縣縣城火車站廣場上。

在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的潛江縣縣城,今後該如何生計呢?馬老漢夫婦感到深深的茫然和憂愁。

很少出門的老伴看著茫茫的人海,她焦急的流淚了。

而馬老漢此時顯得異常鎮靜,古銅色的臉上刻畫出剛毅︰「孩子他媽,不用著急,我們得先找個落腳的地方,然後再作打算。」

祖孫三人就在縣城的大街小巷來回奔走,想找一個無人居住的破房子暫時住下來。可是一直找到天黑也沒有找到容身的地方。

幼小的孫女哭著說︰「女乃女乃,我餓了,我餓了。」

馬老漢夫婦這才想起來他們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老伴只好說︰「乖孫女,女乃女乃給你買燒餅。」

不一會,老伴買來幾個燒餅,祖孫三人就坐在地上吃了起來。

這一晚,他們睡在了街上。夜里,寒風一陣陣襲來,老伴緊緊地摟住孫女。

祖孫三人風餐露宿三天後,終于在縣城一個建築工地上,在一個打工的老鄉的幫助下,找到了一間四面透風的鐵皮小房安頓下來。

這位老鄉三十歲左右,身軀高大,面目和藹,在馬老漢看來像一株挺拔的松樹。馬老漢問老鄉︰「你看我們能在你那里打工嗎?」

老鄉告訴他︰「你們年齡大了,打工不合適,你們平時可以撿破爛,收收廢品,再干些運煤球的活兒,一個月也能掙五六百元。」

馬老漢听後很高興,向老鄉千恩萬謝。

※※※

第二天,馬老漢就在老鄉的幫助下,找到一份幫人送煤球的活。

送完煤球,他又和老伴兒帶著孫女上街撿破爛、收廢品。

撿破爛的活兒又苦又髒又累。剛開始的時候,由于沒有經驗,又缺乏固定的廢品來源,他們只得走街串巷,扒垃圾堆。

每天,兩個白老人帶著幼小的孫女,手持荒簍走街串巷往垃圾堆里鑽。冬天天氣寒冷,雪花飄飄,他們扒開垃圾堆上厚厚的積雪,然後再撿能賣錢的東西。老兩口的雙手都凍得開口了。

為了攢錢探望兒子,一日三餐,老兩口只花二元錢買幾個饅頭,就一口自來水就行了,他們連一口熱湯都舍不得喝,只是給孫女買一碗面條吃。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吃好東西,小孫女也嚷嚷著要吃。

听到孩子那渴求的聲音,看到小孫女因營養不良而瘦弱的身軀,老兩口的心都快碎了。

馬老漢想,孩子的要求並不過分,可哪里有錢啊!這麼幼小的孩子,還處在父母懷中撒嬌的年齡,可由于她不爭氣的父親,卻要跟著爺爺女乃女乃背井離鄉,食不果月復。每每想到這些,馬老漢都禁不住熱淚橫流。

※※※

這樣過去了半年。

這天,孩子突然病了,高燒不止,馬老漢慌了。可是沒有錢,去不了醫院,怎麼辦?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一定要跟得上,馬老漢想,去賣血吧,不能讓孩子再受委屈了!

馬老漢來到血站,惶惑地問︰「醫生,賣一次血能給多少錢?」

血站的工作人員看到他伸出的枯瘦如柴的手臂,認為此時抽血會嚴重損害他的健康,就勸道︰「老人家,你年齡太大,身體也不好,還是不要做了吧!」

馬老漢向醫生再三請求,可醫生還是拒絕了他。

馬老漢心里一急,「撲通」一聲給醫生跪下了。

馬老漢和著悲傷的淚水,訴說了他的遭遇和心願。

听著馬老漢的泣訴,在場的工作人員被深深地感動了。診室里寂靜無聲,白衣天使們默默地掏出身上僅有的錢塞到了馬老漢的手里。

馬老漢要給醫生下跑叩謝,幾雙溫暖有力的手托住了他。一位醫生輕聲對他說︰「大爺,你不要這樣,誰還沒個難處……」

拿著這些錢,馬老漢帶著小孫女去了一個小診所,買了藥。

幾天後,小孫女的病終于好了。老兩口這才放下心。

這祖孫三人每天拉著破板車,走街串巷撿垃圾、收廢品。日子長了,在他們的周圍,許多人都知道了這兩位白拾荒老人的坎坷經歷。大家對他們的遭遇深表同情,都願意把自家用不著的東西讓他們拾走。

就這樣,他們一分一分地攢,一厘一厘地摳,漸漸地,手中的積蓄多了起來,他們便決定到清河監區一分監區探望兒子。

※※※

馬平在徐警官的帶領下,來到會見室。

在眾多的犯屬中,馬平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那飽經風霜的白雙親。娘臉上的皺紋更深了,爹的腰更彎了,他們的衣服在眾多犯屬中顯得那樣的寒磣。

馬平心如刀紋,禁不住悔淚漣漣︰「爹,娘,兒子不孝啊!你們老了,還讓他們遭這個罪,這都是兒子渾哪!兒子對不住你們哪……」

母親抱住兒子的頭,老淚縱橫,嚅動了半天才說出一句話︰「我的兒呀!媽媽想你啊」

父親蒼老的身子佝僂著,在旁邊用一條黑糊糊的毛巾不停地擦著昏花的淚眼。

在場的親屬們無不為之動容。

馬老漢把不盡的期盼說給兒子听,並囑咐兒子︰「兒啊,要放下心來,在里面好好干,爭取早點回家。」

望著又黑又瘦、日漸衰老的雙親,馬平不住地點頭。

每月的會見日,對祖孫三人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團圓日,他們都要到監獄來探望馬平。

當第三個月來探監之後,馬平有些疑惑了︰以前家里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父母沒錢來探視,去年來過一次還是一路要飯來的。可現在父母每月都來,頻繁探視,並且每次來還花錢買了許多東西!難道現在家里經濟條件好了嗎?還是有其他什麼原因?

當祖孫三人第四次來會見的時候,馬平試圖解開這個謎團,可問了之後,父母總是繞開話題,沒有回答。

父親只是勸道︰「兒啊,你在這里要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家。我們的事,你就不用多操心了,我們都很好……」

馬平時刻被疑惑困擾著,心緒不寧。父母走後,他把自己的疑問告訴了汪副分監區長。

監區的警官最近都感到有些疑惑,按說,照祖孫三人的經濟狀況,不可能每月來探監,難道這里有什麼秘密嗎?听馬平這麼一問,更是引起了重視。

汪副分監區長說︰「馬平,你要安心改造,不要因此影響了自己的情緒,我們會幫你問問此事,一定問個明白。」

汪副分監區長就利用一次祖孫三人來會見的機會,將祖孫三人請到了辦公室詳細詢問。在警官的再三追問下,馬老漢自知已隱瞞不下去,就滿含辛酸地道出了事情的緣由。

听完馬老漢的訴說,民警們再次被感動了。

曹指導員說︰「老人家,真是辛苦你了!」

汪副分監區長說︰「你們是天下最慈祥的父母啊!」

「民警同志,」馬老漢又道,「這件事千萬不要讓我兒子馬平知道,我們是瞞著他的,如果他知道了,就會頂不住,我們的努力也就白費了,我們在有生之年就不能和兒子團聚了。」

民警們深受感動,他們暫時答應了馬老漢的請求。

※※※

曹指導員一邊送走了兩位可敬的老人,一邊迅把情況報告給了清河監區的張教導員。

張教導員也被這兩位白老人的行為深深打動了。他要求分監區民警先要認真做好馬平的思想工作,同時幫助解決他父母的困難,並指示利用這個典型教育全體服刑人員。

幾天後,張教導員、曹指導員和白湖監獄教育科、白湖電視台有關人員一道,來到潛江縣縣城。他們找到了祖孫三人租住的那間簡陋的小屋。

只見小屋里陰暗而且潮濕,只有一張床,周圍都是破爛,並散著一股臭氣。一行人他們都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打動了。

教育科王科長和張教導員與縣委劉書記取得聯系,希望幫助解決祖孫三人的困難,尋求讓他們的小孫女上學的辦法。

劉書記當場答應了,他說︰「這件事十分感人,沒想到就生在我們縣城,我們一定會盡力解決,至于孩子的上學問題我會通知有關部門安排。」

在一切妥善處理之後,張教導員對馬老漢說︰「我們清河監區最近要召開服刑人員減刑大會,到時想邀請你們祖孫三人參加大會,請你一定參加,說說你們的經歷,這對其他服刑人員也是很好的教育……」

馬老漢說︰「我沒有文化,不知道怎麼說呀。」

張教導員說︰「你只要說幾句話就行,其他的由監獄民警介紹……」

馬老漢猶豫著答應了。

※※※

幾天後,在清河監區的操場上,三個分監區的減刑大會開始了。

在宣布完減刑名單後,馬老漢夫婦被請上主席台。張教導員請他們以一個老人、一個父親、一個母親的身份,向服刑人員說幾句話。

馬老漢涕淚滿面,訴說了他們背井離鄉拾荒為生的辛酸經歷。馬老漢的言,使服刑人員和他們的家屬以及警官們都深受感動。服刑人員流淚了,家屬們也流淚了,就連在座的監獄民警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馬老漢講完後,會場內沉默了片刻,然後爆了雷鳴般經久不息的掌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監獄故事最新章節 | 監獄故事全文閱讀 | 監獄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