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正文 第十章︰開山授徒

作者 ︰ 陳觀魚

「安兒,一會嬸嬸就要帶你去神宵殿拜你朱伯伯為師。神宵殿里會有許多師伯師叔,更有你太師父在場,一會不可失了禮數。」

兩年時間里,盧月雪已很少來往落雁峰,目的只有一個,只是為了更好的讓李長安進行修煉。而李長安也沒讓盧月雪失望,在落雁峰里只有李長安一人之時,李長安也沒有表現出什麼驚訝恐懼,更或者放浪形駭的動作。

「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

一個人的內心怎麼樣,如果一時很難于看出,那就將這人放于一地獨自相處。如果在獨處之時,此人與平時一樣,謙虛謹慎。就算無人在其身邊,也心態平和,保持正中。那麼,這人可稱為君子。若與之相反,雖然不能稱之人惡人,但表里不一,也是這人的真實寫照。

落雁峰處,雖然是為人間仙境。但平白時間,也只有一人。換做他人,可能早就不能保持內心的那份真誠剛正,但李長安卻超如常人。李長安認為,一人獨處之時,周邊會有千百雙眼楮在盯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是故,君子應該謹慎的對待一個人獨處。

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仙妖怪之流,都已從傳說當中變為現實。那頭上三尺之神明,恐怕也是有的。

雖然盧月雪也知道,李長安根骨算不得什麼,但那份心性,實屬難得。就是這一點,千百年來,又有誰做得到呢。今日終于能將李長安收之門下,盧月雪接連叮囑李長安,實乃內心激動之表現。

「安兒明白,嬸嬸放心。」

剛才盧月雪並沒有表明要收李長安入神宵道,但從幾句話里,李長安即已明白。現在盧月雪再度提取,李長安也就沒有多麼大的反映,心靜如古井不波。

盧月雪點了點頭,帶著李長安進入神宵大殿。

神宵大殿位于神宵峰上,凡道內大事,皆于神宵大殿中處理。要說這神宵峰,任景色並沒有其他幾座山峰美麗,更輸于九宵峰。但勝在大氣磅礡,周邊山峰靈氣齊匯聚于此,在此修煉,比他處更勝一籌……

「師父,弟子已將李長安帶入此處。」

坐于大殿中正位置的,是為盧月雪,朱方時等一干師兄弟之師,也是現任神宵道的掌門。姓張,名無為。

「嗯,有沒有帶他去歷代祖師那?」

張無為一頭白發,胡須也如頭發顏色一樣,不知活了多少年歲。也是穿一件道服,兩袖清風。雙目有神,似九天上仙,憐憫蒼生。

「回師父,剛從後山祖師堂出來。」

「那好,天賜,授徒儀式開始吧。」張無為開口說道。

這時,從大殿內走出了一位中年道人。此人姓陸,名天賜。但陸天賜並不是張無為的弟子,而是張無為師弟「姚相谷」之徒。只是很可惜,神宵道雖為修真大派,但一直人丁不旺。十代弟子中,也就只剩「張無為」一人,其他師兄弟,有煉功走火入魔而死者,也有下山歷煉不知所蹤者。好在還剩下「張無為」,若不然,這神宵道的傳承可能就要斷絕。

「是,師伯。」

接著陸天賜大聲念道︰「神宵道第十一代弟子授徒儀式正式開始,各位師兄弟,左右分列排開。

「向太師父敬茶。」

這時,一童子將茶端至李長安面前。李長安雙手端起茶杯,誠心念道︰「太師父,請喝茶。」

張無為端起茶杯,停了停,並沒有立即喝下。而是慧眼仔細打量起李長安來。李長安雙眼清澈,本心純樸,一臉至誠。隨後深思良久,才將茶杯放于口前,喝了下去。

盧月雪暗松一口氣,為李長安捏了一把汗。

「向師父敬茶。」

隨後是向朱方時,也就是李長安的師父敬茶。

如此,李長安又將茶杯端至朱方時前。這次倒沒什麼意外,朱方時很快就拿起茶杯,一口喝了下去。

「敬茶禮畢,宣讀門規。」

陸天賜說完,拿出一幅錦卷,上書神宵道門規。

「凡入我神宵道,需得守我神宵道規。第一,不得欺師滅祖,第二,不得背叛同門,第三,不得亂殺無辜……」

這是神宵道的三大戒律,三大戒律之下,則是一些小門規。

「若有違者,輕者廢其道行,重者逐出師門。」

陸天賜將所有門規一口氣說完,合起錦卷。回頭看向張無為,張無為點了點頭。

「神宵道所有弟子听令,迎宗譜。」

陸天賜大聲喝道,一道金光從神宵大殿中閃現,一玉牌出現于神宵大殿之上。玉牌初時只有一尺,稍會過後,赫然一下增大。如城中金榜,大放光芒。

這塊玉牌,就是神宵道之宗譜,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才質所做,上書神宵道開派典故及歷代祖師姓名。

玉牌之內,第一行為開山祖師,名為︰「伊帛元」。下方則是歷代神宵道弟子。

「朱師兄,請。」

朱方時從道童處拿起筆,沾了沾硯台中的墨汁,在第十二代弟子處,寫下了三字——李長安。寫罷,金榜玉牌騰空而起,消失于大殿之中。

「李長安,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神宵道派第十二代開山大弟子,望你好好修煉,光耀我神宵道派。」

「弟子李長安銘記于心。」

自李長安的名字寫入神宵道宗譜之中開始,李長安也就成為了神宵道派弟子。

儀式到了這里,差不多已然結束。不過,一般在師父授徒之時,做師父的都會向自己的弟子賜下法寶。喝了弟子所敬之茶,就要承擔做為一個師父的責任。所以,很多時候,這個賜寶過程也是收徒儀式中的一部分。當然,若是什麼重要法寶,做師父的也可以私下里賜給弟子

「安兒,你起來。」

朱方時示意李長安起來,隨後開口對李長安說道︰「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身為我神宵道第十二代開山大弟子,則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容常人所不能容,成常人所不能成。」

「是。」

朱方時所說之意,李長安自然明白。

「為師暫時不想給你什麼法寶,這把木劍,是我從長安村中的一棵桃樹中削刻而成,今天為師將這把桃木劍傳授給你。安兒,你要記住。修真一道,法寶靈器顧然重要,但人之本身的修煉卻在法寶其上。如果著重法寶靈器,則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如果你修煉大成,則世間萬物,皆為法寶。」

「謝師父指點,弟子今後必潛心修煉,不為外物所擾。」

李長安接過木劍,細細的端詳起來。桃木劍中傳來的熟悉味道,令李長安的思緒回到了幼童年代。李長安到現在仍是記得,在他還未上學的時候,與隔壁大嬸家的哥哥及眾小孩童一起上那桃山,摘那半生不熟的毛桃。

而後各孩童又聊起神話故事中的妖猴來,說是有一只神通廣大的妖猴,不知從哪里修煉有成。一個筋斗听說就有十萬八千里,連天上的天帝都知道了。于是召他上天為仙,可是這妖猴哪會服那上天的管教。于是每日東游西逛,最後見那有一桃園。猴子生來喜歡桃子,心中大喜之下,也忘了這是在天宮,不是人間凡處。一入桃園,就將那滿園桃子吃得個一干二淨。要知道,這些桃子可都是仙桃。書上說,這仙桃聞一聞就能活個八百歲,一口吃下,可得整整七千二百年壽命……

「好,你先退下。」

拜師儀師終于結束,李長安離開神宵大殿,回到了落雁峰中。

「自我神宵道開派以來,至今已傳至一十二代,只是我神宵道門一直人丁凋零。自我那一代,也只剩下我一人。幸祖師闢佑,不使我神宵道斷絕傳承。即日起,凡我十一代弟子,皆下山尋徒。一來傳我道統,二來也光大我神宵道門……」

張無為待李長安走後,對眾十一代弟子吩咐起來。張無為說完,也就離開了大殿,往神宵峰後殿而去。

「恭喜師兄喜得愛徒。」

唐竟言,劉長牧,萬里知三人平時與朱方時走得親近,待恩師張無為離開大殿之後,就已來到朱方時身前,向其賀喜。

「哪里哪里,以後長安還需各位師弟多多教導才是。」

「朱師弟,師兄一直關閉在山門之中,不聞世事。這些年我觀你一直游走于俗世之中,有個事想打听下。俗世之中人杰地靈之地,有哪幾處。」

從大殿第一個位置走出一老者,開口問起朱方時來。

朱方時,唐竟言,劉長牧,萬里知等人,是為現今掌門張無為親傳弟子。而其他一些,則是張無為之師兄弟之弟子。這個老者,就是蕭不凡,神宵道第十一代大師兄也。

「大師兄,我與各位師弟游走俗世,觀俗世之風貌,相對來說,唯有大楚國,最是人杰地靈。而大楚國中,又以長安城最佳,臨川次之,蘇杭再次之。」

朱方時與蕭不凡不屬于同一個師父,但神宵道十一代弟子中,也就幾十個人。平時往來也很平常,雖然沒有唐竟言,劉長牧同門師兄弟親近,但也關系融洽。再加上蕭不凡天資極高,百年前就傳聞已聚得頂上三花,眾師弟也暗自佩服,對這位大師兄也極為尊重。

「如此,師兄得去大楚國的長安城走一招了。」

蕭不凡一身修為,早就到了開山授徒的境界。但不知為何,一直沒有收徒。蕭不凡如此,害得神宵道各師弟皆不敢第一個搶先而為之。若不是李長安的到來,也不知道神宵道第十二代第子何時產生。

===============

PS︰兄弟們,推薦給力呀,收藏,收藏,收藏,簽到,簽到簽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