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四五章︰孔宣下山無人敵,鯤鵬絕仙斬日月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四五章︰孔宣下山無人敵,鯤鵬絕仙斬日月

尋著鯤鵬給出的路線,六耳運起紫微凌雲步,不用多久,便已來到孔宣居住的洞府。

才上得山中,便見洞府之上,站立著一只火紅孔雀。尾部五色神光,瑩瑩流動。六耳只是看得一眼,便知神光之中,蘊含著恐怖的力量。

「敢問可是孔宣大聖?」

孔宣與李長安本是有些交情的,但六耳哪里知道,是以並不認識。

「我正是孔宣,不知小兄弟是?」

六耳是為天生靈猴,孔宣如今之境卻是一眼便已認得。見他尋得自己洞府,倒未有驚奇。

「我乃地仙界煉氣士,號六耳道人……」

說罷,六耳卻是將世俗間的一切,向孔宣一一道來。而且,手中魚鱗也拿了出來。孔宣看後,卻是信了大半。

「如今鯤鵬大聖傷勢如何?」

孔宣第一句問及的,卻是孔宣的傷勢。

「鯤鵬大聖一時不察,被玉鼎道人的斬仙劍劃了一下,爾後又被赤**的陰陽境照了一翻,傷勢甚重,恐怕不是一兩日能恢復得了。」

鯤鵬本來傷勢就很嚴重,再加六耳一翻描述,听者更是覺得慘不忍睹。

「哈哈,小兄弟,你也不要說的如此,鯤鵬大聖的情況,我卻是知曉。要我幫忙,倒也可以。只是……」

鯤鵬是什麼樣的實力,孔宣知道的一清二楚。被這兩**寶所傷,傷勢雖然嚴重,但還不至于要了性命。而且孔宣乃玄鳥一族,一生靈藥無數。當年封神之時,他被一干個闡教弟子打傷之後,便已回到軍營之間,一服靈藥,第二日便完好如初。雖然當時他受的都是輕傷,但也足以證明,孔宣之靈藥,還是有些奇特。見著六耳說的危及,卻是笑了笑道。

「只是什麼,孔宣大聖盡管說來。」

天生猴類,都是急性子。見孔宣賣起了關子,六耳卻是焦急萬分。

「只是我便是下山守住了清州城,也只是為了爭得人族氣運,為我等妖族躲過這場天地大劫。若是其他之事……」

「孔宣大聖放心,便是我下得世俗之中,也是為了躲這天地大劫,難道是貪人世間的富貴榮華不成?」

孔宣提這一點,對六耳來說,似乎是一點都不成問題。

「如此甚好,我這就與你下山。」

孔宣說罷,卻是雙翅一展,與六耳一道,下得了妖族之地。

「鯤鵬兄,別來無恙呀。」

兩人趕往回清州城,孔宣便急急來得鯤鵬歇息之住處。在看得鯤鵬傷勢嚴重之後,便從懷中拿出玉瓶,倒出一料藥丸。

鯤鵬吃後,不覺內心一股清氣升起,轉眼之間,自己的傷勢便好了五成。

「哈哈,孔宣賢弟,你這丹藥卻是如此厲害。」

「哪里,哪里,只是鯤鵬兄傷勢較重,恐怕還要歇得一兩個月,方才能夠痊愈。」

也才一兩個月,此之時間,那不是眨眼便過。一時之間,鯤鵬卻是大笑了起來。

「走,鯤鵬道兄,你我下得城頭,我便會與會那八大玉虛宮弟子。」

封神大戰之時,孔宣便是無敵天下,眾闡教弟子聞之無不變色。有詩贊其曰,說是,天下雖大,其一人可往。可見,當年孔宣的威風。雖然封神之後,被準提道人渡化到西方,爾後又輪回千百次。可吃得人參果後,卻是恢復到了當年之實力。

如今天地大劫又起,孔宣為了保全妖族性命,便要再展封神雄風,將這些個金仙弟子擒拿下來。而且,打定主意,擒下之後,再不留手,便是一劍要了他等的性命。

「如此甚好。」

當即點齊兵馬,撤了免戰旗。

八位金仙見清州城撤免戰旗,心中皆是猜到,恐怕這幾日時間,卻是請了高手過來。當即坐于將士之後,另眼一看。

「孔……孔……孔宣。」

一干個金仙弟子卻是大驚失色,想不到,所請之人,便是那孔宣。

「這下麻煩了。」

那孔雀可是一代妖聖呀,若是被他的五色神光一沾,傾刻間,便要被其刷下。當年如此厲害的陸壓道人,還有玉虛宮當年的大師兄,燃燈都不是他的對手,更不用說他們了。

「劉將軍,爾等快快撤軍,我等先拖得他們一陣。」

廣成子心中大驚,但卻沒有慌亂。急急通知「劉知遠」做好撤兵的準備,便與七位師弟一道,走出了中軍大營。

「你乃何人,且先報上名來?」

「哈哈,連我都不認得麼?」

孔宣大笑,卻是說道,「我便是孔宣,不知有哪位願來與我一戰?」

孔宣也不管他真不認得,還是假不認得。如今局勢,便是將他們打退回去。

「孔宣,傳聞你不是被準提道人,渡化成為西方佛佗了麼,來人間界何事?」

「你等也是玉虛門下,也跑來人間界做甚?」

孔宣懶得跟這些個金仙解釋,便反問了一句。

「說的好。封神之時,本來師尊要出手將你降服,沒想到,卻是準提道人先來一步。可卻沒想到,準提道人如此慈悲,居然沒有將你滅去,反而讓你當了西方菩薩。唉,師尊每每念及,都是悔不當初。如今你又再來人世,我之師尊不日便要來取你性命。」

廣成子大笑起來,抬出準提與他師父元始天尊的名號,以此想震住孔宣。

「你等玉虛門人,當真是不要臉的緊。我本想留你們一條性命,居然說出如此之話,看看是你師尊先到,還是你等先死。」

孔宣最不願意讓人提到的,便是讓準提道人收服,化為西方菩薩之事。只是他不是周天聖人,雖然心中不服準提,卻也反抗不了。就算如此,到了西方O〕。之後,孔宣也公然叫反了起來。一口之下,半多寶如來都被吞入月復中,差點便將大雷音寺鬧翻。

如今听得廣成子所言,卻是心下大怒。居然拿天地聖人來威脅自己,豈不是找死不成。背後五色神光呈現五彩,就要一怒而發。

「大師兄,不好,那孔宣卻是……」

八個金仙弟子心意相通,哪會不知道孔宣要做什麼。當下再不說其他,對劉知遠說了一聲,快撤,便化為一道長虹,轉眼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喵了個迷,盡是些裝逼之人。」

孔宣吐了一口水,罵了那八個金仙一句。卻是率著兵馬,追擊劉知遠等人。

此翻追擊,董純林那可是憋足了勁,仗著有高人在此的份上,連翻帶著兵馬追將下去。那劉知遠看得八個金仙遠遠逃走,早就罵了一句直娘賊。想道,這神仙他**的太不可靠了。見到厲害一點的,跑的比誰都快。一邊埋怨,一邊領著將士往回逃跑。

就算是跑回到泰阿城時,心下也大感不安。又棄了此城,回到清河城駐命,這才罷休。

至此,六耳在請得孔宣之後,一路勢破如竹,不用幾日,便已將清河城拿回。爾後,又開始攻進河東。那八個金仙也不知跑去哪了。總之,這一路攻城之時,卻是不見他們的蹤影。

六耳等人也懶得猜測,卻是一路往西征戰。

幾月下來,前方捷報不時傳至洛陽。新唐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皆是春風得意。有國師在此,恐怕不用幾年,定可統一中土,再現大楚國輝煌。

而就在這時,令無數人等都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卻是發生了。

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居然在前幾日,向北遼求援,請稱臣,且以父事契丹。約事成之後,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北遼。

這是何意?

此舉一出,天下震驚。

北遼之民,本不是中土之眾。向來我中土之地,本是物資豐盛,萬邦來朝。如大楚國時,便有新羅,扶桑等一大堆國,向大屬國俯首稱臣。卻沒想到,便在今日時間,那石敬瑭,冒天下之大不違,卻是向北遼皇帝稱臣。而且,還以父子相稱。

這個父,當然是北遼皇帝耶律德光,這個子,便是石敬瑭。

此之行徑,便是連石敬瑭的心月復劉知遠都反對,說道,「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兵,不必許其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然石敬瑭不從,仍一意孤行。

北遼皇帝大喜,以兵援之,三軍將士,卻是開往到了幽州。

幽雲十六州,是為盧龍道及雁門關以北的區域,共有十六州。

分別有︰幽州,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雲州。

這個幽雲十六州,便是石敬瑭答應事成之後,送于北遼之地。此之十六州,乃中土天然屏障,若被打開,則外方可輕易賤踏中土。

六耳等一干個將士,正攻的火勢,卻沒想到,那石敬塘居然如此行事。如此,朝庭便發快報,說是北遼入侵,召集國師快快回到幽雲十六州,以抗北遼,保得洛陽安全。

「想不到,那石敬瑭居然做出如此之事。」

六耳,孔宣,鯤鵬等人,得到玉召之後,便是急急趕到幽州。

「這石敬瑭看來是想當皇帝想瘋了,若不然,也不可能行此之事。」

孔宣當年下山保成湯江山之時,心中卻也知道紂王無道,成湯氣數已盡。但他乃玄鳥一族,是為成湯江山的保護神,怎會不管。是以下得山中,只是想盡些人事,看能否改得一改。可能是天勢如此,不管是其他諸神,還是孔宣來此,皆未保得半分。

此時見石敬瑭如此,卻是知道他之心思。只有帝王之位,才會令一個人變的如此瘋狂。

「此時暫且不管,我等還是先將北遼之士打退再說。」

三人皆是長嘆,直罵著石敬瑭這無恥之賊。爾後,鯤鵬卻是提到了正事,說道,「傳聞西域外佛暗中勾結了北遼,我等切不可大意。」

「鯤鵬兄說的是,若是西域外佛都來助他北遼,以我之三人,恐怕非其敵手。」

西域外佛眾多菩薩,孔宣倒是不懼。不過,除了西方兩聖之外,孔宣仍畏懼一人,便是那多寶如來。當時孔宣身為西域外佛,不服多寶如來之管教,卻是大口一張,將之吸入月復中。不想,那多寶如來卻是了得,居然用**力,破開孔宣胸月復,從而出來。

除此之外,又有無數佛門菩薩。如那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皆是萬萬年前的金仙弟子。又有燃燈,彌樂等。

「這個勿須著急,我已傳信朱雀,相信不日便會趕到,而且……」

鯤鵬卻是停了一下,似乎不想再說。

「而且什麼?」

「而且勾陳前幾日便已聯系過我,說是若有必要,可請得天庭相助。」

如今天庭勢力雖不在軍中,但在人間界,卻是控制著所有道場。諸多百信,皆是貢奉天庭玉皇。雖然一直以來沒有表現,但實力不容小視。

「哼,那勾陳枉為我妖族之人,隨他去。」

孔宣哼了一聲,卻是沒將勾陳放在心上。以他的性命,便是落難,也不會請天庭出手。

「我亦是如此想的。」

鯤鵬嘆了口氣,心中卻是隱隱擔憂。

爾後沒幾日,卻是聞得北遼大軍來攻。

三人一同登得幽州城頭,放眼望去,只見北遼之兵,個個披著盔甲,身著戰馬,沖將下來,威力著實厲害。

「那兩位菩薩是誰?」

只見那北遼之旗,上面無名無姓,卻是畫了兩個圖案。一為日麗中天的太陽,二卻是貞潔至美的月亮。

「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六耳曾經听得師弟陳希夷提及,說是西方琉璃之地,有藥師佛,旗下有二大弟子,一為日光菩薩,二為夜光菩薩。

隨後,六耳便向孔宣及鯤鵬說道,那琉璃淨土的一切。

「想不到,西方之地,除了極樂世界之外,卻還有一處淨土。」

鯤鵬與孔宣雖然恨透佛門,但也不得不感慨其淨土中的神妙。若拿境界來分,孔宣及鯤鵬,皆比不得藥師佛。不過,境界比不上是一回事,實力拼斗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敢問是何方高僧前來?」

六耳知曉日光菩薩及月光菩薩的底細,是故站在城頭,對著三軍眾人,卻是問了起來。

「我為日光菩薩。」

「我為月光菩薩。」

「我等二人,皆為藥師佛的護法菩薩。」

兩人同時說道,卻是回應了六耳。

「久聞藥師聞創出琉璃世界,此中消去命濁,此中之界,無苦無難,無痛無疾,婉如人間天境。難道是因藥師佛一怒之下,將琉璃之境,重返婆娑,你們便不甘寂寞了麼?」

琉璃之境雖如人間天堂,但卻不歡不樂,無欲無念。是以日光菩薩,便能如天之太陽一般,照遍世人。而月光菩薩,也能如月之貞潔,散發著她那陰柔之性。如今重返婆娑,便如人間一般無二。不想,卻是令二人,生出了無數**。

那西方小乘教主來得藥師佛處,便是借走了這兩大菩薩。而藥師佛本不管俗事,但卻看得自己的兩大菩薩,已然生現諸多**。便嘆了口氣,任他們去得人間。若是不死,便是他們的造化。若是身死,也合當他們有此一劫。

「阿彌陀佛,我佛藥師將琉璃之地重返婆娑乃是為了證得無上道果。我與月光菩薩,卻是不能與佛藥師相比,如今**雜念生出,便來人來間界走上一招。」

想不到,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卻是明白之人。知道自己生了無數雜念,是故來得人間界,尋得機緣化解。

「只怕你來人間界這趟,便惹來了殺生之禍。我听得有高人言,說是人間境土,哪里不是琉璃,何處不是淨土。何苦在開一個極樂,再創出一個淨土呢?」

此之話語,便是李長安當年講道時不知覺說的。如今被六耳拿來一說,卻令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心神大動。便連鯤鵬與紫微,听得此句之後,也生出無數感悟。

「多謝施主指點。」

兩人齊喧了一聲佛號,卻是向六耳道了聲謝。

「若是早認得施主,我等怕早已所悟。只是如今身在人間一界,便身不由己。」

「可惜。」

孔宣,鯤鵬,六耳三人,听得這兩大菩薩之言後,卻是嘆了聲可惜二字。

「真是天地量劫摧人死,何由個人意志?」

便在此時,六耳卻是想起李長安所說的話語。

「如此,兩位菩薩,別怪我等。」

說罷,六耳向鯤鵬做了一楫,說道,「如今北遼入侵,首戰定要大勝,方才能壓住北遼氣運。」

「這個我卻是知曉。」

鯤鵬點點頭,手中持著絕仙劍,緩緩的下得了幽州城。

「此劍是為誅仙四劍之一,號絕仙劍。當年封神之時,你西方兩位聖人,加上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才破得誅仙劍陣。我勸你一勸,還是回你琉璃之地,不要再過問中土是非。」

這一對菩薩,一為日光,照遍世人。一為月光,貞潔無雙。皆是修行有道之高僧,便是看不起西域外佛的鯤鵬,卻也是肅然起敬,不想殺他。

「若是要退,剛才那位施主說後,便是我等身退的最好時機。這天地大劫之下,我等卻是身不由己,施主動手就是。」

日月兩菩薩說完,卻是默念了一段佛經,隨著佛經地響起,

只見天空之中,升起一輪明日,光芒萬千,照盡無數世人。

此之後,又是一輪明月升起。貞潔無雙,點化萬千平民。

一日,一月,交相輝映。如天地萬物,運行不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