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四六章︰龍池鳳閣入星辰,五色神光拿諸僧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四六章︰龍池鳳閣入星辰,五色神光拿諸僧

粗看起來,這日月菩薩所施展的神通,也並不神奇。只是隨著時間的推去,那日月之光,居然如天地宇宙規則一般,無堅不摧,無物可破。

東升西落,晝夜不停。

日在中天,普天之下,都能感受到他的光亮。不任時態變遷,人間發生了什麼。就算是滄海變成桑田,中天之日,仍是如當時一般,每日皆是如此。

這是日之規律,也是道之意思。

而,月,也就是太陰,也同樣如此。月亮之上的光亮,雖比不得太陽。但那貞潔陰柔之力,卻是太陽比不得的。

一陽一陰,謂之道,一剛一柔,這便是日夜。

一段段的不時響起,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婉如中天之日月。

剎那間,散發了無盡的光輝。整個沙場之中,早已不見什麼騎兵,也早已不見什麼城池。留下來的,也就只有高懸與中天的日月。

絕仙劍不時聲鳴,也在不斷的跳動,似乎也感受到了無盡的日月之力。本來還是在緩慢向前的鯤鵬,卻在日月升起之時,幾乎不能向前。

「可惜呀可惜,如果兩位菩薩能一直保持如中天之日月一般,恐怕也只有天地聖人出手,才對將其收服。只是,兩位菩薩內心之中,早已生出了無數雜念。這天地之序,便被你們內心的雜念所干擾。一被擾,則不為道。」

沙場之中的日月之力雖然如天地規則一般,但鯤鵬仔細感受,卻發現了一絲絲雜念身在其中。就是因為這些雜念存在,才讓這兩大菩薩,失去了天地日月之力。如此,兩人便是能化身日月,卻也比不得中天之日月。

「絕仙劍,去吧。」

一聲法咒,絕仙劍轟鳴大震。一時沖天而起,劍芒一吐,便在幽州沙場之中,劃出了一道如天河的劍氣。

劍氣閃動,劃穿天河。

此劍號絕仙,便是大羅金仙被此劍踫著,也要受傷,更不用說與大羅金仙相差千萬里的金仙之身。

只听得赤,赤,兩聲。

日月兩大菩薩,傾刻之間,便沒有了半絲生氣。兩縷幽魂,一路向上飄蕩,轉眼之間,便來到了天河之處。

這時,天河之邊,早有人等候其中。

「阿彌陀佛,想不到,卻是紫微施主。」

當年李長安攜陳希夷入得西域,第一個到達之地,便是琉璃世界。是以,李長安與這兩位菩薩,卻是見過面的。

「可惜你等的萬千修為。」

看著眼前的兩位菩薩,李長安著實嘆了口氣。以藥師佛不爭世俗,一心問道之功德,他之門派,雖然沒有紫霞山氣運悠長。但也橫長久遠,能保得一干個佛門弟子無事。可是沒想到,他最為得力的兩大弟子,居然動了雜念,就此上得了周天星辰。

「紫微施主無需為我等嘆氣,我等離開琉璃之地後,我藥師佛祖便已有言,說是,若我等能在這大劫之中,得已保全,便是天地照化,日後功德無限。若是不能,便是合該有此一劫。我等皆是因為動了雜念,卻是合了此劫。凡事因果,皆由我等承擔。」

兩位菩薩雖然身死,但卻是看得很開。而且,得六耳那翻話語,卻是領悟了一絲真諦。是以上得了星辰之上,也無怨無悔。

「好,好,好,果然不愧是藥師佛的得意弟子。」

那琉璃之地,李長安雖然不喜。但從內心來說,能開創琉璃之地的藥師佛,也是一代教主級的人物。只時天命不濟,修不得大羅之位。

李長安說罷,便是喝令一聲,開始封神。

「日光菩薩,月光菩薩,你等本來是為琉琉世界中天之日月,奈何重返婆娑之時,生出了無數雜念,雖然在幽州之時,得以領悟,只是時命不濟,如今卻是身死道消,不知有何遺言。」

封神之後,便如轉世輪回,前世一切,婉如喝了孟婆湯,再也不能記得。是以封神之時,李長安皆要如此一問,以了切星辰之神的最後一個願望。

「我還有一言,卻是要對我佛藥師述說。」

兩人雖然是為兩體,但婉如一人,一字一句,說的沒有半分差錯。

「請。」

李長安依言,滿足他之心願。

「師尊,弟子臨死之前,听得了一位高人之言,說是世界一切,皆是淨土,何需什麼極樂世界,何需什麼琉璃之地。」

說後,兩人卻是口喧了一句佛號,退去了一身袈裟。

而在西域那邊,那個將琉璃之地重返婆娑的尊者,突然心神一動。放眼看著整個婆娑世界,卻是仰天大笑。隨後,卻不知去向何方。也許是悟透了,也許是……

爾後,一塊玉榜卻是飛了出來。玉榜之內,無數星君之名,不是流過瑩轉。過了一會兒,停留在了一對星辰之上。

這一對,是為兩個星辰。一男一女,一陰一陽。

「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本來你等之能,可入住十四主星之宮,封得太陽星君與太陰星君之位,只是可惜了。終是因為你們內心的一絲雜念,再也執掌不了太陽與太陰。只是你等是為藥師如來之弟子,氣運悠長,神格明顯,是以仍將封神。」

說罷,其中兩個星君之字,卻是大放光芒。

其中一陽是為龍池,一女是為鳳閣。

「日光菩薩,當為龍池星君。」

「月光菩薩,當為鳳閣星君。」

說罷,李長安便在龍池,鳳閣之上,寫下了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之名。

「龍池鳳閣,主天下文明,希望爾等日後同心協力,如日月一般,運行不息。」

「是。」

爾後,李長安一指分別點向了兩位菩薩的眉心。從此,西域兩大菩薩,便成為了周天三百六十五顆星辰當中的,龍池,鳳閣。

正是︰日月齊輝身顯耀,龍池鳳閣天下明。

……

話說鯤鵬一劍斬下了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北遼之士,卻是勢氣低落。幽州守城之將看得如此,便下令開城迎敵。此後,在三位神人的相助之下,此次戰役,便是大獲全勝。追擊北遼之士一百里,方才回城。

「阿彌陀佛。」

位于西天極樂世界的多寶如來看得日月兩大菩薩,被鯤鵬一劍斬去,卻是口暄了一句佛號。爾後,突然西天極樂世界之中,闖進來一人。

「原來是藥師駕到。」

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便是多寶如來向藥師佛借走的,區區幾日,便是命尚黃泉。多寶如來心中正要思緒著,該當如何向藥師佛交待。卻沒想到,藥師如來,居然不請自到。心中不由一驚,神情有些不自在。

「阿彌陀佛,多寶,我來這里,並不是要你給我一個交待,卻是想見一見兩位教主。」

「原來如此。」

多寶如來松了口氣,卻說道,「兩位師尊近日卻不知去往何處,並不在極樂世界。」

「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行離去。」

藥師佛想了想,卻是走出了極樂世界。爾後,卻又轉回頭。說道,「若是兩大教主回來,不妨通報一聲,便說琉璃之地已不在,世上更無藥師如來。」

在藥師如來踏出極樂世界之後,世上,再也不存在藥師福。便在同時,天竺之地,突然生下了一位金光童子。此子生得不凡,剛出生,便能言善辯。十幾歲時,悟透三藏真經,二十五歲,出家為僧,三十歲,舍去了佛門,創立了一個天竺教派。

至此,西方之教,便由開始的佛門轉為本土的天竺教派,再也與佛門沒有任務干系。

當然,這是後話不提。

便在藥師如來剛剛離開極樂世界,多寶道人卻是想著藥師佛的那句話語。只時參透了許久,卻也沒有明白。隨即不再多想,對身前的「燃燈過去佛」與「彌樂佛」說道,「幽州之地,戰勢緊急,鯤鵬一劍殺害日月兩大菩薩,我佛門之威,便在此時破去。兩位師弟,不妨一同去得幽州之地,會與會那鯤鵬到底是是如何的厲害。」

「阿彌陀佛,我等便去。」

燃燈道與彌勒楫了楫禮,駕起雲頭,便往幽州而去。

爾後,多寶如來,又對著身前的三位菩薩說道,「觀音,普賢,文殊,爾等,便一同與過去,未來兩佛,去得那幽州之地。」

「是,佛祖。」

封神之時,觀音與多寶是平輩弟子。只是多寶是為小乘佛教的教主,觀音,普賢,文殊,卻是小乘佛教的菩薩,地位遠遠在多寶如來之下。

三位菩薩一齊楫禮,卻是跟著「過去未來」兩佛而去。

三日過後,北遼重整旗鼓,這次是為「燃燈」與「彌勒」做為先鋒大將。五萬兵馬,齊齊來得幽州之地。

「兩位前輩,此次前來的,是為西方過去佛與未來佛,又有觀音,等三位菩薩助陣。聞得封神之時,他等卻是為原始門下,法力高強,又有諸多法寶,還得小心才是。」

此時斗法,六耳雖然也修得了金仙之軀。但比起封神之時的一些個牛人,六耳也只能在旁邊,沖當一下龍套的角色。

「不急,鯤鵬道兄有絕仙劍在手,卻是不懼任何一位,若是他等敢群起攻之,我等也不需對他們客氣。」

不管是單挑還是群戰,孔宣還真沒有怕過誰。

「如此,我便放心了。」

孔宣與鯤鵬皆是心高氣傲之輩,六耳怕鯤鵬如在清州一樣,仗著有絕仙劍,便一人獨挑八個金仙。是以,這才提醒。現在听得孔宣之言,六耳卻是放下心來。想必是受到了清州城之時的教訓,也讓他們放下了高傲之心。

次日,北遼之士,鳴鼓準備攻城。

鯤鵬仍是一人,手持絕仙劍,站于城頭之上。

「敢問可是鯤鵬大聖。」

燃燈的輩份,是為元始的大弟子,與玄都師的輩份差不多,早早就拜得元始門下,便在洪荒之時,也已出生,是以認得鯤鵬。

「不錯,想不到卻是燃燈道人。」

如今天地大劫已起,不管是以前的友人也好,仇人也罷,都為了爭得各自氣運,本來沒什麼仇恨,便也要斗個你死我活。

「阿彌陀佛,貧僧早已棄道入佛,鯤鵬大聖別來無恙呀。」

「哈哈,所謂佛本是道,當年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不也是在紫霄宮听得老師講課麼,雖然創立了佛門,但教之內容,本是我道家之物。什麼佛門不佛門,卻是笑話的緊。」

「鯤鵬施主是不知我佛門,是以才會如此痴迷,不如與我等前往極樂世界,也好讓鯤鵬施主,見識一翻我佛門之功法。」

「也好,就看你有沒有本事了。」

鯤鵬說罷,絕仙劍早已握在手里,就等一戰。

「如此,貧僧便得罪了。」

燃燈說罷,也不畏懼鯤鵬手中持有絕仙劍。從懷內一掏,便生出二十四顆定海神珠。

這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原本是為趙公明之物。被落寶金錢落下之後,燃燈道人索去,成為了燃燈的法寶。後來燃燈到了西方,便將此珠化為二十四諸天。功德無量,是以有無上威力。

只見那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剛剛拋入半空,便化為西天二十四國度。

每一顆珠子之中,便是一個佛門國度。

一個國度里面,諸多子民,不時演義著悲歡離合,生死輪回。再佩合著身後一干個將士之力,人族氣運,瞬間暴漲無數倍。

鯤鵬見此,卻也心驚不已。

想不到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居然有如此威力。再不遲疑,便是一劍斬向了二十四珠天。

「二十四珠演國度,佛門豈等閑。」

就算不是先天至寶的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卻也借著人族氣運,一下子神通暴漲,居然能與鯤鵬手中的絕仙劍,斗上幾個幾回合。二人你來我往,倒也爭斗的厲害。

「燃燈道人,沒想到,趙公明的法寶落到你手里,卻是厲害如此。只是這法寶畢竟是為趙公明之物,你白白的拿了人家的法寶,為自己積攢功德,實在是好不要臉皮。」

鯤鵬眼見一兩個回合,卻也拿不下燃燈,便開口肌笑燃燈起來。

「你這絕仙劍,不也不是你之物麼,怎的拿將了下來?」

「這你可就不知了,我便要給你說說這絕仙劍的來歷。」

當年封神之時,眾神破了萬仙陣後,誅仙四劍便不知所蹤。而鯤鵬醒來之時,卻發現一柄長劍伴隨其身。拾起之後,始才得知是為絕仙劍。心中大喜,直感嘆著,難道是老天要妖族興亡麼。爾後,鯤鵬憑著此劍,那是遇神殺神,遇仙誅仙,端的是厲害無常。

「我這絕仙劍,乃通天教主授于給我,為的就是滅盡爾等叛教之賊。」

此物是通天之物不錯,但卻不是親自授予鯤鵬,也未說什麼滅盡叛教之賊。鯤鵬為了嚇一嚇燃燈,卻是一口說出。

「哼,你便是再說一千遍,我也不會相信。」

若要清理門戶,恐怕一干個叛教弟子早就死了,何需等到這一量劫。

兩人又拼斗了幾個回合,燃燈漸感不支。

絕仙劍畢竟是先天至寶,而且,這絕仙劍,又是天下至凶之劍。往往是越戰越凶,沒有絲毫退意。一翻拼斗下來,終于,絕仙劍展現出了他的凶劍之名。

撲赤一道白光閃現,一道劍芒便斬在了一顆珠子之上。

瞬間,其中之國度,便已消失不見。這一劍之威,等于滅了一個國家的生靈。濤天冤氣,剎那間穿破了整個沙場。絕仙劍本來就是至凶之物,吸得如此之多的冤氣後,更是凶猛。刷刷幾聲,例又連連斬下三顆。

「捆仙繩。」

彌勒眼見不好,手中法寶捆仙繩一下寄出,便要將鯤鵬捆住。

這捆仙繩是為懼留孫的法寶,後來化佛成為了迷勒佛之後,這件法寶卻很少用。如今到了緊要關頭,見鯤鵬殺得興起。乘其不注意,便一下將捆仙繩拿出。默念法咒,便是拋了出去。

「鯤鵬兄,我來助你。」

孔宣早就知道西域佛門向來陰險,又得六耳提醒,便在城中暗暗提防。彌勒拿出捆仙繩時,便暗叫不妙。隨後下得城頭,五色神光一閃,便是一刷而來。

那什麼捆仙繩,傾刻之間,被五色神光一收,卻是進入到了孔宣體內。

眾位菩薩看得孔宣如此本領,皆是在驚。齊齊點了點頭,那三位菩薩,便紛紛寄出法寶,要圍攻孔宣。

「哼,爾等,便通通來吧。」

孔宣是何等人,便是天下所有之人到來,他也並不畏懼。五色神光一時大盛,其光分五彩,一閃一閃。三位菩薩剛剛沖了出來,孔宣便是一刷。瞬間,沖在前面的觀音,便已被神光刷中,轉眼不知何蹤,卻是進入了孔宣體內。

爾後,五色神光齊齊而動,拿普賢,拿文殊,拿懼留孫彌勒,便連燃燈,卻也拿下。

一干個佛門弟子,居然被孔宣全部拿下。

六耳與鯤鵬見得,卻是齊聲贊嘆。心中想到,果然是玄鳥一族,其威不可測也。

「怪了。」

孔宣喃喃自語,隱隱之間,卻是感到奇怪。當年封神之時,孔宣也對戰過燃燈,便連陸壓也交手過。他們雖然不敵,卻也可以逃走。難道萬萬年來,他們的功力退化到如此地步?

而便在他暗自不解之時,西方之地,一道九品蓮台恰恰在此時飛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