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五三章︰李靖布陣羞金仙,紫微聖人大喜日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五三章︰李靖布陣羞金仙,紫微聖人大喜日

李靖心中思想,不時命令著天兵天將布著奇異的陣法。

「給我破去……」

如今不是最後一次天地大劫,兩方人馬,都不想出全力。是以這一干個金仙弟子見無數天兵天將來圍,也只是想將天將打退。所以,使出神通,卻是想甩出這些個兵將。

「咦……」

眾人一驚,剛才施展的力道雖然也只有一兩成,但料想對付這些兵士已然足夠。只是沒想到,剛推出去的力道,踫到這些天兵天將之後,突然一沉,居然無影無蹤。就像一滴水流入大海一般,半點也看不出來。

心下遲疑,卻是又加大了功力。

砰,砰,砰……

沒想到,連續施展神通之下,周身之前,居然從這些天兵天將當中,傳來了無邊的霸道之力。這些力道不似神通法術之力,也不似天兵天將的一身蠻力,而是如教派氣運一般。雖然看不著,模不到,但卻長久綿長,永不斷息。

「各位師弟,我等集全力而出。」

如今,八個金仙弟子,已經被天兵天將包圍。無數的戰爭利器,傾刻之間,都是搬了上來。什麼天羅地網,什麼天雷刑台,更有地獄黃泉之水。這樣的功勢,便是當年捉拿妖猴之時,也未曾見過。

八位金仙弟子心下大驚,想不到,這些平時在他們眼里一點修為都沒有的天庭兵將。現在聯合起來,居然如此厲害。特別是李靖,大手一指,便是一個陣法出來。可以說,行軍布陣一道,在他手里,那可是鬼神莫測。

這才是天庭真正的實力。

就算是天庭當中,沒有多少神通之人,但擁有著萬千兵馬,同樣能滅掉無數高手。就像俗世當中,一個人的武功再厲害。但來得三軍陣中,就算是犧牲千百個將士,鐵定能將他捉拿。而且,李靖如今布的陣法,那可是集天庭氣運于諸多將士之中。你若要攻,便是于天庭氣運作對。若沒有聖人級別的高手,卻是難于攻破。

「設午門……」

這時,李靖高喝一句,卻是在三軍之中,設立了一個午門。

此之午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稱午門。上古之時,有萬惡之人,帝皇便將這些惡犯,推至午門,示眾斬首。可以說,這午門,便是天地間煞氣最重的地方。

李靖剛剛說道,一排將士,卻是在半空之中,分左右並排,開成一個門字。爾後,午門之中,設立斬將刀,屠妖劍,滅仙雷……一干法器,應有盡有。

而就在午門設立之時,天庭氣運,一下子突然猛漲。八位金仙,似乎感覺自己來到了天庭之中。無數的仙神,正齊齊盯著自己。好像自己的神魂,便是上得了午門。又看得左右將士手提巨刀,便要一刀斬下。

心神就此一傷,眾人皆是渾身打顫。

「好賊子……」

此之陣法,居然如此厲害,與那九曲黃河陣,卻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便在八位金仙要暴走拿出法寶傷人之時,李靖卻是將兵一撤。說道,各位道友,我等只是在這里演習一二。沒想到,卻是惹得幾位真人大動惱火。我且就收兵,還望各位真人不要惱火才是。

李靖哈哈大笑,站在一旁,看著一干個金仙之人。

「哼……」

廣成子當先一哼,心下暗道。剛才還是自己太過暴怒,如今卻不是大劫時機。若是剛才李靖沒有收手,指不定又要發生一場爭斗。想罷,卻是對各位師弟說道,「我等不要理會于他,便下得了洛陽城,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李靖見八位金仙弟子下得了洛陽城,卻是沒有繼續再耍。而是端坐雲中,吩咐三軍將士,明日早時,再渡來此。

說罷,卻是帶著兵馬,回得了玉皇道觀。

「仗著兵馬之盛,這算不得什麼。」

聞仲也是帶兵打仗之人,卻是知道這陣法的厲害。但此次下得世俗,他卻只帶了諸多天神,天兵卻是沒有帶得多少。是以對陣八位金仙,他便不敵。

「聞相說的是,這也不算得什麼,明日再看我戲耍他等。」

李靖也不著急,回得道觀之中,便是閉目休息。次日一早,點齊兵馬,又是駕雲來得了洛陽都城上空。不過,那八位金仙弟子,卻沒有再來。李靖早料到如此情況,卻是通知三軍,在雲中城頭,便罵起闡教諸仙。

要說罵詞,最為厲害的是為三軍將領。但真正罵的毒辣的,便是三軍之士。萬千天兵天將,在得到李靖的吩咐,早早就敞開喉嚨,罵得痛快。

一時之間,雲中城頭,便是罵聲不斷。

其語之難听,其聲之雄偉,卻是一翻奇聞。不少將領心中那個爽呀,萬萬年來,從來就沒有罵得如此痛快。此翻將自己憋了萬萬年的罵語說將出來,那是一口氣罵得洛陽後宮,半個時辰都未有一句重復。一時問闡教之門的所有女性,爾後又點明問及他之父母。上至天帝君師,下至朋友道俗。只要與那闡教沾點干系的,便被他們罵的是狗血淋頭。

「直娘賊,這李靖,欺人太甚。」

這時,雲中子,卻是受不了諸多天兵天將的漫罵,便要上得雲頭,與李靖等人做上一場。好在旁邊眾位金仙攔助,卻是安慰于他。說著那李靖,也只不過是想挑動我等的肚火,我們只在此處安心打坐修煉,也就是了。

隨即,眾位金仙,卻是閉著雙眼,打坐修煉不說。

只是,那天庭之漫罵之功,豈會就此罷休。一邊在雲中大罵,一邊還打著戰鼓。罵詞加鼓聲,好像便是一支軍隊來臨。就算是天兵天將未下得洛陽城,可這些聲音,比之無數刀槍還要厲害。那些金仙弟子就算是閉上雙眼,腦海中卻是不時閃現天庭天兵天將的嘴臉。也不知道是真的听到,還是他們心中惱怒自己幻想而出。

但不管如何,這一干天兵天將的罵詞,卻是一字不露的被他們全都听了進去。

「我受不了了……」

終于,有數個金仙弟子,卻是大聲喊道,再也受不了了。

在他們萬萬年的修煉當中,何曾被被罵過如此之慘。如今听是天兵天將一翻痛罵,他自己都感覺自己不是好人了,完完全全一個惡棍。這可得了,若是再這樣下去,恐怕說不定被他一翻痛罵,自己等人,便要吐血而死。

就在一干個金仙弟子上得城頭要來與李靖等天兵大戰一場之時,李靖卻是楫了楫手,說道,「我等天兵天將,卻是吃了飯再來與你爭斗。」

說完,便帶著一干將士,下得了玉皇觀,用餐不提。

這一翻用餐,卻又是幾個時辰。待終于上得雲頭之時,李靖等人,卻又跟他們聊起了世俗風情。這哪有什麼打仗之說,直將一干個金仙弟子氣的肺都要爆炸。

「李靖,你卻是想怎的……」

廣成子心想,這一翻卻不是辦法,便問著李靖說道。

「我等也不想如何,十年之後,便是最後一次天地大劫,這十年間,本是安平時期,我天庭也不想發生什麼,奈何你等卻是想挑戰我天庭氣運,我們不回擊一翻,豈不是顯得我天庭無能了麼。」

「既然如此,你我各自而回,再不多做其他。」

眾位金仙听得李靖之言,心道,他天庭也不想真斗,是以便提議就此罷手。

「回卻是可以,可你等之闡教的人品,我卻是信不過。」

「你……你……你……」

眾位金仙听得,便要動手做上一場。

「不過也好,雖然你們也如此惡毒,但我天庭也不怕你們,若是想來,我等隨時奉陪。」

李靖哈哈大笑,完全不將他等金仙弟子放在眼里。說完,便帶著天兵天將,下得了雲頭,往玉皇道觀而去。

就在李靖回得玉皇道觀之時,卻見聞仲等一干雷部眾神,卻是要準備回得天庭。李靖大驚,問及聞仲為何如此。

「李天王乃我天庭之帥,有天王在此,何須老夫……」

聞仲雖然不服李靖,但這幾天也看到得李靖的手段。之前說是看李靖本事,他卻是戲耍了一干金仙弟子。反而聞仲自己,反而被金仙戲耍。這麼一比,似乎顯得聞仲不如李靖。聞仲本是商朝天師,位極人臣,不想受李靖之氣。便點齊雷部眾神,要回得天庭。

「聞相嚴重,我之如此,卻是玉皇看得近日聞相受那金仙之戲,一時氣惱,有擾天庭氣運,便派我下得俗世,助得聞相一助。再者,聞相當年是為商朝太師,忠肝義膽,天下誰人不知,何人不曉。便是我李靖,每每提及,也是佩服的。是故,又怎會輕視聞相。前幾日一翻說詞,卻是看得聞相正在氣頭之上。便用言詞激得一激,還望聞相恕罪。」

李靖一翻言詞,很是中肯,听者無不被其感動。是以聞仲听得,卻是長嘆了句,看著李靖,嘆道,「想不到李天王,卻是用心良苦。昔日之時,我卻還是小看了天王你。今朝想來,卻是老夫的過錯。」

兩人一翻客套,至此,二人關系變得好了許多。

玉虛宮。

「師尊,如今玉皇道觀,有聞仲,李靖做鎮,我等不想與及糾纏,便來得師尊之處……」

這時,眾金仙卻是上得了玉虛宮,將在世俗間發生的一切,向元始天尊一一道來。

「嗯,我卻是知曉。」

元始天尊眯著眼,心中想道。想不到,昊天之智,卻是越發高明了。早在幾十年前,便不管人間帝命之爭,卻是搶了人族道場。今朝來看,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而到如今,其智更勝。便連氣運一道,都運用的爐火純青。

這翻看來,十年之後的一場爭斗,闡教門人,卻是沒多少勝出的把握。

要知道,到時不光有天庭是敵人。便是暫時聯手的佛門中人,也是敵人。而且,那妖族之中,仍有一些大能之輩。若是不好好計較,恐怕闡教一脈,便要隨截教而去。做為一向護短的元始天尊,他怎會讓此事發生?

「爾等可去找得姜尚出山。」

這時,元始天尊終于想出了一個人物。便是上一次大劫中,封神之人。

「是。」

得到元始天尊的指點,眾位弟子,卻是齊齊醒悟。不錯,怎麼忘掉姜尚呢?

這個姜尚,自然指的是姜子牙,身有飛熊之相的封神之人。封神之後,天下正神全部封完,他卻是沒得神位,一直游蕩在人間各處,也不知去向何處。

如今天地大劫又來,這個昔日的封神之人,雖然未有什麼大神通,但一身智慧,無人能出其右。若是把姜尚找得,闡教何仇會滅?

再者,姜尚是為周朝之太師,一身才智,招得無數將士為其效力。而且,又交友廣泛,很多奇人,他都識得。是以,元始卻是想到這個當年不成氣的弟子姜尚。

眾弟子得到元始天尊的指點,紛紛下得了昆侖山,便在人間界尋得姜尚起來。

……

紫霞山。

幾年過去,紫霞山倒沒有什麼變化,但卻有一事,值得天下述說。那便是紫微帝君與東海王之十二女敖青,結為道侶一事。

李長安本不願大張旗鼓,一心低調,但心中想了想人數,想低調也不成了,也就再不管其他。特意召告天下,若是上得紫霞山者,盡可向紫微帝君賀禮。

當然,這只是向普通仙神說的。一些眾要人物,卻還是要派弟子前往他處送上請貼。只是天上仙神眾多,李長安弟子也就二人。後來又發現紫霞山那七個金仙,這幾百年來,一心向道,也有些慧根。也就借著大喜之事,收了七個金仙弟子,當作是記名弟子。

七位金仙弟子早就盼望入得紫霞一門,沒想到,卻在今日得而實現,心中歡喜,更是表現的積極。

這一日,李長安寫好請貼,將九位弟子召集一起。

「齊方,田仁,畢之中,楊定,易天,方圓,李正,你等七人,便將這一些請貼,送至各位仙神府中。」

「是。」

七人各拿著請貼,尋著仙神之名號,便離開了紫霞山。

「白鶴,你將此三封,送至三清,女媧聖人,還有西方二聖。」

李長安對三清沒有多少好感,只是人家怎麼說也是聖人,所以也只能吩咐自己的弟子前往送貼。

「希夷,你將這些,送至鎮元大仙,昊天道友……」

「是,師父。」

陳希夷接過請貼,也離開了青丘山。

「小妹,你母親親的,便由你拿去吧。」

羅小扇現在的娘親,自然是青丘聖母。

「嗯,哥哥,我也好久沒見娘親了,我便去了。」

說著,羅小扇接過請貼,卻是駕雲往青丘山而去。

隨後,李長安又寫了一些,卻是俗世中神宵道的。

神宵道法,雖然對于如今的李長安來說,可以說一點也不放在眼里。但怎麼說,將李長安帶入修真之門的,便是神宵道派。那里還有他的師父,嬸嬸,還有師弟師妹。

所以,這些請貼,也就李長安自己新自送去。

寫完之後,便向敖青說了一句,「青兒,我卻要去得俗世一翻。」

「嗯。」

敖青點點頭,她自然知道李長安幾百年前入得俗世投胎一說,是以點點頭,自己一個人坐守山頭,靜候李長安歸來。

李長安微微一笑,便駕起雲頭,來得了神宵道派。

真是時態變遷,當年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修真童子,幾百年後,卻成為了天地至聖。李長安如今回得神宵道派,一時也感慨萬千。

將請貼交于太師父,師父,嬸嬸,之後,李長安卻是來到了落雁峰。

「大師兄……」

三位師弟仍在,李長安剛剛來得落雁峰後,卻是被劉少陽發現。

「各位師弟,也就一百來年未見,有何驚訝?」

說起來,李長安自從成為了天地聖人之後,一直都在紫霞山講解大道,卻是很少回去。而且,神宵道派中人,也知道李長安是那紫微帝君轉世,是以也未說什麼。他能記得神宵道派之情,已然足已,難道你要讓一個天地聖人,每每都念著當初之教門麼。

如今李長安能夠親自前來將請貼送至,已然足夠說明李長安之情。人家雖貴為天地聖人,但仍沒有忘記他們。這樣的情義,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李長安回復以前在神宵道時的大師兄身份,笑著與各位師弟打招呼。

「小師妹,師兄多年未回,可不要怪罪。」

小師妹聶無雙在李長安去得地仙界後,便已未對李長安報有什麼幻想。只是幼時大師兄的記憶對她影響太深,是以久久難于忘掉。

「怎會,大師兄能記得我等,我們已然知足了。」

聶我雙神情有些落幕,但卻沒有表現的太過于傷心。

爾後,幾位兄弟又聊了一些,一翻交待之後。李長安這才起身,便要告辭。

「再見了,大師兄。」

聶無雙看得李長安離去的背影,卻是喃喃自語。她知道,如今李長安已然與她等,再也不是一類人。縱算是日後相見,也不會再有從前的那種感覺。

而李長安駕著雲頭,卻也是嘆了口氣,也不知道是感嘆還是什麼。

「卻是還有一人忘記了。」

本來便要回得紫霞山的,身在本路,李長安卻是想起一人。只是想了一會,卻是感覺有些不妥。但也不知為何,卻總想去得那里一次。

「這麼多年未見,今日便去吧。」

也不知哪個思想告訴李長安的,不由自主的,李長安認準方向,一路前行。

要知李長安去往何方,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