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五四章︰眾位金仙尋姜尚,子牙上得泰山中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五四章︰眾位金仙尋姜尚,子牙上得泰山中

李長安此中之行,便是下得九曲黃泉界之六道輪回處。而六道輪回之住所,除了後土娘娘,還會有誰?

也未通知任何人等,李長安卻是悄然來到了六道輪回。

如今之六道輪回,如往常一般,每日皆有萬千魂魄下得輪回。或轉畜生,或轉人生。杯喜交加,每日便會在此時上演。

「紫微道友。」

這聲音充滿著幽怨,雖是輕言,卻如大聲呼喚。

「卻是後土道友。」

李長安楫了楫禮,看著眼前的後土娘娘。萬萬年來,記憶當中,她還是如此。

「紫微道友既然來得我處,不仿進洞府一敘。」

說著,後土娘娘卻是帶著李長安進入了洞府。爾後,退開了左右童子。李長安本想說自己與敖青之事,可張了張嘴,卻是不知如何開口。

一時相對無言,李長安看了看後土,也不知道後土心中如何在想。

「紫微道友。」

「後土道友。」

想不到,就在兩人沉默之後,卻是同時說起話來。不自覺間,兩人相似一笑。爾後,後土娘娘,卻又是沉默其中。過了一會,才悠悠說道,「听說七月初七,你便要與東海龍王之十二女結為道侶。」

李長安也不知道現在的心思到底如何,他之對後土的心思,卻是有些如初見敖青之時的感覺。如今後土問及,李長安卻是內心一震,過了好一會兒,才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今日來得後土道友這里,卻是送上請貼。」

模了模身上,李長安卻是傻了,似乎根本就沒有寫到女媧之名,怎會有她的請貼。

「哈哈,紫微道友,卻是如此幽默。」

後土見李長安尷尬,卻是輕笑了一下,仿佛並不在意。

「不知後土道友,便是一直深處輪回之地麼?」

後土身化六道輪回,但魂魄仍存。以李長安現在的本事,只要尋得一件先天靈寶,便可為後土重塑肉身。是以來到此處,李長安便想問得一問。

「我卻是想去到處看看,只是萬萬年來,一直呆在地府,卻是早已習慣。外面的世界,雖然多彩,但呆的久了,也感覺如地府一般。」

後土是為巫族之身,當年也一直生活在洪荒大地,爾後,妖巫大戰之後,卻是有了一翻跡遇,上得了天庭,封得了四御之一。

「卻是如此。」

李長安見後土一直幽怨以說,知道她心情低落。此之話語,卻不可輕信。又過了一會,李長安見來得六道輪回已久,便起身告辭。只是一閃,就已走出了地府。

「唉……」

身處雲頭之中的李長安,卻是嘆了口氣。想起當年身在六道輪回,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時,最後紅鸞星身化的紅繩,到了如今,他卻是知道將後土與他牽住。只是當時的李長安,卻是沒有半分感覺。如今雖然得知,但已成為了冥冥中的天定。或者,便成為了李長安內心之處的思念。要想斬去,著實甚難。

遠看著紫霞山便在眼前,李長安只好將剛才之念頭,深深的壓在內心深處。

……

萬壽山,五莊觀。

陳希夷至離開紫霞山時,便來得萬壽山,五莊觀處,將請貼送至鎮元大仙之手。

「晚輩陳希夷,拜見鎮元大仙。」

「哈哈,希夷賢佷,勿須客氣。」

鎮元大仙見得陳希夷到此,卻是份外高興,忙令童子,奉上了瓜果香茶。

「晚輩奉家師之命,特此將請貼放于鎮元大仙。」

說著,陳希夷便將請貼,恭敬的送至鎮元大仙手中。爾後,鎮元子將請貼拿出,看了一看,便放在了台桌之上。

「希夷賢佷,望轉告紫微道友,七月初七之日,我必會上得紫霞山。」

隨後,陳希夷只是坐了一會,便起身說還有其他事情。說著,卻是要離開五莊觀。只是不想,卻看得人參果樹之下,有四十八位弟子。心中一個念頭一閃,卻是搖了搖頭,就要駕雲而去。只是陳希夷這翻場景,卻被鎮元大仙瞧在眼里。對著陳希夷說了一句,「久聞紫霞山一脈,最為識得天地大勢,卻不知賢佷可有看出何如?」

陳希夷見鎮元大仙問及,便停下了腳步。說道,「天下大勢,何其繁雜,我亦只習得皮毛,不敢妄加說明。」

陳希夷入門最晚,但卻是最有悟性之人,而且,機緣也深厚,是以境界最高。那天下大勢,他卻是在研究諸天星斗當中,慢慢得已發現。而且,又加李長安在旁指點,陳希夷理解的更為深透。是以剛才只看得這四十八位弟子一眼,陳希夷卻是知道,恐怕這四十八位弟子,是逃離不了此次大劫。

只是陳希夷並不是善于表現之人,就算是鎮元子問及,他也只是告罪,不願多說。

「哈哈,希夷賢佷是個明人,卻是不言,也罷,你且去吧。」

鎮元子何等人物,剛才只是看得陳希夷一眼,他便猜出,可能這陳希夷,卻是看到了自己那四十八位弟子的氣運。是故這才驚奇,便慢了半拍。只是陳希夷卻是個內斂之人,鎮元子也不想為難于他。

「多謝鎮元大仙,晚輩先行告退。」

爾後,鎮元子卻是來得了四十八位弟子之處。「爾等可知那是何人?」

鎮元子此問,便是想問他自己教導的四十八弟子。

「師尊,這個道人,是為紫微道友之徒行,為何師尊如此一問?」

當年紫微帝君未拾回記憶之時,還來得過五莊觀呢。只是想不到,短短幾百年間,他卻成為了天地聖人。眾四十八弟子,不免心生感慨。

「不錯,他是紫微道友之弟子。」

爾後,鎮元子卻是說了一句,居然就此離去。眾人皆不明白,一時不明所已。而鎮元子在看得自己這一干弟子之後,也是長嘆一口氣。暗道,想我在洪荒之時,便修得金仙頂峰之境。平時交友,也都是三清諸聖。只是天命不濟,萬萬年來,卻是成不了大羅道果。只是沒想到,自己傳授之弟子,便又要招受這一次天地大劫。

「也罷,若是天意如此,我卻也干涉不得。」

想後,鎮元子卻是閉目參悟著天地大勢。

……

陳希夷離開萬壽山,運起紫微凌雲步,便是一晃,就已來到了南天門。

「你就是紫微帝君之徒,陳希夷麼?」

這時,守護南天門的四大天王,見一個青年道人上得了天庭,卻是問了一句。

「我是陳希夷,見過四位將軍。」

別看四大天王只是看守南天門,便以為官職很小,其實權勢大的很。天庭之中,一大堆兵馬,四大天王,皆可以調動。而且,身為四大天王,做為天庭的守護神。如此功高之神,怎麼會是品階低呢。

「我說一看就眼熟呢。」

這些個仙神,早有七個金仙弟子送上了請貼。如今又見得紫微帝君之真傳弟子,卻是想過來親近親近。

一翻客套,卻是用了一些時間,陳希夷這才上得了中天之上,將請貼送至了昊天玉皇。本來送完卻是要走,那昊天玉皇不知為何,卻是說了一句,「希夷賢佷,且慢。」

「不知玉皇有何吩咐?」

也無甚緊要的事,便是王母後宮之處,種了無數瓜果,雖無甚神奇,卻也新鮮,這翻見希夷賢佷來到,便順路帶一些回紫霞山。

玉帝說罷,便命令一干個童子,取得了仙果。

只見那幡桃,瓊漿玉液,無數天庭奇珍。數量奇多,數不用數。

「這……」

這哪是送一些,分明就是給紫霞山送了一份大禮。不過陳希夷卻是通明之人,想了想,也不二話,便收了。

「哈哈,賢佷果然是爽快之人。」

昊天見陳希夷只是想了一想,便拍板將這些禮收了下來。要知道,如此之多的仙果,放到哪里,也是一份大禮,平常之人見到此大禮之時,都不免推辭一翻。卻不想,這陳希夷居然如此豪爽,就此收了下去。

「若是我推辭不收,反而冷落了大帝的一翻心意,賢佷不才,便收了。」

陳希夷卻是會找理由,便是說了起來。

「好,好,好,我便是喜歡賢佷這般個性。」

昊天玉皇一時大笑,卻是話鋒一轉,問了一句,「紫霞一脈當中,听說卻是師佷境界最為高深,深得紫微道友的傳授,卻不知,十年之後的天地大劫,不知賢佷有何看法?」

「大帝見笑,這天地大劫,便算是周天聖人,也測不出多少,便不用說小小的陳希夷了。」

陳希夷還是如在五莊觀般,卻是不想表露什麼。爾後,昊天也不生氣,卻是將話繞開,與陳希夷論起了神通功法。言詞之中,又時不時又說著天地大勢。只是陳希夷卻是心如明鏡,討論其他,他便是依言說出,一說到天地大勢,便是只字不提。

昊天心道,果然是紫微帝君的弟子。便不再多問,想著,還是待七月初七之後,再問得紫微帝君也不遲。

見昊天終于不再多說,陳希夷卻是起身告辭。

「師父,我待上得中天之時,玉皇大帝卻是將一干個仙果,玉液送于紫霞山,我卻是未經師父同意,便是一概收了……」

「希夷,為師諸多弟子當時,你入門最晚,沒想到,膽子卻最大了,居然敢代師收禮……」

說著,李長安假裝怒起。

陳希夷見李長安大怒,開始卻是心中一慌,爾後便鎮定下來,也沒做什麼解釋。

「沒想到,你卻還挺鎮定,不怕為師罰你麼?」

李長安見陳希夷一點也沒有慌亂,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

「師父罰我,我當然怕。不過,我卻是知道,師父不會罰我。」

「這倒是奇怪了,你怎麼知道我不會罰你?」

「這個嘛……」

陳希夷賊笑了一下,卻是未說。

「快說,不然為師真罰你了。」

「好吧,師父教弟子說的,我便說了。」

陳希夷嘆了口氣,一幅無可奈何的樣子,說道,「我紫霞山雖然有紫霞之氣,又有周天星斗之力,只是奈何年歲太輕,山中無甚天地靈根,長不出什麼仙果。若是師父大喜之日,沒得仙果招待各路仙家,豈不是讓人笑話。玉皇大帝既然送了這些仙果到來,豈不是正合師父心意。便是我不收,師父也會收了。」

「好小子,你卻敢說起紫霞山的不是了。」

听得陳希夷之話,李長安差點笑倒。不過陳希夷說的倒是不錯,若是大喜之日,沒得東西招待各路仙神,無端的讓人笑話。

也就沒有計較什麼,爾後,陳希夷卻又是說及玉皇大帝問及天地大劫之事。

李長安嘆了口氣,對陳希夷說道,「如今昊天道友搶得人族道統,天庭氣運暴漲,只是他終究不是聖人,又無先天至寶防身,遲早還會吃虧。」

「師父,有些人的執念太深,便是明知生死,也會去做的。」

「你倒是看得挺清楚。」

李長安看了看陳希夷,心中歡喜,想不到陳希夷卻是到了如此境界。就算是他成就不了大羅,但假以時日,便連聖人,也可能奈何他不得。便要再說,卻是心頭一閃,一個靈光升起。看了看陳希夷,點了點頭,問道,「希夷,我問你一問,除了天地聖人,卻不知,普通之人,如何躲過這場天地大劫。」

不任何劫,都有破解的辦法。就算是天地大劫,也有。

「弟子不知……」

陳希夷卻是搖了搖頭,冥冥中,他好像能抓住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只是終到後來,卻是不得而知。是以李長安問及,他卻是得不出來。

「難為你了。」

恐怕這天地間,能回答這個問題者,除了李長安,還真找不出誰。不過,李長安卻是知道,陳希夷早有一天會領悟的。

……

人間界。

八大金仙得到元始之言,便開始在人間各處,尋找姜尚的去處。只是封神之後到現在,已是萬萬年。當年的姜尚,是否還在人間界都不一定。如今,天地大勢被擾下,聖人也測不得一個人的去向。如今八大金仙,只好日日夜夜,奔走于天地六界。

幾翻尋找,人海茫茫,卻是找不到蹤跡。

一日,廣成子來得了一處小湖之上。

這時,小湖岸邊,卻是坐著一位垂掉老人。廣成子定楮一看,感覺這老人甚是熟悉,但又好像沒見過。待過了片刻,那個老人,卻是將一條魚兒釣了上來。

「直鉤。」

廣成子大喜,用直鉤釣魚者,除了姜尚,還會有誰?

「姜師弟,萬萬年不見,不知可好?」

說起來,姜子牙卻是元始天尊的俗家弟子,但不怎麼成氣候。很多仙法修煉不得,幸好他有飛熊之相,這才主持了封神。

「原來是廣成師兄。」

姜子牙收了魚桿,卻是向廣成子作了一楫。

「想不到,姜師弟還有閑情在這釣魚。」

「閑為無事,便每日釣魚。」

姜尚其實很氣憤,當年他之封神,一時封過了頭,他的神位卻是沒有留下。所以一直以來,只好在人間界飄蕩。

「哈哈,既然如此,看來師兄找到姜師弟,卻是正是時候。」

說著,廣成子便將這次天地大劫一事,跟姜尚說了一遍。

「廣成師兄,這天地大劫一事,我卻是知曉,難道如今我闡門有難不成?」

「何止是有難呀,簡直是生死存亡,你有所不知。如今我等闡門……」

又一翻解說,廣成子便將如今闡教身處之境給姜尚道來。

「想不到,我闡門居然落到如此地步。」

姜尚是為闡教門下,雖然未習得多少道術,但卻對闡教很有感情。听得廣成子之言,卻是心中氣惱。

「如此,師尊便發下話來,叫我等尋得姜師弟,若不然,恐怕我闡門便要在這一次天地大劫中,身死灰灰。」

「師兄不必氣急,這場天地大劫,雖然大勢不明,但對于其他各派,也是大勢不知。如此之局,我卻是能幫得闡門一場。」

若說神通法術,姜尚沒有,若說計謀智慧,姜尚卻有一大堆。

「有師弟這句話,我闡門無憂了。」

廣成子大喜,卻是要和姜尚一起回得洛陽。

「師兄,如今形勢緊急,我卻要去聯系一些好友,以做準備。」

姜尚听得廣成子之言,便心中有了計較。當先一步,卻是想先聯系一些故人。

「師弟說的是,我便先回洛陽,將尋得師弟之事,告訴于各位師弟,待師弟聯系好一干人等,只要來得洛陽都城皇宮,便可尋得我們。」

廣成子也不知道姜尚要做啥安排,但知道姜尚素有計謀,卻是沒有計較,也就交待了一些話,便回得了洛陽。

爾姜尚待廣成子走後,駕著雲頭,趕往東岳泰山之處。

東岳泰山,是為東岳大帝掌管。而這個東岳大帝,便是封神之時赫赫有名的黃飛虎。當年黃飛虎是為商朝的鎮國將軍,但紂王太過荒,最後反出商朝,到了西周,是為姜尚的得力大將。只是封神一戰,卻也身死。但勞苦功高,被姜尚封為東岳大帝,掌管天下群山。

姜尚第一個找的人物,便是黃飛虎。

︰這一章,寫的沒什麼感覺,見諒。X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