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二百零一章︰何為大道

作者 ︰ 陳觀魚

天機星宮離天相星宮雖說不遠,但紫霞遺址各座星宮都很巨大,特別是十四主星宮殿,建築的更是大氣磅礡。如此,天機星宮,便是在千米之外了。

只用了一會兒,李長安來得天機星宮。

只是星宮之前,卻是出現兩人,一老一童,正在對弈。

細看二人,只見那老者手持羽扇,一邊搖扇,一邊細看棋盤。而童子顯然沒有老者心境高明,一邊獨自尋思,又一邊抓著腦袋。想來,應該是被棋局所難,沒得辦法走出下一步。

李長安沒有打擾,只是靜靜的站于一邊。

而這時,那位童子,卻是看得李長安來到,心中一喜,「這位道友,不知下一步,該當如何?」

「在下棋藝不精,又聞得觀棋不語之說,道友還是自己下罷。」

李長安哪是什麼棋藝不精,只是不願說罷了。那位老者听得李長安之言,抬頭看得李長安一下,隨後,也沒管他。喝了一口茶,對著童子說道,「知兒,這棋局倒也不難,你若是靜下心來,隨意便能下得。只是如今你心靜煩躁,看來,這場棋局,你又輸了。」

「回師父,弟子甘願認輸。」

這位名叫知兒的童子,是為這位老者的弟子。恐怕他天性不喜下棋,听得師尊之話,便棄子認輸。顯然,不想與師父再拼得幾個回合。

「唉,你呀,你……」

老者見得弟子棄子認輸,卻是哭笑不得。隨後,吩咐知兒收拾殘局,不再對弈。而李長安看得如此,便向兩人楫了一禮,說道,「在下李長安,特來拜見天機星君。」

「哦,李長安?」

天機星君模著胡須,打量著李長安的樣貌。隨後便道,「道友來訪,且入得星宮一坐。」

原來這位老者,正是天機星君。

「多謝星君。」

天機星君一臉深沉,看起來也有國相之風,但卻沒有天相星君的豁達。不過,雙眼大亮,閃著無比的智慧之光。想來,就是眼楮一掃,便生出無數念頭。

隨後,早有童子奉上香茶,天機星君喝得一口,便對李長安說道,「道友來得天機星宮,不知是否知曉,我這天機星宮,又是掌管天下何物?」

「听得貪狼星君與天相星君有言,說是十四主星,主天下性情。天機星君,想必,主的便是天下機智,不可是否?」

「道友倒也聰慧,我為天機,主天下機智。」

天機星為南斗三星,五行屬乙陰木,為綠色,為益壽,為兄弟主,乃智慧、仁善、計數之星,是奔動之宿。是仁善之星,心軟故怕化忌及六煞同宮,逢之則易歷盡艱辛,適宜宗教。

天機星君就是智慧之主,對于李長安的聰慧,倒沒有特別的稱贊。

「道友前來十四主星之宮,我等星君,已知其意。不知道友,能否給我解答幾個問題?」

「星君,但請說來。」

看來,天機星君,便要考一考李長安了。當然,這是文斗,並不是考李長安心性有多剛正,也不是考李長安何幾,更不是考李長安法力幾何,考的是為李長安心智計謀。

「我雖為天機星君,但在人世之時,也有一個名號。」

「敢問星君尊名。」

「老夫姓姜,字子牙,不知道友,可否听過我的名號?」

天機星君雖然機智一身,但性格之中,也有缺點,比如,虛榮之心,便是其中之一。

「姜太公之名,晚輩如雷灌耳。」

原來這位老者,居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姜尚,姜子牙。

這可是史書之上,有詳細記載之人。

說是商朝末年,紂王無道,姜子牙八十歲之身,出得山中城,保得西周成就大業。最後功成,被西周天子,封為一方諸候。其中之齊國,便是姜子牙的領地。而且,齊國,也是被封得最大的一塊地盤。可見,姜子牙對周朝的幫助,當得第一。

「西周之時,我為封神之人,手持打神鞭,助得西周霸業。只是天地大劫來時,我卻命喪大劫之中,從而封得天機星君。我想問得道友,兩次大劫,為何在西周之時,我便能一帆風順,成就天下霸業,但在宋初之時,我卻身死,封得了星辰神靈……」

當年姜子牙一直懷才不遇,在遇得周文王之前,姜子牙先後做過無數職業。有當過宰牛賣肉的屠夫,開過酒店賣過酒……四處飄泊不定。便是六十余歲之時,也沒什麼成就。而且,做生意時,也是諸多不順。如賣雨傘,從來就沒見過下雨。而且,更有惡妻,每天碎碎念,破口大罵姜太公。最後,居然休了姜尚。

只是沒想到,就在姜子牙與他妻子馬千金分離之後,姜太公便開始轉運。先是拜得昆侖山玉虛宮門下,後來,更被師尊元始天王派得下山,扶助周朝天下。如此,又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美聞,流傳天下。

隨後,姜子牙手執打神鞭,當得西周相國,與商朝大軍來往征戰。先後破盡無數妖魔,便是聞仲聞太師,也不敵姜子牙。最後西周滅商,姜子牙開始封神。此舉,便將姜子牙的聲望,推高到了一個無上之境。

只是封神大劫過後,便是天地大劫。姜子牙奉得師命,再次出山,本來是為助得新唐江山。只是不想,卻是踫到無數天兵天將。先後破了九九歸一大陣,又破四十八天都大陣,就連玄都大法師的太極圖,也都被紫霞一門的陳希夷破去。

最後,又踫得截教四大弟子之一的無當聖母,一劍之下,命喪洛陽都城。只是昔年封神的姜子牙,本來就有大氣運,便被紫微帝君,封得了天機星君。住天機星宮,常管天下機智。

只是萬萬年來,姜子牙卻是一直沒有想清楚。為何封神之時,他能智取天下。但天地大劫來時,居然連命都不保?

縱算是姜子牙聰明一世,但卻也想不出這個原因。如今李長安來得此處,便將千百年來的疑問,問一問這李長安。

「在下不才,倒是有一翻自己的見解,或許能解得星君之惑。」

「哦,道來。」

「若要細說,也就兩個字。」

「哪兩字?」

「大勢。」

李長安輕輕細言,說道大勢二字。

「大勢?」

天機星君細細的體會著這二字,只是他卻是身在棋局之中,迷住了心智。沒有將自己跳將出來,就算是再聰明,可能也想不出來。

「昔日封神之時,星君奉師尊符號,下得山中,扶助西周,成就天下霸業。時年,正是商朝無道,君王昏庸。更有奸小之人當朝禍害,商朝危難。是以,星君持打神鞭,便是順天行事。縱算是踫到再危急之時,冥冥中,自有天定,一切皆可逢凶化吉。如此,太公一出,天下無人敢于爭鋒。從此,商朝滅亡,變為西周天下……」

姜子牙雖然述說自己生平,但李長安前後一聯系,卻是知曉了封神大戰,便是西周與商朝之間的大戰。而在封神時代,便是神仙滿地上的時代。

原來,傳說,並不是假的。

「不錯,昔日我為封神之人,定是替天行事,天地大勢,便在西周。任何阻得天地大勢者,都要滅亡。」

姜子牙被李長安一提醒,卻是醒了過來。稍後一想,截教為何滅亡。便是因為阻礙了天地大勢,就是天地聖人通天教主,也保不得門下弟子。終到後來,各大弟子死的死,叛教的叛教。真是大勢一來誰人檔,任你法力通玄入地,也難逃一個死字。

「再到天地大劫,那時新唐江山,不被天下承認。而且,新唐天子,卻是認北遼為父,更是天怨人怒。這新唐江山,便不得保全。太公一直死守新唐,就是違背天下大勢。便是實力再強,門人再多,也是有違天道。」

當時姜子牙出山,先後請了無數仙神。更將五莊觀四十八弟子請來,又有禪門各大金仙,最後,連先天至寶,太極圖,都被玄都大法師拿來。可惜,天地大勢本不在新唐江山,就算實力再強,也要化為灰灰。後來無當聖母一來,卻是個個身死。至此,禪截二教,便在洛陽都城之時,全部滅亡。

一個是順天下大勢,另一個是逆天下大勢。姜子牙就算是智謀再厲害,也逃不月兌天地大勢左右。是以,封神之時,姜子牙能計通天下。但在天地大劫之時,任你百般能耐,也要化為灰灰。姜子牙是為有大氣運者,還算是好的,可以封得周天星辰神靈。但是,那些沒有大氣運者,譬如梅山七兄弟,只能入得輪回。直到現在,可能誰也不知道他們的名號了。一切,全部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多謝道友。」

李長安一翻話語,終于將困擾自己千百年來的疑惑解答。天機星君,便是向李長安楫了一禮,以表示自己的感謝。

天機星君謝完,心中又是思量起來,對李長安說道,「剛才問道友之意,只是在下的私事。只是道友卻是想去得紫微星宮,取得紫微斗數全書。我等十四星宮,除了掌管天下性情之外,也要守護得紫微星。道友若要出得天機星宮,我仍有一問。」

「哦,何問。」

剛才李長安解出迷惑天機星君千年百來的困惑,這並不需要多少大智。換做是其他身在局外之人,或許也能解開。此理,天機星君醒悟之後,便明白了過來。是以,天機星君,仍需要再考驗一翻李長安。

「布棋局。」

這時,天機星君,吩咐童子,將棋盤端得上來。

「這道題,便是對弈。」

李長安見得如此,只好坐下。而天機星君,倒也客氣,卻是讓李長安執黑子。

圍棋之中,自然是黑子先下。

所謂先下手為強,若一個實力差不多,先下者,一般都能取得一定的優勢。不過,若是兩人棋藝相差太多,先下後下,倒也沒多少分別。

李長安見此,也不客氣,拿起黑子,便下得棋盤之中。

天機星君微微一笑,知道李長安明白什麼才叫當仁不讓。

兩人皆是棋藝中高手,一時你來我往,一場大戰,殺的是難分難解。雖然是小小的棋盤,但是,每一次的布子,就如打仗一樣。除了眼觀現狀之外,你還得兼顧整個大局。

一個時辰之後,橫盤之中,黑白兩子,已然各佔了無數地盤。仔細一看,只見棋盤之中,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子之中所佔的一地,卻是有白子參雜其中,未斬除一盡。白子布局之地,也有不少黑子夾雜一起,不能一並去除。

真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細數棋目,兩人所佔位置,皆差不多。

「星君,我看,不如和棋,你當如何?」

李長安看得棋局,並不以和棋苦惱,反而是一臉笑容,看著天機星君,就等他發話。

「道友還是贏了。」

天機星君一嘆,棄了手中白子,自願認輸。

「哎……星君,為何如此?」

兩人本是和棋,為何天機星君,卻是認輸。

「我以取勝之念下棋,但卻未有取勝,本已算輸。道友在下棋之始,卻是以和棋之念下棋,自然是勝過于我。道友大智,我卻是比不得。」

大凡兩人對弈,都是為取勝而下。

所以,對弈也是最為精彩的內容。無數經典智慧,都在棋中,得以體現出現。

天機得君以取勝之念下棋而不勝,是以便輸。李長安以和棋之念下棋而和棋,便算是勝。

「多謝道友承讓。」

被天機星君識破,李長安卻是楫了楫禮,算是承認。

既然這局算是李長安勝,那天機星宮這一道考驗,李長安也算是通過了。

「天機星宮前方,便是天同星宮。只是天色已晚,道友不仿在我這住得一晚,明日再去如何?」

「如此,也就打擾了。」

是夜,周天星辰之上,群星閃動,萬星爭輝,好一幅周天星斗圖。

「唉,只是可惜了,周天星辰之上,已無神靈。」

天機星君對李長安感嘆了一句。

「若是天地照常運轉,有無神靈,我看也是一樣。」

周天星辰之神靈,也都全全下得凡間,呆在了紫霞星宮。如此,周天星辰之上,便是一虛無,再也沒有神靈居住。

「道友說的倒是不錯,只是三千大世界之中,便是周天聖人,也合不得大道。是以,沒有合得大道,這天地之序,便有錯漏。若無周天神靈,恐怕各界都會遭受到諸多災難。」

天機星君倒也贊同李長安之天下無神的意思,只是,他卻也知道,若是沒有大道之聖人,那周天神靈,還是需要存于這個世間。

「傳聞紫微帝君在第八元會末期,便是有了天下無神之念頭,如今不知所蹤,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直都在參悟天地大道。」

這時,天機星君感慨的時候,卻是將一個傳聞說了出來。

「哦,還有這麼一說?」

李長安有些動容,在李長安的眼中,那天地聖人,不是那大道之聖人麼?可是天機星君所言,並不是這個意思。李長安不解,便問道,「何為大道之聖人。」

「大道者,混沌也,參得混沌之念的聖人,便是大道聖人。」

「那這個大道聖人與天地聖人,又有何分別?」

各大星君口中,李長安得知,這個世界。天地聖人有七,分別是為三清,西方二聖,女媧娘娘,還有紫微帝君。

如果加上鴻均,便是八位。但鴻均道人雖有聖人實力,但卻是天道的代表,不算是聖人。

「一言一行謂之道,一陰一陽謂之道。大道者,是為萬千道之總稱。而修得萬千大道的一種,便可入聖。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修得盤古之道,是以,位列三清。紫微帝君修得天地大勢之道,也成為了天地聖人。女媧娘娘創立人族,修得人族大道,同樣也是天地聖人。只是,萬千道之大道,卻無一人修得,是故,三千大世界,便沒有大道聖人。」

只有修得大道者,才能使得天地有序,不出任何差錯。這樣,天地之間,就算是沒有神靈,也可以萬萬年長存不衰。

「大道聖人。」

李長安內心一震,想不到,與天機星君的隨意閑聊,卻是讓他接觸到了最高境界的內容。雖然天機星君無法修得,但並不代表,他不可為人指路。

而李長安的道,是為明萬物之變化,體大道之自然。

若是修到這種境界,也就是李長安所說的,我即為道,便是天地聖人。

只是,天地聖人,只是了解大道之一種。要成為大道聖人,就要做到,以一為體,四九為用。我就是混沌,混沌就是我。

當晚,李長安听得天機星君一言,便盤坐其中,進入到了存想之境。

存想者,存我之神,想我之身。

只要存想境界夠高,天地萬物,都能想得出來。

只是,對于大道,無論李長安如何存想,都存想不出來。或者,不知道存想是為何物。

譬如存想天地萬物,只是,天地萬物,卻也是大道的一種道,並不是大道。而純想混沌,混沌是為何意,混沌是為何狀?那種若存若無,若有若現之物,雖然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但是,卻是在心頭,想像不出這個景像。

第二日,李長安睜開眼,仍是沒有存想出來。

到底何為大道?V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