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二百章︰剛健,厚德

作者 ︰ 陳觀魚

第二百章︰剛健,厚德

貪狼星宮,坐守貪狼星君,主管天下**。

若是心志奸小者,入得此宮,可能便要生出無盡的**出來。正如李長安看的第一幅畫面,如那貪官為得升官者,不計較種種手段。仕子為了名利者,又生多少惡行。更有殺人如麻,為得一己私利者。

此中一切,皆是因為心中的**而成,這才生出了無數惡難。

如此看來,**看起來是為不好之物。

只是,大千世界,若是沒有**,那便不會有進取。每日渾渾惡惡,不知所喜,不知所惡。無欲世界,更加令人不安。是以,**雖能令人迷失方向,但也能激動他人。從而,便又出生無數努力,奮斗,堅持,永不放棄。

李長安修道至今,要說**,也只有修道,對于別的,倒沒有多少。是以,在場景之中,表現出來的,便是對道之期盼。只是想不到,李長安便在此時,徹底的明了自己的道義,進而金丹一躍化為元嬰,成就了元神之身。

這**是好是壞,留給眾人分說。

「多謝星君。」

對于紫微一系星垣,李長安很感興趣。听得貪狼星君一言,便是謝過于其她。隨後出得貪狼星宮,往邊上的一處宮垣走去。

「天相星宮。」

貪狼星宮左邊,是為天相星宮。

相者,國之重臣也。

從名字中,李長安略微的猜測,這天相星君,便是輔助天下之士。

李長安剛剛來到門前,便有童子出來迎接,「道友請跟我來,星君有請。」說罷,便帶著李長安,進入了天相星宮。

「貴客駕到,有失遠迎。」

正中一位厚德男子,手持玉牌,朝著李長安楫了一禮。

「多有打擾。」

李長安回禮以道,細細觀看起眼前之人。只看得男子身穿大夫儒衫,頭戴冠帽,面容剛毅公正,實乃是一方大家。這樣的人物,就算不在朝中,也是一方大儒。

這人,正是天相星君。

兩人一翻客套,隨後,卻是閑聊起來。

「道友剛才入得貪狼星宮,未被心中之**蒙蔽心機,老夫著實佩服。」

「不敢。」

**來時,只是加大了李長安的潛力爆發,不想,卻令他更上一層。

「哈哈,道友不必過謙,我等十四主星,主的便是天下人性。道友雖然修道不久,但卻心性剛正,而且,月復內卻是修得尊貴至極的紫氣,倒有我帝君風貌。」

「帝君?」

周天星斗當中,雖然太陽,天府,都稱得上是帝星。但是,真正統管萬千星斗的,便只有紫微星垣,也就是紫微帝君。

「只是可惜呀,帝君千年之前下得世俗,也不知身在何處?」

「敢問星君,可是因為宋朝之時的那一場仙佛大戰麼?」

從劫煞星君與貪狼星君當中,李長安或多或少,便了解了一些上古之時的神仙異事。

天相星君看得李長安一眼,點了點頭,說道,後又搖了搖頭,「也不是。」

「怎麼?」

上古之時,不管是正統歷史文獻,還是道家記載古籍,流傳下來的內容很少很少,很多事情,都已變成傳說。是以,李長安知道的也不清楚。

天相星君意味深長的直著李長安,道,「道友與我紫微星系有緣,倒也可以與你細說。」

「願聞其詳。」

昔年天地大劫,不論是神,仙,佛,妖,皆要入得劫中。于是,便在宋初之時,展開了一場仙神大戰。這一場大戰,持續了整整十幾年的時間。最後,無論是哪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西域佛門,便在那場大戰之中,徹底的消失。

至于現今世界流傳來的佛教,只不過是一些俗家教義而已。當然,道門之中的,闡截二教,還有天庭仙神,也在這一場大戰之中,紛紛落難。至此,天下仙神,入得輪回的就此輪回,封得神靈的,就此住得星宮之上。只是在那場大戰之中,不知何故,我紫微第一代帝君不知為什麼,卻是消失不在。

幸好第二代帝君,也就是第一代帝君之徒,接得了帝君之位。如此,倒也平安過了一些年。紫霞一門,便在人間一界,一時香火鼎盛,氣沖牛斗。不想,其中之氣,卻是被幾位天地聖人看得,于是幾位聖人,便商量著,要將紫微一派徹底去除。

如此,周天星斗宮垣,都被聖人所滅。特別是副曜,雜星,由于功力低落,往往一個瞬間,便被聖人法力毀去。我紫微帝君看得于此,只好施展法力,將諸天星斗宮垣,全部召下人間一界。而且,用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符咒,將我等封在其中,不受聖人之威。

而帝君做完此事,卻是進入到了輪回。說是千年之後,他將再度回來。如今千年過去,我等已然蘇醒,只是帝君,仍是不知去向。

「原來如此。」

想不到,上古仙神大戰,還有這麼一段秘聞。天相星君,雖沒具體的談論這場大戰如何如何,但從各派門人全部身死便已知道,這該有多麼的慘烈。

天相星君說完,卻是邀請李長安一起出得正廳。隨著兩人的不斷行走,眼前之景,也在不斷的變化。走過古道大街,穿過小橋流水,最後看到一處處城牆。城牆有十幾丈高,都是用巨石修徹而成。城中之上,還有拿著刀劍的士兵。

只听得一聲聲戰鼓的響動,前方,赫然之間,便涌現了萬千兵馬。

「殺,殺,殺……」

一時之間,殺氣橫生。

看到李長安錯愕,天相星君解釋起來,「這里,便是千年之前的宋朝,人妖仙佛的一場大戰,便在這里進行。」

便在天相星君還在繼續說下去之時,卻又嘆全∼文字息了一口氣,「恐怕是沒有多少時間了,道友,我且問你,道友來得此處,是否為紫微斗數全書而來?」

就在這時,天相星君卻是問起李長安來。

「這個……」

說起來,李長安與袁守仁來得西安。雖然看起來不是為了紫微斗數,可說到底,李長安還真是為了紫微斗數全書而來。

若不是為了紫微斗數全書,李長安也不可能對紫霞一門有興趣。如果沒興趣,這處遺址就算再神秘,李長安也不一定會來。

「不錯。」

想通之後,李長安如是回答。

「你是否知道,紫微斗數全書,為何沒有流傳下來。」

「這個我卻是不知。」

李長安本想說,是否與那場大戰有關?只是後面,卻又搖頭,還是靜听天相星君說及便是。

「世人只知道紫微斗數,能夠算盡一切命格。可又有誰知道,紫微斗數全書,便是紫霞一門的修真秘籍。至宋以後,各路仙神,都相聚隕去,是以,萬千功法,便從此消失。而紫微斗數全書,也不例外……」

「難怪。」

如果說紫微斗數全書是為一部修真秘籍,那沒有流傳下來,倒也並不奇怪。至于為何世人只知道他的測算天下無雙,而不知紫微斗數,其實就是一部修真秘籍?

皆是因為,至宋以後,天下再無神靈,對于太過飄渺的修真成仙之道,命理之學的人士,已差不多忘掉,或者說不願意相信。而對于凡人命運一道,便開始越發流傳下來。直到如今,也就有了紫微斗數,是為天下第一神算的口號。

「听我這麼一說,道友是否還希望尋得這部修真秘籍?」

「紫霞一門,供奉的是紫微帝君。而紫微星垣,乃周天星斗之主,掌管天下大事,十四主星,定人間億萬生靈之性情,想來。紫微一脈,修的便是天地大道。此種功法,我又何曾不想?」

李長安修道多年,早就明心見性。如今李長安已修得元神之境,要想有所成就,只能學得仙家法術。而紫微斗數全書,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紫霞遺址開闢出來,李長安便有了那麼一絲希望。

「道友果然志誠,我也不仿告訴于你。紫微斗數全書,便在紫微帝宮。若是道友有本事,去得那處星宮,便能找得紫微斗數全書,從而修得萬千法門,超凡入仙,成就天地聖人,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紫霞一脈之中,第一代紫微帝君,早就是天地聖人。而第二代紫微帝君,雖無聖人之名,但卻有聖人之實。是以,眾聖聯手要毀去周天星斗,卻也被陳希夷阻攔住了。只是眾聖聯手,便是李長安也不是對手,陳希夷無法,只好用**力,將諸天星宮,從周天之上,搬至人間一界。借著人間正統之氣,從而保得星斗神靈之性命。

「多謝星君指點。」

「你不用謝我,能否得到紫微斗數全書,還要看你的本事。」

天相星君說完,手中玉牌瞬間一變,化為一只方形相印,對著李長安說道,「此印是為國之相印,載有國運之本。」

「好印。」

此印一出,印中之國之氣運,卻是迎面而生。長安只是看得一眼,便感覺此印,仿佛就是國之吉瑞。

高大,久遠,尊貴……有著大地一般的厚德,又有著蒼天一樣的權貴。

「此印雖好,可天下間,卻沒多少人能夠接下。」

「我倒想接下來仔細看看。」

天相星君那句話的意思,分明就是想考驗李長安。

當然,剛才天相星君也說了。若是李長安能夠去得紫微星宮,便能取得紫微斗數全書。只是,紫微星宮,卻是在正宮之處。要進入紫微星宮,首先,必要經過十幾處主星之大殿。

想來,這紫微斗數全書,也不是白給你的。你要取得這書,還得經過十四主星的考驗。

李長安來得十四主星的第一宮,是為貪狼星宮。雖然她沒有對李長安細說,但卻放大了李長安的**。換做他人,便止步于貪狼星宮,哪里能夠再去得別處?只是李長安一心修道,調出來的**,反而更加刺激了李長安的領悟,從而使得他境界提升。

天相星君將這方相印拿了出來,便是看看李長安有沒有本事,拿得起這方相印。要知道,此相印,可是承載著所有國之氣運。只有大厚,大德,大忠,大奸(這里沒有寫錯)之人,方才拿得起這相印。若是小人鬼魅,就是方印之處,國運一燒,便要將他們燒死。

「那好,請接好。」

天相星君無比凝重,右手相印朝半空一拋。

相印迎風便長,瞬間金光燦燦。印中之字,是為上古先人創出之字。李長字仔細看之,發現並不認識。但是看得一眼,便發現印中之字,卻是一變。一幕幕場景出現,有村民日作之景,也有官史制世之景,更有賢君開朝之景,又有征戰四方之景。

如此之多的景物,最後只有一個字,李長安理解為,國。

國之氣運,放在古代,便是天下之氣運。此印之中,承載著天下之志,萬物之運。

玉印四方方旋轉,李長安雙手還未做了準備接下,便已感覺,頭頂之中,有泰山壓來。不對,這尊相印,比泰山還重。因為其中,承載著不只是城池萬物之運,還有天地生靈。

特別是人。

如今人道大盛,就算是先天聖人,對于人道氣運,也不敢觸踫。而陳希夷,正是利用著人道氣運,才保得周天星斗平安無事。

再看李長安,從相印剛開始的拿出,再到現在,已是滿臉肅然。身上的衣服,也不知為何,已被吹的瑟瑟作響。可是,頭頂之上的那尊玉印,卻是不斷的壓來。

那股無形之中的壓力,在方印的慢慢落下,變得越來越強。就算是天相星君到了此刻,也不是那麼隨便一接,就能接得下來。

就在如此重如泰山的方印之下,一只手掌,卻是慢慢的伸起。看起來緩慢至極,而且,每一步抬起,便要受到無邊的壓力。只是不管如何,這只手掌,一直都在慢慢的升起。仿佛,這只手掌,好像托著千萬斤重擔。

「天之剛健,地之厚德。厚德剛建,為我接住此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兩句,便是說著,天之剛健,地之厚德。

若有剛健,厚德之力,天下萬物,又有什麼不能承載?就算是真正的泰山到來,李長安也能用著他的雙手,將他接在手掌之中。

玉印緩緩的落下,終于,落在了李長安的手掌之中。

沒有萬重巨山落地的聲音,也沒有法寶踫撞產生的氣流。只是無聲無息,玉印只是落了下來,便緊緊的貼在了李長安的右手掌中間。

「好,好,好……」

天相星君看得李長安將此印穩穩接住,大是稱贊起來。

而李長安,也在接過相印之時,徹底的明白了,天相星垣之意。

天相星。

天相五行屬土,**,化為印星,官祿主,南斗第五星……

官祿,用在現代,便是事業。

而在紫微斗數之上,也有一個宮格,是為官祿宮。天相星君執相印,有權,官祿亨通。

一句唱詞,李長安將相印執起之時,卻是說道,「我為天相。」

站在一邊的天相星君听得李長安之言,笑意的回道,「不錯,你為天相。」

隨後,李長安又道,「你也為天相。」

天相星君又跟著回道,「不錯,我也為天相。」

爾後,兩人卻是大笑起來,拍著手,笑道,「我為天相,你也為天相。天相之意,不在其人,而在其性。不在其身,而在其心。」

天相不只有一位,這也是為什麼,十四主星,為何主天下性情。

只要身有剛健,厚德之力的人士,便可成為天相。

「多謝星君指點。」

來得天相星宮,李長安領悟到了天相之妙意。將手中玉印交還于天相星君,卻是謝過于他。

「道友大智,不必謝我,你現在便可去得天機星宮。」

既然李長安將玉印執將起來,便算是渡得天相星宮的考驗。那麼,在那天相星宮邊上,便是天機星君。

「多謝,未請教星君俗家尊姓?」

貪狼星君姓蘇,名妲己。在史書上記載,說蘇妲己是為一代紅顏禍水。商朝,便是因為蘇妲己,從而滅亡。

自然,天相星君,也該有名號。

「很多年了,我都差不多忘了,我姓聞,單名一個仲字。」

「聞仲。」

李長安心神一震,原來卻是聞仲。

聞仲是為當年商朝的太師,公正不阿之人。

只是夏,商,周,時期,是為神仙遍地走的歲月,沒有多少史實記載,大都人認為是為神話,沒有多少信服能力。就如聞仲一樣,諸多神話傳說當中,皆有此人。只是,正統史書當中,卻沒有聞仲的名號。

想不到,如今,卻是踫到了這位萬萬年前聞名天下的太師。

「見過聞相。」

身為太師,就算不是國相,卻也擔得起國相一職。李長安佩服神話傳說中,聞仲的公正不阿,深深的向聞仲楫了一禮。

「你我皆是天相,你卻是多禮了。」

「聞相說的正是,是我太過拘禮。」

李長安尷尬的笑了笑,抱了抱拳。轉過頭,朝著遠處天機星宮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