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馬浮雲記 (一三一)南洋匪患

作者 ︰ 曲甲

崇治五年十二月某日,赤道的摩鹿加海面上吹起著西南偏南風。雖是臘月季節,但赤道畢竟是赤道,天空中金陽照耀,雖說不上熱浪滾滾,倒也是暖意洋洋。

接近正午,東西里伯斯與南面的唐加島之間的東唐海峽內炮聲隆隆。兩艘巡洋艦正追逐著一艘三桅快船,雙面夾擊且用著側舷炮猛轟逃船。

這兩艘巡洋艦都懸掛著大宋黃龍旗與南洋海軍鷹旗,均屬于紅鸛型輕巡洋艦。這種紅鸛級輕巡洋艦一般排水三百五十噸,長十丈,單層火炮甲板,炮甲板裝十二斤直炮十六門;首樓甲板裝八斤短炮二門,十六斤曲炮二門;後甲板裝八斤短炮四門,十六斤曲炮四門,合計炮裝二十八門,額定水兵一百零五人。

至于正在逃跑著的屬于浪嶼級三桅快船,它的排水在二百二十噸上下,長八丈,單層火炮甲板,炮甲板裝十二斤直炮十二門,頭尾再裝六門六斤短炮,總炮裝十八門,額定海員八十六人。這種船的三根桅桿上各裝一張上緣斜桁帆,船頭有支索三角帆,最適合在南洋這種風力與風向變幻頻繁的地方使用,尤其受到海盜們的青睞。

這艘浪嶼級快船的名字叫金山號,旗桿上懸掛著東來國的國旗。但無論懸掛哪國的國旗其實都只是一種偽裝,它真實的身份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海盜船。此時,金山號在兩艘正規軍艦的夾擊下,正狼狽地向著海岸的方向逃亡。

這種逃法是明顯的自尋死路,被人堵在外圍,船是保不住的了,最多也就是海盜們能從陸地上逃得一條性命而已。

可海盜船別無選擇,拋開二打一的劣勢不說。就打火炮來講,同樣是十二斤主戰炮,海盜的私鑄貨色和大宋的精制火炮,威力上的差距簡直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迎面交戰是船毀人亡之局,逃去陸地雖然也是死路一條,但只是船死而人可活。

兩害相較,自然是取其輕了。

西里伯斯島的造型獨特,活像一個大章魚,長著四根粗壯的觸角長長的伸去海面。按它們延伸的方向,這四根觸角就被命名為北西里伯斯、東西里伯斯、東南西里伯斯與南西里伯斯,至于中間的一塊陸地就稱作了中西里伯斯。

島上共有大宋七個諸侯國,其中北西里伯斯的南面部分與東西里伯斯合成一國,名為東來國。東來國的名字來源于東來灣,因北西里伯斯與東西里伯斯的陸地圍城了一片深口型海灣,灣口正對著東面的摩鹿加海,所有進灣的船都是打東面進來而得名。

此時,金山號受到了兩艘軍艦的夾攻,眼見逃之無門,便借著適度的西南風向著東北方滿帆前進,看它的航向應該是想進入朗加蘭灣。朗加蘭灣位于東唐海峽的東北角,是個凹向東北方的豁口,陸上不遠便是群山連綿,灣內水深,岸線平直,且能避風,是個適宜建造良港的地方。

朗加蘭灣內的陸地是個荒涼且人口稀少的地方,既便是有這麼個好海岸,也是利用不上,不過只有一條突伸出海面數丈遠的漁場碼頭而已。這里有個大岩村,村里有二百來戶人家。此處的山脈太多,農地不足,有限的平地與可耕種的山地都被利用上了,但還是無法使得日益增加的人口得以糊口。

南洋的天氣炎熱,人口繁殖得太快,只要有足夠的食物,人就像韭菜一樣唰唰地就冒了出來。這對于貧瘠的地方來說,確實是種極大的負擔。所以,呆在本地是毫無出路的。一代代的人長大後就離開了這里,漂泊到四處謀生。一部份人去了象奧州、南琉球、呂宋、馬來,甚至大陸北疆以及美洲這樣遙遠的地方開荒墾地,另有部份比較有野心並還有些武勇與強悍的人就從事了一種听起來很有前途的職業,那就是海盜。

南洋的大島、小島實在繁多,大宋的諸侯國與屬國于此林立。

在南洋的西面的蘇門答臘島上有大宋的三個屬國,分別為南面的三佛齊,中部的蘇門答臘王國與北面的亞齊王國。

南面的爪哇島上,滿者伯夷佔據西爪哇與中爪哇,東部則是東爪哇國。

婆羅洲的西部是馬來人建立的坤甸王國,南部是一部份離開了爪哇島的巽它人建立的巽它國,東南角是海外宋人後裔李信所創立的南渤泥國。

另外,馬都拉人在東爪哇東北面的馬都拉島上自成一國,西努沙登加拉上有瑪塔蘭王國;東努沙登加拉上還有數個由原住民或者海外宋人所建立的國家。

至于大宋在南洋的諸侯國則有百來家。如此繁多的國家,彼此間就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又因風土人情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差異、貿易往來的切身利益,使得國與國的沖突在這一帶成為了家常便飯。

南洋與大陸不同,打仗多倚仗水師。但養水師是個無底洞,大多的小國只能買上個幾條或十幾條值得一提的戰艦來充充臉面。如果打起仗來要船要人怎麼辦,于是便有一些國家開始使用一種「武裝私船」。

「武裝私船」不同于「武裝商船」,後者是指擁有武裝力量並合法行商的船只,前者卻是指一種私人武裝的劫掠船只,也就是「海盜」這個詞合法化與美化後的稱呼。

這種武裝私船屬于私人擁有,裝上了武器後便謀求得某個宗主國的庇護,在這個國家的港口補給、進行維修、補充水手,每年要向宗主國交稅,打仗的時候則要加入宗主國的水師,獲得的戰利品按貢獻大小分配,若軍功很大還可以封官授爵。金山號就是這麼一條船籍為東來國的武裝私船。

在這種武裝私船出現之後,無論是海盜還是各宗主國均發現中有利可圖,于是這種形勢的海盜船便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一夜遍布了整個南洋。

再加上南洋處于大宋與印度洋各國、非洲、西洋、大洋洲各國之間的通商海路上,往來的船只猶如過江之鯽,在這種沃土的滋養下,南洋海盜便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有勢力的海盜往往由數條、十幾條,甚至數十條、上百條結成一個幫派,自稱「水軍」,各自劃分海域,劫掠過往的船只或向商船發放準許通航的收費許可證,勢力囂張得很。

大宋的南洋海軍,以及諸如越、唐這樣大諸侯國的水師雖然對海盜也是年年剿、月月剿、日日剿,但一來海盜實在太多,二來海盜消息靈通,大艦隊剛出港,他們就能收到風聲,然後聞風逃跑。小艦隊去了,大海盜不在乎,也打他不動。

所以,盡管南洋剿了百年的匪,可海盜還是越來越多。

(注︰西里伯斯即為今日印尼的蘇拉威西島;摩鹿加海即是馬魯古海。)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馬浮雲記最新章節 | 神馬浮雲記全文閱讀 | 神馬浮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