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馬浮雲記 (三四六)錢幣的認識

作者 ︰ 曲甲

秋越來越深,窗外的那幾株樹只留著一些稀稀拉拉的褐黃色殘葉。

一只寒鴉打對面的屋檐下飛來,掠過整個天井,停到了窗前一根細細的橫枝上,身子抖抖,又搖禿了這根枝桿。

案上的筆墨紙硯已被搬開,金幣、銀幣、銅錢列成了三排擺放于桌上,從左到右,並按著價值的高低排好了次序。

貝以閔立于案前,一身青衫長卦,手中折扇指著銅錢那一排中最左邊、面值一文的銅錢問︰「爵爺可知我大宋的銅錢是怎麼制造的,其中銅、鉛、錫的含量又是如何?」

「不知。還得請繼業指教。」阿圖坐于案後,坦然承認自己對鑄錢毫無認識。

兩名師爺前幾日就搬進了府,阿圖給他們定下了五百貫的年俸,除此之外,夏日有冰敬,冬季有炭敬,逢年過節還另有敬奉。他們的住所被安排著合住于三院的西廂房二樓,每人都住一個大套房,並有專門的婢女伺候,一樓則是用作了他們的公事房以及房。只是阿圖暫時沒事可以交待他們去做,最多就是找來兩人閑聊一陣,談些官場與社會上的慣例、習俗而已。

周六的下午,阿圖在院子里踫到他們兩個,照例拉著兩人進來瞎扯一番。入來房後說話不久,話題就扯去了錢業、銀行上,然後貝以閔讓他稍等,回住處去取了幾個布袋前來。打開一看,里面全是錢幣,大大小小,世界各國,古往今來,林林總總。貝以閔說他有收集錢幣的嗜好,今日想與東翁探討一番錢幣里的學問。

「此乃我大宋的一文錢。朝廷有令,一文錢的造法是︰每千錢,重四斤八兩,用銅二斤七兩,鉛一斤十三兩,錫四兩。二文與五文錢雖大小有變,但用料與一文錢相同,十文與二十大錢卻是按銅九錫一的標準所鑄,五十文及百文錢中則添加了鎳。至于制造之地,我大宋有六大制幣局,分別是位于京都、海津、廣州、長安、馬尼拉與舊金山。」貝以閔每說一種錢,手指便移動到相應的錢幣上,侃侃而談。

銅錢的制造法阿圖向來都沒研究過,錢對于他來說,只要能花出去買東西就成。本來對這些興趣不大,但听貝以閔說得鄭重,便覺得里面的學問可能非同小可,開始仔細地聆听起來。

接著貝以閔又指著第二排銀幣與元寶道︰「銀幣分為一錢、二錢、五錢、一兩、二兩五種,五兩之上便是元寶。」說完,又指著金幣道︰「至于金幣,幣值的取法與銀幣等同,五兩以上為元寶,五十兩之上便制成了金塊、金磚。這些錢幣的制法二百年來都未變過,一分一毫也未曾增減,便是我大宋貨幣的信用基礎。」

阿圖再次點頭,打心底很同意貝以閔的話。若是錢幣里值錢成份的含量不斷地減少,那錢幣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也就沒信用了。

「朝廷還有法度,就是我大宋所有的諸侯國不得鑄幣,其國內所通用的乃是大宋錢幣。諸侯國內若錢幣不足,可向大宋購買,或將金、銀、銅、鉛、錫、鎳等材料送往就近的鑄幣局,由大宋的鑄幣局代為鑄造。鑄造出的錢幣也是打上大宋錢幣的標記,而不是諸侯國的標記,這就是朝廷控制諸侯國的一個辦法。且因為我大宋錢幣統一,貨幣制度完整,本土與諸侯國無貨幣兌換之勞,便使得我大宋的錢幣與票子在本土與諸侯國之間暢行無阻。」

阿圖見他說到暢快之處還猛扇了幾下折扇,心道天氣越來越涼,不知他冬天在雪地里會不會也扇扇子。若是在雪地里也這麼猛扇,又會不會頭痛發熱。

貝以閔與方其義一同將桌上的錢幣收好入袋,只留下一文、二文的銅錢,半兩、一兩的金幣與銀幣。貝以閔又打開了兩個袋子,叮叮咚咚地倒出來兩堆錢幣。這兩堆錢幣,一堆較新,看起來成色也較好,另一堆較舊,錢幣光澤也不太好。他們兩人將這兩堆錢攤開,每個錢幣都擺成了正面朝上。

隨後,貝以閔從那堆舊錢里撿出了三枚,又從新錢里揀出了一枚在桌上排好,指著其中的那枚新幣道︰「這枚金幣是法國的埃居,請爵爺猜猜,其它三枚是什麼?」

阿圖拿起了這枚叫「埃居」的金幣,只見它正面四周寫著一串法文,中間是個人像,方面的中間是個盾牌,盾牌外是一圈比較大的花紋,其大小與成色都與大宋半兩的金幣大致相當。另外三枚金幣卻互有大小,成色也比較差,而且都比手上的這枚為小。他略加思索後,便胸有成竹地說︰「我猜其余三枚都是埃居,只是年代不同」

貝以閔拍手笑道︰「正是。爵爺天縱奇才,其它三枚乃是歷史上的埃居。歷史上的法國埃居變來變去,甚至有金埃居與銀埃居之分,但最終為了便利與我大宋貿易,還是仿照我半兩金幣的大小與成色制造了如今的這種新埃居,並不再鑄造銀埃居。金幣通稱埃居,有大埃居,值兩個埃居,便是一兩金幣,還有半埃居、四分一埃居等等。銀幣則通稱利弗,大小也諸如埃居一般劃分。」

說完,貝以閔又取了幾個銀幣出來,說這都是法國的歷史上與現在的利弗。利弗與埃居相似,歷史上也是大小、成色不等,而如今的利弗卻是和半兩銀幣一般大小。接下來便是銅幣,法國的銅幣中間並不開孔,歷史上銅幣分為蘇、里阿爾、丹尼爾數種,成色不一,亂七八糟,而現在統一叫蘇,一利弗便等于一百蘇,銅幣最小單位則有四分之一個蘇的,也是仿照了大宋,面值越小的蘇越不純,面值越高含銅越純。

接著,貝以閔將西班牙的金幣埃斯庫多、銀幣里亞爾、銅幣比索,英國的金幣英鎊、銀幣先令、銅幣便士,德意志地區的金幣弗羅林、銀幣馬克、銅幣德納爾,以及葡萄牙、意大利、荷蘭等西洋國家的錢幣一一展示給阿圖看。但見這些國家不管歷史上如何雜亂,而如今的錢幣標準都是向著大宋錢幣靠攏,只是幣值上有著倍數的區別,比如一英鎊就等一兩黃金,而不是如同埃居只有半兩,而荷蘭的金幣杜卡特只有四分之一兩黃金。唯一保持了歷史上特色的只有奧斯曼帝國的金幣第納爾與銀幣迪拉姆。

另外,貝以閔還說這些國家雖然在日常計重上都維持了本國的傳統計量單位,但在錢幣上卻通行的是大宋的斤、兩與錢。

阿圖問道︰「這些國家的錢幣為何都要最終向著大宋看齊?」

兩名師爺都是那種倜儻的風雅人,可其中還是稍有差別。貝以閔比較老道而干練,言必有物,算是個典型的幕僚般人物。方其義則多了一層生意氣,琴棋畫無一不會,還能打幾手拳腳。昨天清晨,阿圖就看到方其義在院子里打拳,一套八極拳路中雖然沒什麼勁道,姿勢倒也像模像樣。

听到東翁的問話,方其義答道︰「這些國家的皇室或者官府歷史上的信用不高,一旦國家開支不足,便屢屢鑄造成色不足的錢幣來剝奪民產,造成物價飛漲。我大宋與這些國家貿易二百年,因幣值穩定,錢幣就一直流向這些國家。這些國家的國民也樂意收藏宋幣,反而拒絕本幣,國與國的民間交易常用宋錢支付,大宋的金、銀、錢三種票子也在那里通行無阻,與真金白銀等同視之。這便迫使這些國家不得不仿照宋錢的鑄造標準來造新錢,為了貿易方便,甚至連幣值都隨了宋錢。」

「無論是西洋,還是美洲、西亞、非洲等地與我大宋貿易都是年年逆差,用來支付這些逆差的主要就是金、銀。這些國家在美洲、非洲開得了金、銀礦,往往就直接運往舊金山、馬尼拉的鑄幣局,按成色折換為宋錢,然後采購我大宋貨物運往回國。如此,全世界的金、銀百多年來一直流來大宋,就更加造就了我國錢幣信用不可動搖的根基。」

的確,阿圖在一些刊上曾看到類似的文章,說世上幾個最大的銀礦都在美洲的墨西哥或南美,然後就是奧洲與北疆,大陸本土的銀礦出產有限。金礦則是美洲與非洲並列,奧洲與北疆緊隨其後,大陸的出產差強人意。這些文章又提到過這麼一個現象,就是在大宋開國的初始數十年,始終受到過一個問題的困擾︰錢幣的不足。在諸侯國的礦產開始大量出產金、銀、銅之前,大陸本土的經濟受到了錢幣的制約,如同王癢的題字「乾元資始」那樣,錢是百業之母,沒有錢則百業凋零。

後來,諸侯國開始大量的出產金、銀、銅,又通過海外貿易將全世界的金、銀不斷地吸入到大宋,再通過發行票子方便了錢的流通,壯大了財金業。宣宗時代,國力開始漸強,繼而一枝獨秀地狂奔,到睿宗時代便將所有國家都遠遠地拋在了後面。

講完錢幣,又開始講票子。方其義說在現票中,金票的最低面額為十兩,有二十、五十、一百兩四種規格,為黃色;銀票最低面額為十兩,有二十、五十、一百、五百、一千兩六種規格,為銀灰色;錢票也有十貫,有二十、五十、一百、五百與一千貫六種規格,為綠色。票面顏色、尺寸、圖樣均隨票值而變化,法度井然。皇家銀行見票即付金、銀、錢,二百年來從未違約,完全值得信賴。

見微知著,通過這些錢幣的歷史變化,便可知大宋在財金上對世界的影響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馬浮雲記最新章節 | 神馬浮雲記全文閱讀 | 神馬浮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