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已然可以遙遙望見一處高大巍峨的城門樓。(讀看看)//熱書閣//正是應天城的正南門,位于乃外秦淮河之間的聚寶門。
滿剌哈非思眼見此處城門樓高大雄偉之處,比之自己入城所走的正陽門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禁甚感興趣,遙指城門樓問道「可否上高處一看?」
朱權昨夜得了朱元璋囑托,要他伴隨來使之時,不可失了大明的氣度,心中忖道若是什麼地方都不讓你們逛,倒顯得咱們小家子氣了,也罷。思慮及此也就頷首同意,吩咐王府士卒朝聚寶門而去。
待得行到城門樓前,滿剌哈非思也不禁暗自驚嘆。只見城垣用巨大的條石砌基,用巨磚築成,十分堅固。城基寬四丈余,城牆高約莫五丈至七丈余不等。這聚寶門共設三道甕城,由四道券門貫通,首道城門高達三丈,並有馬道可騎馬登城。各門均有可以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甕城上下設有藏兵洞十三個,左右馬道下設藏兵洞十四個,可在戰時貯備軍需物資和埋伏士兵,估計可足可容納兩三千人。
滿剌哈非思由西北而入大明,一路也曾在一些城市稍歇,對于攻城守城的要害之處城門,尤為在意觀察。眼見這明朝都城應天的聚寶門和其他城市全不一樣,忍不住好奇手指甕城問道「在下眼見大明其他城門的這般要塞,皆是修築于城牆外,為何只這應天的乃是修築于城門內?」他乃是跟隨帖木兒久經征戰之輩,自然能看出這甕城乃是大大有利于守城一方的屯兵要塞之地。
朱權也曾到過北平,更和藍玉在慶州城抵御元軍攻城,听得滿剌哈非思這般問,不禁暗自思慮甕城設置于內就改變了守城一方只能被動防御,坐等敵人強攻的被動局面。適時打開城門下,城外敵軍倉促之間也不可能一擁而入數萬,只要城門樓並未失守,上下開啟的千斤閘一旦落下,攻入城內的數百,甚至上千敵人面對城牆上居高臨下的弓箭射殺,以及甕城藏兵洞的後備兵力,也只有被殲滅殆盡。只可惜這是軍事機密之事,我卻沒有義務給你解說得那麼明白,想到這里,也就顧左右而言他的笑道「此等築城之事,乃是工部負責,本王也是不甚了了。」
滿剌哈非思眼見朱權言辭閃爍,心中暗恨,卻也是無可奈何。
城門樓乃是士卒守衛森嚴之處,非是平民百姓可以任意游玩。負責率眾守衛的明軍千戶早得王府士卒通報,聞得寧王殿下陪同外國使節前來,忙不迭的率領手下兩個百戶自城頭而來,依禮見過朱權和滿剌哈非思後便即伴隨在身側,陪同一行順著城門一側的步道拾階而上,朝城門樓而去。
若說游玩長街之上,滿剌哈非思還只是驚異于應天的繁華,那麼矗立于高達數丈的城牆之上,俯視這座城市的時候,不禁被那些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流,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民居所震驚。此時天清氣朗,視野甚好,遙望南面依稀便是自己入城時所走的正陽門,一條中軸線般的寬大街道自正陽門連綿到明朝皇帝所居住的紫禁城,那儼然城中城的所在。(請記住)城牆外作為護城河的外秦淮河寬達數十丈。修築這般一座人口眾多,防御體系復雜完善的應天城,真不知須得動用多少人力物力?這已然遠遠超乎了他的想象力之外。
朱權斜睨了滿剌哈非思一眼,心中不禁甚是自得,暗自忖道朱老爺子二十年前听取了謀士朱升的建議,采用「高築牆」的策略,動用人力物力難以計數,耗費約莫二十年,修築了這座應天城。今時今日,莫說整個中國,就是整個世界上,若論人口和城市規模,也是頭號大城市。你那些游牧部族的小城,在固若金湯的應天比來,只能說是斷垣殘壁。
漫步在城牆之上,朱權眼見腳下那些整齊劃一,方方正正的青磚之上刻有篆、隸、魏、楷、行各體字,依稀是一些人名地名,不禁有些納悶,轉頭對身側那明軍千戶問道「這是何意?」
滿剌哈非思雖是不識得城磚上的文字是何意思,聞言卻也被勾起了好奇的念頭,忍不住轉頭注視那千戶。
千戶眼見寧王殿下下問,略略欠身答道「卑職昔日也听說,昔日皇帝陛下曾下旨,城磚磚坯出模後,須得刻上負責監督修築此段城牆的官員,燒磚的工匠姓名,以免造出次品。」
滿剌哈非思听得翻譯之後,這才知曉明朝皇帝陛下對于燒磚築城的要求簡直是吹毛求疵,不禁暗自咋舌。
朱權聞言暗自嘆息,忖道修築城牆這般浩大的工程,耗費的財力也是極為巨大,為避免督建官員弄虛作假,從中貪墨,燒磚的工匠以次充好。而采用這種實名問責制度,那些當初督造的官員,工匠若是搞得城牆出了什麼岔子,只怕一家老小的項上人頭都是難以保全,這種工程絕不是什麼肥差美差,自然也就不可能搞出什麼豆腐渣工程了。
順著城頭走了一段,遙望城中遠處有一片圍牆遮攔的開闊之地,影影綽綽有一片人影,仿佛正在操演陣型的士卒。
滿剌哈非思轉頭對朱權說道「此處就是貴國守城軍士演練之處麼?」
朱權微微頷首,確認了對方的詢問。
「我帖木兒汗國騎兵縱橫西域,未曾一敗。不知你等漢人幾個士卒可以當得我一個帖木兒騎士?」滿剌哈非思身側的那個卷發大漢突然冷冷說道,言談之際目光灼灼的看著朱權身側的明軍千戶以及駐守城頭的士卒,面上流露出幾許輕蔑之色。
朱權听得明白之後不僅面色一冷,正要說話之際卻听身側的師傅秦卓峰淡淡說道「你帖木兒國有英雄,我漢人就沒有好漢麼?老夫倒想看看你帖木兒的騎士有何驚人手段?」他說話語氣雖是淡淡,卻暗自運用上內力,除了朱權和徐瑛修煉內功,尚不自覺之外,附近余人莫不被震得耳中隱約嗡嗡作響。
滿剌哈非思手指卷發大漢道「這是我的族弟哈克蘇,蒙蘇丹賜予哲別稱號。」嘴里說著話,心情卻甚是復雜。他深知自己的君主帖木兒之所以派遣自己前來,乃是為了了解這個名為大明的國度,最重要的是了解其兵力和軍隊戰力。哈克蘇雖則長相粗豪,卻非魯莽之輩,方才那般狂傲的口氣並非意氣用事,而是意欲激朱權帶自己二人前往校軍場觀看明軍演練,豈料這個方才看似其貌不揚的漢子公然挑戰哈克蘇,將此事搞成了草原部族的決斗一般。這般決斗在西域諸國那是視若家常便飯,縱然是自己的蘇丹帖木兒,都絕無阻止兩個部族勇士決斗的借口。
朱權轉頭對滿剌哈非思笑道「那麼咱們就前往校軍場,手底下見真章。」
當朱權一行數十人來到寬闊的校軍場中,卻見一個打扮做金吾衛禁軍千戶的青年正自率領千余禁軍士卒離開校場,返回紫禁城。
待得那千戶看清是寧王朱權率眾到來,忙不迭的下馬見禮,赫然卻是穎國公傅有德的第二個兒子傅讓。
校軍場的大門尚未關閉之時,眾人耳邊陡然傳來一陣馬蹄紛亂之聲,夾雜著污言穢語的喝罵,負責把守校軍場的明軍士卒慌忙讓開兩邊。數十匹戰馬魚貫而入,一個面有疤痕,身穿甲冑的將軍率領著數十個彪悍的士卒來到了場中,赫然卻是朱權的死對頭,涼國公藍玉。
朱權眼見藍玉這個不速之客不請自來,心中不禁苦笑忖道應天城里的頭號橫人藍玉也來了,你帖木兒國的人若想單打獨斗之後再來個群毆,都不愁找不到對手了,想到這里忍不住看了看跟隨滿剌哈非思身側的幾個隨從。
藍玉目下雖是威名赫赫的涼國公,卻過得很不如意。元朝皇帝父子死了,元朝太尉蠻子死了,就連王保保的弟弟月兌因帖木兒那一干韃子高官也乖乖臣服了。沒有韃子軍隊可以討伐的日子讓他覺得很無趣,平日里和一眾腐儒在廟堂大眼瞪小眼的日子讓他厭煩無比,無盡的失落讓他分外懷念昔日統帥大軍踏平金帳的情景,尤其懷念草原上那寒風如刀。
藍玉策馬來到數步之外,翻身下馬後見過了朱權和滿剌哈非思。
莊重肅穆的詔宴之上,滿剌哈非思自然不會注意到藍玉此人。可是此時此刻,眼見到藍玉以及他身後自王二虎以下的衛士身上那股凜冽的殺氣,自幼廝殺征戰的直覺無不告訴他們,這群氣勢洶洶,目光中流露出無限敵意和冷酷無情的漢子也和他們一樣,經歷過了無數慘烈異常的浴血廝殺。
昔日捕魚兒海側之時,明軍曾俘獲帖木兒國使者。藍玉知曉這個名為帖木兒突厥跛子,竟自稱成吉思汗的子孫,內心之中自然對其充滿了敵意。在他看來,所有自稱鐵木真子孫者,都是大明的死敵。听得馬三保訴說,得知秦卓峰意欲和這個韃子大漢比武之後,不禁對秦卓峰大笑道「待得旗開得勝之後,便由藍某做個東道,和秦老爺子來個一醉方休。」他昔日夜襲慶州之際,曾得秦卓峰助力。心中雖不喜寧王朱權,卻對他這個藝高膽大,性如烈火的師傅對上了脾胃。
滿剌哈非思雖不會武功,卻也是見多識廣之輩,此時自然早已看出秦卓峰絕非易于之輩,略一沉吟之下問道「比武卻是什麼個規矩?」
秦卓峰自忖昔日和衛拉特部族的大漠飛鷹拓羽也只是旗鼓相當,心知這些異族未必不是藏龍臥虎之地,自打在鴻臚寺初見哈克蘇之際,已然對其分外留神。早已看出此人並不會拳腳功夫,心知若不讓對方用最為擅長的騎射之術,只怕難以令其心服口服,便即轉頭對馬三保說道「你告訴他,讓這小子騎馬射箭,老夫只是赤手空拳應付則罷。」
哈克蘇自持騎射精絕,听得明白之後,不禁沖沖大怒道「你這是自己找死不成?」
滿剌哈非思遠較哈克蘇狡詐,聞言卻沒有動怒,冷冷說道「不如雙方騎馬開弓對射如何?」他深知哈克蘇騎射之術在帖木兒國都是威名赫赫,這般比法幾可說立于不敗之地。
朱權聞言冷笑,心中暗罵道你倒是老奸巨猾,師傅雖則武功高強。騎術射箭卻沒法和你等自幼生長于馬背上的游牧部族相比,若是一個追一個逃,任你弓箭一通亂射,卻是如何獲勝?心中念頭急轉下有了主意,朗聲說道「不如就以三十步為限,哈克蘇縱馬朝我師父沖來,可射出三箭。你的族弟不是號稱哲別麼?若是三箭不中,就算作落敗。」
滿剌哈非思正在躊躇之際,卻听得哈克蘇吼道「就是如此。」
藍玉揮手之下,一個手下親兵牽過一匹戰馬,翻著白眼,沒好氣的將韁繩遞到了哈克蘇手中。
哈克蘇翻身上馬後早校場中隨意馳騁一圈,策馬來到了約莫數十步之外駐馬觀望。
秦卓峰赤手空拳,緩步走到距離對方約莫三十步之外,朝對方招手示意。
哈克蘇雙腿猛夾馬月復,剎那之間,只見那匹灰色的駿馬瞬間四蹄翻騰,朝秦卓峰徑直沖將過去。
秦卓峰淵停岳峙般肅立當地,默然觀望對方動靜。對方所背負在身的硬弓遠較元軍騎士為大,足足長了一尺有余,顯見得射力定然強過普通弓箭。
哈克蘇身為帖木兒國的哲別,絕非魯莽無智之輩,縱馬而前之際卻不開弓,待得沖到距離對方五丈之地,手腕翻動下迅捷無比的射出一箭,直奔對方胸去。他心知對方敢于吃手空拳面對自己的強弓,必有驚人手段,是以待得靠近之後這才開弓放箭,意欲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