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錦繡 第六十五章 香凝

作者 ︰ 晚歌清雅

所謂知女莫若母,香凝還真如薛媽媽說的,手腳是勤快,就是人糊涂。比如讓她去浣衣房取洗好的衣物,她每回都得跑兩趟,不是忘取了被褥,就是隨身帶的東西忘在那里了。但只要一進了廚房,這股迷糊勁就沒了。所有的食材、調料,都打點得有條不紊,也從沒見忘記放過鹽啊,糖之類的。不過,一般李氏夫人都會喚黛瑤過去一同用餐。院里的小廚房,也就是香凝拿來做些小點心之用。

香凝與綠枝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溫家的家生子,都性格嬌憨,都擅長廚藝。每每看到香凝,黛瑤便有種自己仍在天閣府的感覺。秦桑和碧絲也很喜歡逗她玩,平日這一方院子里的笑料,幾乎全是「拜她所賜」。

蓮心則比較沉默,一閑下來便抱個小兜簍,找個角落坐著縫縫補補的,說是給外面家中的弟妹趕制幾件冬衣。時已入冬,這幾天氣溫下降得非常快,黛瑤的屋子里終日燒著炭,倒是暖和,外面貧苦農家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黛瑤讓蓮心先將後面幾個月的薪水份例先領了,送回家也好過個豐足的年。但蓮心堅決不肯,稱不能壞了規矩。黛瑤也不堅持,只讓秦桑取了多余的布匹給她。不想她卻是拿那布料給黛瑤做了件春秋穿的斗篷,只用余下的邊角料拼拼湊湊給最小的妹妹做了件小外套。

黛瑤心里暗嘆,自己挑的這兩個倒都是手腳勤快的忠厚人,在府里多年升不了一等丫環卻也是各有各的原因。一個是性格迷糊,經常被人下絆子擠了去,另一個卻是過于忠厚,一板一眼的,不具備向上爬的機靈因素。不過于黛瑤而言,倒還算是稱心。秦桑老成圓滑,碧絲則過于機靈跳月兌,再加兩個忠厚老實、卻有一技之長的,倒是挺完滿的。

黛瑤在溫家的日子,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書畫畫,或者去花園里溜個彎。小半個月下來,倒是白胖了一圈。每回去李夫人那請安時,都會問起珍妃是否有傳消息出來。一直得到否定的回答,黛瑤便當宮里是風波浪靜,太子也打消了念頭,大家都「拖」字當頭,萬事大吉了。

岱瑄的妻子王氏,也就是黛瑤的大嫂,時常會帶著一歲多的女兒過來找黛瑤聊天。王氏閨名一個嫣字,是寧陽王的外孫女兒。她父親王鎮是吏部尚書,正是溫岱瑄的頂頭上司。溫岱瑄連中三元,直接進的吏部。王鎮看中他的人才品性以及溫家的家世,便直接為女兒上門提親了。溫世銘一合計,吏部是個油水部門。王鎮在任上已經有十幾年了,他的老王爺岳丈也還在世,大約過了幾年,就該升遷了。若得他提拔,待他升遷之後騰出來的位置,說不定就到溫岱瑄的頭上了。于是,兩家便順順當當地結親了。

王嫣過來找黛瑤,多半還是說女兒溫淑玉的事情。因為按溫家的規矩,女兒最多養到六歲,就得送往天閣府去教養。她若是實在舍不得,倒也可以跟去天閣府,但是溫岱瑄又在朝中任職,總不能讓他一個京官申請外放吧?所以,雖然女兒還小,但想到過個幾年就得送走,便是兩頭為難。

黛瑤便將天閣府的情況說與她听,說那邊與這邊是一樣的,不要擔心小玉兒過去會受委屈。倘若真的放心不下,也可偶爾地過去瞧瞧她。從京城去杭城,走水路快的話也就幾天的路程,一年去個兩三趟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雖然黛瑤承認那船坐著真折騰人。

王嫣也知道這是溫家家規,並不會因自己而改變,她也只是找黛瑤隨便說說而已。溫家女兒都送回天閣府養,所以這邊府里的女眷就只有李夫人和她。她與李夫人是婆媳,關系即便再好,也終不是親母女,很多話都不好說。所以,往常在府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難得黛瑤來了,隔三岔五地就過來找黛瑤聊家常。

小佷女淑玉十五個月,正是學說話的時候。小姑娘聰明得很,簡單的詞語,跟她說兩遍,她就會照著說了。所以每每她一來,碧絲與香凝兩個便圍著她轉。每教會她說一個詞,她們便比當母親的還要高興。

漸近年關,開始年禮往來了。準備往天閣府送年禮的時候,李夫人來問黛瑤有沒有東西要往那邊送的。黛瑤是未出閣的姑娘,按常理是用不著準備什麼東西的,但因為客居京城,所以給遠在家鄉的父母兄妹捎點京城的小禮物回去還是應當的。黛瑤便取了些繡品和小玩意兒給李夫人,托她一起捎回去。忖著黛琳快成親了,接下來這段日子怕是沒機會再往家里送東西了,便也趁這個時候把送她的結婚禮物也給送回去了。

等這些東西都送了出去,也就沒有需要黛瑤忙的事情了。府里的事情有李夫人張羅,有王嫣搭手,她這院里也就只有灑掃,除舊迎新的活。有秦桑張羅了,她也落得個清閑。正安安心心地準備過個悠閑的年,傅夫人帶著傅庭萱上門來拜訪了。打過照面後,李夫人便讓黛瑤帶著傅庭萱到花園逛逛。

離了兩位主母的視線,傅庭萱便嘰嘰喳喳地說開了︰「……听說你出宮了,我早就想過來找你了,但是我第一次來麼,要有娘親領著比較好。但是近來娘親又很忙,好不容易有時間,我便央著她過來了。」

傅庭萱給黛瑤帶了禮物,是一對造型別致的金釵,說是在金樓看到的,覺得好看,便買了兩副一模一樣的回來,一人一副。黛瑤知道她是要感謝秋日會上的幫她補救,便笑著收了。繼而傅庭萱又說起黛瑤之前托她之事︰「……你問的國子監晉學之事,我也問了爹爹了。國子監的學子,基本上都是四大書院過來的。另外有一部分是京中的小科考取士,就是一般而言的小科,一年一度,只要有學籍就可參加,不過難度有點高。」

「因為不僅四大書院沒有獲得進京資格的學士們會來,全國大大小小的書院的學子只要過了鄉試的,也都可以參加。小科剛開的時候,人特別多,迫不得已,前年才加了一條限制,小科每人只能參加一次。學子持有戶籍所在地官府所出的文牒才能參加,各府衙把好關,一旦發現有重復發放文牒的情況,當事官員要被問罪的。」

黛瑤點點頭,這些規則她大抵上也從別的途徑了解了一些。「除此之外,應該還有些名額留給京中高官子弟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膏粱錦繡最新章節 | 膏粱錦繡全文閱讀 | 膏粱錦繡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