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仙簿 正文 麥積石窟

作者 ︰ 上古七木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于多雨潮濕,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淨土變、涅磐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舍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借助雲彩而不依靠雲彩,只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杰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為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麥積山石窟群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築是第四窟上七佛龕,又稱「散花樓」,位于東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經約八十米,為七間八柱廡殿式結構,高約九米,面闊三十米,進深八米,分前廊後室兩部分。立柱為八稜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築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築技術的日臻成熟。後室由並列七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梁等建築構件均以浮雕表現。因而,麥積山第四窟的建築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築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後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121窟︰方位︰西崖上層西端。時代︰北魏晚期,宋重修。窟形︰覆斗藻井平面方形窟。窟內正、左、右壁開尖拱深龕;窟高2.55米米米。麥積山

造像︰三壁龕內各塑一佛。正龕內左、右壁中門內兩側塑二力士。佛上半身為宋代重塑,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結跏跌坐于方台上,弟子穿袈裟,下著裙。左弟子塔螺旋發髻。菩薩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菩薩與弟子緊緊相依,面帶笑意,雙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狀,似在竊竊私語,會心交談,猶如現實生活中一對親姐弟一般,充滿著青春活力與動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與親切。力士頭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著裙,披巾于月復部穿圓、交叉,左手持金剛桿而立,右手提風帶,右力士著寬袖上衣,下著長裙,垂手而立,身穿護身鎧甲,剛健雄武,具有一種威嚴震懾的氣魄。此窟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壁畫︰佛、菩薩彩繪背光,項光。藻井壁畫,大部剝落,均被煙燻黑,僅飛天飄帶,隱約可見。

提到天水不得不提天水的面皮、呱呱和涼粉等特色食品,特別是面皮,幾乎每一個在天水生活或者說只呆過幾天的人都會愛上這種別有風味的小吃,十幾種美味調料和金黃的面皮攪拌在一起,真是讓人垂涎欲滴。其中又以箭場(位于天水市中心的一給集貿市場)的面皮風味最佳。

編輯本段傳說

明嘉靖年間有一年四月初八麥積山廟會,一縣官也來朝會,上至七佛閣,見游者望著甩向牛兒堂的大鐵鏈無人敢過,便當眾逞能,抓住鐵鏈,雙腳一蹬,果然甩到了牛兒堂。由于過度緊張,縣官頓覺天旋地轉,再不敢從牛兒堂甩回了。隨行者急請石匠,鑿開一個曲折不直的小洞,縣官才爬了過來。小洞後取名「小有洞天」。麥積山,仙人崖,石門山古時候,有個樂辦公益事業之家,夫妻倆和一個兒子,均技藝高超,吃苦能干。全家決定在風景秀麗的山林深處修建宏大的寺廟。經過勘測後決定,老漢修麥積山,老婆修仙人崖,兒子修石門山,約定一月內完工。兒子正當年輕有為,到石門山後,除白天加緊修建外,晚上又借助石門夜月加班,只半個月就修成了。老婆修的仙人崖,借助仙人送燈的亮火,日夜施工,提前完成。惟麥積山因陰雨連綿,煙霧籠罩,20天過去了,連一半也沒完成。老漢心情不快,想去另兩個地方看看。老漢走到一個山溝里,見兒子睡在一塊石板上。原來兒子想看看父母,途徑溝邊的石板上休息時睡著了。老漢不明實情,以為兒子不去修山,而在外邊偷懶,加之心情煩悶,一怒之下,奪過正在路過的樵夫手里的砍刀,將兒子殺了,離開溝邊行走間,又見老婆提著一個大飯罐走來。一見面老婆就夸兒子能干,已提前修成了石門山。老漢听了大驚,問明石門山修建情況,才知冤殺了兒子。老婆听說兒子被殺,大怒,順手將飯罐照老漢臉上打去。老漢後悔莫及,在溝邊大哭一場。現今麥積鄉後川村殺人溝傳為老漢誤殺兒子處,殺人溝石頭上有道道紅色花紋,傳說是兒子血染的。現今街子鄉楊河村的道悔溝,是老漢痛悔大哭的地方。

麥積山牛犢兒

麥積山石窟中,牛兒堂有頭頭朝西南臥倒的小牛犢,稱「金蹄銀角牛犢兒」。有一年的四月初八麥積山過會,周圍男女老少,猶如海潮般齊集麥積山。人潮驚動了臥牛山的大母牛。原來距麥積山以西五六十里外的臥牛山,是頭頭朝東臥倒的大母牛,正是牛犢兒的母親。大母牛怕傷著牛犢,便朝麥積山吼叫。牛犢听到聲音,掙扎著起來要走。牛犢一動,牛兒堂上面窟頂崩塌,天花板紛紛墜地。整個山體也晃動起來,游人亂作一團。佛祖見狀,急令金剛武士把牛犢縛住。站在旁邊的一名金剛領命,急蹬上牛背,用力一踏,牛犢再起不來了。從此,金剛就永遠站在了牛犢背上。至今還有歌謠說︰「臥牛山,麥積山,兩山雖遠山對山;大牛臥到臥牛山,神牛還在麥積山。」

編輯本段民俗風情

麥積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地方傳統文化中表現最為獨特的,有民間祭祀、文化娛樂、歌舞雜藝、飲食文化等。

伏羲是中華民族景仰的「人文始祖」,天水是伏羲的出生地,「羲皇故里」。祭祀活動記載已有800多年歷史。自1988年開始,甘肅省和天水市每年在天水秦州區舉辦「伏羲文化旅游節」,舉行盛大的伏羲公祭大典,國家領導人、省、市各界政要、貴賓出席。萬人空巷,場面宏大。公祭大典現已被國家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浴佛節」朝拜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有瑞應寺、靈應寺、蛟龍寺等眾多佛教寺廟,佛事活動歷史悠久,尤以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的「浴佛節」最為有名。這一天,麥積山石窟、仙人崖靈應寺等佛教聖地迎來成千上萬的香客、信徒,祈福朝拜,場面蔚為壯觀。

鄉村秧歌也叫「社火」,它是民間各種歌舞形式的總稱,多以打擊樂伴奏或以民間小樂隊伴奏,主要有耍龍燈、耍獅子、高台、腰鼓、跑驢、竹馬燈、大腦殼等;邊歌邊舞的有旱船、夾板、高蹺、馬秧歌、高搖傘、蠟花、打虎、火龍等。每年春節或節慶期間,景區鄉村形成秧歌匯演的大陣勢,非常熱鬧。

秦腔是流行于陝、甘、寧一帶的地方劇種之一。天水人愛看秦腔,听秦腔甚至還能吼兩句秦腔。每逢節慶或景區鄉村舉辦神會,都會請地方秦劇團或由秦腔愛好者舉辦秦腔表演,給游客增加秦地風情.

「花兒」是張家川縣民歌的主要組成部分,流傳範圍遍及全縣,內容豐富多彩,多為向往自由戀愛,反對封建婚姻的情歌,表現愛情的美好和對愛情的忠貞。或歌唱愛情歡樂,或傾訴相思之苦。表現愛情大膽、熱烈,情真意切,語言質樸率真,具有樸素的風格和濃郁的鄉土味。其表現形式或由一人唱,或由男女對唱。

秦安老調,民間俗稱小曲,始于明而盛行于清,有花調和老調之分。花調的曲調風格仍保留了「眉戶」調的基本面貌,故又稱「土眉戶」,流傳範圍較廣;老調節奏抑揚頓挫,旋律迂回曲折,音域寬廣純厚,韻腳幽雅細膩,形成了秦安小曲的獨特風格,多為蠟花舞的伴奏曲,被譽為「含苞待放的戲曲新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錄仙簿最新章節 | 錄仙簿全文閱讀 | 錄仙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