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仙簿 正文 嵩山

作者 ︰ 上古七木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氣勢磅礡,景象萬千。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八景」「十二勝」。八景是︰嵩門待月、軒轅早行、潁水春耕、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唐代光啟年間(885年∼887年)進士鄭谷游中岳時,為登封八景同賦詩以贊︰月滿嵩門正仲秋,軒轅早行霧中游。潁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險溽暑收。石淙河邊堪會飲,玉溪台上垂釣鉤。余雨少室觀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嵩山除「八大景」以外,還有「十二勝景」即︰龍潭貫珠瓊將流,嵩陽洞天景色幽。少室夕照垂金錢,御寨日落蒼谷口。石池高聳雲崖畔,石僧迎實站山頭。石筍鬧林柏濤滾,珠廉飛瀑震山吼。高峰虎踞雲天嘯,猴子觀天盼解咒。熊山積雪稍奇觀,峻極遠眺天地悠。這些自然景觀或雄壯魁偉、秀逸誘人,或飛瀑騰空、層巒疊嶂、多彩多姿。嵩山林木蔥郁,一年四季迎送風雪雨霜,生機昂然。峻極峰上松林蒼翠,山風吹來,呼嘯作響,輕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濤怒吼,韻味無窮。嵩山秋色,少室紅葉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勢陡峭險峻,奇峰異觀,比比皆是。登上山頂環顧四周,群山碧綠,林海蕩漾,雪霧飄渺如臨仙景。靈霄峽、大仙峽、響潭溝、掛冰崖、水簾洞、回音樓,景物天成,引人入勝。嵩山中部以嵩山

少林河為界,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有太陽、少陽、明月、玉柱等72峰。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為嵩山之東峰,海拔1492米。據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涂山氏生啟于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于天」為名,後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御碑峰」。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古人呂守曾(字待孫,河南新安人。雍正甲辰進士,授完縣知縣,歷官山西布政使)有詩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間。」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悅與寧謐。少室山,東距太室山約10千米。據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涂山氏之妹棲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少室山山勢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下有聲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據《河南府志》載,金宣宗完顏列與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戰時,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頂屯兵,故稱「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櫃一處,人稱「小飲馬池」,水量能供萬人食用,傳說明末李際遇起義即在此處駐兵。太室山和少室山,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于黃河南岸。自古以來,它們引起了許多詩人的遐想,吸引了無數游客的關注,于是歷代的墨客騷人、僧道隱士以及帝王將相,根據這些山峰的形態和面貌。差不多給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麗的名稱,遂有七十二峰之說。在這些群峰的環抱里以至峰頂之上,逐步蓋起了無數的梵宇琳宮、道院僧房。

民族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區內居住有漢族、回族、普米族、白族、彝族、苗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八個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數民族節慶之日,地方政府與漢族同胞共同慶賀,充分展示其民習、民風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數民族的習俗樂趣。

歷史沿革

景點

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國語•周語》稱禹之父鯀為「祟伯鯀」,「崇高」之名緣結于此。據東漢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岳」,五代以後稱「中岳嵩山」。從黃帝到大禹都生活在嵩山一帶,他們常游于嵩山之巔。秦漢以降,嵩山中岳大帝的雛形逐漸形成,並不斷趨向人格化,雖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讓于五岳之首的岱宗,但仍是國家祀典的五岳之一。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再至中岳太室山,親率群臣,禮登嵩頂。據傳,當武帝登山時,隨從官員听到山間有呼「萬歲」之聲,「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以為有神,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無伐其木,以山下三百戶為嵩高縣,作為奉邑」。又在山上建為萬歲亭,山下建萬歲觀,名此峰為萬歲峰,以應山呼之奇。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布詔書,正式確定嵩山為中岳,要求歷代祭祀。又據《史記•孝武本紀》稱︰「今上封禪,其後十二歲而還,遍于五岳、四瀆矣。」漢代有方土入嵩山尋仙采藥,或存思誦神以治病驅邪。《後漢書•劉根傳》雲︰「劉根者,穎川人也,隱居嵩山中。諸好事者自遠而至,就根學道。」因此隨著神仙家和方士在嵩山的開拓,中岳大帝的人格化更為明顯了。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趙匡胤下令為中岳大帝制作衣冠劍履,以與道經之稱相吻合。從此中岳大帝衣著冠戴一直沿襲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岳廟行廊一百余間,飾以丹青,繪以壁畫,遍栽松柏百株。」據《宋史》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贈五岳封號,中岳大帝為「中天崇聖帝」,帝後號「正明」,並命翰林、禮官詳定儀注及冕服制度,祟飾神像之禮,至時派遣禮官祭之。乾德二年((964年),河南留守侍中,曾差軍將孫和登封鎮將郭武等,監修中岳廟。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殿宇,並創造碑樓百五十間,塑神像及裝修新舊功德畫壁等四百七十所,這可謂中岳廟史的鼎盛時期(陳知微《增修中岳中天祟聖帝廟》)。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廟觀殿宇多為塌廢。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至十八年(1178年),花錢一萬四千九百六十四兩,用工四萬八千三百六十二個,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間,逐漸恢復了廟院狀貌。元初尚存殿宇七百五十余間,元末多毀于兵火,僅余殿宇百余間。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進行了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十三年(1656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五年(1760年)、四十四年(1779年)、五十一年(1780年)、五十四年(1789年),都曾規模不同地進行過重修。今日中岳廟基本上保留了當時的宏偉規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築規模格局和風格特點。

名勝古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錄仙簿最新章節 | 錄仙簿全文閱讀 | 錄仙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