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的那些女生們那樣的好奇之中也許大部分是針對江杰雲頭上的那塊光華閃閃的「市中考總分狀元」的牌子,但是其中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女孩的傾慕在其中,不見就是對他本人怎麼怎麼樣,只是那種對學習好,長相又好的男生的朦朧好感吧。男生們大概也是如此。
這個年紀正是對異性產生好奇的時候。
江杰雲又是長了這副「撩人」的模樣,還有一顆聰明的腦袋瓜子。
尤其是這些新同學對彼此的底細還都不了解,幾乎沒有人知道江杰雲這廝的赫赫威名。摘掉了恐怖份子帽子的本拉登……咳,江杰雲少年在這個初秋的時節,身周隱隱圍繞著絲絲春天的氣息。
真是美好的季節,不是嗎?
少年啊,為了青春,向著春天奔跑吧~
某重生人士在人跡罕跡的後樓梯處放心大膽的演繹著興災樂禍的全部含義之後,這才樂呵呵的取出吳澤榮書包里的新書,再從自己的書包里取出筆記對照著學習起來。
等吳澤榮拖拖拉拉的結束了勞動,他們班的班主任又講了好一番話,終于宣布放學時,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有鑒于此,安然覺得自己已經開始喜歡起他們班的夏老師了。
放羊吃草是一種美德,絕對的!
四班的班主任姓王,是個與楊仲明差不多年紀的老頭,胖乎乎的,脾氣似乎相當不錯,說話喜歡拉長聲,性格也有些磨嘰,一句話說一回總覺得不放心,非得以不同的方式重復上兩次三次才能心滿意足,因此人送外號王拉磨,那意思也簡單直白,說他們這位王老師的那磨磨嘰嘰,又愛拉長聲的講話方式就跟驢拉磨似的,在原地轉個沒完。
以吳澤榮本人的性格是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知道新班主任如此之多的八卦消息,多虧了他的新同桌,一個叫楚飛飛的女生,顯然這姑娘的屬性是個八卦狂人,從他們倆人就座開始,就開始向吳澤榮介紹他們這位新老師。據楚飛飛說,這位王拉磨王老師將來也是安然他們班的語文老師。
听了吳澤榮的話,安然表示,她很「期待」這位王老師的風采。
本來兩人匯合後就想跟著各班新生的大部隊,出了校門回家的。但當吳澤榮說起「不知一中的校圖書館在什麼地方?」的話時,安然突然有了在校園里小小瀏覽一番的想法。
其實這種想法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是新的環境,新的生活,一切都要從現在開始慢慢熟悉。而從明天開始,他們就要在這個校園里展開新的學習生活,如果能提前熟悉一番,不僅有利于他們能夠更快更方便地展開一切學習活動,同時也能更便于他們適應新的環境、新的身份。
安然把自己的想法對吳澤榮說了一下,一如既往地得到他無條件的支持。
作為本市惟一的一所省級重點高中,一中擁有佔地廣闊的校園,同時也擁有一份足以讓人肅然起敬的頗具光榮感的建校史——這也是班里的同學們對夏微沒有痛講革命家史感到極端訝異的原因。
一中的建校史與錦嶺市的其他學校相比,據說是最長的。它的前身是一所民國時期,由一個外國商人捐資興建的教會學校,因此,校園中的一些在戰火和文革中保存下來的老式建築都帶有明顯的西洋建築風格,古色古香,洋氣十足。
又由于最初興建的那所教會學校是一所女子學校,所以,這些老建築都少不得帶有一些女性化的婉約秀麗味道。
待到解放後,這里便成了現在的一中,男女生兼收,那時增蓋的一些建築也更符合那個時代的主流審美,寬闊,堅固,實用。看起來跟原本的西洋風格有些格格不入。
而安然他們這些高一學生的主要活動區域都集中在前些年新蓋的,寬敞明亮的教學樓里。大概是為了盡可能的在風格與老建築們保持和諧一致,不顯得過于突兀,新建築的外觀看起來有些復古,說得實在一些就是有點自來舊,既中合了最初建校時的那種比較秀麗的風格,同時也兼具了解放初期的樸實和大氣,總體來說,典雅,穩重,很好的將原來的兩批建築風格統一了起來。
據說,這座教學樓的設計者還是一中的杰出校友,一位在省里拿過設計大獎的新銳建築設計師。
以上這些都是吳澤榮對安然進行科普的,這位自從考上一中之後,便把圖書館中所有一切關于一中的介紹都掃瞄了個底兒掉。他這麼干,倒不是對一中的校史有多麼多麼的感興趣,只是學院派的習慣使然。安然這會兒便毫不客氣的把他當成校園搜索引擎來用。
作為一所這個時代的省級重點中學,一中的各方便配置華麗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別說是他們錦嶺這種小城,就是放到十幾年後的省城去,也照樣顯得有些奢華,讓安然不由得就想起日後那些酷愛裝飾學校大門的大學校長們,有些懷疑起這歷代的一中校長是不是也都有此愛好,把錢都花在了臉皮上?
比如,設施極其全面的市內體育場。各種市外運動場地。最讓安然感到訝異的是,居然還有一個小型的室內游泳池。可容納全體師生還要掛零,經常被市里的一些部門借用的大禮堂。當然,最值得一提的,也是讓吳澤榮心心念念個不停的,校內圖書館,據這只書蟲子介紹,這里的藏書量非常之豐富,還有一些珍貴的版本是屬于從最初建校時便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就連市圖書館也沒有,牛x至極。
除了這些設施之外,一中成立有學生會,組織學生活動,配合老師們對全體學生進行管理。其組織形式和各項權利與大學中的學生會一般無二,並不像安然想像中的那種擺設式的存在。學生會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場地。
除了學生會,還有各類社團,可供學生參加選擇。每個社團也都有自己的活動場地。
在高中時期擁有自己的學生會和社團,別說是錦嶺,就是在全國範圍之內,也是少數。
中國目前的教育雖說號稱是要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做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可惜,政策是政策,提倡也只是提倡。
應試教育在中國有根深蒂固的傳統土壤,絕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就可輕易改變的。現實是,別管政府教育部門的口號如何,真實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樣的情況在重點中學、高中中尤甚,分數幾乎成了衡量每一位學生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別說什麼學生會,什麼社團活動,就連應該上的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也都成了裝飾性的存在,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條潛規則。
而一中之所以會有學生會和各類社團的存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現任的校領導在這些方面比較重視,觀念開明,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一中的一種傳統。
依舊是據吳澤榮所說,在一中的前身,也就是那所教會學校成立時,學校里就有類似于學生會和各類社團的組織。解放後,改建成一中時,當時的校長思想也是極為開通,有著先進的理念和長遠的眼光,將這兩項傳統繼續保持了下來,可以想見,在當年的大環境下,他的這種做法是何等的開明,甚至帶有很大的風險。
但也正是這位令人尊敬的校長奠定了此後一中開放,先進,大膽,鮮明的辦學理念和自由,民主的校風,並一直延續至今。
當然,作為一所重點高中,一中不可能不對分數看重,學校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的參加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們參與到學生會的工作中去,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的成績必須達標。
你的興趣廣泛,你想參加多少個社團,我不管。你熱愛學生會活動,願意協助老師和學校為同學服務,學校也表示歡迎。你的業余時間怎麼利用,我也不想過問。只要你自己把時間安排好,成績達標,一切ok。
學校希望可以培養全方面發展的人材,學校可以盡力為你提供相關的機會和條件,但是學校同樣需要你回報以高標準的成績,畢竟在現今應試教育為主流的現實背景之下,分數才是衡量一所重點學校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標準,甚至可以是唯一的標準。
這對成天被迫埋在書山題海中的重點學校的學生們來說,已經是一種神話一般的生活了。
在听吳澤榮第一次說起的時候,安然簡直覺得有些天方夜譚的味道,感到特別的難以置信。
哪怕過了兩輩子,安然對一中的印象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本市唯一的一所省重點,考上一中,就等于將多半拉身子邁進了大學校門。事實上,這也是大多錦嶺人的普遍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