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人生 第二十四章 風波起 上

作者 ︰ 冬諺

含音從廚房里回來,帶著丫鬟把飯菜擺到桌上。含音進入內室向孫姨娘請示,入門就看見坐在里面的大老爺,含音機靈的先給大老爺請安,才走到孫姨娘面前,低聲道︰「姨娘,飯菜都擺好了,您看」含音的話音雖低,可離孫姨娘很近的大老爺也听到了她說的話,就問孫姨娘︰「今天的飯有點晚啊?」「這不是從太夫人那回來,才沒說幾句話您就來了嘛!」孫姨娘對大老爺解釋了一下,「老爺,吃飯了嗎?要不再用點?」大老爺已經在外面吃過晚飯,就拒絕了孫姨娘的提議,和孫淑婷留在內室,父女兩個一起說說話,孫姨娘和孫環承去客廳用餐。留在內室的大老爺先問了孫淑婷最近的情況,知道她跟逄嬤嬤學規矩,現在學的很好。想著女兒再有兩年就要參加選秀,在家待不了幾年就要出嫁,很是感嘆道︰「婷姐長大了」語氣很是不舍,可臉上又有吾家有女新長成的欣慰笑容,矛盾的心情表露無疑。在所有的兒女中,大老爺孫志遠對孫淑婷的感情最為深厚,不僅僅是因為孫淑婷是他成婚多年盼來的第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孫淑婷是唯一一個大老爺孫志遠親身撫養的孩子。從孫淑婷的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到手把手的教孫淑婷寫第一個字在孫淑婷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著爹爹孫志遠的印記,雖然年輕的父親沒有經驗,很多時候做的並不是很好,可付出的心力是其他孩子無法比擬的。孫淑婷沒有辜負父親的看重,為人沉穩、大氣,孝順,很是照顧弟弟妹妹們,頗有長姐風範。自從搬出孫姨娘的院子單獨居住後,孫淑婷很少有機會這樣和父親兩個人坐在一起單獨說說話。看著感嘆時間飛快的父親,孫淑婷就做起了貼心的小棉襖,「爹爹,女兒再大也是爹爹的女兒,就像長大在外飛翔的鳥兒,飛得再遠也眷戀自家的巢穴一樣。」孫淑婷端了一杯茶,放到父親面前,勸道︰「爹爹,喝杯茶,潤潤喉。」看著父親喝了口茶,眉宇間還帶著一絲愁緒,覺得爹爹孫志遠應該不僅僅是在感嘆自己的長大,心底肯定還有其他的事情。按爹爹孫志遠勤政、嚴謹的性子,多半還是為公事在煩擾,戶部主管天下錢糧,邊疆安定,應該不是邊疆之事。想想四月以來,天氣反常的沒有下過一場雨,持續的高溫炎熱天氣,讓孫淑婷想起前世多次發生的大旱情形,如果持續不下雨,即使北方麥子已經豐收,可秋糧的種植也讓人憂心。當年孫淑婷沒有見過貴州大旱的情形,可大老爺孫志遠是親身經歷的,對此感觸更加深刻,也就對今年的旱情更加憂慮。俗語有言「大旱之後必有大澇」,這樣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今年的秋收,可能明年的收成都會受影響。大老爺孫志遠現在不能斷定一定會有大旱,可一些兆頭也顯示今年天氣的不尋常,如果不預先為之,受苦的將會是眾多的平民百姓。這段時間以來,大老爺孫志遠一直致力于說服自己的上峰,可他的遠見並不被上峰接受,還隱晦的告訴他今年北方的糧食大豐收,南方的水稻也即將豐收,一點天氣的異常並不引以為奇。現在為了預防旱情或水災大修水利不僅會勞民傷財,還要提防地方官員貪墨這些錢款。如果不是看著太老爺是吏部尚書,要給他的兒子大老爺留點面子,只怕上峰早指著大老爺孫志遠的鼻子開罵了,嫌他多事。官場上就是這樣現實,並不是你的建議正確就會被實施,更多的時候他們怕承擔責任。大老爺孫志遠這段時間很是憂慮,一方面他怕自己的擔憂是虛空,空耗財力,另一方面他又沒法說服自己不去預先為之,何況天氣的持續炎熱在不斷加重大老爺的擔心。欽天監的朋友也沒法告訴大老爺準確的消息,他們也看出今年的天氣不尋常,可也不能確定就會發生旱情,沒法給予大老爺實際的支持。孫淑婷猜出父親的憂慮,以為父親是為即將到來的旱情擔憂,就隱晦的道︰「爹爹,您在貴州的時候,那年大旱為什麼死了那麼多人,是不是沒有吃的?」說完還故意用好奇的眼神看著父親。大老爺听了女兒孫淑婷的話,暫時放松了愁緒,解釋道︰「大旱,大旱,是沒有吃的,不過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水啊沒有水,就沒法種植糧食,沒有糧食,人就要挨餓」說著腦海中還能想起那時老百姓面黃肌瘦,腳步虛浮的樣子。「那為什麼不早早的備下糧食,儲存水呢?」「那時沒人知道要大旱!不過家里有老人的都會存有余糧,當年很多人看著糧食大豐收,怕糧價下跌,早早的把糧食賣了,到缺糧的時候糧價上漲,反倒買不起糧食了。」大老爺對老百姓的短視很是了解。「爹爹要是管著興修水利就好了,這樣百姓就有水喝,不會死人了。」孫淑婷用著天真的話說到。大老爺孫志遠被孫淑婷的童言童語逗笑了,「爹爹管錢糧,不管水利,水利是工部的事」。說著說著一個絕妙的想法在腦海里形成。是啊,大老爺孫志遠是管不到水利,但他可以借著查看秋糧種植的機會,查看各地的水渠,池塘的蓄水情況,到時候不僅可以讓百姓多蓄一些水,還能對對水利設施的情況有所了解,在撥款建設水利的時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想出方法來的大老爺坐不住了,站起來,夸了孫淑婷一句︰「婷姐,真是爹爹的福星」。高興的拍拍孫淑婷的腦袋,大步走了出去。在客廳,只听大老爺語氣興奮的對孫姨娘道︰「婉兒,你先吃飯,我去外書房,今天就不回來了。」孫姨娘送大老爺出了院門,回來面帶疑惑的問孫淑婷;「婷姐,你和你爹爹說了什麼,你爹怎麼這麼高興。」對于大老爺這段時間的心事,孫姨娘雖不清楚,可也細心的察覺出大老爺心底的焦躁。現在大老爺雖然走了,可是他眉宇間的愁緒不見了,還去興致勃勃的辦公,可見心事已經解決,孫姨娘很為大老爺開心的。孫淑婷只能懵懂的看著孫姨娘,疑惑的說︰「我也不清楚,就是和爹爹說了幾句平常話,爹爹就這麼高興了」。孫姨娘也只是問問,沒有指望孫淑婷能知道原因。在孫姨娘看來,大老爺孫志遠公事上的事情,自己這個大人都明不明白,何況是孫淑婷這個小孩兒,從沒想過孫淑婷的見識比她還寬廣。大老爺從孫姨娘的院子出來到外書房不到一刻鐘,就有小丫鬟進到大太太的院子稟報大老爺的行蹤,「老爺在孫姨娘的院子待了一刻多鐘,沒吃完飯就去了外書房」。大太太一听,很是高興,吩咐身邊的丫鬟連翹拿賞錢給這個小丫鬟,小丫鬟很是高興的拿著賞錢退下了。避了人,大太太對自己的心月復鄭媽媽和于媽媽道︰「讓她輕狂,現在惹惱了老爺,我看她再怎麼橫。」鄭媽媽立刻附和大太太道︰「太太說的對,你看孫姨娘那張狂樣,以為榜上了太夫人就不把太太看在眼里,現在又得罪了老爺,以後在咱們房里看誰護著她。」于媽媽看著鄭媽媽那副小人得志的樣子,皺皺眉頭,雖然都是大太太的陪嫁媽媽,不過二人並不合得來。與鄭媽媽的的勢利、虛榮不同,于媽媽更加的明理,對事不對人,講求與人為善。于媽媽不願和鄭媽媽那樣,單說些甜言蜜語的話哄大太太開心,更多的時候是勸導大太太。俗話說的好,忠言逆耳,與正直的于媽媽相比,大太太更樂意親近言談舉止符合自己心意的鄭媽媽,特別是當家之後,大太太更是厭煩于媽媽的絮叨。于媽媽看著被鄭媽媽符合的高高興興的大太太,也就沒有出言潑冷水,到底還是心疼從小看到大的小姐,老爺姨娘的事很少有讓大太太高興地,何況于媽媽也敏感的察覺到了大太太態度的變化,言語也日漸稀少。第二天一早,姨娘們來給大太太請安,大太太看著按平常時間來的孫姨娘,故意道︰「姨娘今天怎麼來的這麼晚,是不是伺候老爺累著了?」對于大老爺昨夜從孫姨娘的院子去了外院的事,李姨娘和周姨娘也都知道。平時依靠著大太太的李姨娘,聞言驚奇的抬起頭︰「妾身昨晚在花園消食看見老爺出去,還讓門婆子關門說不回來了,難道老爺半夜又回來了?」昨晚高興于大老爺解開心結的孫姨娘,忘記了大老爺中途離開會引起的風波。被大太太和李姨娘聯手擠兌,只能羞紅臉解釋道︰「老爺說還有事情要辦,去了外書房。」大太太李姨娘和周姨娘都不信孫姨娘的話,以為她惹怒了大老爺,自己給自己找個體面的理由。畢竟大老爺有時也會突然去處理公務,不過一般都是在內書房。殊不知昨晚上不僅大老爺留在了外書房過夜,太老爺也被大老爺留在了外書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庶女人生最新章節 | 庶女人生全文閱讀 | 庶女人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