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在大唐愛 第273章 博采

作者 ︰

唐代圓丘,沿用隋朝,壇制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夢在大唐愛273章節。遠遠看去,曠而威,素面朝天,卻叫人倍添敬畏,為之虔誠。

自古帝皇,無不認為受命于天,古人又信仰天圓地方,是以,歷朝歷代才以圜丘祀天。大唐亦延續前代禮儀,整座圓丘用土夯成,每層有十二陛階,以十二地支命名,正北方向命名為子階,以順時針排序,正東則稱之為卯階,正南是為午階,正西命為酉階。各台面、台壁及十二陛階表面均用摻有麥秸的白灰膏泥拌飾。

大駕鹵簿扈從儀仗行至南郊時,正是辰正時辰,依稀可聞,齋宮鳴奏響太和鐘,與此同時,李隆基步下蒼龍玉輅,肅穆之慎,高力士躬身端持著金盆于旁,以供天家在金盆中洗手,登壇行禮。江采隻隨之踩著墊腳同下鳳輦,祀官早已在前夕備妥一切,現下只待露祭開祀。

左、右衛大將軍果毅齊聲令下,身穿戎服的金吾軍等二十四隊盔甲衛士立時團團護衛住圓丘四下,彩旗幡障迎風飄舞于八方,一時間好不威風凜盛。滿朝文武百官亦步亦趨于後,隨駕一步步踏上陛階,一層層登上圓丘,無敢不恭者。

今次擔任祀天的禮儀使是李林甫,且待李隆基手持鎮圭,面西直立于圜丘東南側,鐘聲止,鼓樂齊鳴,少時,只見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煙雲縹緲,燭影搖紅,大祀正式開場。

江采隻止步于李隆基身側,由下至上。可見圜丘壇共設七組神位。每組神位都用天青緞子搭成臨時神幄。上層圓心石北側正面設主位,乃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邊圓錐形,二層壇面東西兩側為從位,乃日月星辰、風雷牌位。神幄呈長方形。神位前擺列有玉璧、鼎、簋等各種盛放祭品的禮器,其上有全牲、大羹、羹、黍稷等豐沃祭品。陳設之講究,戒律之嚴明,不言而喻。單是所用的各種禮器,已多達七百余件。至于皇帝的拜位,則設于上、中兩層平台的正南方,上層圓心石南側並設祝案。圜丘壇正南陛階下東西兩側,尚陳列有編磬、編鐘、鎛鐘等十六種,由六十多件樂器所組成的中和韶樂。事無巨細,皆為太常寺卿、禮部侍郎從中著手布置就緒。

時至禋祀時分,李林甫代為引燃柴垛,煙火高升于天,燔燎中,裴耀卿牽著兩頭「神豬」活祭,將牲祭宰殺隨同玉璧、玉圭、繒帛等一塊兒投于熊熊燃燒著的積柴之中,李隆基對空而祭,袞冕依次進獻五齊,薦獻之後,翩雲門舞起。

燔柴爐迎帝神罷,樂奏「始平之章」,李隆基親至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再至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而後回拜位,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江采隻與此番參加大祀的百官一一拜于下,「景平之章」、「咸平之章」下的奠玉帛、進俎之後即為初獻之禮,司祝跪讀祝文,樂「奉平之章」暫止︰

「帝闢陰陽兮,造化張,神生七政兮,精華光,圓覆方載兮,兆物康,臣敢袛報兮,拜鷹帝日皇。帝垂听兮,義若親,子職庸昧兮,無由申,惟天惠民,惟闢奉天……」

早在致齋第二日,祝文便已寫于祝版上,上呈李隆基閱,至于其它事宜,譬如至神庫查祭器等事,概交由李林甫與大理寺、太廟署酌辦。

《詩經》有雲,商之孫子,其麗不意,上帝即命,候于周服。正所謂「藐藐昊天,無不克固」,由祝文可觀祀天之重。江采隻洗耳恭听在地,心中頗有些此起彼伏,這千年前隆重而繁復的大祀之禮,今時切身歷經其中,著實讓人甚為百感交集。

祝文讀畢樂起,李隆基再行三跪九拜禮,並至配位前獻爵,接下來,即為行亞獻禮、終獻禮,酒醴飲福,末為撤饌、送帝神,望燎畢賜胙,至此禮成,大典畢。

因此刻已近晌午時辰,李隆基並未急于起駕返宮,而是傳下令去,先行在圜丘壇外的閣台稍事休息,再行回宮。

圜丘壇專用于祭天,台上不允建屋,但由齊代開始,壇外始建造屋宇,以作更衣、憩息之所。舊制全用臨時搭建的大帷帳,直至南齊武帝永明年間,才始用瓦屋代之。太宗時,更于隋舊址上建造了座閣台,以便久備用夢在大唐愛273章節。

一步不落的敬拜下來,江采隻才微覺手腳已然泛酸,虧得今日寒風小日頭暖,否則,僅憑這一身單薄的衣根本難抵風霜嚴寒,天寒翠衣薄,況且時氣將至寒冬臘月天,而高處不勝寒,迎風立于圓丘之上,乍寒又體熱。

閣台里早便修葺一新,一應擺設收拾的十為莊嚴。才坐于坐榻上,御侍便已奉上茶來,江采隻端過茶盅暖一暖手,呵了口熱氣,前抿口茶,頓覺渾身暖和不少。

看著江采隻迫不及待地吃茶暖身,李隆基不禁朗聲一笑,看向江采隻的目光多了幾分垂憐︰「可是凍壞了?」旋即霽顏喚向高力士,「高力士,出宮之際,朕讓你拿與梅妃的手爐何在?」

見高力士被問得一怔,江采隻莞爾一笑︰「先時下輦,嬪妾把手爐擱在車輦中了。」

晨早五更離宮,臨上鳳輦時分,高力士匆匆塞了個金質的燻香爐給江采隻,當時雖未言語甚麼,江采隻卻已想及,那手爐十有九成是李隆基命高力士備下的,抱著手爐乘坐于鳳輦中,一路由興慶門出了明德門,駛至南郊圓丘來,倒也未覺冷颼。有道是,心靜自然涼,心暖身上自也跟著暖烘烘。一連十余日,李隆基整日勞心勞力于今個的大祀之事,竟還如此心細,怎不叫人感沐皇恩。

含情凝睇笑靨如花的江采隻。李隆基軒了軒長眉,正欲差人去將手爐取來,這時,厚重的帳簾一撩。小夏子從簾外弓身步入。就地啟稟出聲︰「稟陛下,薛王求見。」

江采隻心下驀地一顫,事先並不知情薛王叢竟也隨行在列。但見李隆基一抬手,示下傳入內謁見。小夏子剛恭退下,一道身穿對襟大袖衫。下佩圍裳。玉佩組綬一應俱全,外罩紫裲襠,腰束黃綾長穗絛的身影已是映入眼簾,來人正是薛王叢。

「臣。參見陛下。」薛王叢就地稽首,略頓,頭也未抬的稍側了下上身,「見過江梅妃。」

「賜坐。」李隆基示意薛王叢起見。並賜坐于閑置在旁側的坐榻,未問詢究是何事覲見。

「謝主隆恩。」薛王叢頓首謝恩,起身坐向江采隻斜對側。面對薛王叢,江采隻忽覺心頭「突突~」緊跳了幾下,猶記著,當日李嶼行皇太子冊禮之日,薛王叢入宮參賀,那日穿的便是這身禮服,宴散相約于翠華西閣的池園中時,薛王叢一身酒氣正候于假山旁,一晃早已數月過去,往事不可追,今刻再見,薛王叢看似有分憔悴。

片刻寧謐,御侍為薛王叢添了茶水,復垂首侍立一旁。淺啜口茶,薛王叢拊掌稱嘆了聲︰「好茶!在阿兄這兒,臣弟時時可討杯好茶吃!」

「朕這兒的茶水,哪兒及得上你府上,水甘茶香?」環睇薛王叢,李隆基龍目一挑,朗聲而笑,「上回朕去薛王府,著是吃了杯好茶,甘淡而不失色味,與梅妃平日所沏之茶,足可媲美一二!」

江采隻捧著持于手的茶盅,微垂臻首抿唇未言片語,自知李隆基是在說提那次看顧薛王叢一事,當日其未同去,此時自是不便插話。不過,這刻旁听著李隆基與薛王叢之間的笑談,江采隻的心緒卻慢慢安落下來。

但听薛王叢陪笑道︰「阿兄這般謬贊,豈不折殺臣弟?」說笑間,細目促狹,微眯了眼江采隻,「久聞江梅妃泡得一手好茶,臣弟府上的那些庸脂俗粉,怎可與江梅妃平分秋色?」

感觸著薛王叢掃落于己身面頰上的那一眼,江采隻輕吐幽蘭,隱下心上紛擾,這才抬首淺勾了勾唇際,啟唇道︰「薛王誠然打趣吾了。當日薛王染疾,陛下前去看探,本宮一時有事在身,未隨駕同往,還請薛王莫怪。」

薛王叢放下手中茶盅,當下欠身拱手道︰「當日臣不過是偶感風寒,勞阿兄聖駕紆尊降貴,已令臣惶恐,豈敢再勞江梅妃屈尊門上。」

時隔多日未見,薛王叢的言行舉止,較之往日貌似中規中矩不少,話里話外听似更是生疏不少。但換言之,眼前的有禮有矩,浮于表象上的寒暄之詞,卻也不失為是種本分。江采隻美目流轉,落落大方地看眼李隆基,才又溫聲細語道︰

「陛下與薛王,君惠臣忠,兄友弟恭,內平外成,中外和樂,百福咸臻,薛王叢當是善自保重貴體才是。」

「梅妃所言,甚慰朕心。」李隆基顯是開懷,展顏眉語目笑向江采隻之余,「吾大唐,本即禮儀之邦,五倫十教,思維八德,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時,朕祀昊天上帝,祈谷禎祥,天佑基業,國順民昌,意正在此!」

——————————————

注︰五齊︰五種不同質量的酒。

大羹︰即肉汁。羹︰即加鹽的菜汁。

《雲門》之舞︰相傳是為黃帝時的樂舞,據司馬遷的《史記》所載,黃帝是第一位在泰山上築壇向「天」獻祭的人,故,此舞後代多用于祀天,且早在周代,天子祭天會與舞者同舞,唐時由梨園中的舞姬代舞。

賜胙︰是指天子還把祭祀用的牲肉贈給宗室臣下。

上一章中的幾個釋義︰

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

白澤︰上古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據說黃帝曾經在海濱見到過,言人語,通曉世間萬物,遂讓人把它描繪了下來,後世于是將其用做章服、旗幟圖案。

金節︰是黑色的漆桿,頂端有一個圓盤,圓盤周圍綴有紅色的絲拂,從上到下一共是八層,並且用黃色繡有龍型圖案的袋子罩著。

白獸幢︰即白虎幢。唐代避「虎」字的諱,因而改為白獸。幢則是一種用羽毛裝飾的旗幟。(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在大唐愛最新章節 | 夢在大唐愛全文閱讀 | 夢在大唐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