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將門風華 第五百四十八章 避暑 十

作者 ︰

)

第五百四十八章避暑十

當福清乘著秦王府馬車,帶著御醫匆匆趕赴靖川侯府時,遠在西山的靖川侯夫人正在秦王西山別業里,坐在秦王妃身邊,喝著香茗賞著滿園麗景。

不得不說,皇帝確實是鐘愛秦王。

秦王別業的位置好,離皇帝近不說,景色更是最優美的。靖川侯夫人想到女婿,不免心痛女兒,微偏著頭 秦王妃,見她氣色較孝郡王故去那時好多了,心里微嘆口氣,遠遠的傳來孩童歡笑聲,秦王妃微眯了眼,沒說話,倒是一旁侍候的嬤嬤眼尖,連忙轉頭吩咐人去趕人。

「不必了!都是王爺的子嗣,是你們的主子,趕什麼?」秦王妃似笑非笑的睨了嬤嬤一眼,那嬤嬤訕笑著低了頭,原本听了吩咐撒腿要跑的內侍尷尬的站回來,靖川侯夫人見狀滿臉笑意的替她們圓了幾句,就讓那嬤嬤帶著人下去。

「你爹說,取她們性命怕郡王知道,會傷了你們母子情份,所以……」

「打算把人送那兒去?」

靖川侯夫人微笑,「送到江南去,王爺當初給你弟置辦了產業,你爹的意思是,送到莊子上任她們自生自滅。」

秦王妃听出母親話里另有主張。「母親不同意?」

「我是想,把人分開安置。」靖川侯夫人道︰「那個老的脾氣火爆,幾個大人,幾個庶出的媳婦看來是挺老實的。」換言之,嫡出的媳婦不老實?

秦王妃不想多問,只要不打她兒子主意,不犯到她手上來,她可以大方點,不要她們的命。

「母親打算把那幾個丫頭單獨安置?」秦王妃想了下又道︰「她們有的都十幾歲了,就算離了祖母、母親,也未必沒有自己的小盤算。」

秦王妃沒搭話,薛家那些丫頭將來如何,與她何干?才懶得去管,「母親別想太多,她們如今是罪奴,能從教坊司那種地方被贖出來,已是萬幸,還想求什麼?咱們又不欠她薛家!」

靖川侯夫人柳眉微蹙,「畢竟是親戚。」

「薛繕晉為何會被處斬?全是他自己做來的,怨不得別人!我還沒怪他壞了王爺的名聲呢!您不知道,王爺還在時,就曾煩他拿著自己扯大旗,總怕他有一日會出事,會拖累王爺。誰知王爺走了,他還不收斂些,以為還有他外甥給他收尾啊?往汾王和十四皇弟身上潑髒水,以為把王爺拉出來做靠山就沒事啦?王爺都死啦!他還不讓王爺安生!」秦王妃氣憤的拍著身邊的梨花木小案幾。

靖川侯夫人搖頭,不再與女兒討論薛家的女人如何處置,還是自己拿主意吧!「到西山都幾天了,可有人送帖子來?」

秦王妃意興闌珊,靖川侯夫人勸她︰「若有人送帖子來,就去散散心吧!你總不好都不出去應酬。」

「我一個寡婦,去哪兒都惹人嫌吧?」

「瞧你這話說的。」靖川侯夫人白了女兒一眼。「這人情啊!是走出來的,人都說見面三分情,你不與人家走動往來,誰願貼上來看你的冷臉?」

靖川侯夫人苦口婆心的勸著,奈何秦王妃生性高傲,自小被嬌慣著,及長,又是嫁入皇室當皇子妃,從來都是被人捧在手心里拍捧著的,宮變前,身邊侍候的人,已悄悄改口稱她太子妃,最貼身的大丫鬟私下甚至喊她皇後了。

那時有多得意,現在回想起來,就有多狼狽,尤其想到向來與自己不對盤的誠王妃,如今是太子妃了!過年宮宴,那些往日追捧著自己的人,全都追著她去了。

思及此,秦王妃幾乎咬碎一口銀牙,憤懣的擰著身下的坐褥,靖川侯夫人垂下眼,裝著沒看到,待女兒稍稍平靜了,才開口︰「你也別惱,專心把孩子養好,那才是你的倚靠!郡王再過不久也得準備議親了,你以為好媳婦兒是菜園里拔菜,隨拔隨有的不成?」

「怎麼扯到郡王的婚事去。」這也跳得太快了!

「唉!閨女兒啊!你現在不急,日後就有你急的。」靖川侯夫人低聲分析著︰「太子已立,皇上身子骨又大不如前,這日子有限啊!你不早做打算,等新帝登基,他可不是易與之輩啊!」

靖川侯夫人實不好說得太白,秦王妃不是不懂,秦王跟太子素有嫌隙,一旦太子登基,不明著為難秦王府,但暗著來的手段就少了嗎?可是讓她去巴結奉承太子妃,她又實在彎不下腰。

「你記得國舅府的向三小姐吧?」

「記得,怎麼不記得。」秦王妃當然記得,想當年,她甫新婚入宮,晉見皇後時,在坤寧宮里看到了一雙璧人,她那時還想,這世上怎麼有這麼漂亮的人,活似觀音座前的金童yu女啊!

靖川侯夫人道︰「那你可記得,她婚事不順,直到皇後過世前才嫁出去?」

「記得。」秦王妃不明白怎麼會從兒子的婚事說到向珞去,正要開口問,電光石火間,她忽明白過來。「母親的意思是,是順王……」

「不是他,他一直在寧夏,應不是他出的手,應該是太子。」靖川侯夫人道,「皇上認為他仁厚,覺得王爺對待兄弟不如他厚,可是……」她頓了下,沒有繼續往下說,秦王妃冷笑。

「母親是怕,皇帝駕崩,他登基之後,會對我們母子不利?」

「興許太子寬宏大量,不會計較王爺與他的舊事,但你卻不可不防。」靖川侯夫人看女兒滿臉倔強,心底暗道,若女婿不死,當真登基為帝,女兒這脾氣就真能與女婿相處融洽一輩子?當今在潛邸時,與向皇後不也相敬如賓,後來呢?

當然,向皇後無子,是她最大的致命傷,然身為六宮之主,向皇後做了許多令人發指之事,也是皇帝後來與她漸行漸遠的主因,向皇後年輕時,也曾是個機靈通透的,女兒真要跟她比,那差點不是一星半點,向皇後尚且如此下場,換成是女兒,怕不早早就被夫婿厭棄,更何況,當今的母後未能看到兒子登基,薛嬪可是還活著。

她們婆媳間並不如外頭看著那般和睦,女婿要是登基為帝,女兒的後座能否做得穩,還兩說呢!

靖川侯夫人陷入沉思中,皇帝身體漸走下坡,昨晚靖川侯回來時,便嘆道,陛下終究是老了,以往能策馬奔馳百里,現在只能閑適慢步看風景了。一旦山陵崩,宮里的妃嬪們的去處都是有定數的,無子的妃嬪,不論昔日位份高低,一律進皇室在京郊的道觀、佛寺落發修行,為大行皇帝祈福,有子的嬪妃隨子而居,但若藩王回藩,太妃們並不隨子出京,而是留在京都各王府中,代為掌理府務,不過當今即位之初,兄弟們死的死、殘的殘,他便將幸存的留在京都,以便就近照料,至于故去的兄弟遺眷,也是留在京都以便照顧。

故,先帝爺的嬪妃們,除無子息者,其余的皆隨子而居,子死者,則留在宮中,由他與皇後奉養。

當時曾有御史及朝臣對此表示不滿,皇帝直言,隔代親,太妃們久居宮中,不通外事,若有子,教養孫輩不需太妃們操心,子故,太妃們心疼孫輩,易縱容偏疼,縱出紈褲來,誰負責?

擺明了不希望佷子們,被後宮出來的太妃們教歪了。

再說,她們留在宮里,由帝後奉養著,更顯尊榮不是?

靖川侯夫人心道,若太子日後,也學他老子就好了,把薛嬪留在宮中奉養,免得女兒要受婆婆的氣。

母女兩各想著心事,忽有宮人來報,薛大夫人病了,買通了人送消息去秦王府,管事派了福清帶著御醫去探望。「還真讓您說中,她們當真不安份啊!」秦王妃嘆道。

靖川侯夫人掩袖輕笑,「她們好不容易回到京都,自然是要想法子折騰的,要發落人也得有個由頭才成。」

秦王妃對薛家女眷不感興趣,不過能借此事把福清給清出去,倒是正合她意。她招來人吩咐了一番,靖川侯夫人便起身要回,秦王妃留不住母親,便讓人拿出這兩日送來的帖子,請靖川侯夫人幫看。

「您既要我出門赴宴,那就幫女兒的忙,看看先去那一家吧?」

靖川侯夫人聞言只得留下,一一看過帖子後,她便挑出定平大長公主及定國大長公主,順王妃、汾王妃等人的帖子。

「這兩位大長公主素來看我不順眼。」秦王妃道。

「她們兩位是皇上的姑姑,你甫新寡,她們疼惜你尚來不及,不會挑你刺的。」

秦王妃撇了撇嘴,「她們兩是新媳婦,剛進門的,汾王妃你以前就見過。」

「見是見過,但不熟。」

靖川侯夫人嘆氣,她發現自個兒打進門起,到現在就不知嘆了多少氣,「那,順王妃?我听你弟妹說,她是個頂好相處的。」

秦王妃冷笑,「那個傻丫頭,她看誰都是好的。」不明白為何父母會為弟弟娶龔珍珠為妻。

靖川侯夫人懶得跟女兒磨,直接指了這幾份帖子,「你就都去吧!反正都在西山,比京都里近,就都去走走吧!」

秦王妃不置可否,靖川侯夫人也不再多勸,女兒大了,她自個兒不立起來,自己總不能跟在她身後一輩子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將門風華最新章節 | 重生將門風華全文閱讀 | 重生將門風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