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將門風華 第六百四十二章 善後

作者 ︰

細雪紛飛的京城,銀裝素裹的巍峨宮殿中,皇帝緊皺著眉看著從寧夏傳來的消息,良久,他低聲的問身旁的內侍,「太子還沒到?」

「回皇上,應該就快到了。」內侍黃滿福小聲的回答,悄悄看了皇帝的神色後,又低聲為太子說話。「太子畢竟住在宮外••••••」

皇上頜首,「朕沒忘記。」他原有意讓太子夫妻帶著孩子早些搬進宮中,不過太子言,秦王在慶毓宮往生,寧可自己勞累些也不忍心擾了亡兄。

姑不論太子此言有幾分真心,但他寧可日日奔波,皇帝也不好對此多計較,只是偶爾像今日這般,急著要召見太子,就得等著他進宮來,讓皇帝有些怨言。

「皇上,太子仁悌,不忍擾秦王英靈,不若,皇上另擇吉地建東宮••••••」另一個內侍大膽提議。

皇帝聞言沉吟良久,他不是沒想過,不過他自己的身體,他很清楚,不過是拖日子罷了!與其為此大興土木,倒不如他傳位太子,自退為太上皇,避居寧壽宮享清福去。

想到這兒,皇帝忍不住對著手里的信紙嘆氣,他養了這麼多個兒子,認真教養過的,就秦王和豫王,誰知這兩個兒子誰也不讓誰,都要爭出頭,可惜,終究爭不過天意,倒是讓太子出了頭!他們的母妃各據山頭,淑妃娘家雖不如薛家,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看太子,母妃、外家統統沒有,但皇帝三個兒子看下來,就是覺得老四比他哥兩個強!

民間有句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太子大概就是因為沒有母妃護佑,還要保護幼弟,所以比秦王多了堅毅,比逆王多了份仁心,原本皇帝還怕太子太過仁厚•不想他行事還頗爽利,有子如此,他滿意了,其他一些小毛病•皇帝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不計較了,如,他把小十二當兒子看,其他弟弟他可沒這般厚愛啊!如,龜毛的推拖不肯搬進慶毓宮來住!

人都有私心,小十二與他一母同胞,自小兩兄弟相依為命•他寵,由他去吧!反正他待其他弟弟們還算不錯,不像秦王和逆王……唉!想到那個逆子,皇帝忍不住嘆息連連,外頭來報太子到了,他才收拾情緒,板著臉將手里的信柬遞給跪伏于地的太子。

太子起身接過,一目十行快速瀏覽完畢•又再細看了兩遍,這才抬頭問皇帝。「父皇,當真要這麼做?」

「直接讓他們處置得好•省得還要為他費這個心。」皇帝神色黯淡的說。

「兒臣••••••」皇帝抬手阻止太子往下說,「朕知你想開口求情,留他一條命,不過,朕心軟了一輩子,不能再給你留麻煩,你若記父皇的養育恩情,就厚待你其他弟弟們吧!逆王他•ˋ••••不值得。」皇帝艱難的說完,太子只得住嘴,對逆王•他實不想讓他再活下去,對皇帝一直心慈手軟拖沓許久,不是沒有怨言,只是同樣身為一個父親,太子能夠理解,皇帝為何沒有下死命令人狙殺逆王。

現在皇帝下了決心•要隱龍衛的人出手時,下手利落些,不必手下留情饒逆王一條命回京,太子基于兄弟情份,是得開口求情,皇帝既然不讓他說,他也就不說了。

皇帝讓太子代筆修書給隱龍衛頭領,太子寫完信,皇帝略看過後,便令送出去,又與太子談論近日天候、收成等國事,待夜深,太子欲辭出,皇帝才略猶豫的道︰「朕想歇息了。」

太子有些模不著頭腦,他要辭出,不就是要讓皇帝歇息?

看出兒子的疑惑,皇帝也不再迂回直言道︰「朕的意思是,朕想退位享清福,這個擔子,就交給你了。」

太子一驚,愴惶下跪,皇帝輕嘆一聲,令內侍扶起太子,讓他坐在自己身邊,「朕老了,都說年紀大了要服老,昨兒左相告老請辭,月前右相重病,御醫下晌來稟,怕是就在這一兩天了!」

左右二相于逼宮時,受累頗多,皇帝派了御醫小心調養,但畢竟年紀不小了,雖然日常保養得宜,卻經受不了那一遭折磨,說起來,右相比皇帝和左相要年輕幾歲,沒想到一場風寒就病重若此,讓同朝為官的左相心生退意,皇帝也不禁想傳位了。

太子還待勸,皇帝卻道︰「朕的年歲已高,想享幾年兒孫福,本是想,將慶毓宮重新修整一番,好讓你們夫妻帶著孩子住進來,但是,朕又想到,戶部那里銀兩短缺,若是整修後,朕有個萬一,你便要繼位,這東宮豈不又也空下了?」

就算太子登基為皇,要再立太子,也得再過幾年,到時新修整的東宮又陳舊了。太子沒想到皇帝會考慮這些,想到戶部賬面上的赤字,再想每年歲賦確實沉重,太子還真不知該從何著手勸皇帝打消此意。

皇帝說完這打算後,便又改說起諸王日後的安排。「••••••就藩就不必了,圈養在京里,你也看顧得到,朕當初封王時,就不曾給他們封地,開年後,朕打算以共體時艱為由,刪減諸王用度。

「父皇這……」

「你不必擔心這個,朕刪減得多,日後你再恩賞些,一來顯得你仁厚記情,二來也能減少國家的負擔。」皇帝低聲說著自己的打算,太子听簿听著,慢慢的紅了眼眶,皇帝這些安排,都是為了他……

太子哽咽的一一應諾,皇帝拍拍他的肩頭︰「傻孩子,朕要享清福,自然不能丟一堆爛攤子給你收……」

父子徹夜暢談,直到上朝方才散了。

皇帝的信很快就傳到寧夏隱龍頭領手中,看信之後,他便著手安排,讓人放話出去,逆王賊心不改,已是強弩之末猶想禍害大周,謀害西寧衛駐將藍守海家眷及順王妃,幸得藍家兄弟智勇雙全,破其陰謀並將其同伙多人擒獲,過程中•逆王不幸身死••••••

消息一出,舉城嘩然,眾人方恍然大悟,那一夜•將軍府遇襲,原來作怪的就是逆王啊!可是逆王潛伏于城中何處,怎麼大伙兒都不曉得呢?有好事的,便悄悄往衙門去打探,始知這些被逮的人,他們在城中都曾見過,有記性好的•就指出這幾個人是跟在福州商會三姑爺身邊的護衛!

忙向福州商會去打听,方知,福州商會三姑娘早與夫婿和離,因這形同上門贅婿的三姑爺竟然寵妾滅妻,生生害得三姑娘小產,又有人往三姑娘原本在寧夏的住處去,才發現此處竟是人去樓空。

向左右街坊打听才曉得,這家也不知犯了什麼小人•竟然招來凶神惡煞,暗夜行凶啊!打了忠心護主財帛的僕從,賊人將錢財搜刮一空揚長而去•當家的爺兒們回來後,因先去關心外室,而不是懷了子嗣的妻子,引得當家主母不滿,夫妻兩動手後兩敗俱傷,女的滑了胎,男的昏迷不醒。

陸主事將自家姑女乃女乃接回去調養,至于這姑爺他就沒管了。

街坊說,這家的管事的倒是好的,主家都敗落了•他還是想法子籌錢給主人養病,這宅子里的財物被賤價拋售,街坊們得地利之便,撿了不少便宜,問起這家主人?街坊俱是搖頭,竟是無人得知。

到底•這陸家三姑爺究竟是不是逆王?眾人心證其是,卻無實證指明,傳言中說逆王已死,卻沒人見到他的尸首,但好事者也提不出實證來說逆王沒死,這傳言便如風飛絮,越傳越廣,越傳便越玄,傳到後來,還有一說是逆王本是山中妖王,見大周興旺,便投生皇室想要當人間帝王,不想卻遇真龍,兩相交鋒後,非正道的逆王自是潰敗而逃,逃到寧夏來,本想奮力一搏,卻還是失敗收場,妖王自覺丟臉便隱身潛逃了!

還沒回到寧夏城,東方朔就已收到來自隱龍衛頭領、佟雪、紀芳亭等人的來信,佟雪的信很長篇,詳細紀錄了慕越這段日子帶著佷兒、佷女們玩耍的過程,還小小的抱怨了隱龍衛頭領,沒有對逆王下狠手!

紀芳亭的內容與她大同小異,但較清晰有條理,也較中肯的說了處理逆王一事上頭,為隱龍衛頭領向他解釋了頭領的難處。那畢竟是皇帝的兒子,要對他做最後的裁決,得由皇帝來,頭領哪敢托大代勞,活得不耐煩?

而隱龍衛頭領很詳細的載明,這次的行動,逆王被掀翻的過程,當中還出現一個很眼熟的名字,黃興。

藍守海之所以讓他先回寧夏,就是因為黃興出現在寧夏城。

據隱龍衛安排的探子回報,黃興憤憤不平的找上阿琪,他把自己被騙去哄陶然,然後潛伏在藍守海身邊,一路暗中傳消息給逆王的人,到了西猛,受命暗殺藍守海。

黃興一輩子沒殺過人,更何況是讓他去殺個孺慕的人,所以臨了,他悔了!他沒有跟逆王的人會合,而是潛藏在藍守海一行人附近,他听不懂西猛語,也不懂北胡話,但他能說大周話,所以他把藍守海那些親衛們私下抱怨,咒罵他的話全听進去了,只是他不明白,他沒有殺北胡人,也沒跟西猛人走,為什麼大周人會說他做了?

本來不怎麼用腦子的他,破天荒的努力思考,好不容易讓他想通了,當時藍守海他們已移往縣里調養,見藍守海情況漸好,他也識得路了,便自行回寧夏城,他先去找假扮成他家人的那些人,他們早就不在了,再又往阿琪繼父及母親他們暫居的莊子,發現他們不見了。

他才急尋阿琪想問個明白,阿琪這時才曉得,原來逆王不止哄她,還連她娘、繼父、妹妹都哄來了,知道她們被不知名的人抓走,阿琪驚慌失措,讓黃興去找她離開時遇上的那伙人。

逆王後來昏倒,便是因她在車廂燻籠里放的燻香所致。

東方朔問來送信的隱龍衛信使,「眼下,逆王他人呢?」

「回王爺,世上已無逆王此人,他如今實是廢人了,痴傻不解人間事,屬下問過阿琪姑娘,她真要照顧他一輩子?」

「她怎麼說?」

「她說,畢竟是她月復中孩兒的父親,就算是痴傻,活著總好過死了!」

東方朔心情頗為復雜的揉搓著信紙,「你們頭領是怎麼回復皇上的?」

信使低聲道︰「逆王已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將門風華最新章節 | 重生將門風華全文閱讀 | 重生將門風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