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 第二十節 巧論伐蜀

作者 ︰

直覺上,楊辰知道此事不會簡單。眼下韋良娣和太平公主正是暗自較勁之時,婕妤閉門不出便是打算作壁上觀。如今這個三品官員究竟是什麼來頭?是太平公主的人,還是韋良娣的人?來此又有什麼目的?糊里糊涂的,婕妤也不好出面,還是她先去問個清楚方才妥當。

偏殿大門開著,桌上茶果點心一應俱全。江祿做事一向周全,雖然沒有禮法可循,招待得也算妥當。偏殿內開著四扇大窗,薄薄天光射進來,房內亮堂堂的。窗前一個紫袍男子負手而立,手端橫,腰佩金魚袋,果然是三品以上的裝束。

江祿躬身在前,引著楊辰跨步走入殿中。那人听到聲音回過頭來。他看上去已近不惑之年,兩鬢微白,一雙眼楮卻閃著深郁的光,長須一直垂直月復前,梳理得光亮整齊,用須夾小心地夾著。即使除去了官服,只這一股精神,也知道不是凡人。

楊辰上前低身一禮,道︰「觀風殿掌宮楊氏,問先生安。」她淡淡起身,說道,「先生不請自來,奴等惶恐,恐怕忙中出錯,若有怠慢之處,還請先生見諒。」

那人手拈長須,上下打量著楊辰。這女子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言談舉止卻是得當的很,遠勝于許多同齡的儒生。上官婕妤身邊的人,果然不差。

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事出有急,冒昧來訪。不知上官婕妤可在殿中?」

「婕妤正在讀書,」楊辰臉上掛著謙和的微笑,說道,「請問先生尊姓,奴好代為通傳。」

那人說道︰「有勞掌宮,就說刑部尚書宋璟來訪。」

楊辰身在宮廷,對外朝官員並不熟悉。好在有了名字官位,就能請上官婕妤示下了。楊辰低身一禮,道︰「宋尚書稍後,奴這便去通傳。」

她轉身退出,沿著回廊快步往後殿走去。轉過屏風,上官婕妤仍坐在幾案前,端詳著剛剛抄寫妥當的佛經。楊辰快步走入殿中,尚未開口,就听上官婉兒問道︰「怎麼了,慌慌張張的。」

楊辰自知失禮,低身說道︰「婕妤,刑部尚書宋璟來訪,現就在偏殿中。」

執著佛經的手微微一頓,上官婉兒抬起頭,問道︰「誰?」

「刑部尚書,宋璟。」楊辰重復道。

上官婉兒眸光一閃,道︰「他……可還有別人?」

楊辰搖搖頭︰「再無他人。」

上官婉兒微微一頓,起身在窗前踱著步子。楊辰就立在殿中等著她的命令。過了一會兒,上官婉兒仿佛做出了決定,轉身道︰「更衣。」

楊辰會意,低身應道︰「是。」

一身紫袍男裝,頭上烏紗冠帽,上官婉兒站在銅鏡前,儼然便是平日出入朝堂時才會有的裝扮。楊辰低身將袍服整理好,便跟在上官婉兒身後往正殿走去。殿門前江祿領著幾個宮人侍立待命,楊辰跟著上官婉兒走入殿中。上官婉兒拱手一禮,道︰「宋尚書久等了。」

宋璟本坐于席上,見上官婉兒進來,長身而起,還禮道︰「宋某冒昧,婕妤莫怪。」

「宋尚書快請坐。」上官婉兒抬手一讓,自己轉身在正席坐下,楊辰則垂首立于她身後。宮人們奉上新鮮茶果,排成一列退出殿外。

上官婉兒淡淡含笑,問道︰「宋尚書可是稀客啊。」

宋璟手捋長須,說道︰「冒昧前來,請婕妤恕罪。實在是有件急事想請婕妤幫忙。」

楊辰心想,這個人說話倒是爽快。

上官婉兒微微挑眉,問道︰「何事?」

宋璟微微嘆了口氣,說道︰「來俊臣案復核之事,某遞了奏表上去,這都十天了聖上還未批復,去面聖請命,聖上也是避而不見。婕妤曾為此案監察使,可否想想辦法,請聖上快快批復?」他搖頭嘆道,「眼下國老已經回了洛陽,某思來想去,能夠面聖的也只有婕妤一人了。」

神皇陛下自五月初游幸三陽宮便罷了早朝,百司事宜皆以奏表形式上報,等待聖諭批示後再發回有司。上官婉兒入侍紫宸,自然清楚神皇陛下已經有半個月沒有看過奏折了。

她低著頭,蒼白的指尖緩緩摩挲著青瓷杯口,說道︰「此事,恐怕有些難辦。」

上官婉兒放下茶杯,正身說道︰「急等著批復的官員大有人在,您不是頭一個。不瞞宋尚書,龍書案上紅錦加急的奏章堆了滿滿一桌子,上面都落了土。陛下就是不想看,你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宋璟濃眉緊蹙,問道︰「陛下到底是怎麼了?往常可是連早朝都未曾落過一次,怎麼如今……連奏表都不肯看了?」

上官婉兒微微一嘆,道︰「

的事,說不清楚。」

不是說不清楚,只是不能說。內宮外朝都清楚,眼下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正蒙盛寵,整日陪著神皇陛下宴樂游湖,陛下抽不出身來看奏表,也是可以想見的。

宋璟重重嘆了口氣,道︰「這可如何是好!長此以往,社稷何安!」

上官婉兒說道︰「婉兒雖為女子,也常有此憂慮。只是陛下現在听不進話去,我說什麼也都是沒用。」她微微頓了頓,說道,「這樣吧,宋尚書先請回去,午後我再去拜見陛下,好歹將您的奏表要下來。」

宋璟蹙眉,微微頷首,道︰「也只有如此了。」

他站起身,拱手一禮︰「那就有勞上官婕妤。」

「宋尚書不必多禮。」上官婉兒側首道,「送客。」

楊辰引著宋璟走出內殿大門,去外殿的路則有江祿相送。眼看著宋璟走遠了,楊辰方才轉身回到偏殿。上官婉兒仍維持的剛才的姿勢,雙目微垂,似是在思考著什麼。

楊辰垂首侯在一邊。殿內安靜極了,沒有一絲聲響。不知過了多久,只听上官婉兒說道︰「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她的聲音低沉,似是在跟楊辰說話,又像是只說給自己听。

這兩句話出自《戰國策》。當時巴蜀內亂,秦王欲伐蜀,又恐魏韓趁機發難,故而舉棋不定。廷議時張儀反對伐蜀,引用的就是這兩句話。

如今上官婉兒的境地和當初的秦國有些相似。她雖掌管內命文誥多年,可是真正參決政務也只有今年復查來俊臣案那一次而已。如今神皇陛下被後、宮內寵迷亂了心智,對她的防範也不是那麼嚴密了,正給她提供了一個插手政務的好時機。只是前有太平公主監國主政,後有韋良娣虎視眈眈,一個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

楊辰雖不知上官婉兒心中的考量,可《戰國策》她是再熟悉不過的,便出言接道︰「司馬錯之伐蜀,一舉而名實兩附。實在比張儀那一番華麗辭藻要實惠得多。」

上官婉兒蹙眉說道︰「張儀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有魏韓兩個強敵在側,秦國出兵伐蜀,實在是一步險棋。」

話說到這兒,楊辰也多少明白了些。雖然還不清楚上官婉兒口中的「蜀國」代指何物,可魏韓兩國,分明說的就是太平公主和韋良娣。

楊辰望著上官婉兒,說道︰「韓魏兩國不足為慮。眼下他們自己打得正歡,哪里抽得出手來進攻秦國呢?」

上官婉兒雙眸一亮,看著楊辰,道︰「說得好!」

「奴讀書不仔細,還請婕妤指正。」楊辰低頭道。

上官婉兒唇邊含笑,轉頭望著窗外的薄薄天光,心下已有了考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太平年最新章節 | 太平年全文閱讀 | 太平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