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 第十三節 朝堂驚變

作者 ︰

)

韋皇後緩緩轉過身,眸中寒光迸射︰「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是皇後不明白奴的意思。」楊辰抬起頭,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就在剛才,當皇後娘娘說出那一道旨意的時候,奴只覺得心寒。奴也曾親歷上陽宮之變,也曾親眼見到五王為擁戴當今陛下登基所立下的汗馬功勞,想來朝中經歷過那場風波的大有人在。如今距陛下登基不過數月,龍椅尚未暖熱,便要誅殺功臣。不論五王是否真的犯了不赦之罪,皇後娘娘如此處理,只怕會傷了朝臣們的心。」

武三思已是听不下去了,厲聲說道︰「小小宮婢懂什麼!紫宸殿豈由得你胡言亂語!」

「梁王殿下,奴就算是胡言,也是發自肺腑。」楊辰並無懼色。雖然遭到武三思的呵斥,可是韋皇後並沒有阻止她說下去,這就證明還有希望。楊辰轉向韋皇後,說道︰「皇後試想,這道聖旨發出,百官不會怪罪您,不會怪罪梁王,而是將全部怨氣都記在了陛下頭上。一個眾叛親離的皇帝如何能坐穩皇位?上陽宮之變猶在眼前,皇後不可不引以為鑒啊!」

楊辰說完,長跪在地。冰冷的地磚貼著她的額頭,她五髒六腑都止不住顫抖起來。她知道說出這樣一番話是多麼的危險,可是她不得不這麼做。阻止韋皇後殺五王,是她能幫崔湜的唯一辦法,也是她取得韋皇後信任的一次時機。

裙裾曳地,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韋皇後緩緩在殿中踱著步子,許久,終于說道︰「你起來吧。」

「皇後娘娘!」

武三思一句話尚未說出,便被韋皇後抬手止住︰「不必再說了。」

韋皇後微微嘆了口氣,對楊辰說道︰「擬旨。」

楊辰站起身,快步回到桌案前坐下,重新執起筆。

韋皇後背對著大殿,對面牆上的鎏金彩鳳圖在她身前張開巨大的羽翼。她略微抬首,說道︰「漢陽王張柬之,博陵王崔玄暐,扶陽王桓彥範,平陽王敬暉,南陽王袁恕己,削奪王爵五人王位,流放張柬之至瀧州、敬暉至瓊州,崔玄暐至古州,桓彥範至瓊州、袁恕己至桓州。」

楊辰微微松了口氣,抬筆以敕命詔書的形式將聖旨記錄下來,一氣呵成。楊辰雙手將文誥捧起,奉于韋皇後面前︰「請皇後娘娘過目。」

韋皇後一眼看過,點點頭,對武三思說道︰「這下你該安心了。」

武三思也知道多說無益,低頭道︰「是,謝皇後。」

「明日早朝你稱病吧。當頭對面,恐怕不妥。」韋皇後說道,「你只管回去睡你的大覺,等到明天,什麼事都解決了。」

武三思俯身拜道︰「臣謝皇後娘娘。」

韋皇後點點頭,說道︰「不早了,你也快些出宮去吧。」

「是。」武三思退後兩步,轉身走出大殿。

殿內只剩了楊辰和韋皇後兩個人,四周極靜,一時有些憋悶。韋皇後在正中主位坐下,對楊辰說道︰「你也坐吧。我有話問你。」

楊辰低身一禮,退回桌案前坐下。

「剛才那些話,是上官昭容教你說的?」韋皇後問道。

楊辰沒想到皇後如此開門見山,一時有些發愣。好在她心思還算快,低頭說道︰「皇後深夜傳召,奴怎麼會有時間去見昭容?」

「你抬起頭來。」韋皇後說道。

楊辰依言抬起頭,直視韋皇後那一雙閃著暗芒的雙眸。韋皇後的眼神的確很厲害,內斂中透著威嚴,讓人不敢逼視。可是和上官昭容那一雙寒潭般的雙眸相比,似乎還是差了些什麼。

「剛才那些話,都是你自己想的?」韋皇後問道。

「是。」楊辰神情不亂,「字字句句,發自肺腑。」

韋皇後挑唇一笑,道︰「上官婉兒果然不簡單,帶出來的人也是厲害角色。」

楊辰微微低下頭,說道︰「奴在昭容身邊,的確學到了不少。至今最受用的,就是審時度勢。」她微微抬起頭,看著韋皇後,說道,「就像當年上官昭容選擇跟隨武皇後一樣。奴知道誰是這宮廷的主人,也知道應該把忠心獻給誰,才能在這皇宮屹立不倒。」

韋皇後眸中閃過一縷亮色,點頭道︰「好!你要好好記住你今天這番話。」

楊辰略一低頭,萬分謙恭。

韋皇後站起身,說道︰「你先回去吧。明日辰時,隨我入宣政殿早朝。」

「是。」

回到弗居閣時已經是深夜了,楊辰卻半分睡意也無。她屏退了宮人,獨自坐在沉悶的黑暗中,望著窗外天空那一點稀疏的光亮。等到太陽升起之後,她將第一次走入宣政殿。那是朝堂的核心,是帝國最輝煌的地方,進入宣政殿本身就是韋皇後對她的一種信任。可是楊辰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張柬之的謀劃,武三思的陰謀,明日朝堂,又該是怎樣一番血雨腥風?

近天明時下了一場雨,「 里啪啦」澆著窗外的梧桐葉。大雨過後,朝陽初升,天空中朝霞密布,又是一個晴天。

張柬之負手立在府門前,靜靜望著天邊火紅的朝霞。僕從為他遷來馬匹,低頭道︰「老爺,請上馬吧。」

張柬之捻須望著遠處的朝霞,說道︰「張吾啊,你看今天這天兒,是不是有些奇怪?」

僕從抬頭看了一眼,低頭說道︰「老爺,朝霞應喜,是個好兆頭啊!」

張柬之雙眸一亮,含笑道︰「對,好兆頭!」他跨步坐上馬背,高聲說道︰「上朝!」

這一日和往日沒什麼不同。張柬之騎著馬,迎著金色的陽光走入丹鳳門,于宣政殿前下馬,順著漢白玉龍尾道走入大殿。大殿內文武朝臣兩側而立,這其中有他的門生,他的部下,他的同盟,還有隨他一起經歷過生關死劫的好友。他們無不對著他投來信任的目光。今日是一個注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今日早朝之後,武氏的陰影將再也不會出現在李唐江山的上空。

張柬之大步向前,一直走到百官之首。大唐皇帝李顯高高坐在龍椅上,身後垂墜的珠簾旁侍立著一個緋衣配紫的年輕女官,而那女官的手上,竟捧著一道明黃聖旨。

張柬之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四周一看,竟沒看到武三思的影子。宦海沉浮這麼多年,他早已練就了權臣應有的本能和政治嗅覺。張柬之暗道一聲「不好」,頭上冷汗已經滲了出來。

未等他有反應的時間,珠簾後的韋皇後已低聲下了令。楊辰手捧聖旨,上前一步,高聲說道︰「漢陽王張柬之,博陵王崔玄暐,扶陽王桓彥範,平陽王敬暉,南陽王袁恕己,上前接旨!」

五王上殿,掀袍低身下跪。楊辰將聖旨展開,高聲宣讀道︰

「敕命。漢陽王張柬之,博陵王崔玄暐,扶陽王桓彥範,平陽王敬暉,南陽王袁恕己五人,結黨營私,意圖謀反,經御史台上奏、刑部、大理寺核查屬實,按律當斬。然朕念及昔日之功,不忍殺之。特命,削奪五人王位,流放張柬之至瀧州、敬暉至瓊州,崔玄暐至古州,桓彥範至瓊州、袁恕己至桓州。宣讀既畢,主者施行。」

她的聲音在殿內回蕩。滿是人的朝堂,此時靜得仿佛曠野一般。崔玄暐腿一軟,跌坐在地。

張柬之抬起頭,高聲呼道︰「陛下!莫要听信奸人讒言啊!臣之一去,朝堂人心盡失啊陛下!」

袁恕己站起身,高聲呼道︰「韋氏!妖後!你矯詔犯上!你殘害忠良!」

朝堂內霎時亂作一團,百官跪伏,懇請皇帝收回成命。袁恕己的聲音壓在眾人之上,點指朝著珠簾內高聲叫罵著,字字句句不堪入耳。李顯已被這場面嚇住了,張口哆嗦了兩下,一句話都說不出。哄亂聲中,楊辰只覺得身後珠簾內一陣涼意。韋皇後一把撥開珠簾,跨步走到李顯旁邊,怒目看著袁恕己,厲聲說道︰「還不給我押下去!」

殿前武士得令,立即上前將五人拖出殿去。張柬之的聲音最後回蕩在殿中︰「武氏不鋤,江山不穩啊!」

大殿內霎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殿上的君王。李顯頹然地坐在龍椅中,那身明黃的龍袍穿在他的身上,仿佛是披著別人的皮肉。

韋皇後立在眾人面前,一雙杏目閃著凜然的光輝︰「誰敢求情,便以同謀論處!」

大殿內鴉雀無聲。方才拉扯中不知是誰的象牙笏掉落,孤零零地躺在大殿門口。百官靜默著,紛紛掀袍跪了下來。他們跪得並不卑微,相反,他們手中的笏板端正,身上的袍服妥帖,每個人脊背挺直。這不是跪拜,而是一種無聲的抗爭。楊辰站在丹陛之上,心也隨著百官重重跪地的膝蓋而陡然一沉。

從前,她一直認為所謂的死諫都是史書上落滿了灰塵的圖騰,根本不可能在活生生的人身上實現。可這一刻,隨著張柬之離去時最後的呼喚,伴隨著百官靜默的抗爭,她終于明白了何謂文臣氣節,她也終于明白了為什麼千百年來只有神皇陛下一個女子可以走出後宮。真正統治一個國家,單靠陰謀權術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一種精神,一種可以凝聚整個朝堂的力量。

而此時,這種力量正在韋皇後的手中迅速流失。

韋皇後看著堂下文武百官,氣得臉頰通紅,胸口止不住地起伏。她點點頭,道︰「好!你們就在這兒跪著,我看你們能跪到何時!」

說罷,她袍袖一甩,大步穿過大殿離開。

李顯站起身,微微擺擺手,對堂下百官說道︰「你們……都回去吧,回吧。」說完也跟著皇後下殿去了。

百官仍舊跪在殿中,面對空蕩蕩的龍椅,面面相覷,皆是嘆氣搖頭。宋璟跪在百官之首,緩緩站起身來。身後官員一見他起身,急忙說道︰「宋相,您這是何意?」

「何意?」宋璟重重嘆了口氣,「回家。」

「不能就這麼算了啊!」一個官員說道。

宋璟轉身望著眾人︰「那諸位打算如何呢?」

「咱們一定要跪到皇上改變心意為止!」

宋璟一笑,笑得蕭索︰「沒用的。諸位難道還沒看明白麼?皇上,根本就不是皇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太平年最新章節 | 太平年全文閱讀 | 太平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