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荒季 走進電影少林寺

作者 ︰

河南是中國的文化大省,因為在從古至今河南屬于平原地帶,水草豐美,物資豐足,以農業為主的中華古代先民在這里創造了歷史悠久的物質精神文明,說道少林寺其實在河南最著名的應該是以東漢時期馱經的白馬,洛陽的白馬寺,據說是因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發源地。白馬寺屬于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少林寺的真正成名的1982年張鑫炎拍的電影開始,里面具備武功絕學的各類演員,以及白無瑕姑娘,和那首動人心弦的少林寺插曲,一部電影讓少林寺傳遍大江南北和全世界,這就是傳播和文化的力量。

王世充擁兵東都(古洛陽)潛號鄭王,行暴政,民怨沸騰。當王仁則率領部將要兵犯火燒少林寺時,僧值慌里慌張地來和老方丈報告,方丈此時正在拜觀音諸佛,其實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也許方丈早已預料少林寺遭此劫難,于是他說了四句話,可以說禪宗佛學智慧的結晶和悟語。

「于事無心,于心無事」,這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華嚴境界,是證得了「空有」的境界。是講我們做事,做而無做,無做而做。于事不被誘惑,無妄想分別執著,心中清淨無染;事對自己的清淨心絲毫沒有染著,做事,心中不留一點痕跡。遇順境,心里不起貪念,不喜不樂;遇逆境,不起嗔恚,不怒不恐;遇表揚贊嘆,不驕不慢;遇批評誹謗,不憎恨。心中始終如如不動,清淨無染。面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心中始終平等如一,決不因人的高低貴賤,男女胖瘦而有所分別。于事決不分別執著于己是否有利,只要于他有利,無論大小無論難易,都努力為之,雖為之,心里決無「為」之相,決無「為」之度量,不留「為」之痕跡,決不患得患失。于一切事決無目的,決無條件,不求回報。心中「無事」,無事之「相」,寂靜如水,不起波瀾。證得這樣的境界,就可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南無阿彌陀佛有如此見地,實為難得!隨喜贊嘆!後面還有兩句「則虛而靈,空而妙」這看來既虛又空,但它卻非常靈妙,這才是佛家所企求的境界。

雖然殘暴的王仁則還是舉起屠刀,殺向僧眾,但是老方丈還是在烈火中涅槃,這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是不忍心觀看到的鏡頭,能夠視死如歸犧牲自己保全少林,不夠自己的性命安危,這種品德是多麼高尚,在烈火中紋絲不動,這可以看出念佛修煉少林僧人是具備多麼高的定力和忍耐力。

當我們在憐憫老方丈的時候,內心似乎在追問,老方丈寧願身焚烈火,他是不是太傻了?其實不然機緣巧合,在劫難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有這樣的意志和成全別人,犧牲自己的精神,李世民在取得勝利建立唐朝時,對少林封官加祿,但是少林僧人只願受領紫羅袈裟各一襲。水輾一具,封地四十頃,唐太宗感其誠,準許自立營盤,拳養僧兵,這也是因果報應吧。

在一個就是七分故事三分寶,如果沒有少林十三棍僧當初對李世民、一位皇帝的搭救,少林寺的故事也就大打折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愛的荒季最新章節 | 愛的荒季全文閱讀 | 愛的荒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