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荒季 2500年來,大家還沒有讀懂空子的這句話

作者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現在山東曲阜孔林所見的孔子墓碑系明正統八年(1443年)所立,正面碑文作篆書「大成至聖文宣王墓」八字,我曾經去看望過,但是孔夫子只是那個時候的老師,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王的規格待遇,所以「王」字就被碑座半掩著。大家還不能公開去承認宣揚他就是王,雖然弟子賢徒遍天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愉快嗎?現在這句話經常被用以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也表示老朋友見面很開心。出處《論語•學而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說「說」(音同月)通假︰悅,指愉快,高興。「慍」是指生氣,發怒,怨恨,心里不滿。君子︰這里指道德上很有修養的人。注︰講的是有學習樂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這是近代人們的解釋。

其實孔子所要解釋的真正意義是,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視、電台傳媒的情況下,孔子可以說活到老學到老,他可以通過遠方朋友的經歷和見聞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俗話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孔子的終生職業就是教書育徒,教化社會民眾,所以孔子熱情接待遠方來訪的朋友的過程也是對新知識學習的過程,正是最能讓他感到快樂愉悅的一件事。

《論語.里仁第四》︰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剛說完「朝聞道,夕死可矣」似乎覺得還不能夠說服眾門人,于是乎接著說道︰「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為足與議也」這‘道’字就出在這里。

「士志于道」中的’道‘跟「朝聞道」是一樣的意思這里的道指的是政治理想即仁政。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就知道「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意思說的是︰如果在一個國家里,如果一個人早上能達成了一直堅持的理想。實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仁政),那麼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有

孔子的影視形象(8張)眾多弟子,如子貢、子路、顏淵等。被後世尊為「亞聖」的孟子是他孫子孔伋(字子思)的再傳弟子。最著名的一篇《關雎》。

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既有先天的天資聰慧也是與他勤奮好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愛的荒季最新章節 | 愛的荒季全文閱讀 | 愛的荒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