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引導人 第一章 謝氏家

作者 ︰ 半桶墨水

在廣東西部的山區里有一個叫上濂的村子,人口大概有兩千人,有十種姓氏,以陳氏姓為最多,其次依次是謝、張、蔡、何、馮、鐘、莫、賴、鄺。村里大部分的年輕男女常年累月都到外面的省市打工或者做生意,剩下在村里的人以種植業為生,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玉桂、巴戟等、一些農作物。村子四面環山,都是幾十米到幾百米高的山地丘陵。村子成一條尺子狀,彎曲的延伸十幾里,所以也稱曲尺村,村委會在村里的中部。這里是居民集結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村小學所在地,主要集居了陳、謝、蔡、馮、莫、何。本來還有姓張的,不知為何在這里張氏姓是不是因為風水問題?大部分已經遷走,剩下的人都相繼過世,已經不復存在了。一條小河把村子劃分為北村和南村,河水長流,清澈見底,常有村民在那洗衣服,挑水食用,自謝晨生出生之後拉了自來水就再也沒有村民挑水食了。謝晨生就出身在南村的一個姓謝的農民家庭里,他出生在陰歷丁卯年十月十一日辰時,听說他出生的時候是多年來難得的寒冷,出生時天剛剛放亮,所以取名叫謝晨生,剛好祖先傳下來的族譜中到他那一代是生字輩。他爺爺謝耀桂已經是六十六歲了,在六十六歲的晚年盼來了第一個孫子當然很疼愛,出生那天就急急忙忙的走了四五里路去找穩婆。當他到了穩婆家已經凍得直哆嗦,話都說不出來,一手抓著穩婆就走,當時那穩婆也知道他兒媳婦快生了,所以不用說也知道情況。謝耀桂排行老三,和妻子何氏在村里被村民稱呼為三公三婆,由于夫妻倆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好心人,幫助過不少同村的人。謝耀桂和妻子育有三女二子,大兒子早年夭折,直到四十五歲中年才盼來唯一的一個兒子謝發頒,也就是謝晨生的生父。謝發頒娶妻陳氏,生了二子一女,大兒子謝晨生、二女兒謝錦蓉和小兒子謝銘生。謝晨生出生不久就過繼給了他已經過世的大伯做兒子,在家里謝晨生管自己的生父生母叫叔叔、嬸嬸。關于謝氏家的來歷,根據韶關流水簿記載,謝氏開山祖謝大吉是從福建的珠璣巷來到了廣東的德慶府,後來再遷到了官寧。謝大吉剛到官寧時,認識了一位姑娘,兩人惺惺相惜,說話投機結為好友。經過一天的交談,覺得這位姑娘年紀不大,卻滿月復經綸,頓生好感。離別時,謝大吉在這位好友挽留下,答應在官寧住上一段時間。之後兩人朝夕相處,無話不談,時而寫詩互相歌頌,時而寫文章相互做文化交流。幾天後姑娘的父母也覺得謝大吉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與自己的女兒很般配,有心招他為婿。謝大吉覺得官寧這個地方︰「鎮民氣質而精悍,文化底蘊深厚,有詩書之氣。而難忘鄉父老,崇尚讀書詩,寧吃木薯粥,供兒上學堂。」于是答應了這門親事,在官寧扎下了根。成親當晚,謝大吉突然詩性大發寫下了︰「大應九天日,文章禮岳新。高曾軒瀾桂,發生振揚星。」謝大吉是「大」字輩,兒子是「應」字輩,孫子是「九」字輩,照此類推••••••直到謝晨生這一輩已經是第十七代傳人了。謝大吉在官寧扎下根到了第七代都是單傳,沒有開枝散葉。第七代後人謝善禮覺得這地方不旺丁,于是又搬離官寧有十幾里遠的上濂村居住,結果生下了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在梧州當上了大官,之後除了清明回來祭祖外,就一直在梧州居住。正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慢慢了。」慢慢地就沒有後人回來過了。另外兩個兒子各執一房發展,形成了大房和二房,後來是不是因為環境還是歷史的原因?謝家忽視對後人的教育?還是謝家的風水問題?就再也沒有人才出現了。到最後,就發展成為如今兩百人的謝家村••••••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最初的引導人最新章節 | 最初的引導人全文閱讀 | 最初的引導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