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烽煙 第十四章 朝臣怕匈奴

作者 ︰ 輕狂醉

制空權,是現代的軍事戰略。張揚想要將制空權解釋情況,還真不太好解釋了。

他深想了一會兒,打比喻道︰「制高權,就是控制住高處的意思。比方說,在安營立寨上,我們都會選高處立寨,就算敵人攻寨,也能給予敵人壓制。又比方說,同樣的百名士兵,一方由高處沖下去,一方由低處沖上去。兩方交戰下,肯定是在高處一方佔優勢。」

張揚的解釋,其實已經曲解了制空權的本意。但也算是對制高權的一種解釋。至少,在他看來,匈奴方面的策略,正是如此的。在沒有真正的高空控制下,能做到高處壓制,就已經很不錯了。

劉徹和竇嬰都是才智高絕之人,頓時明白到張揚想要表達的意思。匈奴建起的高塔,就是想人為的制造出制高位置出來。現在高塔還不多,又沒有真正交鋒,所以才看不出威脅。

但如果放任匈奴繼續建高塔,等高塔多了之後,匈奴的sh 手全在高塔上,配合著高塔下來去如風的飛騎,就可形成匈奴版的守城格局。

那些高塔,在匈奴人的手中,已經變成了簡易的靈活城牆。高塔上的箭手,就相當于現代的狙擊手,騎兵則可在狙擊手的掩護下,在高塔下縱橫馳騁。大漢想要攻回三地,憑借步兵為主的漢軍,是根本無法攻破這樣的防線的。

他們之所以看不明白高塔的危害,是一直局限在平面的思維方式中。現在由張揚點醒,幫忙他們轉換思維方式,由平面改為立面去看待高塔,那意義就截然不同了。

明白了高塔的制高作用後,竇嬰冷汗直冒,怎可容匈奴再建高塔。「天啊!這還了得!不行,我這就讓李廣、程不識和韓頹當派兵出擊,趁著高塔不多之前,不惜代價也要將高塔毀掉。」

「等等!義兄,別急!我總覺得,這事沒那麼簡單!在沒看破匈奴的真正意圖前,我們可不能輕舉妄動!」張揚隱隱覺得不對,急忙阻止竇嬰。

他可是知道,在為匈奴出謀劃策的人,也就是從現代來的破壞者。這些破壞者,雖然他不熟悉,但也知道是一批各方面的英人才。這些人的部署,不可能如此簡單,更不可能那麼容易讓漢軍將高塔給毀了的。

一子錯,滿盤皆輸!這是千古名言,張揚可不敢忘。[]如果他不能洞悉到破壞者的真正意圖,漢軍冒然出擊,很可能就會陷入不斷挨打的局面。到那時候,想翻身,就難上加難了。

破壞者已經幫助匈奴準備充足,在完善的計劃之下,才大舉向漢朝用的。而漢朝方面,卻沒有一點準備,這就讓張揚感覺到更被動了。

竇嬰身為大將軍,在此時不得不急道︰「義弟,你既然看出了制高權的優勢,我們怎麼還能任由匈奴繼續建設高塔呢?這事不能再拖了!等到匈奴將全部高塔完成,再配合上無敵的騎馬,我們的步兵還怎麼奪回三地啊!」

劉徹卻在此時說道︰「表叔,你別急!我相信張揚的話,沒那麼簡單的。張揚既然能看破匈奴的意圖,定深悉這種新戰法,還是多听他的意見為好。」

果然不愧是未來的漢武大帝,看人的眼光和用人之術,都是那麼的了得。自古為帝者,就是要會看人用人。只有如此,才可成就輝煌功業。

劉徹雖然對張揚還不了解,也對這樣的新戰法不熟悉,更沒有可借鑒之處。但他憑張揚能看出問題,就敢堅信張揚的能力,這就是用人之道的魄力。

張揚贊許的看了一眼劉徹,拿出了行軍地圖出來。一面細看著地圖,一面在鎖眉深思起來。

竇嬰和劉徹也站在張揚身旁,同時看向了地圖。雖然他們不知張揚在想什麼,但他們也算知兵之人,在了解了匈奴高塔的作用下,也想找出匈奴的真正用意。

劉徹指著地圖,皺眉說道︰「現在我們以雁門對定襄,代郡對上谷,漁陽對右北平,可以算是互相對峙。只要任何一城失守,匈奴騎兵就可長驅直入,對我大漢攻城掠地了。但匈奴卻只集兵在雁門,難道他們想直取長安嗎?」

竇嬰搖頭道︰「應該不可能吧!匈奴的攻城器械不足,想直取長安,那是找死啊!光是雁門和一路上的各大小城池,就足可耗盡匈奴兵了。就算匈奴能僥幸到得長安城下,可城牆堅固,匈奴也不可能一舉攻下。在沒有補給和後援下,匈奴這是來送死。我要是匈奴單于,才不會蠢得直取長安。」

「難道匈奴打算逐步吞噬城池,一步步的逼近長安嗎?」劉徹疑惑的說著,立即又反駁自己的想法道︰

「也不對啊!真要如此的話,匈奴就不該集兵與雁門之外。雁門可比代郡和漁陽難攻多了。只要匈奴集結兵力攻打代郡和漁陽,我們想救援,在時間上也來不急啊!」

劉徹和竇嬰左思右想,始終猜不透匈奴用兵的意圖,對張揚之前的阻止就更加信服了。兩軍交戰,在不明了對方的意圖下,那是絕對不可冒然出擊的。一個慎,就很容易掉入對方布下的陷阱中,其後果非常嚴重。

在此同時,長安城皇宮中,景帝看完了紅翎急使送回來的軍報,臉s 青白一片,雙手不住顫抖。

一直以來,匈奴只是犯犯邊,搶掠些物資人口,在景帝眼中,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的強盜而已。這樣的強盜,對大漢沒有直接的威脅,不足太過濾。可現在匈奴不再僅是犯邊,居然佔城而守了。這可就不同了!

「駝!快傳旨,召所有大臣進宮議事!」景帝臉s 沉的喝道。「對了!太子偷偷出宮,跟上竇嬰的大軍了嗎?」

駝苦著臉答道︰「陛下,太子跟是跟上大軍了,但是這一路走去,傷得可不輕呢。還好遇上一隊不懂騎馬的人,好心給太子療傷,還收留太子進了他們的馬隊。」

原來景帝早就知道劉徹偷跑出宮,更知道劉徹是跟隨大軍前往雁門。可他並沒有阻止,只是派人暗處觀察劉徹。由此可見,他心底還是支持劉徹的決定的。未來的漢朝皇帝,就該懂軍隊是怎麼一回事,就該去看看匈奴是怎麼一回事。

「噢?在大軍中,還有不會騎馬的馬隊?這竇嬰搞什麼啊?」景帝錯愕的問道。

駝賠笑著答道︰「呵呵!陛下,查過了!那馬隊有十人,領頭的叫張揚。竇嬰不知為何,與張揚結成異姓兄弟,顯然對張揚極為看重呢!」

「原來是這樣!這張揚既然能得竇嬰如此看重,還結成兄弟,想來應有些大本事。竇嬰可是大才,能讓他服的人,可不多啊!至少,朕就沒幾件事讓他服過的。哈哈!」

景帝見太子沒事,心情也好了些,開起了玩笑來。不過在心中,卻對張揚留上了心。劉徹是普通士兵,張揚不可能知道劉徹的身份,但卻不計較身份的幫了劉徹一把,可見張揚的心地不錯。帝王用人,首要就是看心,心正者,才敢用之。

不久後,朝堂大殿內,站滿了人。所有朝大臣都來,就連閑官閑侯也都齊了。

景帝高坐在皇位上,俯視著滿殿的朝臣,冷聲說道︰「朕知道,深更半夜的,把你們都叫來,讓你們睡不好覺,你們心中都在罵朕。可你們睡不好覺,朕也睡不好覺啊!」

滿朝大臣們,的確有不少人在心中抱怨,可誰敢說出口啊!景帝也真是,居然把話說那麼明,這讓朝臣們都很難堪,紛紛低垂著頭,無一人敢出聲。

「啪!」景帝冷眼掃過滿朝大臣,將手中的軍報,重重摔在龍案上,沉聲說道︰

「這就是竇嬰發來的紅翎急報!匈奴佔了定襄、上谷和右北平,正在雁門外集結三十萬大軍。而且,匈奴正在三城加堅城池,要守城了!你們都說說,現在該怎麼辦?」

鴉雀無聲,一個字「靜」!雄偉的大殿中,只能清晰的听到滿朝大臣的急促呼吸聲,卻听不到一人的發言聲。

景帝見無一人敢出聲,大怒喝問道︰「怎麼了?都成啞巴了!朝廷給你們那麼多的俸祿,就是給你們用來吃飯和睡覺的嗎?」

「許昌,莊青翟,你們給朕說說。」既然誰都不敢說話,景帝就點名了。

許昌招架不住景帝的憤怒,只得出言道︰「陛下,匈奴就是蠻夷,靠游牧生活。犯邊之事,時有發生,不足為慮。只要陛下派出使節,帶上些許財物,前往和談便可。」

莊青翟也附和道︰「陛下,臣以為許昌說得極是。一直以來,匈奴都常犯邊,這已不足為怪了。雖然此次匈奴守城,想來也是為了在和談時,多加些價碼罷了。實在不行,和親便是了。」

「噢?你們二人都認為,匈奴此次守城的目的,只是為了在和談時,能坐地起價嗎?只是為了讓我們嫁公主過去嗎?」

景帝壓著怒火,冷聲沉喝道︰「一派胡言!大漢送的財物還少嗎?和親次數還少嗎?匈奴停過犯邊嗎?匈奴這是要進攻大漢,要與大漢開戰了!」

漢匈問題,從漢高祖開始,就不知在這朝堂上談過多少回來。對于匈奴會否進攻大漢,早就有定論。對于此點,許昌和莊青翟可是知之甚深,也說得最多。在對匈問題上,大部分朝臣都是意見統一的,不可對匈奴用兵,用兵必敗,漢必亡。

許昌听出景帝的話意,看來景帝是不想再忍,想對匈奴用兵了。于是,他大急的進言道︰

「陛下,臣以為匈奴是游牧民族,只適合在草原大漠之地生活。大漢的土地固然肥沃,可卻不能放牧啊!匈奴進攻大漢,佔了大漢土地,也起不了作用。所以,匈奴還是只想索要物資的。」

莊青翟也怕景帝對匈奴用兵,急忙附和道︰「陛下,先輩們就曾有言,北胡不敢南下放牧。這正是大漢與匈奴,在生活和地理上的根本差異。匈奴放牧和狩獵,我們耕種養殖,彼此不相沖突,也走不到一塊去的。所以,臣也以為,匈奴不會進攻大漢。」

「和談?和親?送物資,送女人!你們這些朝大臣,就只會給朕出這些主意嗎?」景帝知道許昌和莊青翟是在阻止對匈奴用兵,頓時大怒。

許昌和莊青翟所說之言,全都是些老身常談的說詞,景帝听得耳朵都起繭了。這是大漢朝的恥辱,可這些朝臣卻說得越來越理所應當一般,這能不叫景帝生氣嗎?

許昌听出景帝憤怒,可為了阻止對匈奴用兵,還是極力勸阻道︰「陛下,和談和親,這可是高祖定下的安邦大策,不可廢啊!如果沒有和談和親之策,又那來大漢數十年的安定呢?」

莊青翟也听出景帝的話意,急忙補充道︰「陛下,高祖在平城之戰後,就定下和談和親之策,那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們萬萬不可對匈奴用兵,用兵,大漢必危!平城之戰,正是最好的寫照,也是最佳的教訓啊!」

平城之戰,是大漢與匈奴首次大規模交鋒。當時,漢高祖劉邦,親率三十萬大軍出擊匈奴,卻反被匈奴騎兵圍于平城七ri七夜。要不是陳平送上大量財寶,用計勸退當時的冒頓單于,劉邦就會死在平城了。

從平城之戰後,漢朝的朝臣們就談匈奴而s 變。匈奴的騎兵,已經在他們心目中,變成了不可戰勝的代名詞。也正因平城戰敗後,漢朝就總是以和談和親來應對匈奴,再也不敢舉兵反擊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武烽煙最新章節 | 漢武烽煙全文閱讀 | 漢武烽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