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今日卑職已將陛下所交代之事傳達到,回言定謹遵聖令。郭昌跪地復命。
好,皇帝正在閱一冊竹簡,起來吧,他將手中的毛筆蘸了蘸朱砂赤料,在竹簡上進行批注,接著道,他們訓練得如何了?
回陛下,隴西北地的孩子們真不是卑職吹噓,實在厲害,個個能吃苦肯下功夫,卑職不過去指導了幾次,如今能騎善射者比比皆是。
是嗎,天子抬頭看了看郭昌,起來吧。
回陛下,卑職所言句句屬實。
這也正是朕當初的想法,他們生長于邊僻,有些是將門之孤,有些命運坎坷,正能磨煉出意志。天子又寫了幾筆字,停了下來,微笑著問,郭昌,為你們北方的孩子驕傲吧。
郭昌微笑道,陛下說笑了,卑職實在是為陛下能有這樣一支隊伍高興。
是啊,皇帝抬起頭,雲中更北,再北就是匈奴了……
郭昌抬起頭,看著案幾後的天子,他的眼光里寒意洌冽,深曠幽遠,好像看穿了一切,可郭昌心里知道,那眼光只有一個目標——匈奴。這蠻夷之族壓迫漢朝已太多年了。
他從小生長在雲中,匈奴如何殘蠻無道,北地人民如何懼怕匈奴,都深深印刻在他童年的記憶。他永遠忘不了一個畫面——匈奴人劫掠邊境,悍馬馱著搶來的東西,他們手中高揚著晃眼的黑鐵彎刀,守邊將士浴血奮戰後不敵撲倒在地,軍帽上的紅纓還在風中劇烈抖動,仍有不甘,漫野衰草之中,落日紅的像血,那些殘忍的匈奴人,他們歡呼囂叫著馳馬飛奔而去,在還是孩子的他的眼里,簡直就是惡魔。
再長大了一些,他就要從軍。母親嚇得直哭,身為軍將的父親卻拍著他的肩夸贊他。他父親當時眼里的那一份驕傲和欣賞,使他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入了軍隊,他是最小的士兵,卻照樣扛起石擔跑六七里地,服從命令,刻苦訓練。難得的是他的眼力,可查秋毫,稟賦天資,練得射技超群。再大一些,邊地有戰役他總能立功。長官尤其看重他,按軍制一級級向上舉薦,長安來征,他卻說不願離開雲中,原駐守邊境,勇沖前線。
長官對他說,現在不同以前了,我朝國力日強,總有一日會發動戰爭擊敗匈奴。你要往更高處走,站得高看得遠,若天子降命你是可以親上戰場的呀。總窩在雲中這個小地方不行,去了長安,大將大營,人外有人,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為國出力。
等他到了長安,才知道高手如雲,軍營里處處有將門虎子。他更加勤奮,苦練本領,廢寢忘食是常有的事,這才練成了高人一等的射技。也正因此,眼前這少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把他調至身邊作為自己的親隨宿衛。
他當時就看出天子的慧眼與不拘一格,但凡讓這性格沉靜的太子听說的,能為他所用的人才他都想盡辦法招攬。待他登上皇位,更是倒換了一批臣子,但太皇太後多加干涉,年輕氣盛的天子也只有退忍。不過,也只有他們這些親隨,才真正知道他的抱負。從當年還是太子的他與自己說的第一句話就知道了,自己絕沒有跟錯人。
他說,你從雲中郡來,想必與匈奴人有過接觸吧,那麼,你覺得匈奴人何處遠勝我軍?
郭昌永遠記得那俊朗的太子凌厲的眼神,那里面有迫切,隱恨,和躍躍欲試的渴望。
而他的身邊禁衛還有來自定襄,代郡,義渠……這些邊地出來的將士個個能干,他也問他們,邊地地形如何,匈奴人如何。
當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時候,理當趾高氣揚的天子卻從不高高自上。從策馬田獵到探險地形,從訓練部隊到探討想法,他看上去從來都是非常隨和的,而且是忘形的。大多數時候,他就像他們這些年齡相仿的兄弟中的一個,比肩而行,同座而食,甚至偶爾開開玩笑,他是皇帝,可他也是食五谷的人啊,有著和那些年輕人相似的志趣——探險,狩獵,追求刺激……他說過,朝堂之上為君臣,廷堂之外如何不可放下一切縟節。
但更多的時候,就算他再放份,與生俱來的貴氣,身為帝王的霸氣,還是明顯的流露出來。他時常沉默著在想些什麼——在林苑中休息的時候,在吃飯的時候,總能發現他眸光純粹而專注,雙眉微蹙。或許他的許多謀略都從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