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出閣記 168 新邸

作者 ︰

康熙三十二年的臘月初五,槿璽和胤禛將小家遷到了內城城北——位于安定門內東首角的四貝勒府。

要帶去新居安置的大件物品,早在初一那日、老康準奏的旨意一下,就已陸陸續續地分批送去並安頓妥當了。

到了初五這日,整個南所都已顯得空空蕩蕩的了。

特別是主屋,也就臥室還有些家私未搬。譬如拔步大床、床頭櫃、梳妝台、衣櫃等。其他那些不是每日需用的家具擺件,早隨著書房里的一干物什一道搬去新邸落戶了。

雖然新邸的主屋,有全套新打的家具,還是用上好的金絲紅檀打造的,可這些畢竟是她的嫁妝,當初花了她阿瑪、額娘不少心血,才舍不得丟呢。打包全部搬走,入數安置到日後給女兒住的院落里。

倒是兩人婚前已有的那些老式家具擺設,就留給不久就要搬來南所獨立的八阿哥胤了。倒也不是便宜他,這些本就隸屬于宮內的財產,你想搬出宮,還得問問人家老康同不同意呢。雖然那些都是貨真價實的古董啊古董。

槿璽戀戀無聲地和它們一一道別,這才跟著胤禛前往各宮請安兼辭行。

先是乾清宮、再是永壽宮、再然後是平時照拂頗多的各宮主子娘娘……

道了別,收了踐行禮,這才興奮又感慨地帶著人手一只隨身細軟的丫鬟婆子小廝們,上了馬車,浩浩蕩蕩地往十數里外的新居奔去了。

從紫禁城到四貝勒府,最近的距離莫過于是從距南所最近的東華門出宮,沿著皇城外的護城河一路北上,到了皇城東北角,再往東直拐,穿過幾條還算寬敞的大胡同,遠遠看到國子監的標志。就說明新鮮出爐的四貝勒府到了。

四貝勒府的西門,對面就是後世香火頗旺的孔廟和國子監了。

日後送兒子上官學倒是方便了。槿璽腦海里一閃而過這個念頭,隨後便怎麼也忍不住地輕笑出聲了。

身旁的胤禛不解地挑眉看向她,槿璽忙不迭正襟危坐。故作鎮定地探頭往窗外望望,恰巧,天公作美,鵝毛般輕盈的雪花洋洋灑灑開始飄落,將原本積雪未消的大街小巷、房檐屋頂妝點地越發白淨、素麗,似是在祝賀他們的喬遷之喜,遂欣喜地轉移了話題︰」哇!下雪了呢!」

胤禛聞言。眼底積起一片濃濃的笑意,試想,京城的冬季,哪年沒有下雪的記錄?今年就已下過不大不小的兩場了,只不過,都是在夜里,且也沒今日的雪花這麼干這麼大吧。

「待會兒,待雪積得厚了。咱們來堆個大雪人以慶祝遷居吧!」槿璽眯笑著提議道。

「隨你,只別凍僵了自個兒就好。」胤禛含笑點頭。

說話間,馬車也已緩緩抵達新邸的正大門——南門。

新邸的大總管——小李子公公早就帶著全府所有的僕役候在門口。見主子主母下車,率眾齊刷刷地下跪行禮。

胤禛簡要地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並人手一個派發了喬遷紅包後,就驅散了眾人,讓他們各忙各的活計去,只留下李總管和剛從內務府調來的小太監蘇培盛。

話說胤禛自從被封了多羅貝勒後,不止俸祿翻倍,連在他身邊伺候的太監、侍衛、宮女的人數和例錢也有相應遞增。

太監從此前的兩名,增至了四名。

原先的小李子如今負責新邸總管事務,另一個從南所帶來的小太監名喚小路子的,因為和槿璽相處熟了。這回搬家就索性撥到了槿璽身邊,做點跑腿、傳話的勤雜瑣事。

于是,新撥來的兩名太監,留了一個(也就是蘇培盛)在他身邊隨侍,另一個則撥給了李總管做助手。

至于新來的侍衛,都被他留在了新邸外院做樣子。內院的安全。統統由來自荷葉山暗部基地的人員接手。

宮女更不必說了,他身邊本來就沒留專門伺候他的丫鬟,故而,新報道的四個宮女也被他二話不說丟給了槿璽處理。

槿璽為難了,想她身邊已有絳蕊和喜竹這兩個大丫鬟也足夠了,可讓康熙親選的四名正處于豆蔻年華的小宮女去外院做粗使丫鬟又覺得說不過去。

于是,她想了想,決定將南所帶來的丫鬟們進行一次全體性」系統升級」。

絳蕊和喜竹的」一等大丫鬟」分位不變,例錢漲二兩。喜荷、芷蘭、佩蘭、馥蘭這四名二等丫鬟升為一等丫鬟,例錢介于二等丫鬟和一等大丫鬟之間。喜菊、喜梅由原先的三等丫鬟升至二等丫鬟。

新來的四名小宮女,給她們重新取了個名兒,分別喚︰黛蘿、紫蘿、綠蘿、櫻蘿,暫時列三等丫鬟,按各自擅長的活計,協助四個嬤嬤做事。待觀察一陣子後,再進行細致調配。

以槿璽的話說,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勉勵方式。在沒出錯、都很棒的情況下,老員工自然要比新員工來的優待啦。

尋思間,兩人已經相攜踏入了由一對石獅鎮守、上懸「四貝勒府」四字匾額的朱紅大門。

與記憶中的雍和宮有著明顯不同,這時的多羅貝勒府,還沒有後世那麼多的樓宇建築、參天古木,更沒有金燦燦的琉璃黃頂。

而是綠琉璃瓦片覆頂,朱紅色的牆體和門窗,油漆簇新,在皚皚白雪中,顯得異常明媚、醒目。

府內三進院落劃分清晰,由南往北、依次遞進,分別是外院、正院和內院。三進院落的面積所差也不是很大。外院和內院布置雷同,都是二十來畝大小,呈標準的四合院布局。內院稍大,近四十畝,且采取的是園林式布局。

見雪片松爽不沾身,兩人索性細細觀賞、品味起這座剛落成不久的新邸來。

一入南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十來畝大的天井,居中是一棵從西山移植來的參天古槐樹,左右兩側各是一條青磚鋪設的車輦道。

靠近南大門的東西兩角,各是一座鐘鼓樓。樓里二十四小時駐扎著守門侍衛,一旦發生緊急大事,就敲鐘鳴鼓以召集眾人之用。

往里行進數十米後,是一對東西對稱、設有窗桹的八角亭。是供前來拜訪的賓客車馬和隨行僕役的休憩之處。

一般而言,外來賓客的馬車,到此就要停下來了。僅帶貼身隨侍,步行踏入正院,方是對主人的尊重。

八角亭和鐘鼓樓之間,對稱齊整栽種著一溜國槐。槿璽粗粗數了數,整座天井。加上居中那棵有些年份的大蒼槐,統共有三十棵之多呢。等到了盛春,多色槐花同時綻放,那可就迷人了……

穿過寬敞通透的四方天井,這才是第一進院落——外院的院門。

門前一對銅獅坐鎮,院門上方是一塊由胤禛親筆題書、「惜玉閣」掌櫃親自裝裱的雕有「南皓園」三個字的紅木匾額。「南」字不言而喻,代表方位,「皓」字明著理解有光明、潔淨之意。實則,通「昊」也。

槿璽與胤禛相視一笑,齊步跨入院門。

這進院落主要做迎賓待客之用。故而。五大間高梁正屋,無論是居中的會客堂、會客書房、還是兩側的茶室、以供賓客臨時休憩的客房,都以大氣、優雅的傳統風格為裝修基調。譬如紫檀打造的家具、有些年份的古董擺件、以風景為主題的字畫、屏風等裝飾……

東西兩側各有廂房五大間,分別是外庫房和次客房。院門同側的倒座房,則是整座宅邸的帳房和進出把關的門房。

四面房屋均由抄手游廊餃接。院子中間,是由假山石、嬉水池、松柏等長青木、各類觀賞花卉等園林藝趣和諧組成的花園。只是,如今是正逢大雪飄零的寒冬,只瞧得出大致輪廓。

第二進院落是胤禛辦公用的。題名「中晴園」。正屋五大間,書房就佔去了東頭三間,打通牆體而用。西首兩間分別是花廳和休憩室。

因為這里是閑人勿入的私人之所。故而,屋里的一切裝潢布置均以安謐、舒逸為主。

整個書房采用現代圖書館式的布局,一組又一組接天花板的書架背靠背豎立。每組書架兩側,都擺著一張雙層花架。如今擱著的是水仙、茶花等冬季盛放的觀賞花卉。

靠南窗是一張平常兩倍大的桌案,案上分門別類擺放著文房四寶、筆筒、卷軸筒、經常用到的工具書(大多都是托洛克從法國帶來的),桌前一把帶扶手的太師椅。墊著槿璽親手縫制的坐墊、靠枕。

東窗下,一張合體型打造的軟榻,閑閑而擺,左右一對帶屜小幾。軟榻對面是一把懶人搖椅,軟榻和搖椅之間,是一張款式新穎的矮腳茶幾,上頭擺著一套上好的紫砂壺茶具,和一個槿璽親手栽植的可愛小盆栽。辦公累了可在這里稍做休憩。

不過,真正的休憩室,還在書房隔壁,由一道日式移門相隔。

入門是一組四片式屏風,繡著四名形態婀娜、顧盼生姿的古代仕女,是槿璽的惡搞之作。

繞過屏風,一張寬大的雙人榻依北牆而放,兩側依次是雙門衣櫥、更衣架。南窗下是一張小型書桌,旁邊一組雙門書櫥,靠近移門是一張雙層花架,垂著四季常青的綠蘿藤蔓。

花廳也當茶室。西南兩面牆都是用透明的落地玻璃打造的,平時垂著卷簾。屋頂也挖了個天窗。若是冬季,想賞景、曬太陽,就卷起牆面窗簾,陽光透過玻璃牆和天窗,照進室內,相當馨暖怡人。到了夏季,也可以打開其中兩組玻璃窗,微風習習,可乘涼觀景,也可數星賞月。

西牆外是一溜觀賞花卉。南牆外,視野所及,是一個九曲蓮花池。池上由九座精致雅趣、造型獨特的迷你石拱橋組成。池里,栽種著顏色各異、種類不同的蓮花。到了夏季,荷葉田田、蓮花盛放,景致煞是迷人。

蓮花池再往東,是一片沒什麼遮擋的草坪,間或有幾組石凳、木亭。這里是槿璽想著日後作燒烤用的好位置。試想啊,總不能迎著那群皇親國戚去內院燒啊烤的吧……這里多好,距內院遠,又離大廚房近,一舉數得……

「中晴園」的東西廂房和倒座房。分別做了倉貯室、侍衛舍間,外院僕役舍間及儲物、大廚房。

第三進院落,也就是日後兩人共同起居的內院,叫「北槿園」。到這時。槿璽方才有所了悟,胤禛這是在向她表白嗎?瞧,由南往北,依次取院名的中間字,不正是「昊」、」情」、」槿」三個字嗎?應昊中意槿璽……呃,反過來說,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槿璽戀慕應昊?

……槿璽頓時一頭黑線。該說胤禛自大呢,還是狡詐……總之,兩人是糾纏于此,分不清誰戀誰,誰中意誰了不是?

抬頭偷覷了他一眼,見他依然兩眼直視前方,毫無所覺的泰然神色,槿璽不由得暗罵了自己一句」多心」。說不定這家伙並沒她所想的那個意思呢。是她自作多情罷了……

于是,她也斂起了竊喜的心思,佯裝鎮定地欣賞起院內的布置來。

殊不知。待她將視線調開,轉移到那些精巧迷人的亭台樓閣中時,胤禛含笑的眸光,方才朝她瞥去,微彎的唇角,顯示著他此刻的好心情。

「北槿園」的布局和前頭兩座院子明顯不同。不再是傳統的四合院模式,而是由五座錯落有致、大小不一的園中園組成。當然了,這其中,或多或少地參照了費揚古府邸那座和園的布局。

胤禛對和園的設計確實很欣賞,覺得這樣的園中園既實用又美觀。

入園後。要沿著鵝卵石鋪設的隱蔽小徑走上數十米,方才看到三個岔口。往東豎著一塊指示牌,上書「應惜閣」。也取自應昊和槿璽名字里的諧音字組成。正是他們二人共同生活起居的院落。也是整座宅邸中心的中心。

六畝大的「應惜閣」,隱在一大片花樹叢中。三進式院落分管清晰。前進院是門房、正堂、庫房。中進是胤禛和槿璽居住的正屋,各個房間功能齊備,裝修是極盡歐式的舒適、豪華。後進是「應惜閣」下人們起居的小院。每進院之間由極富雅趣的小花園相隔。其中,亭台樓閣間或有之、花鳥魚蟲應趣養之。儼然是一座獨立而幽靜的私家宅院。

三岔口往北和往西,分別是「福惜閣」,「福盈閣」,是為將來的兒女們準備的院落。

沿著林蔭小徑,繼續往北,還有兩座較小的園中園,一座偏西的小院落,是胤禛專門給槿璽預留打造的動物樂園,題名「百闕閣」。里頭布置的確實像後世的微型動物園。有虎館、熊舍、猴山……等孩子們大了,她會帶著他們,來這里認識並和可愛的小動物們做朋友。

小白是第一個入住的房客。隨之而來的,是從荷葉山帶來陪伴小白的孤虎小花,一只通體紋花的斑紋母虎,和小白一雌一雄,倒也般配。

另一座靠近新邸北牆的小院其實是座佛堂,賜名「萬福閣」。正屋是座高達三層的精雕塔樓,目前僅供著一座荷花打底的觀音大士的金身塑像,坐北朝南地保佑著前方宅邸一切的人和事。塔樓兩側的佛堂,是供主家抄經禮佛之所。

這座佛閣,是康熙專程賜給胤禛的。至少,此前大阿哥、三阿哥成年出宮另闢的宅邸里,是沒有這樣一座禮佛之所的。

許是胤禛和槿璽兩人手腕上從不離身地戴著一串情侶式的沉香佛珠的緣故吧。

殊不知,這對沉香佛珠是福塔寺的靜一大師贈與他們的新婚之禮。說是可以闢邪驅障。從前不怎麼信這些的兩人,在經歷了魂穿大清等一連串離奇古怪的奇遇後,倒也二話不說地收下且戴上了。

連帶著康熙也誤解了,竟然送了這麼一座精雕雅砌的佛堂給他們,以賀喬遷之喜。槿璽著實有些無語。

一圈逛下來,足足花了兩人小半日光景。槿璽感想良多。最大的感覺就是好奢侈!

更有,這麼大一座布置奢華、居住舒逸的百畝大宅,竟然只住了她和胤禛兩個主子……真是有夠浪費的啊……

不過,轉念一想,待他們百年後,這里將會為歷史文明的一部分而被保存數百年、乃至近千年,槿璽也就淡定了。

她和胤禛,只不過是在這座歷史文明悠長的演變進程中,佔據了它區區數十年的居住權罷了。

于是,心情大好地繼續蹦噠。

話說,除了這五座園中園外,「北槿園」還有一處面積不小的百草園。

為何不稱「百花園」,而是學魯迅叫「百草園」呢?因為這里栽種的大部分都是藥用植被。

話說槿璽的「御物訣」練到六層末級,竟然有可御百草的融丹之法。所謂融丹,就是物理制丹。不通過火焰,而是根據融丹法教導的步驟,將數種彼此能激發新藥效的藥材壓汁和勻,揉成一粒粒的草藥果子。這些草藥果子,就是」丹」了。

于是,胤禛就給她開闢了這麼一處閑暇時可」練丹」的」百草園」。

看來,她未來的宅婦生活,又多了一項新奇消遣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朝出閣記最新章節 | 清朝出閣記全文閱讀 | 清朝出閣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