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感到悲哀的恐怕就是︰人人都在升騰的時候,自己卻在向深淵里墜落。
有一件事不能不承認,張愛玲的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似乎一直處于一種奇特的對立之中。
我們來看看張愛玲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都在干什麼?
1938年,抗日戰爭已經爆發,中國正處在抗初期最為艱難的時刻。國民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大城市一個接著一個陷落,中國百姓慘遭蹂躪,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血跡未干,國家承受著空前的災難與破壞。這一年,張愛玲逃出了她那陰暗腐敗的家庭,滿懷重生的喜悅,開始了新的生活。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一個城市和幾十萬人落入日軍手中,身在其中的張愛玲上完了她人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課,卻從此泯滅了家國恩仇,徹底將自己封閉進文學的小天地中,並且才華日顯。
1943年,國家仍在繼續受難,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戰場上血流成河,無數房屋被夷為平地,生命和財產正以驚人的速度遭受毀滅。這時,積蓄了足夠能量、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張愛玲全力以赴向文壇沖擊,並且一戰功成,迅速成為當時中國最耀眼的文壇新星。
1944年,中國正處于在黎明前最黑的的黑暗中,無數的有為之士在日偽統治下的各個城市,被逮捕,遭囚禁,受酷刑,最後被殘忍殺害。文壇新星張愛玲卻正忙著印刷發行她的文集《傳奇》、《流言》,一個奇跡連著一個奇跡,轟動之後還是轟動。《傳奇》4天月兌銷的出版神話讓張愛玲登上了事業和人生的頂點,並且連愛情也來了,24歲的張愛玲成了被幸運之神最為青睞的人了。
到了1945年,熬過了8年抗戰的人們迎來了他們的勝利,舉國狂歡,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在滿懷希望地展望未來。張愛玲創作的繁榮卻在這一年陡然萎縮,柯靈這樣形容張愛玲︰「好像放電影斷了片」。
1949年,中國大陸解放,河清海晏,中國進入了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民元氣十足地準備創造新的歷史,新的生活。而張愛玲卻開始進入她人生的低谷,她自動從生活的舞台上隱退了,從此開始了她的長達46年的半隱居和隱居生活。這是後話。
張愛玲像一個燃燒過于猛烈的火把,在兩年的時間內(1943——1945)將自己燒盡,雖然一時焰光沖天,艷麗壯觀,然而畢竟此後是難堪的寂滅冰寒。兩年的風光無限只襯出漫長46年幽居生活的辛酸冷落。
有誰會想要這樣的一生?除了張愛玲。她自己選擇了這樣的生活。她是不得不自己萎謝了。
張愛玲過于沉迷于個人的小世界,過于強調小人物與大歷史的分離,不靜眼去看更廣大世界里的黑白正邪,執意要把命運與這個不清白的男人栓在一起。那麼,欠債還錢,從眼下起就要開始付代價了。這時候的張愛玲遭到了最嚴厲的輿論清算。
抗戰一勝利,張愛玲就身陷一種尷尬的處境之中。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懲治漢奸的工作很快啟動︰
1945年9月27日,《處置漢奸條例草案》頒布;
同年11月23日,《處理漢奸案件條例》頒布;
同年12月6日,《懲治漢奸條例》頒布。
對于「漢奸」的定義與界限似乎有了明確的依據,實際的情形卻不盡然。
客觀上,法律條文只是一個原則的規定,不可能細致入微到無所遺漏,況且在淪陷區生活的人口數目龐大,與日偽有關系的情況千差萬別,各有不同。比如賣身投靠的、半就半推的、先被迫後情願的,為虎作倀的、與幫過忙的,在偽敵控制的機構里工作過的,與敵偽有所交往的,等等,形形色色,都要甄別清楚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作此甄別工作的人政策水平、法律專業水平的高低都存在問題,何況還是有人根本不想照章辦事,只按一個人的好惡以及厲害關系來決定是否定人以罪,故而使這場捉「漢奸」運動存在著極大的隨意化與擴大化。
在這樣混亂的社會狀況下,蘇青雖然認定自己不是漢奸,但是也難免不為個人的安全擔心,因為別人未必這樣看她。她就曾被要求填寫《敵逆分子調查表》,見到表中有一項是「附敵或附逆經過」,她不禁臉色聚變,「拂衣徑去」。蘇青也曾想過要到老家去避避風頭,于是她去見老熟人周佛海,想問他借些錢。
這時候的周佛海是蔣介石利用掌權的漢奸勢力暫時控制淪陷區的最高司令長官,以防淪陷區被共產黨佔領,以等蔣介石自己的部隊到來接手淪陷區。
大小漢奸們也正想利用這個機會「棄暗投明」,所以周佛海正在被重慶方面任命擔任「京滬行動總指揮、上海行動總司令部總司令」。(所有政治幼稚的漢奸們沒有逃月兌國民政府的抓捕清算,只有胡蘭成拒絕忽悠、拒絕高官,頭腦清醒地逃月兌了漢奸運動對他的抓捕。)
周佛海對蘇青的回鄉避禍的念頭全不以為然,說道︰「你又沒有做過什麼事,若像你這樣的人要捉,那麼,半個上海的人都要捉光了。」舉國檢舉討伐漢奸的運動,使蘇青的處境並不是像周佛海說得那樣輕松。
蘇青真的在一天夜里抓捕了,被軍統捉去審問了一回,雖然沒有吃什麼苦頭就被放出來了,但所受驚嚇非小,她自己把這一幕記作「驚心動魄的一幕」。(蘇青為了這些漢奸嫌疑的名聲,在後期還是逃不了牢獄之災。)
相比之下,張愛玲似乎要比蘇青鎮靜些。又似由于對社會形勢的木然無知,近似小孩子似的無知,這也是張愛玲缺少公眾人物應有的覺悟。
盡管張愛玲後來也受到不少驚嚇與報紙的抨擊。但這時候的張愛玲是逍遙的,暫時還沒有受到蘇青的「政治待遇」。
這時候的張愛玲第一次想到了離開上海。去哪里?最先涌上的念頭自然是去找胡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