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36 喬遷之喜

作者 ︰ 靚

溫氏一臉喜氣回來,並在吉日前一天親自去邀請了村長、里正、常家一家,以及幾位村老。其他人家則是不請自來。這也是當地的一個習俗,哪家搬遷新居、添丁啥的,不用主人家去開口請,自己就會主動登門來賀喜、吃飯。通常都是每家去個大人做代表,孩子也很少會帶去。賀喜的禮物一般是兩斤谷米或雜面粉,或是送六只雞蛋,或者是送一塊紅花尺頭,實在是太窮的,就從自家菜地摘把青菜拎來。

到了吉日這天,一大早,溫氏帶著仨娃兒,把原先在破廟的一切家當使用,都搬到新居這邊來安置好。溫氏又帶著阿旺趕緊去鎮上買兩副筒骨,割五斤一刀切,買上八斤豆芽,十五只胡蘿卜。白菜白蘿卜蔥蒜姜等自家都有,不用買。又去米鋪買了五斤白面,五斤新米、五斤隔年米。

買了東西趕回來,已接近巳時,一家四口開始忙活。溫氏用暖水洗了骨頭和豬肉,放水炖鍋骨湯,把豬肉切成細小薄片。阿旺把新舊米摻和著淘米,淘米水留著給澆菜。小樹、好兒則到菜園里摘了二十棵生菜掰瓣、清洗,太大張菜葉就再掰成兩三段。阿旺淘好米下鍋,往灶里再添幾根柴,也過來一起洗菜。

這時候,常老太太帶著兒子兒媳孫子過來了,原來他們是想過早點幫忙的。溫氏手上都是油膩,忙叫阿旺從堂屋搬椅凳到院里請坐,又讓阿旺給端上燒熱的開水。

今天微微有風,但晴空萬里,冬陽高照,比在屋里暖和得多。蒙氏和江氏各自帶著幼兒坐下閑聊。常老太太看仨娃兒的手凍得通紅,尤其是最小的好兒,就有些憐惜,看旁邊還有蘿卜白菜沒洗,立即過來道︰「哎呦,瞧這小手凍得,快擦干手到廚房去烤烤暖,剩下的讓你歡叔樂叔來洗。」

阿旺的手也凍,但他更心疼小樹和好兒,先前是人手缺,如今常家來幫忙,他就順著常女乃女乃的話,將弟妹攆去廚房幫看火。常老太太笑道︰「小娃兒一邊玩去,我來燒火,還能跟慧娘嘮嗑嘮嗑。」

一直沒吭聲的六兒就笑嘻嘻道︰「就是,听我女乃女乃的話,跟我們去玩唄。」

常樂挽了袖子,端過小板凳道︰「去玩吧,這些菜管保洗得干干淨淨。」

「謝謝樂叔叔,謝謝歡叔叔。」好兒站起身,甜甜地道了謝,拉上阿旺和小樹,說要帶四兒和六兒逛自家院子。

「我們家前院,這塊種瓜菜,果樹種在這些地方……那些是給種花的。」好兒走在前頭,做起了解說員。轉完前院到後院,茅廁建在後院一角,另有一排雞舍,一排豬舍,給以後養雞養豬用。用石頭做標記的空地,是要種樹成蔭的。

一堵長牆將另一個大院子隔開來,中間開了道大門,走進去,只見院子呈長方形,真是又大又寬,里面空蕩蕩什麼都沒有。四兒問道︰「好兒,這個院子你們家又做什麼用?」

好兒道︰「這個是我們家以後的菜園、果園。什麼季節賣什麼菜、什麼果,我們就種什麼賣。」

四兒奇道︰「你們家光種這些,不種田嗎?」。

「我們家不是女人就是小孩,種田吃不消。」好兒很老成地說道。

根據東唐的稅收政策,如果哪家不種田,那麼種菜種果樹也要繳納稅,但比種田略輕一點。而填飽肚子不挨餓,是最底層人民的最基本生存需求。

因此,雖然種菜輕省,卻大多賣不上價,除非像好兒家這樣,沒有一個主勞力又拖兒帶女,否則都是選擇種田,等到稻麥一割收,除去上繳的六成糧產,還有四成余留自家吃。家庭人口少的,又遇上豐收年的,就會留部分口糧,將小部分賣了換錢,再買別的生活必需品。

六兒問道︰「那你們家要種什麼果樹?」

「我們家要種桃子、梨子、李子、橄欖、竹筍、板栗、番桃子、白龍果……要種好多好多的果樹。」好兒一邊想一邊說道。她還可以說更多的出來,玉千妝空間里可有不少種子和果樹苗,但她還沒完全弄清楚這朝代沒有哪些水果,因此就不敢全說,甚至還把竹筍橄欖都放進去,這樣也符合一個四五歲小女孩的認知。

「板栗是什麼?還有白龍果是什麼果?好吃嗎?」。六兒好奇地問道,這些他都沒听說過。

「板栗就是板栗,白龍果就是白龍果啊。」好兒的解釋,引來六兒的更加困惑,四兒翻個白眼,阿旺看著天真可愛的妹妹,忽然想笑。

這天溫家異常熱鬧,全村二十多戶人家都來了,有的是夫婦一起來,有的是一個大人帶著一個孩子,也有的是就來一個大人。溫氏安排村長、里正、三位村老及常家父子仨坐上席。賀席一共擺了四桌,其中大人三桌,小孩一桌。

席上六菜一湯,蘿卜骨頭湯、蒜炒臘肉片、胡蘿卜炒肉絲、蔥炒雞蛋、素炒白菜、素炒豆芽,一個辣白菜。一盆白面小饅頭,上桌時特意說明,每桌每人兩只。主食則是一大桶炒飯,里面拌了切得細碎的蘿卜丁、肉末、蔥末,用生菜來包飯吃。

來賀喜的村民們大多洋溢著笑臉,那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這樣的席面,在鄉下而言,尤其對一戶遷來的且沒有男主人的家庭來說,能拿得出、舍得拿出這樣的席面宴客,說明這家人大方得體、親鄰睦里,是戶好人家。

更何況,起房那些天,但凡來干活的人,無不出口夸贊溫氏做得一手好菜,大家伙見天里吃的白菜蘿卜,已經吃得淡然無味,在溫家吃的白菜蘿卜,味道就是不一樣,特別的香氣、鮮甜。

開席之際,溫氏對大家伙說了一番感謝的話,又再次特別感謝常家、村長等人給予的幫助和關照。溫氏言辭誠懇,充滿感激,一番話說得得體委婉,讓人听了心里舒服。村長謙遜笑著回了兩句,心里實則挺高興,這說明他當村長當得入人心。

也有幾個看著菜桌,臉上寫著嫌棄和輕視,這其中就有小貨郎家大兒媳,吉福的老娘張華。「這還買地起房了,連塊雞肉魚肉都不舍得,說的那麼好听,假惺惺!」

她故意把聲音放得不大不小,讓全桌人都正好听見。這席面的確沒有雞魚,但滿桌的香氣彌散,讓人聞著就胃口大開,村里都知道溫家的情況,能拿得出這樣的席面,已經很不容易。

徐大才的媳婦陳氏跟溫氏接觸來往數次,覺得溫氏善良厚道樸實,就說道︰「溫家是啥狀況,咱村都有眼見,人家能買地起房,全憑沒日沒夜地趕繡活,種菜賣菜,省吃儉用。能買地起房那也是辛苦賺來,還要養三個孩子,哪能個個都像你,只管帶孩子,掙錢的活兒都有男人去做。」

一桌人就大多數點頭認可陳氏的話。張華不悅道︰「我說陳小鳳,溫慧娘是給了你啥好處啊?我不就說兩句實話,用得著你幫人家叨個沒完?那繡活兒能掙幾個錢?那菜能賣上米面價?別以為我不懂,就想來蒙人,說不得你也就被人家蒙了,我可沒你這麼傻了吧唧。」

這麼一說,其他人又點頭,有人露出質疑表情。林大梅忍不住道︰「你們不要听風就是雨,那活計是我介紹慧娘去做的,她繡工頂尖兒,人錢掌櫃看中了,讓她領做繡圖樣板。張華,既然你懂,繡圖樣板的價錢就不用我說了,工錢不是一般的高,你要有那絕活兒,你也可以去掙那錢。再說了,慧娘買地起房,請人干活,付工錢包管飯,那都下了血本錢。那飯菜啥樣,你可以找別家打听打听。還有常德興幫她家做的家當,你也去打听打听,免得說我蒙了你,讓你傻了吧唧。」

這最後一句,就有人捂嘴偷笑。林大梅音量有些大,幾桌吃席的人離得近,將她的話听了個一清二楚。所有人都看向這邊來,尤其是看向張華。

溫慧娘也听到了,心知必是有人說了閑話,林大梅替她抱不平,她不由得向林大梅和陳小鳳投去感激一瞥。

溫氏正想走過去說話,听得常家老太太出聲道︰「你們也別亂猜亂想了,慧娘的確領繡圖樣板做,賺了一點錢,不然她也沒法買地起房。這買地要花不小的錢,起的不是青磚大瓦房,那也花了不小錢,還有添置的那些家什,都啥樣你們剛才也看見了,這屋里頭可有多余的?慧娘一個婦人家,她還要送孩子念學,要等開春買菜種種菜……

再說回來這席面,不就是沒雞沒魚嗎,那你們咋不看看她上的白面饅頭?那胡蘿卜有多金貴你們知道嗎?還有她家的生菜包飯?要擱你們家,你們舍得買胡蘿卜?你們舍得這樣炒飯?」

另一桌上,就有個人出聲道︰「我知道胡蘿卜賣多少錢一斤,六十文一斤!比那燒雞價還要高。」

那些婦人立即睜大了眼楮,紛紛咋舌議論,原來那盤拌炒肉絲的紅色的東西,就是胡蘿卜啊!等到舉筷子吃菜時,個個伸向那盤胡蘿卜,肉絲要吃,胡蘿卜更要多吃,多金貴的菜啊!不多吃點可就虧大發了。

張華臉色有些難看,張嘴就想駁常老太太,萬友田笑呵呵出聲道︰「今天是溫家喬遷大喜日,大家來是賀喜熱鬧,有什麼話,咱回去再說,莫掃了主人家和大伙兒的興頭。來,我先干為敬,祝溫家日子將來過得紅紅火火!」

說罷跟同桌的一一踫了酒杯,一口飲盡。溫慧娘見此,也就不過去了,滿臉笑容喊大家盡情吃飽吃好。

「噯,這菜做的真好吃!怪不得我男人給溫家幫工回來,夾白菜就說不好吃,夾蘿卜也說不好吃,就念叨溫家的菜做的好。」席間,春兒娘吃一個菜就嘆說好吃,嘆得真心實意。

二崽子娘夾了一大把胡蘿卜,也點頭道︰「奇了怪了,都是白菜白蘿卜,溫慧娘咋就做的這麼好吃?還有這胡蘿卜甜甜的好吃,難怪賣得金貴。溫家真是下血本了,拿這麼好的菜招待咱們。」

其他人紛紛點頭附和,倒是沒人理會張華了,就連起初跟著嫌棄的兩人,也埋頭吃菜,卷生菜包飯,將嘴巴塞得鼓鼓地,滿滿地,臉上全是吃到美味的滿足愉悅。

張華心里有氣,又落不下臉掉頭走人,不給溫家面子,也得給村長和三位村老面子。又一想自己可是拿了兩斤雜面來的,不吃就走可不虧了,于是她將心中的氣撒在吃上,比別人吃得更猛。陳小鳳瞧見了,暗自撇了撇嘴。這婆娘!

好兒這一桌七個,全是半大不小的孩子,也全都認識,除了她家兄妹仨,常家四兒、六兒,還有春兒、二崽子。好兒年紀最小,阿旺和小樹時不時地給她夾菜。春兒吃相秀氣,六兒一邊吃,不忘給春兒夾菜,整桌人他就只給春兒夾菜,四兒大人般搖搖頭,嘴里嘀咕了句︰「小小年紀,色心不小。」

好兒右邊就是四兒,將這話听了個清楚,忍不住想笑。看來六兒跟春兒,還真是青梅竹馬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